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旎
目的:探讨小儿腺样体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79例腺样体肥大患儿行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麻醉恢复期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积极的心理护理,一对一重点监护、正确的呼吸道护理和技巧性分泌物吸引方法,全部患儿均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结论:针对小儿腺样体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特点的麻醉恢复期护理措施,能有效防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麻醉恢复期安全性.
作者:王亚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患者男,30岁,热带雨林劳动致皮肤过敏性皮炎,于2008年8月25日就诊.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及尿常规等均无异常.给予维丁胶性钙注射液2 mL(内含有机钙1 mg,维生素D2 0.25 mg),混合地塞米松注射液2 mL(内含地塞米松4 mg),肌肉注射,1次∕d,行抗过敏治疗.
作者:云天佑;杨春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去甲基化的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G1a的DNA体外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的杀伤活性和T细胞受体Vαβ(αβ chain variable gene of T cell receptor,TCR Vαβ)谱系的表达和克隆情况.方法:去甲基化试剂盒对KG1a细胞去甲基化处理,并提取其DNA.应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DNA诱导前后PBMC杀伤KG1a细胞的活性,应用RT-PCR方法扩增各组外周血T细胞的32个TCR Vα亚家族和24个TCR Vβ亚家族的CDR3,并用基因扫描分析扩增产物以确定T细胞的克隆性.结果:基因扫描显示去甲基化的KG1a细胞DNA可以诱导出呈单克隆、寡克隆或寡克隆趋势生长的亚家族T细胞,且在效靶比为20:1时去甲基化的KG1a细胞DNA诱导前后PBMC杀伤KG1a细胞的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甲基化的KG1a细胞DNA可提高PBMC杀伤活性,且诱导T细胞呈克隆性增殖.
作者:贾振薇;郭坤元;黄迎;曲佳;佘秒容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无创与有创通气在治疗肾移植术后病原体未明的重症肺炎患者呼吸衰竭中的价值.方法:14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在早期抗感染治疗、调整免疫抑制方案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或有创通气,观察其疗效.结果:14例患者中,治疗有效5例,无效9例,其中无创通气有效3例而无效4例,有创通气有效2 例而无效5例.有4例患者是无创无效后改上有创,其中有1例改有创后治疗成功,有3例改有创后仍治疗失败.14例患者均在上机治疗后24 h及治疗结束时记录生命体征,做血气分析.上机治疗24 h后患者呼吸频率、氧合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均P<0.05),上机结束时发现无创、有创通气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分别仅为43%和40%.结论:应用无创或有创通气治疗,均可较快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低氧血症,但两者的有效率并无显著差异,较低的有效率可能与病原体未能明确,肺部感染未能有效控制有关.
作者:黄禹;高平;陈正贤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颈性眩晕是门诊上较为常见病之一.该病由颈椎骨质退变增生发生在钩突关节处,或椎体不稳致使钩椎关节松动,使横突孔出现移位而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及周围交感神经,引起椎动脉痉挛、扭曲与狭窄,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表现为眩晕为主的临床症状,称为椎动脉型颈椎病[1].
作者:陈锡兵;董剑;许力昭;夏明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在CK-MB/CK倒置时,通过对CK-MB质量及其活性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结果.方法:样本先用日立7600/或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K、CK-MB活性,检出CK-MB/CK倒置者再立即进行CK-MB质量测定.CK-MB质量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CK-MB活性采用选择性抑制法进行测定,并用(x±s)表示测定结果.结果:22例CK-MB/CK倒置的患者中,CK-MB质量平均水平为(6.88±19.96) ng/mL,CK-MB活性平均水平为(176.00±150.51) U/L.CK-MB活性及其质量的样品均数与总体均数进行t检验,CK-MB活性差异有显著性(t=5.059;P=0.000);CK-MB质量差异无显著性(t=0.700;P=0.471).结论:CK-MB/CK倒置时,CK-MB活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使测定结果远远高于真实值,出现假性升高的检测结果给临床造成误解,而CK-MB质量能够避免干扰,测定结果更准确可靠.
作者:陈建芸;石玉玲;李林海;曾兰兰;李晓;何洁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开放性心脏损伤的紧急救治方法和手术治疗的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3例开放性心脏损伤的病例,均在抗休克的同时行急诊开胸探查,行心脏破裂口直接修补术,用胸壁肌带肌膜的肌块作附垫缝合裂口.结果:3例患者经边抗休克边急诊开胸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大限度地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术前检查,对于休克、胸腔大量积血疑有心脏穿透伤的患者非常重要,迅速开胸手术,解除心包填塞,修复心脏裂口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福才;郑旭辉;钟巍巍;谢衍雄;邹幼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观察10 d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副作用,与标准14 d三联疗法比较有无优越性.方法:将136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的患者分组,治疗组69例在前5 d给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后5 d给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对照组给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程14 d.结果:根据按意向性治疗分析(ITT)与符合方案数据分析 (PP)比较,Hp根除率治疗组(91.3% ITT, 92.6% PP )与对照组(89.6% ITT, 93.8% PP)比较P>0.05;两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68(14.7%)、19/64(29.7%),两组比较P<0.05;两组腹部疼痛及其他消化道症状缓解情况比较P<0.05.结论:10 d序贯疗法的Hp根除率与标准14 d三联疗法相当,但副反应发生率低,症状缓解情况较佳.
作者:庞淑珍;赵文星;任莹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90 (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抑制剂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GA)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的凋亡作用,并探讨其用于肝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BEL7404细胞株,以GA作用处理;噻唑兰比色(MTT)法检测GA对BEL7404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及Annexin V-EGFP/PI双染法、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GA对BEL7404细胞株的凋亡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EL7404细胞株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GA对BEL7404细胞株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GA各剂量组作用24 h凋亡率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6.31±0.82)%;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剂量组GA均可使BEL7404细胞株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结论:抑制HSP90的功能可引起肝癌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HSP90有可能成为肝癌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薛慧琴;吴春林;赵飞兰;黄健;罗国容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优越性,以及手术方法、术后处理等.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CT定位,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术后应用尿激酶溶解,清除血肿.结果:本组死亡13例,病死率13.5%.依据GOS评分,生活基本自理26例,轻残23例,中残18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4例.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定位精确、损伤小、不需全麻、安全性高、病死率低等优点,尤其是对高龄危重患者值得提倡.
作者:欧阳伟;王少兵;孙荣君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急诊处理及临床疗效.方法:43例恶性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根据原发肿瘤性质的不同行急诊放疗或化疗,同时辅以脱水、大剂量激素等,迅速缓解上腔静脉压迫症状,然后进行原发病治疗.结果:24 h内症状缓解率为32.6%,72 h总有效率为93.0%.2周内完全缓解率为23.3%,4周内完全缓解率为87.5%.1例患者无缓解,全组无死亡.结论: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所致的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主要方法,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对化疗敏感的肿瘤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应首选对原发肿瘤有效的联合化疗方案,能使肿瘤短时间内发生退缩,快速缓解症状和体征;病理诊断不明的恶性肿瘤所致的上腔静脉综合征,病情危急时可首选放疗,以免延误诊治时机.
作者:陶卫平;吴红兵;蒋振旻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应用多学科协作序列综合治疗,寻找促进严重糖尿病足创面愈合和减少截肢率的方法.方法:根据回顾性研究原则,对照Armstrong DG 提出分期为Ⅱ期D组及Ⅲ期C、D组的糖尿病足截肢率为100%,设定以上标准患者未应用多学科序列综合治疗的为对照参考,设定应用内分泌、心血管科、感染科、整形周围血管外科多学科序列综合治疗同样达到Armstrong DG Ⅱ期D组及Ⅲ期C、D组患者为本文观察对象.结果:选取我院2002年7月至2008年10月收治27例均达Armstrong所提截肢标准的患者,经应用多学科协作序列综合治疗后,有20例患者感染创面可愈合,保肢率为74%.结论:经多学科协用序列综合治疗后,严重糖尿病足的感染创面愈合良好,截肢率亦可大大减少.
作者:邓健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患者女,32岁,2007年7月劳累后出现右下肢酸困不适,未行诊治,此后症状逐渐加重,并发现右臀部略隆起,驻地医院X线平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给予针灸理疗疼痛未见好转.
作者:李文军;葛亮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研制日立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ISE模块配套试剂.方法:分析原装试剂成分、理化指标,研制参数相同的试剂,并进行相关的试验.结果:自配与原装试剂的各项成分和理化指标基本一致.使用自配与原装进口试剂测定结果之间相关性好.自配试剂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稳定性符合要求,经过6个月使用对电极无损害.结论:自配的内标准液、参比液、稀释液可替代原装试剂用于日立生化分析仪ISE模块的测定.
作者:罗强;李曼;徐宁;曹永坚;易四维;黄妩姣;何文军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老年人颅脑手术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40 例年龄在60岁以上需在全麻下行颅脑手术的老年患者,ASAⅠ~Ⅱ级,等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20)和芬太尼组( F组,n=20).插管后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入舒芬太尼(S组)或芬太尼(F组).插管后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入舒芬太尼(S组)或芬太尼(F组),S组0.5 μg/(kgh),F组4 μg/(kgh).两组均复合持续泵入异丙酚,分次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在硬脑膜打开之后均停止给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观察两组于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2 min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1 min(T2)、切头皮时(T3)、钻颅骨时(T4)、气管拔管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这几个时点肘静脉血血浆皮质醇(Cor)和血糖(BG)浓度.结果:S组T1与T0比较MAP、HR显著下降(P<0.01或P<0.05).F组T1与T0比较MAP、HR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T2~T5 与T0比较,F组MAP、HR上升明显(P<0.05),而S组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MAP、HR T2~T5组间比较,F组显著升高(P<0.05).S组各时点Cor和BG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F组在T2、T3、T4、T5 4个时点Cor和血BG浓度较T0时明显升高(P<0.05).S组较F组麻醉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舒芬太尼可以更好的抑制手术应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和激素水平的变化,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
作者:徐金金;王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少年期颈椎病的影像学特征,初步探讨其发病原因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少年期颈椎病患者的病因、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颈椎生理曲度变直96例,曲度反向17例,颈椎失稳20例,椎间隙变窄5例,骨质增生3例;发病原因与学习姿势不正确、任务繁重、长时间操作电脑等密切相关,大多数病例为颈型颈椎病.结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是少年期颈椎病的主要影像学特征;学习姿势不正确、任务繁重、长时间操作电脑是目前少年期颈椎病的主要病因,绝大多数为颈型颈椎病.
作者:黄德尤;马德智;李保生;韦锋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肝叶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肝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由于肝脏组织及解剖结构复杂,肝叶切除术中大的危险是发生大出血,术中损伤肝脏血管特别是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是导致大出血难以控制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帅兵;彭雪梅;李雅兰;刘慧慧;项明方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出血转化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的发生时间,出血前的血压、血糖、用药情况、临床表现、CT或MRI特点和治疗结果.结果:出血发生于梗死后7 d内 7例,8~14 d 21例,15~21 d 11例,22 d以上2例.发生出血前的血压收缩压<139 mmHg 11例,140 mmHg~159 mmHg 13例,160 mmHg~179 mmHg 12例,180 mmHg以上 5例.空腹血糖<6.11 mmol/L 11例;6.12~7.0 mmol/L 19例;>7.0 mmol/L 11例.治疗:溶栓 4例 ,抗凝15 例,降纤6例,抗血小板26例.临床表现:头痛 9例,呕吐 7例,眩晕 6例,偏瘫加重 12例,抽搐发作 3例,新发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加重 7例,精神症状 2例.CT或MRI特点,血肿型12例,非血肿型29例,治疗反应:21 d内出血明显吸收29例,60 d内吸收7例,死亡5例.结论:脑梗死出血转化的发生与出血前的血压、用药情况明显相关.非血肿型的临床表现、治疗结果好于血肿型.
作者:于利平;吕静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比较不同桩核系统修复上颌双尖牙腭尖缺失后牙体的抗折强度.方法:将40颗因正畸拔除的上颌第一双尖牙,切除腭侧牙冠并常规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A、B、C、D 4组,分别给予铸造镍铬合金桩核+金属全冠,铸造金合金桩核+金属全冠,Popo玻璃纤维桩+树脂核+金属全冠,Bisco石英纤维桩+树脂核+金属全冠修复.应用万能应力测试机进行抗力性检测,记录试件破坏时施力的大小;观察试件破坏的形式及部位.结果:方差分析显示A组抗折强度大,A组与B组、C组、D组抗折强度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B组、C组、D组间抗折强度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A、B组离体牙破坏性折断明显多于 C、D两组.结论:金属桩增强了牙齿的抗折能力,但纤维桩更利于保护牙根.
作者:汤秀春;张雄;朱旌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评价恩度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与NP方案比较.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我科就诊31例ⅢB和Ⅳ期的NSCLC患者分成两组,联合化疗组14例,NP方案+恩度,NVB 2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8天,DDP 20 mg/m2静脉滴注,每天1次× 4 d,恩度15 mg/d静脉滴注,1次/d × 14 d.自化疗第1天起,单纯化疗组17例,NP方案用法同联合化疗组.每21 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联合化疗组有效率为42.9%,疾病控制率为85.7%,中位无进展生存6.3个月.单纯化疗组有效率为17.6%,疾病控制率47.1%,中位无进展生存3.6个月.结论:恩度与NP方案联合能明显提高晚期NSCLC的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疾病进展时间,临床安全性好且未增加NP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飞;王亚非;杨莉 刊期: 2009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