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钢丝环扎加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附20例)

徐刚;夏鉴芳

关键词:
摘要:我院骨科自1991年9月至2003年8月,在处理髌骨骨折216例中,采用钢丝环扎加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20例,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相关文献
  • 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回顾分析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44例髋臼骨折患者, 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选择不同手术入路,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结果:37例获得平均4.5年随访,移位的髋臼骨折复位后与股骨头对应关系满意,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0~12周,优良率达81%.结论:复杂的髋臼损伤具有分类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治疗上应积极开放复位内固定,以获得一个稳定、无痛、活动和负重良好的髋关节.

    作者:孙宏慧;韩林占;刘喜荣;邹宏恩;唐农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股骨头缺血坏死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股骨头缺血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rmoral Head, ANFH)是指由于缺血导致股骨头骨组织营养中断,骨细胞死亡而发生的骨坏死,是临床上一常见的骨病,且发病率也逐年增高.近年来广大学者在研究本病时,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建立相应的动物模型,形成了许多的方法及理论.现按照不同的病因分类(创伤性,激素性,酒精性,减压病性等)将有关其动物模型的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燕勇;殷继超;刘德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成人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策略及存在问题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者无菌性坏死,是由骨内血管损伤导致的.过去普遍使用的是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这个术语,以区别于细菌感染导致的骨坏死.在美国,大约有30~60万股骨头坏死的病人[1].虽然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股骨头坏死是一个常见病,但是在国内到底有多少股骨头坏死的病人,还没有一个详细确凿的数据.股骨头坏死大大影响了病人的生活方式,因为股骨头坏死好发年龄在30~50岁之间,这些病人通常比较年轻,常需要改变他们的工作和休闲方式.

    作者:李明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截瘫病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截瘫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开展整体护理以后对68例截瘫病人进行入院、手术前、手术后、康复期、出院前五个环节的健康教育,与整体护理前48例截瘫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x2=14.81,p<0.05.开展健康教育后截瘫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健康教育调动了病人及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和护理的积极性;健康教育有效促进截瘫病人躯体功能恢复,提高护理的社会效益.

    作者:路丛霞;周晓玲;王利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三项牵引法治疗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迅猛发展,交通事故造成的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髋并节脱位的病例逐渐上升,以往治疗该病的方法多采用西医切开复位内固定,此法的治疗中常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我院自1994年~1999年采用三项牵引法治疗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2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效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概况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以关节软骨退变为主,并伴有关节内滑膜、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病理改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OA的患病率和发病人数不断增高,为患者、家属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有报道认为在我国50岁以上的人口中,其发病率为5%,膝关节OA的发病率为9.56%;60岁以上的人口中,其发病率为20%,膝关节OA的发病率高达 78.5%[1].

    作者:曹飞;康小红;燕勇;杨富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订阅通知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书讯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踝关节外旋损伤的治疗体会(附31例报告)

    自1993年7月~2002年8月,我院共收治31例外旋型踝关节损伤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程清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细辛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中的药理学浅析

    细辛又名小辛<本经>,少辛<本朝纲目>,独叶草、金盆草<中药材手册>,山人参(江苏)等.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var. mandrhuriaun(Maxim).kitag,汉城细辛Asarum. siebodii.Miq.var.seoulense Nakai 或华细辛Asarum. siebodii.Miq.的干燥全草,其成分主要有挥发油,有甲基丁香酚,α-蒎烯,黄樟醚等.

    作者:殷继超;程清平;袁普卫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2004年《美中国际创伤杂志》出刊计划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老年髋部骨折56例体会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非手术疗效差,目前普遍主张手术治疗[1].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条件及主观思想因素,常难以接受创伤较大的手术.我院1999年6月~2002年6月对56例6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多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五洲;刘克斌;张记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钢丝环扎加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附20例)

    我院骨科自1991年9月至2003年8月,在处理髌骨骨折216例中,采用钢丝环扎加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20例,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徐刚;夏鉴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髂腹股沟轴型皮瓣转移治疗前臂及手部皮肤缺损(附52例报告)

    前臂及手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性缺损、感染造成肌腱、神经、血管、骨外露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问题,治疗困难.自1987年以来,作者采用髂腹股沟轴型皮瓣转移治疗方法治疗51人,其中1人行左右双侧皮瓣转移,共52例,取得满意结果.

    作者:高骏;王洪;朱四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Clinical management of the cephalocele happened during the craniotomy et al

    作者:张海鹏;杜长生;于占祥;张蕴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海水淹溺肺水肿和海水型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机械通气的治疗进展

    船海作业事故中,淹溺所致年死亡率全球约0.013‰[2],而个别地区高达0.031‰[1], 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极大.海水淹溺(Sea water drowning)可导致急性肺损伤, 海水淹溺肺水肿(Pulmonary edema of sea water drowning),严重者可导致海水型呼吸窘迫综合征(Sea water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SWRDS),死亡率极高,Szpilman[2]对1972年~1991年巴西某海域1831例海水淹溺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淹溺后不发生肺水肿者,死亡率仅0.13%;发生急性肺水肿不伴血压下降者, 死亡率5.2%; 伴有血压下降者, 死亡率19.4%; 伴有呼吸停止或心跳呼吸停止者, 死亡率高达44%~93%.

    作者:黄毅然;肖金仿;周伟;古妙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假体选择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假体及手术中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26例病人的30膝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平均年龄59.5岁,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结果:术前平均评分39分,随访后平均评分85分,优良率95.0%.术后疼痛减轻,关节活动功能和活动度都有明显的改善.结论:若人工全膝节节置换术中切除后交叉韧带,选用后稳定性假体,术后患者伸屈功能改善程度优于保留后交叉韧带术式,且手术简单,并发症少.术中的软组织力学平衡也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膝关节周围组织应松解充分,否则将引起关节不稳或活动受限.围手术期采用抗凝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术后鼓励病员进行康复训练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金堂;张小卫;李军;周双利;韩学哲;李新友;杨康平;李曙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早期康复训练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影响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肢体功能状态的影响,探讨提高康复质量、缩短康复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45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22)和康复组(23).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式Harris积分、Barthel指数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评价康复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arris积分、Barthel指数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康复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早期进行患肢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近期和远期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康复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红;孙宏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聘请特约通讯员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带锁髓内钉与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比较

    目的:比较带锁髓内钉与解剖型钢板治疗闭合或轻度开放性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110例,114侧胫骨中下段骨折,其中胫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69侧,带锁髓内钉固定45侧,骨折为闭合性骨折或GustiloⅠ、Ⅱ度开放骨折,比较两种技术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等疗效指标和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钢板内固定相比,髓内钉内固定操作的手术时间长(P<0.05),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提前(P<0.01),而住院时间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钢板组感染的发生率较髓内钉组高(P<0.05);钢板组和髓内钉组手术后内固定失败分别为5侧、1侧,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分别为4侧、1侧;钢板组有2侧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其中1侧行切开减压;髓内钉组发生2侧腓总神经瘫;所有病例无骨折畸形愈合和脂肪栓塞综合征发生.结论:对于闭合或轻度开放的胫骨中下段骨折,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具有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等特点,应优先考虑使用.

    作者:王志为;苏庆军;曲铁兵;王庆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

主管: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主办:美国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