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帅兵;彭雪梅;李雅兰;刘慧慧;项明方

关键词:控制性, 低中心静脉压, 肝叶切除术, 应用进展,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继发性肝肿瘤, 肝叶切除手术, 大出血, 主要因素, 治疗方法, 下腔静脉, 结构复杂, 肝脏组织, 肝脏血管, 原发性, 肝静脉, 危险, 损伤, 解剖
摘要:肝叶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肝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由于肝脏组织及解剖结构复杂,肝叶切除术中大的危险是发生大出血,术中损伤肝脏血管特别是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是导致大出血难以控制的主要因素之一.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测定梅毒特异性抗体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较多,国际上通用的试验是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1].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是国内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常用方法,也是确诊梅毒的标准方法[2],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因此,也是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推荐的检测梅毒的方法之一.

    作者:郑卫东;杨均;郭亮;瞿新;田彩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三氧化二砷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凋亡及耐药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胃癌细胞系BGC-823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对LRP、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进行体外细胞培养,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As2O3对人胃癌细胞系BGC-823的凋亡诱导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LRP、C-myc mRNA的表达.结果:As2O3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不同浓度的As2O3均可诱导凋亡.1.0 μmol/L、2.0 μmol/L的As2O3可下调LRP、C-myc的表达.结论:As2O3具有抗胃癌作用,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其机制可能与下调LRP、C-myc表达有密切关系.

    作者:田永刚;薄挽澜;耿礼文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老年人颅脑手术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比较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老年人颅脑手术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40 例年龄在60岁以上需在全麻下行颅脑手术的老年患者,ASAⅠ~Ⅱ级,等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20)和芬太尼组( F组,n=20).插管后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入舒芬太尼(S组)或芬太尼(F组).插管后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入舒芬太尼(S组)或芬太尼(F组),S组0.5 μg/(kgh),F组4 μg/(kgh).两组均复合持续泵入异丙酚,分次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在硬脑膜打开之后均停止给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观察两组于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2 min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1 min(T2)、切头皮时(T3)、钻颅骨时(T4)、气管拔管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这几个时点肘静脉血血浆皮质醇(Cor)和血糖(BG)浓度.结果:S组T1与T0比较MAP、HR显著下降(P<0.01或P<0.05).F组T1与T0比较MAP、HR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T2~T5 与T0比较,F组MAP、HR上升明显(P<0.05),而S组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MAP、HR T2~T5组间比较,F组显著升高(P<0.05).S组各时点Cor和BG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F组在T2、T3、T4、T5 4个时点Cor和血BG浓度较T0时明显升高(P<0.05).S组较F组麻醉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舒芬太尼可以更好的抑制手术应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和激素水平的变化,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

    作者:徐金金;王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急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与开腹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在急性阑尾炎时选择开腹切除术与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2008年急性阑尾炎手术切除413例,分成两组,其中开腹组203例选择开腹,腹腔镜组210例选择腹腔镜,采用t和χ2检验比较两组手术的并发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结果: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均无1例死亡.但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较开腹组明显减少(P<0.05),而在住院费用方面则明显增加(P<0.05),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与开腹手术一样安全可靠,且在疗效方面比开腹手术好,但住院费用较高是其不足.

    作者:郭兢津;梁伟雄;张彤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HIV/HCV共感染患者肝损害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HIV/HCV共感染患者肝损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HIV/HCV共感染患者,男51例(55.4%),女41例(44.6%).年龄9~62岁,平均(39.5±9.4)岁.分别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肝损害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肝损害组20例(33.9%)有抗结核治疗史,39例(66.1%)有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史,37例(62.7%)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无肝损害组患者4例(12.1%)有抗结核治疗史,13例(39.4%)有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史,14例(42.4%)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 mm3,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等于0.023、0.013、0.03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抗结核治疗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HIV/HCV共感染患者肝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HIV/HCV共感染患者肝损害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抗结核治疗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在村;代丽丽;高艳青;李海英;黄晓婕;汪雯;郭彩萍;张彤;吴昊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D2-40标记人乳腺癌淋巴管密度的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探讨D2-40标记人乳腺癌组织微淋巴管密度(LMVD)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0例乳腺癌和15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D2-40的表达,观察其染色情况并计数D2-40阳性微淋巴管,分析其与乳腺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的LMVD高于良性病变组(P<0.01),肿瘤边缘区LMVD均值显著高于肿瘤中心区(P<0.01);肿瘤边缘区LMVD与乳腺癌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P<0.05),与年龄、组织学分型、ER、PR及Her-2受体状态无关(P>0.05);中心区LMVD与上述临床病理参数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D2-40 可以特异性识别人乳腺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内皮细胞,其标记的微淋巴管主要分布于癌周组织;LMVD 与乳腺癌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可用来评估乳腺癌淋巴转移风险.

    作者:丁贵坡;叶长生;刘民锋;甄乐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解脲脲原体感染对精子膜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的初步探讨

    目的:研究男性不育患者精液的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情况对精子膜功能完整性及精子胞浆内钙离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26例不育患者的精液进行了Uu感染情况检测、精液常规分析、精子膜功能完整性的检测以及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精子胞浆内Ca2+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本实验共检测到Uu阳性者55例,Uu阴性者71例,精液各项参数除精子密度、d级精子百分率外,阳性与阴性者比较均有差异性(P<0.05).同时,Uu阳性组与阴性组的精子肿胀率与胞浆内的钙离子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r=0.521;P=0.012; r=0.617;P=0.01).结论:Uu感染能够降低精子膜功能的完整性,从而进一步降低精子胞浆内钙离子的水平,这可能是造成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冯耀;黄宇烽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肠内营养患者药物相关性腹泻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调查药物与肠内营养患者发生腹泻的关系.方法:将2006年9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在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住院且在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发生腹泻的81例患者列入病例组,未发生腹泻的114例患者列入对照组,采用统一的调查表,由调查人员通过问诊、医嘱、护理记录、检验结果等收集患者的疾病严重度、排便、用药等情况.对获取的资料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1个变量进入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4个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变量为危险因素,分别为疾病严重程度(OR=3.137)、抗酸药(OR=3.883)、胃动力药(OR=5.875)、钾制剂(OR=3.839).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动力药(OR=6.408)、抑酸药(OR=5.488)、钾制剂(OR=5.164)为危险因素.结论:药物是肠内营养患者发生腹泻的一个重要原因,临床医师对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要谨慎用药.

    作者:赵秋玲;杨全峰;李富军;王慧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2 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血清胱抑素 C的测定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血清胱抑素C(CysC)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Beckman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 CysC、尿素和肌酐的浓度,并同时用核医学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结果: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血清中CysC浓度变化明显于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浓度的变化.结论:CysC可作为评估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

    作者:谢少武;李国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8例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将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分成单纯性类肺炎性胸腔积液(uncomplicated parapneumonic effusion,UCPE)及复杂性类肺炎性胸腔积液(complicated parapneumonic effusion;CPE).比较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68例类肺炎性胸腔积液中,UCPE 51例,CPE 17例.类肺炎性胸腔积液以发热、咳嗽、胸痛为主要临床特点,与单纯肺炎症状相同.CPE患者发热时间较UCPE患者长,毒血症状重,白细胞计数高,胸水量大.51 例UCPE中,43例经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治愈,胸水量少不宜定位未能抽取胸水自行吸收、临床症状消失,8例经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胸腔穿刺抽液1~2次而治愈.17例CPE中,经抗生素治疗+胸腔穿刺2次或以上者5例,胸腔闭式引流胸水者12例,10例治愈,7例临床症状好转、胸水明显减少出院,随访3个月,其中3例胸水完全吸收,2例失访,2例死亡.CPE往往多见于年龄大、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及有基础疾病或就医比较晚患者.结论:区分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的分型对治疗相当重要,胸部X线或CT加B超检查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尽早胸腔穿刺抽取胸水或微管引流胸水,可减少患者发热时间、缩短病程,减少住院时间,明显提高治愈率.

    作者:宋瑞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聚乳酸/β-磷酸三钙多孔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以聚乳酸(polylactic acid)、β-磷酸三钙制备的复合材料对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利用溶液浇铸技术制备β-磷酸三钙/聚乳酸复合材料.将2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等分为两组,手术造成右股骨髁部直径8 mm腔洞状骨缺损,实验组植入直径8 mm复合材料,对照组作空白对照.通过影像学、组织学、图像分析技术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效果及材料的降解情况.结果:影像学结果表明,实验组术后8周新生骨痂将缺损修复,术后16周骨痂塑形良好;对照组术后16周内均无骨痂形成,缺损未修复.组织学显示,实验组术后8周载体材料降解成较大的数块,有新骨形成;术后16周正常骨材料之间形成贯通的髓腔;对照组为少量纤维组织连接.术后8周和16周材料降解率分别是30.3%和52.2%.结论:以聚乳酸、β-磷酸三钙制备的骨修复材料对骨缺损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

    作者:李力;桂斌捷;吕浩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定量PCR方法(2-ΔCT)检测85例AML和2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细胞APP mRNA表达,并研究其表达水平对AML临床特征、治疗反应的影响.结果:APP mRNA表达在AML亚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9),M2b(伴8和21号染色体异位的M2)表达高,M5b表达低.AML亚型间两两比较分析显示,M2b的APP mRNA表达显著高于M5b(P=0.000),余各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APP mRNA表达水平对AML亚型以外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反应无显著影响.结论:伴t (8;21)的M2型白血病高表达APP mRNA,单核细胞白血病低表达APP mRNA.

    作者:王巍;孟凡义;黄走方;刘理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托下颌辅助欧普乐喉罩放置法

    欧普乐喉罩(OPLAC)作为新型无套囊的一次性喉罩已有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报道[1-2].但置放时喉罩位置有时不甚满意,需多次置放甚至更换为气管插管,对于女性尤其如此[2].

    作者:康华;王平;曲成业;卢凤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侵蚀性葡萄胎化疗中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与血清β-HCG的变化

    目的:探讨在侵蚀性葡萄胎化疗中测定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与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变化对侵蚀性葡萄胎的诊断、疗效观察及判断疾病转归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侵蚀性葡萄胎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记录病灶RI,同时记录血清β-HCG值.对化疗前后子宫病灶区动脉血流RI与血清β-HCG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侵蚀性葡萄胎患者中宫壁回声增粗或见低回声结节,血流丰富,RI<0.4,血清β-HCG增高;化疗取得疗效后异常血流逐渐减少,RI呈逐渐升高趋势,血清β-HCG逐渐恢复正常.研究结果示化疗前后子宫病灶区动脉血流RI与血清β-HCG相关性良好.结论:利用彩色多普勒测定子宫动脉RI与检测血清β-HCG对侵蚀性葡萄胎的诊断以及观察其化疗疗效是有临床价值的.

    作者:张洪燕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去甲基化KG1a细胞DNA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杀伤活性和T细胞受体Vαβ T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去甲基化的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G1a的DNA体外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的杀伤活性和T细胞受体Vαβ(αβ chain variable gene of T cell receptor,TCR Vαβ)谱系的表达和克隆情况.方法:去甲基化试剂盒对KG1a细胞去甲基化处理,并提取其DNA.应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DNA诱导前后PBMC杀伤KG1a细胞的活性,应用RT-PCR方法扩增各组外周血T细胞的32个TCR Vα亚家族和24个TCR Vβ亚家族的CDR3,并用基因扫描分析扩增产物以确定T细胞的克隆性.结果:基因扫描显示去甲基化的KG1a细胞DNA可以诱导出呈单克隆、寡克隆或寡克隆趋势生长的亚家族T细胞,且在效靶比为20:1时去甲基化的KG1a细胞DNA诱导前后PBMC杀伤KG1a细胞的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甲基化的KG1a细胞DNA可提高PBMC杀伤活性,且诱导T细胞呈克隆性增殖.

    作者:贾振薇;郭坤元;黄迎;曲佳;佘秒容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流式细胞术检测Bcr-Abl阳性细胞的磷酸酪氨酸水平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Bcr-Abl阳性细胞的磷酸酪氨酸蛋白水平的应用.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方法,应用P-Tyr-100抗体标记胞浆抗原,流式细胞术检测Bcr-Abl阳性细胞系(K562细胞)和Bcr-Abl阴性细胞系(HL60细胞)磷酸酪氨酸水平,并以同样的方法分析20例正常人外周血粒细胞和3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中性粒细胞的磷酸酪氨酸水平,以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MFI)表示其磷酸酪氨酸水平.结果:HL60细胞和K562细胞的MFI分别为170.89±23.42和 838.25±56.59,20例正常人、CML慢性期患者和CML加速/急变期患者的MFI分别为250.39±115.78、1 549.66±453.55和1 879.29±533.19,CML患者的MFI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CML加速/急变期患者的MFI明显高于CML慢性期的患者(P<0.05).结论:流式细胞术是一种理想的检测Bcr-Abl阳性细胞的磷酸酪氨酸水平的方法,且快速、敏感,有望用于CML的快速诊断.

    作者:姜鹏君;孙雪梅;朱学军;徐祖琼;李建勇;陈军浩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膜-细胞骨架联接分子ezrin及妇科相关的疾病

    Ezrin 蛋白是 ERM(ezrin、radixin、moesin)蛋白家族成员之一,为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其主要功能是调节皮质细胞骨架,以控制细胞形态,参与细胞间及细胞与基质之间的黏附,信号传导和细胞运动等.

    作者:刘玉娟;方小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1 型糖尿病(T1DM)为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近年来全球患病率不断增加.在明确发病机制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有效的早期干预非常重要.

    作者:吕成兰;欧阳建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低嘌呤糖尿病饮食对痛风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嘌呤糖尿病饮食对痛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7例痛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在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治疗组限制饮食中的嘌呤含量,饮食中每日嘌呤摄入量<150 mg,对照组不限制饮食中的嘌呤含量,每日嘌呤摄入量>300 mg.结果:治疗第8天与治疗前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尿酸均下降,但治疗组的血尿酸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结论:合理的低嘌呤糖尿病饮食有助于患者控制血糖、血尿酸,有助于治疗痛风合并2型糖尿病.

    作者:林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血管钙化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

    目的:在大鼠血管钙化模型上,观察血管钙化对血管张力的直接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维生素D3 (Vit D3)和尼古丁(nicotine)诱导大鼠血管钙化模型,通过BL-Newcentrary型多导生理记录仪,观察钙化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对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ine,NE)(10-8~10-4 mol/L)和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10-8~10-4 mol/L)引起的收缩和舒张反应.结果:Von Kossa 染色见钙化组血管的中膜弹性纤维间有大量黑色颗粒;沉积于细胞外基质和平滑肌细胞内,表明存在钙沉积.主动脉钙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分别较对照组高6.8 倍和1.9倍(P<0.01);与对照组相比,钙化大鼠胸主动脉环对NE的缩血管反应和对ACh的舒血管反应均减弱(P<0.05).结论:钙化血管僵硬度增加,舒缩功能均明显降低.

    作者:夏耀宗;喻本思;段敏敏;彭吉霞;陈德森;汪雄;吴胜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