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全
股骨头缺血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rmoral Head, ANFH)是指由于缺血导致股骨头骨组织营养中断,骨细胞死亡而发生的骨坏死,是临床上一常见的骨病,且发病率也逐年增高.近年来广大学者在研究本病时,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建立相应的动物模型,形成了许多的方法及理论.现按照不同的病因分类(创伤性,激素性,酒精性,减压病性等)将有关其动物模型的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燕勇;殷继超;刘德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在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1999年5月~2003年4月共有28例患者(32膝)在我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男性10例,女性18例,年龄大72岁,小32岁(平均56.7 岁),晚期骨性关节炎16膝,类风湿性关节炎12膝,骨肿瘤2膝,创伤性关节炎2膝.术前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52°,HSS评分平均为41分.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4个月;结果:28例32膝中有1例术后发生浅表感染,经换药后好转.其余患者疗效满意,膝关节平均活动度改善为85°, HSS评分平均为79.5分;结论:对于严重的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创伤性关节炎、膝部肿瘤等保守治疗无效的疾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靳卫章;姚建锋;马建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为了找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再脱位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990年~2000年手术治疗的99例(128髋)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进行了随访,根据X线片上髋臼指数、CE角、前倾角的测量,对再脱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有4例再脱位.术后再脱位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手术中髋臼指数矫正不够及术后回升,髋臼内间充物残留,股骨颈前倾角过大.结论:在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行手术治疗时,一定要仔细进行术前准备,根据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手术计划;手术时应考虑到会引起再脱位的各种因素,尽量纠正.
作者:朱玉杰;姜海;朱一慧;吴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者无菌性坏死,是由骨内血管损伤导致的.过去普遍使用的是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这个术语,以区别于细菌感染导致的骨坏死.在美国,大约有30~60万股骨头坏死的病人[1].虽然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股骨头坏死是一个常见病,但是在国内到底有多少股骨头坏死的病人,还没有一个详细确凿的数据.股骨头坏死大大影响了病人的生活方式,因为股骨头坏死好发年龄在30~50岁之间,这些病人通常比较年轻,常需要改变他们的工作和休闲方式.
作者:李明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假体及手术中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26例病人的30膝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平均年龄59.5岁,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结果:术前平均评分39分,随访后平均评分85分,优良率95.0%.术后疼痛减轻,关节活动功能和活动度都有明显的改善.结论:若人工全膝节节置换术中切除后交叉韧带,选用后稳定性假体,术后患者伸屈功能改善程度优于保留后交叉韧带术式,且手术简单,并发症少.术中的软组织力学平衡也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膝关节周围组织应松解充分,否则将引起关节不稳或活动受限.围手术期采用抗凝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术后鼓励病员进行康复训练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金堂;张小卫;李军;周双利;韩学哲;李新友;杨康平;李曙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动静脉瘘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方法:我科自1993年3月~2002年12月对18例股骨骨干中下1/3骨折合并动静脉瘘的患者行股动静脉探查、大隐静脉移植术.随访1~8年.结果:18例肢体全部成活,骨折愈合,肢体远端无缺血症状.结论:股骨干中下1/3骨折由于其解剖特点易损伤股动静脉,后期形成动静脉瘘,其临床表现为肢体肿胀,骨折部位可闻及动脉搏动性杂音.通过静脉移植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堃;庄岩;陈明凡;沙浩渡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截瘫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开展整体护理以后对68例截瘫病人进行入院、手术前、手术后、康复期、出院前五个环节的健康教育,与整体护理前48例截瘫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x2=14.81,p<0.05.开展健康教育后截瘫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健康教育调动了病人及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和护理的积极性;健康教育有效促进截瘫病人躯体功能恢复,提高护理的社会效益.
作者:路丛霞;周晓玲;王利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船海作业事故中,淹溺所致年死亡率全球约0.013‰[2],而个别地区高达0.031‰[1], 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极大.海水淹溺(Sea water drowning)可导致急性肺损伤, 海水淹溺肺水肿(Pulmonary edema of sea water drowning),严重者可导致海水型呼吸窘迫综合征(Sea water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SWRDS),死亡率极高,Szpilman[2]对1972年~1991年巴西某海域1831例海水淹溺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淹溺后不发生肺水肿者,死亡率仅0.13%;发生急性肺水肿不伴血压下降者, 死亡率5.2%; 伴有血压下降者, 死亡率19.4%; 伴有呼吸停止或心跳呼吸停止者, 死亡率高达44%~93%.
作者:黄毅然;肖金仿;周伟;古妙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肢体功能状态的影响,探讨提高康复质量、缩短康复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45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22)和康复组(23).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式Harris积分、Barthel指数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评价康复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arris积分、Barthel指数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康复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早期进行患肢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近期和远期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康复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红;孙宏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996年8月~2003年8月对15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病人采用关节镜下行膝关节腔滑膜刨削、结节肿物取出术等镜下手术操作.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得到随访,该方法康复快,并发症少,随访复发率低.结论:对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治疗应以关节镜下全滑膜切除术为首选方法.
作者:袁耕;雷高;罗得民;赵养学;牛明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迟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探讨有效的预防方法.方法:对人工置换术后迟发感染的6例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等进行回顾性分析.6例中4例患者经再次手术后行内置引流物,病灶清除,灌洗引流术.一期关闭切口,术中取标本常规培养,术后静脉用抗生素.结果:6例患者在初次手术后8~20个月出现症状,平均为10个月.迟发性感染症状多不典型.所有患者均主诉患髋部疼痛,活动后加重.局部皮温稍高,白细胞计数均未升高.2例ESR、CRP升高.二次术后所有患者疼痛消失,切口一期愈合,4例培养出低毒性皮肤正常菌群.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迟发感染是由初次手术时术中污染引起的局部关节周围软组织感染,但未累及骨组织.经切开引流,灌洗引流冲洗疗效满意.
作者:王民;王栋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1993年7月~2002年8月,我院共收治31例外旋型踝关节损伤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程清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骨科自1991年9月至2003年8月,在处理髌骨骨折216例中,采用钢丝环扎加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20例,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徐刚;夏鉴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回顾分析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44例髋臼骨折患者, 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选择不同手术入路,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结果:37例获得平均4.5年随访,移位的髋臼骨折复位后与股骨头对应关系满意,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0~12周,优良率达81%.结论:复杂的髋臼损伤具有分类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治疗上应积极开放复位内固定,以获得一个稳定、无痛、活动和负重良好的髋关节.
作者:孙宏慧;韩林占;刘喜荣;邹宏恩;唐农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解剖概要桡骨下端骨折多见于成年及老年患者,多发生在桡骨下端3cm范围内.桡骨下端为松质骨,血供丰富.此处为骨松质与骨密质交界处,为力学上的弱点,因此易发生骨折.桡骨下端的尺侧与尺骨小头构成下尺桡关节,为前臂进行旋转活动的枢纽之一.正常时,桡骨下端关节面向掌侧倾斜10°~15°,向尺侧倾斜20°~25°.桡骨茎突较尺骨茎突低约1~1.5cm.
作者:浮煜;吕正茂;郝阳泉;刘继华;张快强;李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非手术疗效差,目前普遍主张手术治疗[1].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条件及主观思想因素,常难以接受创伤较大的手术.我院1999年6月~2002年6月对56例6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多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五洲;刘克斌;张记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以关节软骨退变为主,并伴有关节内滑膜、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病理改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OA的患病率和发病人数不断增高,为患者、家属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有报道认为在我国50岁以上的人口中,其发病率为5%,膝关节OA的发病率为9.56%;60岁以上的人口中,其发病率为20%,膝关节OA的发病率高达 78.5%[1].
作者:曹飞;康小红;燕勇;杨富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