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海波;李刚;徐亚平;高福云;刘国玲
目的:观察速尿雾吸对肺炎患者维可莱静滴后出现肺部哆音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儿科住院部肺炎患者,用维可莱后原有肺部啰音减少(或消退),出现新的水泡音的病例87例,7例为继续用维可莱,余分为两组:速尿雾吸(1.5~2mg/kg,2次/d)为观察组,用氨茶碱(4~6mg/kg,1~2次/d)为对照组.每组又分为停用维可莱与继用维可莱各20例.结果:在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停用与继用维可莱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肺炎患者用维可莱在原有肺部啰音减少(或消退)后,出现水泡音持久不退,用速尿雾吸有显著疗效,既经济又方便.
作者:王忠平;张英;万政 刊期: 2009年第12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67岁.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髋部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静息时疼痛减轻,近半月疼痛加重,自觉右下肢无力,行走困难.临床检查:右髋部压痛,粗隆轻叩痛阳性.X线平片见:右股骨粗隆间可见骨密度减低区,大小约6.9 cm×5.3 cm,边缘模糊,外缘骨皮质不连续,小粗隆游离.
作者:石冬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健康成人载脂蛋白Al(apoA<,1>)和B(apoB)的水平,为我国健康成人apoA1和apoB参考值的确立提供依据.方法:测定2008年1-11月期间来我院体检的健康成人apoA1和apoB水平,并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按性别和不同的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poA1值男性(1.39±0.24)g/L,女性(1.51±0.27)g/L;apoB值:男性(0.92±0.18)g/L,女性(0.86±0.19)g/L;apoA1/apoB比值男性1.56±0.36,女性1.82±0.46.结论:apoA1水平与年龄无显著相关,女性apoA1水平明显高于男性;apoB水平有随年龄上升而上升的趋势,男性在40岁,女性在50岁达到峰值.以后随年龄增长变化无显著差异;女性apoB水平在50岁前低于男性,50岁后与男性接近或稍高.apoA1/apoB值有随年龄增长逐步下降的趋势,男性apoA1/alboB比值低于女性(P<0.001).并依此确立apoA1参考值为男性1.103~1.80 g/L,女性1.174~1.95 g/L;apoB参考值为男性0.67~1.23 g/L,女性0.60~1.19g/L;apoA1/apoB参考值为男性0.83~3.02,女性1.18~3.25.
作者:关若萍;栾军;戴国奎;李明;周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大脑灰质异住症的临床表现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MRI检查发现的脑灰质异位症患者11例,研究大脑灰质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结果:5例行CT平扫为一异常的等密度脑回样或团块状病灶,伴随病沟向脑白质延伸,窄窗宽观察更为清楚.增强扫描病灶本身无强化.6例行MRI扫描可清晰显示病灶,T<,1>WI和T<,2>WI显示病灶呈等皮质信号,并伴随异常延伸到脑白质深处.质子密度加权像显示病灶更为清晰.灰质异位好发于顶叶,其次为颞枕叶.结论:大脑灰质异位症临床与影像学均有一定的特征性,CT能诊断灰质异位症,但MRI是诊断灰质异位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它能清晰显示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
作者:赵凯宇;李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苦参素对实验性兔心房颤动左房纤维化心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建立肺静脉源性房颤心肌纤维化动物模型,同时用苦参素进行防治,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水平及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心肌组织中ICAM-1的表达.结果:苦参素防治组血清CRP、HA、LN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及炎症活动度明显降低,心肌组织ICAM-1表达水平下降.结论:苦参素可降低心肌组织ICAM-1的表达水平,减轻心脏炎症活动度.可能与其抗心肌纤维化作用相关.
作者:宋慧文;王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huetose-1,6-diphosphatin,FDP)在体外循环中对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婴幼儿的肺保护作用.方法:将24例先天性心脏病伴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婴幼儿随机分为FDP组(F组,12例)和对照组(D组,12例).F组体外循环前静脉给FDP 200mg/kg.分别在体外循环前后各时间点测定两组血液中一氧化氮(N0)、内皮素-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两组体外循环前后肺组织结构变化.结果:体外循环前两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体外循环后血清NO浓度均较体外循环前降低(P<0.05),血浆ET-1、MMP-9浓度均较体外循环前升高(p<0.05).F组中NO浓度高于D组(P<0.05),ET-1、MMP-9浓度较D组低(P<0.05).两组在体外循环后肺结构和肺血管内皮细胞较体外循环前均有损害,F组肺组织结构破坏及血管内皮细胞损害较D组轻.结论:FDP在体外循环中对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婴幼儿的肺组织和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建安;胡型锑;赵琦峰;吴国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行胃癌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将胃癌根治术患者104例均分为4组.A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舒芬太尼150μg.B组术后PCIA舒芬太尼75 μg.C组术毕皮肤缝合时缓慢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50 mg,术后PCIA氟比洛芬酯50 mg加舒芬太尼75μg.D组术后PCIA氟比洛芬酯100 mg加舒芬太尼75μg.4组均加昂丹司琼8 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结果:术后2、4、8 h时B组VAS评分显著高于A组、C组和D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A组明显高于B组、C组和D组(P<0.05).48 h内B组的PCIA按压次数显著大于A组、C组和D组(P<0.05),B组、C组和D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氟比洛芬酯联合使用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良好,同时可显著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周领胜;柯丽娟;丁朝梁;徐旭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 MS)是快速、高通量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像所有技术一样,质量控制是SELDI-TOF MS应用于临床的关键.本文就SELDI-TDF MS室内质量控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收集本院门诊患者血清,对仪器进行内标、外标校准后,采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对同一血清样本在不同批次的芯片进行比较.结果:质量CV值小于0.1%,而血清样本的峰值的平均CV值也都控制在30%以内,质控血清也相当稳定.结论:初步建立了SELDI-TOF MS的质控方案.
作者:陈蓉艳;兰小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牛磺酸时在体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大鼠心肌组织中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活性的影响.方法:在体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再通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右颈动脉插管至左心室检测心功能参数,TTC染色法检测各组心肌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p38及其磷酸化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后,p38磷酸化表达明显增加(P<0.05),应用不同剂量牛磺酸后,p38磷酸化表达明显减少(P<0.05),但并不影响总p38蛋白的表达(P>0.05),并且缺血心肌的梗死面积随着牛磺酸剂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P<0.05).结论:牛磺酸可以减少心肌细胞坏死和凋亡,保护心脏功能,这可能与抑制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作者:叶云;李筱俊;李子广;余美玲;祝晓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血清甘油三酯(TG)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TG<2.20 mmol/L(n=160),2.21 mmol/L≤TG<4.50 mmol/L(n=484),4.51 mmol/L≤TG<6.00 mmol/L(n=142),TG≥6.01 mmol/L(n=138)4组,采用酶法检测血清TG以及直接法检测LDL-C,并与沉淀法和电泳法测定LDL-C进行比较.结果:TG>4.50 mmol/L,采用电泳法与沉淀法测定的LDL-C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TG>6.00mmol/L时,直接法与电泳法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TG≤4.50mmol/L时,电泳法与沉淀法测定的LDL-C呈显著相关,而大于此范围后,两者结果不相关.TG≤6.00 mmol/L时,电泳法与直接法测定的LDL-C呈显著相关,TG>6.00mmol/L时直接法与电泳法测定结果之间不相关.结论:对于不同血脂水平的患者血脂水平检测的比较,本研究首次发现TG≤6.00 mmol/L时,可采用直接法测定高TG标本LDL-C水平.当TG>6.00 mmol/L时,尽可能采用电泳法测定高TG标本LDL-C水平.
作者:黄新次;王威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肺吸虫病并发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提高对肺吸虫病并发肺结核的认识.方法:对1998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肺吸虫病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吸虫病并发肺结核均为青年和成年人,男性(57.1%)多于女性,大多数是在疲区居住的农民(69.0%);临床表现呈复杂性、多样性,误漏诊13例(31.0%);全部病例在流行区均有食半生石蟹或饮溪流生水史,肺结核和肺吸虫病均通过痛原学检查确诊.结论:肺吸虫病并发肺结核时,两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许多相似之处,影像学有时也难分辨,必须结合病史及病原学检查确诊.
作者:朱育银;叶春娟;方晴;张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比较Univent导管和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tracheal tube,DLT)在择期胸外科手术中用于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胸外科手术患者72例,术中均需行OLV,随机分为两组:Univent组(U组)和DLT组(D组).观察并记录:(1)完成插管和定位时间;(2)术中导管移位次数;(3)肺塌陷质量;(4)OLV期间气道峰压增加率;(5)气道损伤评分;(6)术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发生率.结果:两组间在完成插管和定位时间、术中导管移动次数及肺塌陷质量上无显著差异:D组单肺通气期间的气道峰压值增加率明显高于U组(P<0.05);U组气道损伤评分和术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结论:Univent导管用于OLV时效果确切,与DLT相比可明显减少气遗损伤,降低术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麻醉满意度.
作者:蒋京京;宋哲明;孙彭龄;何星颖;朱秋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呼吸内科住院AAD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ADD发生率为5.2%;抗生素剂量为常规剂量,与腹泻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无关;引起AAD的抗生素的使用频率依为头孢三代、青霉素类、碳青酶烯类、头孢二代、克林霉素;影响ADD发生因素为年龄大、禁食、抗生素种类多、抗生素应用时间长、采用干预措施、住院时间长,而给药途径、预防抗生素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ADD的发生率较高,为减少ADD的发生,应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联合用药,避免预防抗生素,对AAD高危患者尽量选择诱发AAD概率低的抗生素:加强对老年患者监测;减少侵袭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早期肠内营养或经口进食;应用抗生素的患者同时口服微生态制剂.
作者:方秋雁;陈仲华;赵承杰;潘建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通过B超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效果,分析药流不全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拟诊早孕要求药物流产的妇女4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药流方案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分析比较患者孕产次及超声显示的子宫位置、孕囊平均径线等情况,观察孕囊排出时间,孕囊是否完整,阴道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85.0%的患者于6 h内排出胎囊,65.8%的患者流血量少于或接近月经量.总完全流产率为90.0%,子宫位置为前位的患者完全流产率高于后位者,(93.9%vs 85.5%,P<0.01).孕囊大径线≤20mm的患者完全流产率高于孕囊大径线>20 mm(92.2%vs 80.8%,P<0.01).孕产次≤3次的患者完全流产率高于孕产次>3次(94.1%vs 77.1%,P<0.01).部分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无一例因反应严重而要求终止用药.结论: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前应作相关因素评估,孕产次>3次及B超检查发现子宫后屈和孕囊大径线>20 mm以上时,应充分考虑药物流产失败或残留的可能,并严格掌握药物终止早期妊娠的适应证.
作者:沈文捷;陈佩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60例老年人(≥60岁)及30例中年人(45~59岁)大肠息肉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内镜下表现及病理类型,并加以比较.结果:中年组与老年组大肠息肉在大小、个数、病理类型以及发生部位等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腺瘤性息肉的患病率高,癌变机会大,老年人应尽量行结肠镜下全结肠检查,早期发现息肉,及早治疗,减少癌变的机会.
作者:常艳;于晓红;路聪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急诊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我院急诊科2005年10月至2008年9月对76例不同急重症患者使用了口咽通气管,改善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结果:76例患者均成功放置口咽通气管,取得良好效果.放置口咽通气管前后缺氧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昏迷患者早期放置口咽通气管是保证患者维持有效的呼吸功能,争取佳的抢救时机、挽救生命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庄小静;黎雪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蜂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及滑膜浸液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影响,探讨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机制.方法:应用Freund氏完全佐剂造模,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施以蜂针治疗设为蜂针组,注射氢化可的松的激素组作为阳性对照,不做治疗AA大鼠为模型组,观察蜂针对AA大鼠血清及滑膜浸液TNF水平的变化.结果:蜂针组AA大鼠血清和滑膜浸液的TNF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00 1、P<0.000 2).结论:蜂针对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抑制TNF过度分泌有关.
作者:邝慧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大鼠氧自由基变化的影响.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内毒素组(LPS组)和内毒素联合血必净组(LPS+XBJ组),后两组又分别分为给药后1、2、4、12 h 4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采用静脉注射LPS(5 mg/kg)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LPS+XBJ组予静脉注射LPS后同时腹腔注射血必净(10 mL/kg),LPS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0 mL/kg),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各组肺湿干质量比(W/D)、血清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等的变化.结果: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可显著降低急性肺损伤大鼠升高的W/D(P<0.05)和血清肺MDA浓度(P<0.01或P<0.05).显著升高急性肺损伤大鼠降低的SOD浓度(P<0.01或P<0.05),减轻肺组织形态学损伤.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抑制氧自由基产生.对LPS所致急性肺损伤大鼠具有肺保护作用.
作者:何国鑫;胡慧敏;罗文朝;卢中秋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nsion molecule-l,sVCAM-1)、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 E selectin,s-E选择素)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usA)测定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和正常晚孕妇女(正常妊娠组)外周血中sVcAM-1、s-E选择素的浓度,并与子痫前期患者病情及新生儿体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sVCAM-1浓度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妊娠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轻、重度子痈前期患者外周血s-E选择素浓度均高于正常孕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升高尤为明显(P<0.01);(3)外周血svCAM-1、s-E选择素浓度与患者舒张压及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21、0.374),与新生儿体重呈负相关(r=-0.414、-0.426).结论:随着子痫前期患者病情的加重,母血中svCAM-1、s-E选择素浓度均明显升高,提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存在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凤英;张向丽;张桂莲;刘青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靶控输注(TCI)技术应用于门诊无痛肠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患者分为靶控输注组(T组)和手控输注组(M组),两组均先静脉注射芬太尼0.8~1 μg/kg,T组用TCI泵输注异丙酚,效应室浓度从2.5μg/mL开始,以0.5μg/mL递增,镜检过程中浓度维持在2.5~4.0μg/mL,M组用输液泵输注异丙酚60mg/(kg·h)的速率诱导,然后以6mg/(kg·h)的速率维持,两组术中根据体动反应、MAP及SpO<,2>变化情况调整异丙酚输注速率.观察记录异丙酚诱导量和总量、诱导时间、镜检持续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呼吸循环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与M组相比T组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诱导所需的异丙酚用量均明显少于M组(P<0.05),术中不良反应率低于M组(P<0.5),术中血压下降幅度及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异丙酚总量及镜检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应用于门诊无痛肠镜检查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稳定的血流动力学,较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在体弱或老年患者异丙酚TCI应从较低靶控浓度开始诱导.
作者:李欠玉;陈钢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