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扰素栓治疗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40例

谢兰芬;张向春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干扰素, 乳头状瘤病毒, 人
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栓治疗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效果,为制定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TCT筛查结果报告低度病变并经阴道镜下活检组织学诊断为CIN Ⅰ患者120例,分为药物治疗组、物理治疗组和自然随访组.干扰素栓治疗低度CIN 3个疗程,6个月后行宫颈组织学活检与高危型HPV-DNA检测.结果:药物治疗组CIN Ⅰ转阴率70%,自然随访组CIN Ⅰ转阴率38%,物理治疗组CIN Ⅰ转阴率9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高危型HP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自然随访组,低于物理治疗组.结论:干扰素栓用于低度CIN的治疗可增加其逆转率,阻断其向更高一级发展.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庆大霉素与思密达甘油外涂治疗小儿口腔溃疡80例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与思密达甘油外涂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患儿分成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均按照常规治疗原发性疾病和对症处理,溃疡面清洗完毕之后,观察组用庆大霉素溶液(2支2 mL:8万U庆大霉素+1支10 mL注射用水混合配成)均匀喷洒溃疡表面,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15 min后,用无菌棉签蘸取思密达甘油(10mL甘油+3 g思密达调匀备用)涂于患处,3次/d.涂药后叮嘱患儿家长30min内勿让患儿饮水进食.观察两组患儿治愈率和治愈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7.5%,对照组为67.1%.观察组治愈时间为(6.23±1.34)d.对照组为(7.45±1.89)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观察组在治疗效果和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且小儿配合情况良好.结论:庆大霉素与思密达甘油外涂治疗小儿口腔溃疡效果好,治愈快,值得推广.

    作者:龚湛潮;覃肇源;蒋小云;董淑红;马建中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21例GDM孕妇和121例非GDM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GDM孕妇手术分娩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儿发生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都较非GDM孕妇高.GDM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使巨大儿、妊高征发生率和手术产率降低,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结论:GDM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早期诊断GDM及控制血糖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袁中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预后的判断

    目的:通过对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的临床分析,判断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以及心功能的状况,从而对患者的短期临床预后作出初步的评估.方法:选取2004年3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心脏科住院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情况将患者分为aVR导联ST段抬高>0.1 mV、aVR导联ST段抬高0.05~0.1 mV、aVR导联无ST段抬高3组.结果:aVR导联ST段抬高>0.1 mv的患者急性期(1个月)以及随访1年后的病死率明显高于aVR导联无ST段抬高或aVR导联ST段抬高0.05~0.1 mV者.且aVR导联ST段抬高程度与患者的临床预后有关.结论:aVR导联ST段抬高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以及随访1年内病死率高于aVR导联ST段不抬高或aVR导联ST段抬高幅度较低者,且往往血管病变较重,预后亦较差.尽早冠脉介入治疗是有必要的.

    作者:陈锋;刘志远;董艳明;沈海龙;陈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接种卡介苗后的腋下结核性淋巴结炎治疗体会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的发生早已用于临床,但在普种过程中新生儿和婴幼儿可出现异常反应.2004年3月至2007年5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10例接种卡介苗后引起的腋下结核性淋巴结炎患儿,采用口服抗结核药物及局部穿刺抽脓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假如我是护士长

    鄙人喜欢做梦,估一些异想天开的白日梦,越是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梦,就越执着.因为难以实现,所以就去梦里体味她的美丽.

    作者:韦莲素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三氧化二砷对HL-60细胞和人白血病裸鼠移植瘤模型的作用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HL-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对HL-60细胞皮下移植瘤裸鼠的抗瘤作用和药物毒性.方法:不同浓度的As2O3处理HL-60细胞24 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Hochest33342染色、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建立皮下移植瘤裸鼠模型,随机分入对照组和As2O3组,比较两组的抑瘤作用和裸鼠一般状态的变化.结果:As2O3可有效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中在5~50 μmol/L浓度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抑制效应.同时可显著抑制HL-60细胞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并延长荷瘤裸鼠的生存时间,对裸鼠一般状况和体重无不良影响.结论:As2O3在体外和体内均可显著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李利;孟凡义;扶云碧;孙启鑫;蔡艳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丙泊酚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介入封堵术,术前用阿托品0.02 mg/kg,入导管室后建立静脉通道,予丙泊酚1.5 mg/kg,瑞芬太尼1 μg/kg诱导,继以丙泊酚50 μg/(kg·min)持续泵入.连续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观察呼吸幅度的变化及有无呼吸道梗阻,造影检查封堵的即刻效果.结果:麻醉后心率、血压较麻醉前明显下降,血氧饱和度无明显下降,丙泊酚诱导迅速、作用平稳、术后苏醒快、苏醒期副作用少.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诱导,持续泵入丙泊酚可安全地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中的麻醉.

    作者:王庆久;孙学玉;曹庆博;徐传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组织多普勒显像评价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显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技术评价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开放试验方法,56例原发性收缩期高血压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口服替米沙坦80~160 mg,1次/d,正规治疗12个月,于治疗前后用TDI技术测量二尖瓣环侧壁收缩期运动速度(s波)、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波)、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波)并计算e/a比值,测量血流多普勒指标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渡)、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波)及E/A比值,观察降压效果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56例高血压患者治疗12个月后,血压显著下降(P<0.01).(2)治疗后E波、E/A、e波、e/a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s波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意义.结论:替米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且能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TDI技术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方面较二尖瓣血流频谱更准确.

    作者:吴锡新;李星群;王永光;匡永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干扰素栓治疗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40例

    目的:探讨干扰素栓治疗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效果,为制定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TCT筛查结果报告低度病变并经阴道镜下活检组织学诊断为CIN Ⅰ患者120例,分为药物治疗组、物理治疗组和自然随访组.干扰素栓治疗低度CIN 3个疗程,6个月后行宫颈组织学活检与高危型HPV-DNA检测.结果:药物治疗组CIN Ⅰ转阴率70%,自然随访组CIN Ⅰ转阴率38%,物理治疗组CIN Ⅰ转阴率9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高危型HP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自然随访组,低于物理治疗组.结论:干扰素栓用于低度CIN的治疗可增加其逆转率,阻断其向更高一级发展.

    作者:谢兰芬;张向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红霉素眼膏联合复方妥布霉素眼膏在泪道阻塞激光术后的应用

    泪道阻塞应用激光泪道成形术,手术时间短,无皮肤切口,不影响面部外观,受到患者欢迎[1].但手术成功与否与激光术后泪道支撑物的选择有较大关系,且术后的正确处理和用药又能更好地巩同疗效.我院自2005-2006年应用红霉素眼膏联合复方妥布霉素眼膏作为激光泪道成形术后泪道支撑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玮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患者乙肝、丙肝感染现状分析与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乙肝、丙肝的感染现状,相关因素及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对251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抽取血液检测HBsAg与抗-HCV.结果:血液透析有手术史患者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手术史者(P<0.05),但抗-HCV阳性率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输血史与无输血史血液透析患者其抗-HCV阳性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HBsAg阳性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乙肝、丙肝的感染率高,输血史与手术史是主要因素,其次与透析器及血液管道复用有关.应加强透析过程的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输血次数.

    作者:杨慧芳;俞建芬;张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改良小切口甲状腺腺瘤切除术32例

    甲状腺腺瘤为常见的多发病,占甲状腺疾病的38%~56%,甚至达62%,女性多于男性.本病一经明确诊断,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传统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因切口大,影响美观而受到挑战.我科于2003年6月至2006年8月对3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采用小切口单纯腺瘤切除法进行治疗,术后恢复好.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少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超声定位针刺胸膜活检68例

    目的:探讨B超定位针刺胸膜活检在胸膜疾病诊断中的阳性率和安全性.方法:对近4年诊断为胸膜疾病并行针刺胸膜活检、胸水脱落细胞检查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胸膜活检中提示结核性胸膜炎23例(33.8%)、慢性炎症13例(19.1%)、腺癌11例(16.1%)、鳞癌5例(7.0%)、小细胞癌3例(4.4%)、不明部位的转移癌3例(4.4%)、间皮瘤1例(1.4%),活检失败得到胸膜组织病理报告为骨胳肌组织和纤维脂肪组织9例(13.2%),胸膜活检恶性阳性率33.8%,胸水脱落细胞阳性率仅为29.4%,总病理确诊率为86.7%.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气胸3例(4.4%),胸膜反应2例(2.9%),出血1例(1.4%).结论:在胸膜疾病中,B超定位针刺胸膜活检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手段,阳性率高,致命并发症极少.

    作者:谢衬梨;赵一菊;蔡杰;郭庆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中医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40例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内服三子养亲汤、玉屏风散、小青龙汤综合加减.对照组40例采用氨茶碱、喘康速、常规抗生素等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40例,临床控制12例,显效13例,好转9例,无效6例,总有效为34例(85%).对照组40例,其中临床控制5例,显效15例,好转6例,无效14例,总有效26例(65%).两组疗效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三子养亲汤、玉屏风散、小青龙汤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

    作者:邹译娴;何朝文;李柏完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Cys 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对糖尿病无肾病组3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32例、糖尿病明显肾病组20例患者进行血清Cys C、血清肌酐(Cr)、尿mALB/Cr含量检测,与20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作对照.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糖尿病明显肾病组尿中mALB/Cr、血清Cys 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糖尿病无肾病组(P<0.01).糖尿病无肾病组尿中mALB/Cr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中mALB、血清Cys C含量在糖尿病肾功能早期损伤中变化较明显.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头孢呋辛对兔角膜内皮细胞毒性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抗生素头孢呋辛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评价球结膜下注射头孢呋辛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1)新西兰白兔结膜下注射头孢呋辛,对不同时点的头孢呋辛浓度进行测定.(2)体外培养新西兰白兔角膜内皮细胞,加入含不同浓度头孢呋辛的培养液,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抗生素对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使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结果:(1)结膜下注射头孢呋辛125 mg的兔子在0.5-24 h期间,均测出房水中含有头孢呋辛,其中0.5 h时浓度高(47.74 mg/L),24 h后浓度接近0.(2)头孢呋辛终浓度分别为1 000 mg/L及10 000 mg/L的两组MTT法测得的吸光度明显较少(P<0.01);透射电镜观察,头孢呋辛1 mg/L组的贴壁细胞基本正常,头孢呋辛10000 mg/L组细胞大多凋亡、坏死.结论:高浓度的头孢呋辛会引起角膜内皮细胞的凋亡;在新西兰白兔球结膜下注射头孢呋辛125 mg能在房水中达到有效的抑菌浓度,且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较小.

    作者:岑洁;华佩炎;盛耀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布托啡诺用于减轻阑尾手术中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布托啡诺减轻在硬膜外阻滞下行阑尾切除术时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90例,分成布托啡诺组(B组)和氟芬合剂组(F组),每组45例.B组在切皮时注入布托啡诺0.04 mg/kg,F组注入氟哌利多0.05 mg/kg、芬太尼0.02 mg/kg.观察给药前5 min、后5 min及手术探查时患者HR、MAP、SpO2及牵拉反应情况,术中患者的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头晕、瘙痒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F组患者生命体征的波动较B组更为剧烈.呼吸抑制发生率更高.头晕、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镇静效果及对牵拉反应的减轻效果两组间基本无差异.结论:布托啡诺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减轻阑尾手术时的牵拉反应.

    作者:丰浩荣;许鹏程;王祥和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咽鼓管注药联合鼓膜切开法治疗鼻咽癌分泌性中耳炎55例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SON)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11例123耳NPC放疗后SOM患者分为研究组55例62耳,给予患者咽鼓管置管注药联合鼓膜切开法治疗;对照组56例61耳,给予鼓膜穿刺抽液和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观察分析其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分别是77%:57%(P=0.021),15%:11%(P=0.79),92%:69%(P=0.001),单纯穿孔、化脓性中耳炎、听力下降和总并发症率分别是5%:18%(P=0.025),3%:13%(P=0.054),5%:25%(P=0.02),13%:56%(P=0.000).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总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鼓膜穿刺抽液和鼓膜切开置管术比较,咽鼓管注药联合鼓膜切开法治疗NPC放疗后SOM是一种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对提高NPC患者放疗后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陈炳光;梁柱平;黄晓波;刘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舒氧康对急性肺损伤家兔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氧康对急性肺损伤(ALI)家兔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5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肺损伤组(B组)和舒氧康组(C组),每组15只,B和C组采用特制多功能撞击机制成ALI模型,C组经耳缘静脉给予舒氧康静滴[0.3 mL/(kg·min)],分别在损伤前及损伤后2、4、6 h采血测定TNF-α水平,6 h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测定肺组织TNF-α水平、TNF-α mRNA表达、肺水含量、肺体质量比值及观察病理变化.结果:与A组相比,B组损伤后肺组织及血浆TNF-α水平、肺组织TNF-α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PaO2显著降低(P<0.05),肺水含量及肺体质量比值显著增高(P<0.05),镜下见肺间质、肺泡水肿,大量炎细胞浸润.C组经舒氧康治疗后,与B组比较,肺组织及血浆TNF-α水平、肺组织TNF-α mRNA表达降低(P<0.05),PaO2明显升高(P<0.05),肺水含量及肺体质量比值减少,肺水肿减轻.结论:舒氧康能抑制ALI家兔肺组织TNF-α mRNA的表达,降低肺组织和血浆TNF-α水平,减轻肺组织的病理损害从而治疗ALI.

    作者:程青;唐忠志;陈忠庆;李军尧;陈谦;王忠强;邬明;郭亮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Bcr/abl融合基因源于Ph染色体,主要表达于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亦见于20%~40%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并成为ALL患者重要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Bcr/abl+-AL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与常见ALL存在差异.治疗也具特殊性.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卫华;孟凡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