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欣;武宁妮;欧盛秋;蒙志斌;马亦龙
患者女,36岁,孕2产1孕35+3周,于2006年12月6日急诊入我院妇产科.该患者全身水肿,血压220/140 mmHg,视物不清1d,请眼科会诊.查:双眼视力均数指/m,双眼睑肿胀,双眼球结膜水肿,双眼球各方向运动正常范围,双眼角膜清,瞳孔等大,光反应(+),双眼底视乳头界清,色正,双眼下方网膜青灰色球形隆起,血管爬行其上.黄斑中心窝反射消失.
作者:史汝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82例糖尿病足患者(DF组)和57例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2-DM组)及46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数量(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DF组MPV比对照组和2-DM组增大(P<0.01),PLT比对照组减少(P<0.01),也比2-DM组减少(P<0.05);2-DM组PLT较对照组减少(P<0.05),MPV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间PCT、PDW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功能活化积极参与了糖尿病足的发病过程.
作者:吴文俊;朱再胜;沈飞霞;龚小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ASⅢM血小板保存添加液对保存期血小板质量的影响.方法:采集正常献血者标本15份,制备浓缩血小板.应用PASⅢM血小板保存添加液保存浓缩血小板(PASⅢM保存组),富舍血小板的血浆作对照(血浆组).分别在保存1、5、7、10 d,检测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胶原诱导的聚集反应、血小板活化率及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结果:PASⅢM保存组血小板溶液的pH、pCO2和MPV比血浆组稳定.血小板活化率在血浆组随保存时间上升,在PASⅢM保存组比较稳定.血小板聚集率在PASⅢM保存组比血浆组下降幅度小.PASⅢM保存组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幅度低于血浆组.结论:PASⅢM保存添加液在血小板的体外保存期维持血小板质量的作用上优于血浆.
作者:程大也;郝一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宫外孕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随着人们对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保留生理结构及生理功能的治疗方法越来越为人们所喜爱.因此,若能提高宫外孕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对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宫外孕患者是一个福音.我院2004-2006年共收治宫外孕478例,手术治疗292例,保守治疗186例(占38.9%),现将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容健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肩难产一种产科分娩急症,处理不当可致严重后果,如发生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肱骨骨折、锁骨骨折,新生儿重度窒息甚至新生儿死亡.随着胎儿平均体重的增加,巨大儿的发生率增加,肩难产率也有所上升.因此,早期预测、识别和正确处理肩难产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孙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的自膨胀结构进行分析,探讨斑块性质与支架术后自膨胀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43例(51条)颈动脉狭窄行自膨胀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根据斑块的超声特征分为软斑块、纤维硬斑块、钙化斑块三种类型,在术后3 d内、3、6、12、24个月分别测量支架近心端、中间段、远心端内径.结果:支架各节段内径在术后持续增大,其中以中间段明显,并与术前的斑块性质有关,自膨胀程度比较,软斑块组>纤维硬斑块组>钙化斑块组.结论:术前为软斑块的支架植入术后疗效佳,而严重钙化斑的自膨胀相对较差,可考虑外科手术.
作者:王凯华;陈鹏;杨鹏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肾功能及维持血液透析治疗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将92例未行透析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分为Ccr≤30 mL/min组,30 mL/min<Ccr<60 mL/min组和Ccr≥60 mL/min组;另选25例维持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Ccr≤10 mL/min)为透析组,及28例Ccr相近非透析尿毒症患者为非透析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CEA、AFP、CA19-9、CAl25和CA72-4,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cr≤30 mL/min组血清CEA浓度明显高于30 mL/min
作者:陈辉乐;金领微;毛朝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Id-1和P5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80例浸润性导管癌中ld-1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80例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Id-1和P53蛋白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Id-1与P53表达正相关,P<0.05.80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经Cox回归分析,Id-1和P53同时阳性表达是高危险因素,P<0.05.结论:Id-1和P53蛋白的表达在乳腺癌的复发、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Id-1和P53蛋白同时表达可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不良的参考指标.
作者:冯颖;王刚;史建平;王红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部损伤非计划再剖腹手术的原因,减少非计划再剖腹手术.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6年4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腹部损伤非计划再剖腹手术病例的资料.结果:本组13例行非计划再剖腹手术,处置失误4例,手术后并发症6例,漏诊1例,其他2例.结论:重视剖腹术中的全面探查后,术中处置失误和手术后近期并发症成为目前非计划再剖腹手术的主要原因.
作者:蓝光会;谢有志;林秋生;杨超;陶霖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脑外伤(T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TBI患者(试验组)和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构建表观弥散系数图(ADC图).、部分各向异性图(FA图)及三维纤维束成像图(3D-DTT图).选择双侧额叶白质、双侧内囊膝部、胼胝体膝部左右侧、中线位置及其压部中线位置各一个点(共8个)为感兴趣区,分别测定ADC值、FA值.将对照组与试验组间FA值、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ADC值、FA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D-DTT可立体地显示胼胝体、双侧皮质脊髓束等的形态,从而可以观察到脑白质纤维束的不同损伤程度.结论:ADC值、FA值能定量测定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水分子代谢的情况,3D-DTT图能直观显示神经纤维束的损伤,对TBI患者的受伤程度、预后估测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沁梅;刘国标;曹卫国;李扬彬;刘克;李志铭;黄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心脏刀刺伤是城市中多见的心脏外伤,病情危重,发展迅速,患者常死于大出血和心包填塞,总死亡率可高达10%~42%[1],及早修复心脏创口,恢复其搏血功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而成功的麻醉配合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保证.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7年9月抢救心脏刀刺伤患者1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云;钱金娣;王芳;王悦;邓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30 min ST段回落(STR)不良的预后意义并寻找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65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资料与心电图资料,分析STR不良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差异,并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寻找STR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后梗死相关动脉血流达到TIMI 3级而STR不良者占全部患者的34%;与STR组相比,STR不良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更高(25% vs 7%,P<0.05)、前壁心肌梗死更多(63% vs 37%,P<0.05)、吸烟比例更高(67% vs 39%,P<0.05),其他项目如糖尿病、高血压、心功能Killip≥Ⅱ级、无梗死前,心绞痛、术中未用欣维宁的比例以及胸痛至球囊扩张时间均有增高趋势,只是差异没有显著性;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吸烟与STR不良独立正相关(OR=8.838,P=0.019).结论:计算30 min的心电图STR率可以更早地发现急诊PCI术后的心肌组织再灌注不足,由于心肌组织再灌注不足与不良预后有关,一旦发现STR不良即应该进行更加积极的干预.本研究中吸烟对STR不良的影响显得异常突出,这可能与欣维宁的使用消除了冠脉系统微血栓形成的影响有关.
作者:乔青;张荣林;徐标;张静梅;施广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智能障碍的癫痫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8例癫痫患者利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进行全量表智商(FIQ)测查后,将患者分为智能障碍组和非智能障碍组,对两组基本情况进行差异性分析,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A)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并与32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比较.结果:智能障碍组和非智能障碍组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病程和发作类型构成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非智能障碍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DA、NE和5-HT的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智能障碍各组患者血清DA、NE和5-HT的含量均显著低于非智能障碍组(P<0.01),且随智能障碍加重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癫痫患者智能障碍的发生与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降低有关,并且其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判断癫痫患者智能状况的客观指标.
作者:黄建敏;黄瑞雅;郑金瓯;梁志坚;李雪斌;蒙兰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以中青年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1993例老年上消化道疾病的内镜检查结果和临床资料.结果:萎缩性胃炎49.8%、浅表性胃炎48.5%、十二指肠炎30.5%、食管炎17.38%、十二指肠溃疡11.4%、食管癌8.1%、胃溃疡7.3%、胃息肉6.6%、胃癌5.6%、食管溃疡3.2%、复合溃疡2.2%:食管炎、食管癌、食管溃疡、食管裂孔疝、食管息肉、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癌、贲门癌、出血性胃炎、胃憩室、复合溃疡、十二指肠息肉和十二指肠憩室等病老年组发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P<0.05).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病变以炎症为主,但是上消化道肿瘤及溃疡发病率也较高.
作者:郑世华;朱宗耀;仝巧云;张桂芳;周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患者女,18岁,因法洛四联症拟行心内直视手术.术前血压140/80 mmHg、心率120~130次/min、血氧饱和度63%,桡动脉穿刺置管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顺利.择右颈内静脉穿刺,以颈总动脉搏动明显处旁开1.0 cm作为穿刺点,见血回抽通畅,置入导丝,18G套管扩创后发现误人颈总动脉,拔除套管及导丝,压迫止血20min,右颈部无明显包块、肿胀.
作者:汪兵;鲁品德;刘超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提高开塞露辅助治疗肠梗阻的效果.方法:208例因便秘所致单纯性肠梗阻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05例,对照组103例.观察组采用吸痰管(或细肛管、导尿管)与抽吸有开塞露的60 mL注射器相连,戡手套,用石蜡油润湿肛门并扩肛后,轻轻将吸痰管插入肛门20~25 cm后,注入开塞露40~80 mL,拔出吸痰管堵住肛门,让患者平卧,双膝屈曲,注前扩肛,注后加用腹部按摩.对照组按传统给药方法直接肛注.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8.1%,对照组7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开塞露插管注入法并上腹按摩可提高辅助治疗便秘所致肠梗阻的疗效.
作者:詹生名;刘晶;舒晓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腹腔镜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妇产科手术中,尤其对于有保留生育功能及美容要求者,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即如此,但也有一定的失败率.本院自实行催产素局部注射法以来,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成功率100%,出血少,并发症少,本研究对此加以探讨.
作者:朱剑飞;张玲玲;李士华;何佳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尾静脉单剂量注射阿霉素7.5 mg/kg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正常对照组、肾病模型组肾组织MMP-2及TIMP-2的表达变化.结果:肾病模型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MMP-2和TIMP-2的表达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MMP-2和TIMP-2在阿霉素肾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广波;林瑞霞;杨青;唐雪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置放术治疗15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15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血管造影示锁骨下动脉平均狭窄78.6%,双上肢动脉收缩压差平均为45.6 mmrHg.经股动脉途径血管内支架置放术13例,经股动脉和肱动脉联合入路双向造影打通狭窄或闭塞并支架置放2例.结果:15例患者的血管内治疗获得成功,术后即刻桡动脉搏动获得改善,双上肢动脉收缩压差平均为16 mmHg.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15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无神经症状复发.结论:采用血管内技术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患者支架置放后其效果可靠,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术后复发率低.
作者:林峰;李俊霞;王小静;李杰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RF系统复位内固定,双Cage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适应证、疗效及并发症.方法:1998年8月至2006年3月间对56例腰椎滑脱患者行RF系统复位内固定,双Cage椎间融合器融合术,观察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Taiuard指数、Boxall 指数和滑脱角、腰椎生理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指数的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疗效及融合率.结果:56例平均随访32个月(7~54个月),术前与术后的Taillard指敷、Boxall指数、滑脱角、腰椎生理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与随访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优良率98%,融合率100%.并发症有硬脊膜损伤致脑脊液漏1例,无神经根损伤,无断钉、棒现象.结论:RF系统复位内固定,双Cage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能克服单纯使用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所引起的并发症.
作者:曾昭池;陆国平;温超轮;朱志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