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惠琴;刘晖
目的:探讨59例B超引导下小儿肾穿刺活栓术的综合护理经验.方法:对59例B超引导下小儿肾穿刺活检术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结果:术后并发轻度血尿2例(3.4%),24 h后渐消失.无术后感染、大出血、肾包膜下血肿等并发症.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及认真术后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对保证肾穿刺活检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郝健;徐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又名安痛定注射液或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本品为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和巴比妥的复方制剂,其解热作用快而强,用后体温下降速度快,是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但在注射过程中容易发生晕厥现象[1].笔者甚至发现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较其他药物更容易发生晕针反应,遂分析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记录本,发现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肌注复方氨基比林共发生18例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琴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行腹部手术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治疗组于术前1 d和术后第1~5天,每天给予20万U乌司他丁静脉注射,每天3次;对照组不应用乌司他丁,予以等量5%葡萄糖液注射.均于术前1 d(T1)、手术开始1 h(T2)、术后1 d(T3)和术后3 d(T4)监测两组患者的体温、脉搏、白细胞、尿量、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体温、脉搏、白细胞、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均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术后的尿量明显增多,且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明显减轻行胃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炎症反应,保护肾功能,减轻腹部手术对机体的侵袭.
作者:林海钦;郑惠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胆总管十二指肠低位开窗式大口吻合术治疗老年胆道再生结石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自1995年以来.笔者通过改进手术操作方法,对老年胆道再生结石的17例患者行胆总管十二指肠低位开窗式大口吻合术,并且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全组手术经过顺利,操作简单,通过加强囤手术期及伴发病的治疗,恢复顺利,无手术死亡,随访1~11年无逆行感染、盲端综合征及结石再发.结论:胆总管十二指肠低位开窗式大口吻合术治疗老年胆道再生结石病具有良好的近、远期效果.
作者:张建宇;傅颖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HO-1的诱导荆钴原卟啉(CoPP)和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分别进行干预处理后,建立大鼠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大鼠再灌注后心肌形态变化,检测HO-1基因在大鼠心肌的表达情况,测定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再灌注前使用CoPP进行预处理,可以诱导HO-1 蛋白的表达上调;HO-1蛋白表达上调可以减少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细胞坏死,提高心肌组织中SOD含量并降低MDA的含量.结论:CoPP诱导的HO-1过表达可以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细胞坏死,从而减轻心肌的再灌注损伤,其主要机制与抗氧自由基有关.
作者:陆卫华;陈晓娟;彭森;杨剑虹;唐忠志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从猪肾中纯化γ-谷氨酰转肽酶(GGT),并对其稳定性、互通性进行初步研究,为制备国产GGT参考物建立基础.方法:使用冷丙酮沉淀、硫酸铵处理及层析的方法从猪肾中纯化提取GGT.采用非加速试验方法观察其稳定性,并用国际临床化学协会推荐的参考方法和常规方法,分别对不同基质中的目的蛋白进行测定,根据两者偏离方向和大小与新鲜人血清是否一致判定其互通性.结果:目的蛋白经SDS-PAGE电泳呈单一条带,其GGT特异性比活为150 U/mg.-20℃T在人工基质中保存至少6个月无酶活性损失.高中低不同活性浓度的目的蛋白测定结果未偏离出由多份人血清样本预测的95%置信区间.结论:从猪肾中纯化得到的GGT,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比活,在人工基质中稳定性和互通性良好.
作者:吴南;夏昌宇;徐国宾;夏铁安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加长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间合并同侧股骨中上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加长型PFN治疗股骨转子间合并同侧股骨中段骨折22例并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0~28个月(平均19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无髋内翻并发症.根据HS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为86%.根据LEM下肢测量评分,平均为80分.结论:加长型PFN操作简便,抗旋转性能好,是治疗股骨转子间合并同侧股骨中上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梁锦峰;朱肖奇;陈荣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伊洛前列素雾化吸入给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继发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一组先天性心脏病惠儿用口含器或面罩吸入法吸入伊洛前列素,剂量为25~30 ng/(kg·min).以2 mL生理盐水稀释后,通过PARI Junior BOY N压机压缩雾化吸入,每4 h给药1次,吸入60、120 min后采用连续多普勒超声波技术,测量左右心每搏心排量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在用药前和用药后60、120 min,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明显变化,患儿用药后左、右心排血量增加,外周末梢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用药1 h显效.于用药2 h迭峰值.结论:伊洛前列素雾化吸入可以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提示应用该方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继发肺动脉高压是有效可行的.
作者:王志伟;姚霖;杨晓涵;郭建州;夏志琦;于洪涛;刘希玲;秦继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八年前,经历了可怕的高考,带着期望与憧憬,我选择了检验医学这个专业;三年前,经历了激烈的求职竞争,带着无奈和迷茫,我进了医院检验科,做起了一名普通的检验科医生.
作者:hzdlj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1997年10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88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护理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8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均采用术前积极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妥善的术后护理,除1例发生流产、2例早产、1例伤口感染外均恢复顺利,获得痊愈.结论:重视妥善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促进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术后恢复.改善预后.
作者:肖琴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评价空间-时间相关成像(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技术于胎儿心脏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 Voluson 730 Expert series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和实时4D容积探头(频率3~6 MHz)对263例已经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孕龄在18~38周的胎儿进行心脏和胸部的自动扫查,并结合彩色血流显像,获得容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63例胎儿均通过STIC技术获得的容积数据显示三维平面图像(即A、B、C平面).其中发现胎儿心脏畸形,右室双出口1例.永存动脉干3例,室间隔缺损3例.结论:STIC技术比常规二维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更快地提供更多的观察心脏解剖结构及与之相邻的信息.减少了胎儿心脏检查中对检查者经验的依赖.与二维胎儿超声心动图一样,STIC技术在获得数据时同样受检查声窗的影响,包括胎儿体位、羊水等因素.
作者:郭艳霞;梁耀园;马小燕;肖祎炜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引进企业9S管理理念,提高口腔门诊管理品质,推进护理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方法:(1)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访谈法,对医院口腔门诊各层次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评估目前口腔门诊管理存在的问题.(2)引进9S管理理念,1年后对存在的问题再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评估.结果:诊室物品放置标准率由推行前的80.21%上升到99.12%;物品取放流程合理率由推行前的70.32%上升到96.71%:器械设备维修率由推行前26.77%下降到14.20%;物品材料过期发生率由推行前的2.24%下降为0;消毒隔离工作达标率由推行前的91.12%上升到98.72%.医生对护理配合满意率由推行前83.37%上升到97.92%: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由推行前94.21%上升到100%;护士对科室管理的满意率由推行80.20%上升到99.12%,护士职业素养迭标率由推行前89.24%上升到97.51%.结论:9S管理理念的运用,有效促进了口腔门诊的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素养.
作者:邱钧琦;方明;黄水珍;饶秀珍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评价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的影响.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原则制定检索策略,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并采集相关信息进行Meta分析.结果:14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疗程为3个月时相对危险度(RR)为2.03,95%可信区间(CI)为(0.85,4.84).6个月时RR为1.89,95%CI为(1.00,3.56),联合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疗程为12个月时RR为2.16,95%CI为(1.30,3.5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疗程的延长,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转阴率的疗效有优于单用拉米夫定的趋势.
作者:杨诗杰;何强;苏汝好;吴进军;孙丽;王娜;蔡定彬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比较低剂量培哚普利/吲哒帕胺复合制剂(百普乐)与培哚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的影响和治疗反应率及安全性.方法:共入选高血压患者100例,分为试验组52例,对照组48例,分别应用百普乐(培哚普利2 mg+吲哒帕胺0.625 mg)1次/d和培哚普利4 mg 1次/d,连续治疗观察12周.结果:治疗结束时,试验组和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4.2%(49/52)与83.3%(40/48),试验组主要副作用为咳嗽[9.6%(5/52)],而无首剂低血压反应和高钾血症.结论:培哚普利/吲哒帕胺复合制剂有良好临床降压效果,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泽民;李衡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患者生殖道念珠菌感染情况和菌种分布.方法:对性病门诊1247例患者进行念珠菌、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的检测,用显色培养基和糖发酵试验鉴定念珠菌.结果:女性较男性念珠菌患病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CT、UU检测阳性的患者念珠菌感染率显著高于CT、UU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UU、MH多重感染的念珠菌患病率显著高于单一感染者(P<0.05);念珠菌鉴定白念珠菌为主要感染一和种,显色培养基和糖发酵试验两种鉴定方法对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氏念珠菌及光滑念珠菌均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感染念珠菌:CT、uu是念珠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显色培养基是念珠菌初步鉴定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杨继君;陈兴平;万沐芬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病理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病理性瘢痕标本58例、正常瘢痕标本42例和正常皮肤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成纤维细胞TGF-β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以及TUNEL法检测成纤维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病理性瘢痕组织中TGF-β1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瘢痕组织(P<0.05),正常皮肤组织中TGF-β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病理性瘢痕及正常瘢痕组织(P<0.05).而PCNA在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表达水平与正常瘢痕及正常皮肤相比明显增高(P<0.05),正常瘢痕中成纤维细胞PCNA的表达亦高于正常皮肤(P<0.05).另一方面,病理性瘢痕中成纤维细胞凋亡水平较正常瘢痕降低(P<0.05),而正常皮肤与正常瘢痕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比较病理性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增殖指数、凋亡指数与TGF-β1间的关系发现,细胞增殖指数与TGF-β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凋亡指数则与TGF-β1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TGF-β1可能是通过调节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或)凋亡水平,来实现对瘢痕形成的调节.TGF-β1表达水平的失控可能是病理性瘢痕形成的重要诱因之一.
作者:肖刚;王智园;谭敏;胡少为;石灵春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由人CMV引起的,在我国相当普遍,且大多数是在幼年时期发生.虽然,大多数感染者无明显症状,但在婴儿期和有免疫抑制的个体会引起严重疾病.本文对我院自2003-2007年住院收治的CMV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吴佩琼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培他司汀联合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58例VBI眩晕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日静滴培他司汀20 mg,葛根素500 mg,对照组每日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复方丹参20 mL,疗程为2周.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疗效、TCD、血液流变学改善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培他司汀联合葛根素治疗VBI眩晕效果显著.
作者:谢少斌 刊期: 2008年第13期
血液灌流是血液借助体外循环,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容器(灌流器)中,通过吸附作用清除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达到血液净化的一种方法[1].其对有机磷中毒具有良好的疗效.HA型一次性使用无菌血液灌流器为300 mL大孔吸附树脂,具有较大的吸附能力,吸附谱广,特异性强,治疗有机磷中毒效果确切,疗效迅速,疗程短,治愈率高.我科应用新型树脂灌流器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沐舒坦肺泡灌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82例经常规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止咳或人工通气治疗效果不佳.并具有痰液堵塞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纤支镜沫舒坦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结果:显效261例(68.3%),有效91例(23.8%).总有效率为92.1%,无效30例(7.9%).结论:对于分泌物较多难以排出气道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及时给予纤支镜沐舒坦肺泡灌洗,有利于迅速解除气道阻塞,改善血气交换.支气管吸引灌洗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应用沐舒坦肺泡灌洗治疗COPD呼吸衰竭能改善病情.
作者:向镜芬;曾峰;杨祥 刊期: 200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