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含奥沙利铂方案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观察

黄刚;陶小红

关键词:奥沙利铂, 方案,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肝功能失代偿, 完全切除, 手术治疗, 居高不下, 患者, 恶性肿瘤, 中晚期, 预后差, 肝硬化, 发病率, 诊断, 临床, 方法, TACE
摘要:肝癌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已上升为恶性肿瘤的第2位,早期患者手术治疗为首选,但是临床能诊断出的原发性肝癌,常常已处于中晚期,我国原发性肝癌又多伴有严重肝硬化,往往肝功能失代偿,预后差,很多患者已不能完全切除,此时,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为首选方法.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添加紫外线照射充氧血预充液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使用添加紫外线照射充氧血预充液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48例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于全身血液肝素化后通过锁骨下静脉按10 mL/kg体重采血或使用库存血细胞行紫外线照射并充氧后加入预充液,对照组使用等量生理盐水,两组预充液中其他成分相同,其他处理两组相同.两组均于麻醉诱导后、转机30min、开放主动脉30min、术后第1天采桡动脉血测定血浆脂质过氧化物(PLPO)、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物(ELPO)浓度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活性.结果:两组患者体外循环后PLPO、ELPO浓度均有明显上升,ESOD活性在开放主动脉30min后有所上升随后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体外循环开始后各时间点PLPO,ELPO水平低于对照组,ESOD水平在开放主动脉后各时间点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添加紫外线照射充氧血预充液具有减轻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红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

    作者:周涛;向道康;周亮贤;舒义竹;吴学志;张大国;阎兴治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儿童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两种检测方法比较

    目的:比较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的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为合理选择实验室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北京同仁医院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儿童患者90例,采用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差异具有显著性,而且一致性差(χ2=6.667,P=0.015,Kappa值=O.242,P=0.01).ELISA方法的灵敏度=98.5%,特异度=70.8%,阳性预测值=90.3%,阴性预测值=94.4%,假阳性率=29.2%,假阴性率=1.5%,诊断符合率=91.1%;间接免疫荧光法的灵敏度=84.8%,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70.6%,假阳性率=0,假阴性率:15.2%,诊断符合率=88.9%.结论: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各有优势,实验室应根据临床的诊断要求选择合适的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方法.

    作者:王利君;袁梁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Nano-HAP)对人胃癌细胞系增殖、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O、25、50、100、150、200μg/mL的Nano-HAP分别作用3种细胞48h;100μg/mL的Nano-HAP分别作用3种细胞细胞12、24、36、48、60、72h,使用MTT法检测Nano-HAP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100μg/mL Nano-HAP分别作用于SGC-7901、BGC-823、MKN-28细胞48h,以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以过河实验、黏附测定观察Nano-HAP对胃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结果:Nano-HAP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且呈剂量-时间效应关系.过河实验、黏附实验显示,Nano-HAP能降低胃癌细胞的体外侵袭和运动能力,随浓度增高,过河时间延长,细胞黏附力降低(P<0.05).结论:Nano-HAP可抑制人胃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并降低其体外侵袭能力.

    作者:陈晓娟;李小平;唐忠志;刘非凡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TBOA 抑制谷氨酸转运体功能对戊四氮点燃癫痫模型的影响

    目的:研究新型谷氨酸转运体抑制剂TBOA对戊四氮点燃癫痫的发生及神经病理作用,寻找治疗戊四氮点燃癫痫的新方法.方法:戊四氮慢性点燃方法进行造模,分为癫痫组和TBOA治疗组.TBOA治疗组造模前3d大鼠侧脑室注射TBOA,癫痫组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2周后处死大鼠,研究两组癫痫的发生率、海马及皮质的病理改变、神经元计数.结果:1d的癫痫发生率在癫痫组为87.5%,TBOA治疗组为40.6%,光镜显示TBOA治疗组的损害程度轻于癫痫组.l、3d时海马CAI区神经元计数癫痫组与TBOA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5、7d时,癫痫组神经元计数少于TBOA治疗组(均P<0.05).皮质区变化规律同海马CAI区.结论:早期应用谷氨酸转运体抑制剂TBOA能降低癫痫的发生率,并改善癫痫后神经病理损害.

    作者:黄艳军;郑帼;晋光荣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紧密连接蛋白-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紧密连接蛋白-4(Claudin-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不同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04-2007年在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住院手术治疗、术前未行化疗、放疗的卵巢上皮性肿瘤标本存档蜡块共计132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EliVision)检测Claudin-4和MMP-2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组织、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ladudin-4蛋白和MMP-2蛋白的表达都随着卵巢肿瘤由正常-良性-交界性-癌的发展呈上升趋势(P<0.01).结论:Claudin-4和MMP-2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细胞恶性转化相关.

    作者:刘奕;吕杰强;陈一喆;林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单鼻腔切口半面翻揭术与鼻侧切开术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单鼻腔切口的半面翻揭术与鼻侧切开术两种进路联合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肿瘤病变的优缺点.方法:单鼻腔切口半面翻揭联合鼻内镜手术32例作为观察组,其中恶性肿瘤13例,乳头状瘤9例,其他良性肿瘤10例;鼻侧切开术联合鼻内镜手术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恶性肿瘤13例,乳头状瘤7例,其他良性肿瘤1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疗效.结果:两组术野暴露范围无明显差异,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手术出血量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所有面部均遗留术后切口瘢痕.结论:单鼻腔切口半面翻揭径路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选择性的单侧鼻腔鼻窦肿瘤不遗留面部瘢痕、出血减少,术野暴露及手术效果与鼻侧切开雷同,可替代鼻侧切开手术.

    作者:孙文忠;徐志文;韦富贵;李纪辉;朱汉平;邓鹏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椎管内应用阿片类等镇痛药长期镇痛的并发症和副作用

    1976年科学家首次发现鞘内注射阿片受体激动剂能有效减轻动物疼痛,仅隔3年,这种镇痛方法即试用于临床.随后,椎管内应用镇痛药,特别是硬膜外腔应用阿片类镇痛药物被广泛用于手术后疼痛等急性疼痛的镇痛.不仅如此,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长期给予阿片类等镇痛药还被广泛用于晚期癌症剧痛患者镇痛和传统方法镇痛效果不佳的慢性疼痛镇痛.

    作者:陈小波;简道林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辛伐他汀对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引起的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引起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探讨他汀类药物除降脂作用以外的其他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人济静脉内皮细胞,待细胞生长到融合状态时加入不同浓度的ADMA(3、10、30μmol/L)作用48h,观察ADMA对内皮细胞炎症因子产生的影响.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预先孵育20min,然后加入ADMA(30 μmol/L)作用48h,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MCP-1、IL-6和TNF-a浓度,比色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ADMA呈剂量依赖性增加上清液中MCP-1、IL-6和TNF-α浓度并降低NO的含量.外源性补充辛伐他汀可逆转ADMA的效应,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抑制一氧化氮合酶降低NO的合成后,可部分取消辛伐他汀的保护作用.结论:ADMA通过诱导炎症反应,引起内皮功能紊乱,其紊乱程度与ADMA的浓度有关;而辛伐他汀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ADMA诱导的炎症反应,其机制除与其增加NO的合成有关外,可能还有其他物质或途径的参与.

    作者:范旰;张怀勤;李蕾;尹娟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瘦素与前阿黑皮素原、胰岛素等因子关系的研究

    瘦素是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调节诸多生理功能的作用.这些调节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作用来实现的.瘦素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位点主要包括含有其受体的弓状核、腹侧正中下丘脑核、边下丘脑核和背中线下丘脑核等下丘脑位点.

    作者:袁良杰;张敬军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脂多糖和细胞因子水平与慢性HBV/HCV重叠感染患者肝损伤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HBV/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浆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及一氧化氮(NO)水平与肝损伤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慢性HBV/HCV重叠感染患者(HBV/HCV组)42例,其中重型肝炎(SH组)25例,慢性肝炎(CH组)17例;慢性HBV单独感染患者(HBV组)60例;慢性HCV单独感染患者(HCV组)60例和正常对照者(NC组)60例.应用鲎三肽基质显色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及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检测血浆中LPS、TNF-α、IL-10及NO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活性、TBIL浓度.结果:HBV/HCV组血浆LPS、TNF-α及NO水平明显高于HBV、HCV组及NC组(均P<0.01),SH组LPS、TNF-α及NO水平明显高于CH组(均P<0.01),HBV/HCV组血浆IL-10水平则明显低于HBV、HCV组及NC组(均P<O.01),SH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CH组(P<O.01).HBV组与HCV组间血浆LPS、TNF-α、IL-10及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BV/HCV组血浆LPS、TNF-α及NO水平与ALT、TBIL呈显著正相关,而血浆IL-10水平与ALT、TBIL呈显著负相关.结论:HBV/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浆UPS、TNF-α、IL-10及NO水平的变化与肝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冷耀明;帅丽华;周小娟;江永青;何媛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儿科门诊青霉素皮试假阳性患儿50例护理体会

    在儿科门诊患儿护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患儿青霉素皮试结果呈阳性或接近阳性,但后来的实践中证明这些患儿可以使用青霉素而不发生过敏反应,这种阳性称为假阳性.青霉素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低,选择幅度大,价格相对低廉,为多种疾病临床用药的首选.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青霉素结果呈假阳性反应,使患儿丧失首选青霉素的机会,影响了疾病的治疗效果,也给患儿家庭带来了更大的经济负担.

    作者:施晓冬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小儿喉罩置入时七氟烷和丙泊酚的合适浓度及选择

    目的:探讨小儿喉罩置入时七氟烷和丙泊酚的合适浓度,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别.方法:择期小儿腹股沟手术100例,年龄1-12岁,ASA Ⅰ~Ⅱ级,体重10-30kg.不用术前用药,常规禁食禁饮.基础麻醉:芬太尼2μg/kg、阿托品O.02 mg/kg及氯胺酮2 mg/kg于入室前10min肌肉注射.七氟烷组(S组,n=50)采用七氟垸和笑气吸入,按照有无基础麻醉分为两组SA组(N=25)和SB组(n=25).丙泊酚组(P组,n=50)采用效应室浓度靶控输注,按照有无基础麻醉分为PA组(n=25)和Pb组(n=25).4组均根据Dixon序贯法来确定喉罩置入时的合适浓度.在咽喉反射消失、下颌松弛、睫毛反射消失时用翻转法置入.观察入室时、喉罩置入前和置入后的心率、呼吸频率、pETCO2、SpO2及异常情况.结果:SA组喉罩置入时呼末七氟烷浓度的ED50为1.57%,SB组喉罩置入时呼末七氟烷浓度的ED50为2.10%;PA组喉罩置入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ED50为4.10μg/mL,PB组喉罩置入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ED50为3.69μg/mL.结论:需要基础麻醉的小儿可能以丙泊酚靶控输注置入喉罩较妥,不需要基础麻醉的小儿则以用七氟烷吸入诱导置八喉罩为宜.

    作者:袁开明;李军;叶莉莎;高萍;张旭彤;徐坚;苏尔瞻;连庆泉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脑特异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脑特异性蛋白(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97例来我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COPD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患者(病例组),并根据FEV1值进行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对所有入选者均进行血清S100b、NSE水平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S100b、NSE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2)病情严重程度级别高者,S100b、NSE值高,呈高度正相关(分别为γ=0.744,r=O.674).结论:提示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存在一定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现象,且随着病情加重而加剧,故进行血清S100b、NSE水平检测有助于临床病情的评估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项公强;王国胜;王强和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包括46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测量肱动脉充血后反应性扩张(DTRH)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的变化(DTNG).应用脉冲多普勒检测二尖瓣口血流及肺静脉血流频谱,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p)、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p)和两者之比(Ep/Ap)、E峰减速时间(DT)及心房收缩期肺静脉反转血流峰值速度(Ar).检测等容舒张时间(IVRT).将患者分为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Ep/Ap>l,Ar正常且DT和IVRT正常)和异常组(Ep/Ap<1或Ep/Ap>1且Ar异常或IVRT异常或DT异常).结果:高血压病患者DTRH均低于健康对照者(P<0.01),且左室舒张异常的患者DTRH较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的患者显著减小[(4.70±1.86)%vs.(7.38±2.42)%,P<0.01].而DTNG及年龄、血压、血脂、血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患者DTRH与Ep/Ap、Ep、Ap、Ar、DT、IVRT均存在有意义的相关性(J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与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密切相关,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在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作者:冯雪虹;张平洋;王冲;王沛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与胞二磷酸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研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GM-1)与胞二磷胆碱(CDPC)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120例HIE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GM-120mg/次,对照组加CDPC0.125g/次,均静滴,1次/d,14日为1疗程.结果:两组HIE惠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中、重度HIE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亦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GM-1较CDPC疗效更好,是治疗HIE的有效药物.

    作者:陈霆;周克英;黄若谷;吴俊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ICU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ICU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总结护理时策,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ICU患者非计划性气管内拔管的原因.结果:发现其发生与未充分使用镇静剂、缺乏有效的固定、未采用适当的肢体约束措施以及医疗护理操作不当等有关.结论:提示加强护理责任心、对清醒患者进行相关宣教、适当应用镇静剂、及时使用约束带等有效措施可使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下降.

    作者:桂文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外减压法娩核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是决定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角膜透明度的关键,因此,如何减轻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已经成为所有眼科医师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于2007年起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采用不同方法娩核,目的在于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以便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雅娜;颜伟年;叶宇峰;董映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不同方式转染小鼠B淋巴瘤细胞A20的探讨

    目的:探讨小鼠B淋巴瘤细胞A20佳的转染方式,为后期研究LMP1基因在A20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使用脂质体转染法、NucleofectorTM核酸转染法和慢病毒载体介导转染法将带有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质粒pCDF-LMP1转染小鼠B淋巴瘤细胞A20,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绿色荧光的分布,比较分析这三种转染方式对A20细胞的转染效率.结果:脂质体转染效率低,仅见个别细胞有绿色荧光,NucleofectorTM核酸转染效率约为10%,浓缩后的慢病毒载体介导转染法效率高,可达80%以上.结论:对于悬浮细胞A20而言,浓缩后的慢病毒载体介导的转染法是佳的转染方式,该方法在将外源基因转染至悬浮细胞方面值得推广,也为极难转染的细胞做稳定转染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陈小艳;张弓;刘芳;赵彤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含奥沙利铂方案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观察

    肝癌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已上升为恶性肿瘤的第2位,早期患者手术治疗为首选,但是临床能诊断出的原发性肝癌,常常已处于中晚期,我国原发性肝癌又多伴有严重肝硬化,往往肝功能失代偿,预后差,很多患者已不能完全切除,此时,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为首选方法.

    作者:黄刚;陶小红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属于非经典HLA-I类分子,与经典HLA-I类抗原不同,它组织分布局限,正常生理条件下HLA-G的表达与HLA其他抗原的普遍表达存在不同,仅限制性地表达在一些免疫赦免区,如母胎交界面、胸腺髓质间上皮细胞和眼球部分,病理状态下表达于感染、肿瘤细胞、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移植功能良好的情况下[1].

    作者:王健富;刘东;邹海波;朱春丽;吴家清;蒙善东;申升;李琴;郑克立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