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晓生;彭昊;凌尚准
目的:观察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脑利钠肽(BNP)水平,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脑利钠肽如何通过对左心房的影响在房颤发生与维持中发挥作用.方法:测定39例持续性心房颤动、3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和30例对照组血清ACE、BNP水平及左心房内径大小,观察ACE和BNP对房颤的影响.结果:持续性房颤组左心房内径较阵发性房颤组和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持续性房颤组较对照组ACE和BNP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持续性房颤组与阵发性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与对照组相比,ACE及BNP虽有增加的趋势但均无统计学差异.回归分析显示ACE及BNP与左心房内径大小显著相关.结论:ACE与BNP可能通过左心房结构重构在房颤发生与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陈平安;刘震;李韶南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银翘清心汤为主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62例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以西药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加用银翘清心汤(由苦参、丹参、玄参、赤芍、炙甘草、麦冬、薤白、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川芎、大青叶等组成)治疗.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综合疗效及主要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等.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2.5%、90.6%,对照组分别为43.3%、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心悸、胸闷或胸痛、气短、乏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除乏力外,中西医结合组其他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明显改善心悸、胸闷或胸痛、气短等主要症状,而且无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措施.
作者:何汉钦;林锐金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二维血流显像技术在超声诊断乳腺纤维腺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瘤的灰阶血流(B-flow)与高频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B-flow技术在乳腺纤维腺瘤的血流检出率及血流信号优良率显著高于CDFI(P<0.01).结论:B-flow技术可更清晰和更全面地观察乳腺纤维腺瘤内部血流及血管形态,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
作者:林苏琼;杨乐平;沈嫱;孙鹏涛;王景彩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密度梯度离心法应用于宫腔内人工授精的精子分离时精子指标的变化及精子形态对回收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9-10月间所有进行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的51份精液,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精子,记录精子分离前后的各项指标,计算回收率并作统计分析.结果:(1)精子存活率由(53.63±15.94)%提高至(88.75±9.69)%(P<0.05),平均回收率为(25.84±16.57)%.(2)正常形态精子比例由9%提高至18%(P<0.05),各类畸形精子均显著减少,尤其颈部和尾部畸形的精子减少为明显.(3)根据处理前精子正常形态的比例分为≤4%、5%~14%、≥15%3组,分离后精子存活率分别为(80.45±14.05)%、(91.32±7.30)%、(90.00±4.33)%(P=0.004),回收率分别为(19.67±10.49)%、(28.51±16.87)%、(41.14±15.02)%(P=0.013).精子正常形态比例与回收率呈正相关(r=0.456,P=0.001).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法可以有效回收活力好、形态正常的精子,对于去除颈部和尾部畸形的精子效果更好,精子正常形态与回收率呈正相关.
作者:李雪梅;朱文杰;周永红;付志红;陈秀敏;谭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检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值,探讨两者与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在预测丙肝后肝硬化的一致性.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并同时检测肝功能指标ALT、AST.应用Kappa评价方法,对丙肝相关自身抗体和AST/ALT比值预测肝硬化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诊断一致性分析.结果:丙肝相关自身抗体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丙肝后肝硬化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诊断丙肝后肝硬化的敏感性为59.3%、特异性为90.3%、准确性为78.3%;血清ADT/ALT比值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丙肝后肝硬化的诊断具有极好一致性,其诊断肝硬化的敏感性为81.4%、特异性为93.5%、准确性为88.8%.结论:丙肝相关自身抗体和血清AST/ALT比值测定有助于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少敏;陈杰;陈早立;胡小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促进胃动力、抑制胃酸分泌的西药吗丁啉、法莫替丁配合中药柴芍术苓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38例,以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临床治愈18例,有效13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7%.有效病例经6个月随访,复发2例,复发率为5.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并可降低复发率.
作者:吴艳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冠心痛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状动脉炎症反应及其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5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患者纳入冠心痛(CHD)组,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1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2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7例,时照组30例为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者.所有对象造影前采集血标本以检测Lp-PLA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1)冠心病组血浆Lp-PLA2、hs-CRP均高于对照组(P<0.01).(2)AMI组与UAP组血Lp-PLA2、hs-CR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均高于SAP组(P<0.05);多支血管病变组血浆Lp-PLA2水平高于双支和单支血管病变组,双支血管病变组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P<0.05).(3)经双变量相关性分析,血浆Lp-PLA2水平与hs-CRP、Gensini积分水平呈显著相关(r=0.638,P<0.01;r=0.626,P<0.05).结论:血浆Lp-PLA2水平能反映冠脉炎症活动性状况,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作者:李海云;高大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MSCT对肝转移瘤(HM8)介入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23例HMs患者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前先行多层螺旋CT(MSCT)平扫,然后行双期增强扫描及血管重建.结果:平扫发现病灶78个:增强扫描于动脉期发现病灶102个、门脉期发现病灶105个.对直径<1 cm的病灶检出,动态增强扫描明显优于平扫(P<0.05).CT表现:平扫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灶;增强扫描按强化病灶数目多少分别表现为边缘环形强化、弥漫性强化、不均匀强化、无强化.血管重建显示情况:所有病例通过MSCTA均能显示3级以下肝动脉,与DSA完全相符,显示率达100%;对4级以上肝动脉显示14例,显示率为60.9%.门静脉显示:所有病例通过MSCTA均能显示4级以下门静脉肝内分支;DSA肝动脉造影可间接显示门静脉,但3级以下肝内分支大都显示不清.结论:MSCT动态增强扫描为较常用的影像检查手段,能提高HMs的检出率.动态增强扫描在检出率方面优于平扫,尤其在直径<1 cm病灶的检出上有显著差异.通过快速的动态增强扫描能重建出高质量的肝动脉及门静脉血管像,且较DSA在诊断方面具有易操作性和非创性的优势,从而为合理制定HMs介入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王志强;李涛;谭华绣;李庆;张忠山;唐垂祥;周定中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精子质量与形态学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关系.方法:248份精液标本按WHO标准进行精液常规分析,应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分析精子密度、活力、活率以及动态参数:采用WHO推荐的DiffQuik快速染色方法对精子形态进行染色;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8份精子质量分析中,精子活力不足占74.6%,精子活力正常占25.4%,少精症占5.6%,少弱精症占4.8%,正常精液占24.6%;248份精子形态学分析中,形态正常精液占73.4%,畸形精子症占26.6%.精子活力和活率与形态正常精子百分率呈显著性正相关(r=0.52,r=0.53,P<0.01);各运动参数和精子密度也与形态正常精子百分率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精子活力正常组形态正常精子百分率明显高于精子活力低下组(P<0.01).结论:精子活力不足和畸形精子症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精子形态与精子活力、活率、密度和运动参数有密切关系,精子质量和形态学分析在临床男性不育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周其赵;陈思梅;冯春琼;邹亚光;孙德华;李铁求;李飞;毛向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自杀(WHO,2004)是指自发完成的、故意的行动后果,行为者本人完全了解或期望这一行动的致死性后果.据WHO统计,2000年全球有将近100万人自杀,在任何一个国家自杀都是十大死因之一[1].自杀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是心理、社会和生物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另一角度,自杀也可以认为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遗传一环境三种因素的相互作用[2].
作者:刘贵浩;郭丽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合成与分泌胸腺和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hvmus and activation regulated chemokine,TARC)的影响,以及他克莫司对TARC 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HaCaT细胞分为他克莫司处理组和不予任何处理的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培养HaCaT细胞培养基中TARC蛋白的水平;采用Northern杂交技术检测培养HaCaT细胞的TARC mRNA表达水平.结果:他克莫司可显著抑制培养HaCaT细胞TARC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在他克莫司浓度分别为10-10、10-8和10-6moL/L时,抑制率分别为9.4%、28.7%和40.9%.他克莫司也可显著抑制TARC mRNA的表达.对TARC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和TARC mRNA表达的抑制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他克莫司对人角质形成细胞TARC蛋白和mRNA的抑制说明TARC是他克莫司发挥免疫抑制的作用靶点.
作者:许剑荣;唐绍生;孙广政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早期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肠道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SAP患者21例为SAP组,1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各组患者入ICU时行APACHEⅡ、Marshall及肠功能评分.收集患者入ICU后3 d内的血、痰、尿、引流物标本行细菌学检查.检测入ICU时血清PCT及D-乳酸浓度,同时对PCT与肠功能评分、D-乳酸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评价PCT对SAP合并肠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结果:SAP组入ICU的3 d内仅2例合并细菌感染.SAP组APACHE Ⅱ、Marshall及肠功能评分、D-乳酸及PCT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均P<0.01).PCT与D-乳酸、肠功能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PCT≥2.25ng/LE时预测SAP合并肠功能障碍的价值好.结论:SAP早期血清PCT即升高,PCT升高与肠道功能障碍(渗透性增加)密切相关.
作者:蔡敏捷;赖添顺;郭振辉;唐柚青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e对家兔触发性室性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异丙肾上腺素诱导产生模型,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异搏定0.4 mg/kg)和实验组(人参皂甙Re 20、10、5 mg/kg),观察转为窦性节律持续时间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1)异博定组维持窦性节律时间为(177.00±5.66)s,治疗后1、3、5 min血流动力学各指标与模型组同时段相比,有显著性下降.(2)人参皂甙Re各组维持窦性节律时间分别是(177.83±5.31)s、(21.00±2.83)s、(4.50±1.64)s,治疗后1、3、5 min血流动力学各指标与模型组同时段相比,均有显著性下降,呈剂量依赖性,呈负相关.结论:人参皂甙Re可用于触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对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影响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陈彩霞;张宏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体外优化获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进行纯化、扩增,同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获得足量细胞用于材料细胞的相容性研究.方法:抽取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相结合进行分离培养,观察其增殖和生长特性,绘制生长曲线,测定贴壁率.结果: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相结合得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度高,性状稳定,生长曲线相似,传代后第12小时贴壁率高达90%;Giemsa染色光镜观察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单核细胞,呈梭形或不规则长多边形.结论:建立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适条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强,可作为材料细胞相容性研究的受试细胞,并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作者:刘光萍;杨佑成;刘永涛;蔡磊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总结对胎儿腹腔囊肿性质、产前诊断处理及对预后分析.方法:对25例超声诊断腹腔囊肿的胎儿行脐血穿刺及囊肿液穿刺,明确诊断,新生儿及时治疗,观察预后.结果:1例肠系膜囊肿,1例巨膀胱,2例脐尿管囊肿,4例胎粪性腹膜炎假性囊肿,5例卵巢囊肿,12例肾囊性病变,其中3例双侧多囊肾,3例单侧单纯性肾囊肿,6例单侧肾囊性发育不良.25例中9例引产,包括胎死宫内1例,染色体异常2例,放弃治疗6例.结论:胎儿腹腔囊肿多数预后良好,积极正确的产前诊断处理及小儿外科手术治疗为患儿提供更大的生存机会.
作者:麦明琴;钟燕芳;尚宁;何文巧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量化研究前列腺按摩疼痛规律.方法:6个月有62例受检者接受103次前列腺按摩,其中分别有30例和11例接受2次和3次按摩.每位受检者均对每次按摩疼痛指数进行打分和检查前列腺液常规.结果:3次按摩疼痛指数分别为7.0±2.0、5.7±2.0和4.5±2.7,3次按摩疼痛指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疼痛指数和前列腺液常规检测结果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前列腺按摩时疼痛指数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但受检者随着按摩次数增加其疼痛指数有减低的趋势.
作者:程洁敏;姜海洋;邓英太;林杨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哮喘患者外周血核因子-kB(NF-kB)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8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常规吸入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吸入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2.5-5 mg/(kg·d),加入5%葡萄糖或葡萄糖盐液中分2次静滴,连用10 d.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10 d后抽取静脉血检测培养上清PBMC中NF-kB活性和血浆IL-10的水平,并进行日夜间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培养上清单核细胞(PBMC)中NF-kB活性和血浆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外周血培养上清PBMC中NF-kB活性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浆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或上升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日、夜间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d后日、夜间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Jp<0.05).结论:川芎嗪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IL-10水平,使NF-kB活性降低,从而抑制气道炎症,缓解气道痉挛,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
作者:潘法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从细胞凋亡和细胞内钙调节的角度探讨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阻断剂--氯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机制.方法:采用阿霉素腹腔注射造心衰模型,分为心衰组与治疗组,治疗组给予氯沙坦干预.同期选择8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检测血清中CPK、CK-MB及LDH的含量.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组织匀浆中Ca2+的变化.结果:心衰组与治疗组相比,心肌细胞损伤明显,并可见凋亡小体.心肌组织中CPK、CK-MB和LDH活力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心肌组织中的Ca2+含量升高(P<0.01):治疗组与心衰组相比Ca2=显著降低(P<0.01).结论:心力衰竭过程中发生了心肌细胞凋亡,氯沙坦可有效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使心肌超微结构受损减轻,心肌酶外漏减少.心衰时心肌组织匀浆中Ca2+增加,可能是肌浆网钙泵活性受损.氯沙坦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及Ca2+超载有积极逆转心肌受损,改善心衰进程作用.
作者:邱红;朱红枫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低级别胶质瘤显微外科治疗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65例低级别胶质瘤显微外科治疗回顾性分析,探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肿瘤生长部位、手术切除程度及个体化综合治疗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显微镜下病灶全切除31例,次全切除23例,11例大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结果:按WTO分类Ⅰ~Ⅱ级,星型细胞瘤37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1例,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3例,少枝胶质细胞瘤9例,少突星形细胞瘤3例,间变性胶质细胞瘤2例.随访1个月至3年,平均23个月,术后早期出现偏瘫6例,失语3例,术后随访3个月后,偏瘫3例、失语2例;46例术前有继发性癫痫病例,29例术后无癫痫发作,8例仍需服药,但癫痫发作明显减少,4例癫痫症状未见好转,5例失随访.结论:低级别胶质瘤是胶质瘤中预后相对较好的类型,显微外科可以提高术中对肿瘤边界的分辨及肿瘤的切除率,为下一步综合治疗提供可靠保障,对患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骆锦标;彭彪;曹志恺;全伟;肖国才;谢伟;钟文军;吕建平;罗冬冬;丁正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FHIT基因外显子5、8纯合性缺失与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CR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胃癌组织、18例正常胃组织中FHIT基因外显子5、8的纯合性缺失和FHIT蛋白的表达.结果:FHIT蛋白阴性表达率及外显子5、8纯合性缺失率在胃癌组织中均高于正常胃组织(P<0.05).FHIT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FHIT基因外显子5、8纯合性缺失与FHIT蛋白阴性表达有显著相关性(r=0.59,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FHIT基因外显子5、8纯合性缺失可能是引起FHIT蛋白表达降低并进而导致胃癌发生的重要机制.
作者:李冬霞;刘国庆;冯艳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