学术投稿

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纤维胃镜检查100例分析

塔石;曹继华

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由于纤维胃镜在儿科的临床应用,提高了对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水平.本院自2000年6月~2001年11月期间用儿童纤维胃镜检查门诊和住院患儿100例,现报告如下.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胆囊切除术后黄疸原因探讨

    我院自1985年3月~2002年12月共行开腹胆囊切除术1270例,术后出现黄疸者共4例,占0.31%(4/1270).下面就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后4例出现黄疸的原因加以探讨.

    作者:刘继国;张国志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中西药硬膜外腔灌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硬膜外腔药物疗法源于西医的硬膜外腔神经阻滞,即将一定的药物注入硬膜外腔,根据药物的不同,发挥相应的治疗作用.

    作者:宋强;伊智雄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改良示指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自Foucher(1979)提出示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术以来,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应用和推广.本院1999年1月~2002年2月应用此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5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宇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密切,我们对胃镜检出的十二指肠溃疡(DU)25例,胃溃疡(GU)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80例,共135例病人进行对比,探讨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作者:陈义;夏晓勤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可行性.方法对翼状胬肉18例进行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术后进行5~12个月随访.结果 17例恢复良好,1例复发.结论羊膜移植可有效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适用于翼状胬肉的手术治疗.

    作者:戴雁;孙宏忠;吴小燕;张永莲;樊小青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复方甘草甜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0例观察

    我科自2002年3月~2003年8月,运用复方甘草甜素(美能)合并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0例,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英杰;李桂芹;樊泽琨;周淑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212例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佳方法.方法 21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均采用针刀疗法结合手法进行治疗.结果缩短了治疗时间,治愈率提高,远期疗效较好.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原因,多发生在椎管外.

    作者:张宝林;张馨介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结石63例临床报告

    尿路结石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此类疾病6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霍清龙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硬膜外注射吗啡与肌注吗啡镇痛疗效观察

    近年来硬膜外镇痛用于晚期癌症病人的疼痛治疗日益广泛,具体方法有多种多样.为了探讨晚期癌症病人硬膜外注射小剂量吗啡与肌注大剂量吗啡镇痛效果的差异,我们对20例患者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军;风旭东;俎志勇;鲍乐乐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心理治疗与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世界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大城市中成年人患病率10%以上,且目前逐步向低龄发展.并可引起心、脑、肾的损害,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

    作者:李立虹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健康干部400例血脂三项调查结果分析

    血脂异常是血脂质代谢异常的简称.血脂异常主要是指:(1)血清总胆固醇(TCHO)水平过高;(2)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过高;(3)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有上升趋势,血脂异常对人类健康有着十分重要关系,它通常会引起一系列疾病,所以,血脂测定不断为临床所重视.我们对400名健康干部(其中200名离退休干部及200名在职干部)血脂三项进行调查,并将年龄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宏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诊断右膈下肾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男,30岁,肝区不适5年来诊.体检:未发现任何异常,尿检、血压、脉搏、呼吸正常,彩色多普勒检查:右肾区未显示正常肾轮廓,腹腔内未见异常回声,右膈下扫描见右肾大小为9.8cm×5.6cm×4.0cm,被膜完整、光滑、皮髓质界限清晰.彩色、能量图血流充盈良好.PI 0.7、RI 0.6.确诊右肾异位右膈下.CT:右膈下肾.

    作者:韩金江;向佳兵;刘静;王宁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接种卡介苗致左锁骨下寒性脓肿1例报告

    卡介苗是一种减毒活菌疫苗,它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接种部位为左上臂三角肌外侧皮内注射菌苗0.1ml.

    作者:孙福玲;孙彦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在早期诊断SARS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早期诊断SARS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E6)培养SARS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ARS病毒抗原,并用电镜观察病毒颗粒.结果散在及灶状Vero-E6细胞浆SARS病毒抗原为阳性反应,呈点状、块状及全浆性分布.电镜示胞质中冠状病毒样颗粒明显,散在分布于胞质中或成群分布于扩张的内质网腔中;细胞受损明显.结论以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为一抗的间接免疫荧光法可能是早期诊断SARS的一种方法.

    作者:乐晓华;邓欣;周伯平;陈心春;李美忠;王火生;李江;路艳蒙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儿童鼠药中毒原因分析及预防

    我科自1998年4月~2002年4月共收治11岁以下鼠药中毒儿童52例.现就其中毒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儿童鼠药中毒的防治研究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李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二尖瓣病变1870例的临床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通过对二尖瓣病变的临床病理对照分析,以提高心脏瓣膜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总结我院近10年手术置换二尖瓣标本1870例.按<病理学>心脏瓣膜病诊断标准,参考临床病史及辅助检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风湿性二尖瓣1698例(90.8%),其中合并主动脉瓣病变者722例(42.5%).非风湿性二尖瓣172例(9.2%),包括单纯二尖瓣粘液变性引起瓣膜关闭不全者98例(57.0%);感染性瓣膜炎25例(14.5%);先天性心脏病累及瓣膜者14例(8.1%);单纯先天性瓣膜及腱索发育异常者8例(4.7%);瓣膜部肿瘤7例(4.1%);鲁登巴赫综合征4例(2.3%);其他病因16例(9.3%).结论我院置换的二尖瓣瓣膜仍以风湿性瓣膜病为主,伴联合瓣膜病表现者较多,手术年龄以中年多见.非风湿性瓣膜病以单纯二尖瓣粘液样变性为主,感染性瓣膜病次之,瓣膜和腱索的发育异常或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累及瓣膜者较少,瓣膜部肿瘤亦少见.

    作者:吕凤英;宋来凤;孟颖;王清峙;王红月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探讨老年心肌梗死病人的特点和护理

    心肌梗死是心肌的急性缺血性坏死,起病急骤,病情复杂,死亡率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营养过剩,老年人患心肌梗死越来越多,而探讨老年人心肌梗死的特点及护理,是防治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必要课题.

    作者:王雅珍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三黄液、EGF治疗烧伤后期顽固性创面97例的研究

    大面积深度烧伤、高压电烧伤后,有部分的病例因多种原因,后期残余少量的肉芽创面愈合较慢,创面常为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感染,创面肉芽水肿,边缘如虫蛀样,基底部纤维样板块形成,创面时好时差,反复出现,有时数月不愈,严重影响肢体功能恢复.我们用三黄液外用治疗烧伤、高压电烧伤、热压伤后期残余创面97例,取得显著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罗新中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脑栓塞病人体外模拟血栓形成与D-二聚体的相关性初探

    目的探讨不同脑栓塞病人的体外模拟血栓形成与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关系.方法用标准摆动式旋转CAST法对43例脑栓塞患者和51例健康人进行体外模拟血栓的试验,并用胶乳定性法及定量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患者模拟血栓湿重和指数Q值与健康人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栓长度改变不明显(P>0.05);血浆D-二聚体含量水平与年龄有关,年龄小于40岁组与大于40岁组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对脑栓塞病人进行体外模拟血栓检查和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了解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文斌;罗国辉;曾莲意;李涛;邝碧娟;罗乐宣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HBV血清学标志物不同模式与HBV-DNA含量的关系

    目的探讨HBV血清学标志物不同模式与HBV-DNA含量的关系,了解不同模式HBV-DNA水平,以此衡量其传染性程度,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乙型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利用PCR法测定不同模式血清中HBV-DNA水平.结果在各种组合模式中,均能不同程度地检出HBV-DNA ,在HBsAg阳性标本中HBV-DNA 含量明显高于HBsAg阴性的标本,其中以HBsAg(+)/HBeAg(+)/抗-HBc(+)、HBsAg(+)/HBeAg(+)两种模式病毒含量高,HBV-DNA阳性率为100%.HBsAg阳性组病毒含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而HBsAb阳性组HBV-DNA阳性率较低,其病毒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HBV血清学标志物不同模式与HBV-DNA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综合分析两者检测结果,更能准确地判断HBV是否复制及有无传染性.

    作者:朱平安;朱红秋;申群喜;祝玲玲;谭萍;施培瑶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