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筱丽;冯占芹;吴铁强;王晓华;解士海;赵卫华;黄东辉;黄银娇
目的:分离培养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fetus mesenchymal stem cells,fMSCs),分析其基本的生物学特征,如形态特征、增殖特性、细胞表型和多向分化潜能以及核型分析等,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胎儿骨髓MSCs,在相同条件下分别考察各代细胞形态、生长、表面标记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不同生长时期的核型分析、细胞周期检测等.结果:在扩增过程中,MSCs的增殖能力随着代数增加而降低.在扩增至第3代时,MSCs表现出较高的纯度,表达CD29、CD44、CD105、CD166,不表达CD34、CD45.10代之前核型未发生变异,仍具成骨成脂分化能力,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其仍具有干细胞特性.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10代以前的细胞生长性状稳定,可作为组织工程等临床应用的良好对象.
作者:许茹;夏文杰;叶欣;项鹏;付涌水;罗广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比较怡诺思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怡诺思组帕罗西汀组,治疗6周.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怡诺思组有效率86.6%.帕罗西汀组有效率80%,两组疗效相仿.但在治疗2周末时,怡诺思组HAMD减分率下降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怡诺思和帕罗西汀抗抑郁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
作者:符慧;林春湖;林怀洁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体外对人白血病细胞NB4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Res处理后NB4细胞的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经12.5、25、50、100 μmol/L Res分别作用48 hNB4细胞周期分布的改变.结果:Reg在体外能显著抑制NB4细胞的生长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一时间依赖性.低浓度Res作用细胞后能上调G<,2>/M期和G<,0>/G<,1>期细胞比例,减少S期细胞比例,高浓度Res作用细胞后能上调G<,0期细胞比例.结论:Res在体外能显著抑制NB4细胞的生长增殖,引起细胞周期重新分布可能是Res抑制NB4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
作者:叶爱芳;尹丽慧;倪吴花;章圣辉;吴建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比较Univent导管和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tracheal tube,DLT)在择期胸外科手术中用于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胸外科手术患者72例,术中均需行OLV,随机分为两组:Univent组(U组)和DLT组(D组).观察并记录:(1)完成插管和定位时间;(2)术中导管移位次数;(3)肺塌陷质量;(4)OLV期间气道峰压增加率;(5)气道损伤评分;(6)术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发生率.结果:两组间在完成插管和定位时间、术中导管移动次数及肺塌陷质量上无显著差异:D组单肺通气期间的气道峰压值增加率明显高于U组(P<0.05);U组气道损伤评分和术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结论:Univent导管用于OLV时效果确切,与DLT相比可明显减少气遗损伤,降低术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麻醉满意度.
作者:蒋京京;宋哲明;孙彭龄;何星颖;朱秋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综合征,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特征是心绞痛症状进行性增加,新发作的休息或夜间性心绞痛或出现心绞痛持续时间延长.
作者:田嘉欣;刘贵海;杜洪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妊娠期及产褥期的脑血管疾病可发生于动脉或静脉,以缺血性改变或以出血性改变为主,有时二者合并存在.其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危急,是导致母亲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6例妊娠期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唐小英;张丽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BDE-209(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209)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第一极体释放率和卵母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性成熟未孕健康母鼠进行超排卵处理,取得成熟卵母细胞,将0 μg/mL作为对照组(A组),将10、20、40μg/mL作为实验组(B组、C组、D组),用不同浓度的BDE-209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各组在8 h和16h的第一极体释放率和卵母细胞存活率,并比较其差异.结果:分别比较A、B、C、D各组8 h和16h第一极体释放率,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于8 h和16 h两时段分别比较其第一极体释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较A、B、C、D各组8 h和16 h的卵母细胞存活率,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各组16 h组比8 h组卵母细胞存活率均有所降低(P<0.05),于8、16 h时段分别比较4组间卵母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DE-209不抑制小鼠卵母细胞第一极体释放率,但降低卵母细胞的存活率.
作者:谭歆妮;王志新;陈敦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后路固定的疗效.方法:3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伤椎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后路固定治疗,了解神经功能变化,X线测定术前和术后Cobb角、伤椎前后缘压缩率以及CT测定椎管狭窄的变化.结果:35例患者术后随访4~40个月,平均21个月.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少,术后Cobb角、伤椎前后缘压缩率以及椎管狭窄变化较术前明显改善,与术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伤椎自体骨植骨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有效恢复前柱稳定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手术固定植骨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范震波;李健;赵洪普;张平;潘永谦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多采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且疗程较长.我院妇科于2007-2008年在门诊采用超短波结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小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1995年在蚌埠地区开展了第2次糖尿痛(diabetes mellitus,DM)流行病学普查,10年间,扩大DM三级防治网,提高防治水平.方法:指导1995年2 282人中普查出的60例T2DM者予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10年间对各项临床指标进行随访调查.结果:60例T2DM患者先后服用降糖药治疗者>37.3%;病情重或慢性并发症多者,应用胰岛素替代疗法或与口服降糖药联用或先后阶段性应用,约占56.9%;病情较轻仅以饮食和体育锻炼治疗者占5.9%.血糖、血压控制较理想,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需加强控制.并发症中急性者少,慢性并发症增多.10年病死率为10.5%(6/57),主要死亡因素依次为心脑血管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多脏器功能衰竭、恶性肿瘤等.结论:DM可防可治.应做到尽早发现、综合强化治疗,进一步加强DM三级预防工作.
作者:徐浣白;张晓梅;潘明麟;黄詠齐;石建华;时照明;陈凤玲;周纯先;孙卫华;张士荣;陈建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Cortisomol糊剂和vitapex糊剂在磨牙慢性根尖周炎的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的反应及远期疗效.方法:门诊就诊的需要做根管治疗的101例107颗磨牙随机分为cortisomol糊剂组(52颗牙)和Vitapex糊剂组(55颗牙).常规根管预备后,两组分别用Cortisomol糊剂和vitapex糊剂一次性根管充填.结果:治疗后1~7 dCortisomol糊剂组术后反应率较Vitapex糊剂组要低(P<0.05),远期疗效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ortisomol糊剂用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反应较少,且疗效可靠.
作者:余杰;孙瑜;金向青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大脑灰质异住症的临床表现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MRI检查发现的脑灰质异位症患者11例,研究大脑灰质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结果:5例行CT平扫为一异常的等密度脑回样或团块状病灶,伴随病沟向脑白质延伸,窄窗宽观察更为清楚.增强扫描病灶本身无强化.6例行MRI扫描可清晰显示病灶,T<,1>WI和T<,2>WI显示病灶呈等皮质信号,并伴随异常延伸到脑白质深处.质子密度加权像显示病灶更为清晰.灰质异位好发于顶叶,其次为颞枕叶.结论:大脑灰质异位症临床与影像学均有一定的特征性,CT能诊断灰质异位症,但MRI是诊断灰质异位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它能清晰显示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
作者:赵凯宇;李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择114例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以及术后1年内再次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分为ISR组和非ISR组,分别在PCI术前、出院前和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前测定血浆BNP水平,两组患者分别比较相应时间点的BNP水平.结果:ISR组和非ISR组PCI术前、出院前及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前的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78±12.3)pg/mL vs(33.9±13.0)pg/mL,(235±22.7)pg/mL vs(30.1±16.6)pg/mL,(299±26.1)pg/mL vs(27.8±10.5)pg/mL,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浆BN P水平与ISR显著相关(DR=1.780,95%CI为1.002~3.090).结论:血浆BNP可作为ISR的有用预测指标.
作者:肖春晖;张邢炜;陈玉林;励伟芬;薛树仁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松解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2008年32例因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松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治愈.术中平均出血量1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 d,术后无并发症,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创口小、腹膜创面少、操作轻柔、腹腔干扰少,能较大限度地减少术后腹腔内再粘连,为粘连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作者:刘宏杰;刘振邦;曾山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指助法在腹腔镜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对98例多发性子宫肌瘤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时,将手指通过下腹部15 mm穿刺孔伸入腹腔,配合举宫器协助进行肌瘤的感触、定位、分离等操作.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术后肌瘤残留情况.结果:指助法可以明确感触子宫肌瘤的位置,协助定位、分离,减少术后残留、术后并发症,具有显著优点.结论:应用指助法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简单、安全,扩大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指征,减少术后残留,是一种有价值的手术方法,熟练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劳佩维;白延青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上并非少见,曾有人估计约4%的成人可发生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的性质非常多样,包括单纯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等良性病变.
作者:秦长春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育男性精浆果糖含量与精子密度、活力及形态的关系.方法:分析260例不育男性患者(不育组)、90例正常生育后男性(生育组)的精液样本,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进行精子密度、活力参数检测,采用精子形态检测系统下人工修正方法进行精子形态分析,精浆果糖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结果:不育组精浆果糖含量显著低于生育组(P<0.01);精浆果糖含量异常组精子密度显著高于果糖含量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精子活力、精子形态与果糖含量正常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精浆果糖与精子密度有显著负相关性(r=-0.17,P<0.01),而精子活力、精子形态与精浆果糖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精浆果糖含量与精子密度关系密切,但与精子活力和形态没有显著关系.
作者:陈秀玲;韩艳君;钱聪;常燕;荣涛;刘睿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产妇安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残留物排除及月经恢复的情况.方法:选择180例孕7周内药物流产后B超有少量胚物残留物(直径<1.5 cm)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各90例,口服产妇安胶囊作为实验组,口服益母草液作为时照组1,另选90例药物流产后做B超子宫内未见残留物为对照组2.观察各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残留物排除及月经恢复情况.结果:在药物流后加服产妇安胶囊,与益母草口服液及未服药的对照组比较,其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阴道时间、残留物排除情况及月经按期恢复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产妇安胶囊能减少药流后阴道出血量及缩短出血时间,有促进残留物排出及术后月经恢复的作用.
作者:陈伟环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消化道吻合器、缝合器在良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01年2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64例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分A、B两种方法治疗,即A组33例应用消化道吻合器、缝合器方法进行外科治疗,B组31例应用传统手工吻合方法外科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出血、胆道狭窄、胆汁漏、胆道逆行感染)等方面存在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种方法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消化道吻合器治疗组(A组)优于传统手工吻合治疗组(B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复发(随访1~4年)方面两种方法治疗尚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消化道吻合器、缝合器进行良性梗阻性黄疸的外科治疗(胆总管与空肠Roux-y吻合)是简单有效、安全可靠的.
作者:李金明;钟先荣;张陵武;周家萍;刘琛;刘振惠;姜井颂;彭俊 刊期: 2009年第12期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大地震,广东省中医院共收治四川灾区伤员46例,其中13例患者合并创面感染.我院通过对13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范京强;曹学伟;麦秀均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