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凯茵;肖光明;王琦;宋伟南;陈星
目的:报告连续16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供心切除及保护经验,以期使供体得到有效的保护.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手术,供心缺血期间采用4℃改良ST.Thomas液顺行灌注使心脏快速停搏,供心取出后冷生理盐水冲洗心腔,继之用4℃ UW(university of wisconsin solution)液1 000 mL经升主动脉根部单次灌注,然后用灌注后4℃uw液浸泡保存,与受体吻合前经主动脉根部再次灌注4℃UW液500mL 1次,移植手术过程不再行心肌保护液灌注.供心热缺血时间5~10 min,冷缺血时间120~350 min.结果:心脏移植完毕开放升主动脉后13例心脏自动复跳,3例心脏电击除颤后复跳,辅助循环时间35~85 min.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14例存活至今,2例术后死亡.结论:冷晶体停跳液灌注心脏快速停跳,继之用4℃UW液灌注,并放置于UW液中低温保存,此方法简便,效果良好,可使供心得到良好的心肌保护.
作者:梁毅;姜海明;郑俊猛;吴颖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又名安痛定注射液或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本品为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和巴比妥的复方制剂,其解热作用快而强,用后体温下降速度快,是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但在注射过程中容易发生晕厥现象[1].笔者甚至发现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较其他药物更容易发生晕针反应,遂分析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记录本,发现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肌注复方氨基比林共发生18例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琴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伊洛前列素雾化吸入给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继发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一组先天性心脏病惠儿用口含器或面罩吸入法吸入伊洛前列素,剂量为25~30 ng/(kg·min).以2 mL生理盐水稀释后,通过PARI Junior BOY N压机压缩雾化吸入,每4 h给药1次,吸入60、120 min后采用连续多普勒超声波技术,测量左右心每搏心排量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在用药前和用药后60、120 min,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明显变化,患儿用药后左、右心排血量增加,外周末梢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用药1 h显效.于用药2 h迭峰值.结论:伊洛前列素雾化吸入可以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提示应用该方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继发肺动脉高压是有效可行的.
作者:王志伟;姚霖;杨晓涵;郭建州;夏志琦;于洪涛;刘希玲;秦继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高度和超高度近视眼屈光参数变化规律.方法:对171例(299眼)高度近视患者,应用IOL-Master(德国Carl Zeiss公司)测量眼轴(AL)、角膜屈光力及前房深度(ACD);采用日本产Nidek综合验光仪进行医学验光.按屈光度不同将所有患者编成A、B、c 3组,A组(-6.00 DS~-10.00 DS)30 眼,B 组(-10.25DS~-15.00 DS)104眼,C组(≥-15.25 DS)165眼.数据分析采用SPSS 15.0 统计软件.结果:3 组AL差异有显著性(P<0.001).3组等效球镜屈光度(SE)均与AL明显相关(-0.531≤r≤-0.434,P<0.05).C组ACD明显低于A、B组(P=0.023,A组;P<0.001,B组).屈光参差度与眼轴差明显相关(r=0.862,P<0.001).C组总体散光度大于A、B组(P=0.004,A组;P=0.013,B组),而角膜散光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1).3组散光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78),散光类型构成比也无统计学差异(P=0.202).结论:眼轴延长对高度及超高度近视程度的加深具有决定性意义,而角膜屈光力只是在SE>-15.00 DS时才发挥微弱作用.随着眼轴的延长,ACD有减小的趋势.屈光参差的生物学基础为双眼眼轴的差异.随着高度近视屈光度的增加,散光度有增加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眼内散光的增加.散光发生与否及散光类型构成均与屈光度无关.
作者:孙雷;吕帆;薛安全;孙金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调查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4-2006年培养分离出的609株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在病原菌构成比中,大肠埃希菌占16.6%、肺炎克雷伯菌占15.8%、白色念珠菌占15.4%.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敏感的药物分别为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对真菌敏感的药物是两性霉素B.结论:医院感染以上呼吸道为主,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所占的比例大,真菌感染比例较之略低.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应根据病情,及时做病原菌检测,结合药敏结果,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何凯茵;肖光明;王琦;宋伟南;陈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脉病变特点.方法:112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根据1999年WHO标准分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A组)54例,单纯冠心病组(B组)5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冠脉造影资料.结果:A组患者高血压、心肌梗死、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多支病变、C型病变、弥漫性、闭塞性病变发生率较B组高(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累及范围广且程度重.易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作者:陈哲林;李春兰;游卫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国人接受肾脏-胰岛序贯移植的可行性,分析临床应用免疫抑制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 型糖尿病性尿毒症患者1例,在10个月内先后接受1次肾脏移植和2次胰岛输注,肾脏移植于右侧髂窝,胰岛经门静脉系统注入肝脏.术前应用抗胸腺球蛋白(ATG)或Campath-1H诱导治疗,术后联合应用骁悉、雷帕霉素和低剂量普乐可复预防排斥反应.随访期间现察血清肌酐、血糖水平及其排斥反应、感染等并发症.结果:肾移植后移植肾恢复顺利.功能正常,血肌酐维持在66~87 μmol/L,治疗期间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次胰岛移植期间移植肾功能稳定.第一次胰岛输注后,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由术前54 IU/d降至18 IU/d,C肽水平升高,第二次输注后,胰岛素用量进一步降低,现为12 IU/d,随访16个月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正常水平,未发生低血糖及其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初步结果显示国人行肾脏-胰岛序贯移植是可行的,所用免疫治疗方案安全有效,近期效果良好.
作者:刘永;范昱;包尔敦;邱建新;秦燕;谭建明;唐孝达 刊期: 2008年第13期
患者女,33岁.3个月前感左耻骨区胀痛,逐渐加重,左耻骨区有肿块并逐渐增大.于2005年5月人院.查体:左耻骨区可扪及1个约9 cm×7 cm×5 cm大小的包块,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CT检查:左耻骨体骨质破坏,闭孔有不规则低密度肿块.CT诊断:左耻骨肿瘤.入院后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肿瘤切除术.
作者:陈懿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小儿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对16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仪器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16例不完全川崎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结膜充血和口唇潮红、皲裂,而颈淋巴结肿大、皮疹、手足硬肿出现率相对较低.血液检查除血小板明显升高外,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及血沉常明显升高,多有轻度贫血、白蛋白降低,肝酶及心肌酶升高也较为常见,同典型川崎病实验室检查相符,冠状动脉损伤多为轻度扩张,未见有重度扩张的病例.治疗转归方面没有比典型川崎病有更严重的倾向.结论:结膜充血,口唇潮红,肛周潮红脱屑,冠状动脉改变,脏器损伤,血小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及血沉明显升高,轻度贫血,白蛋白降低,肝酶及心肌酶升高,以上表现可作为不完全川崎病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以减少对该病的漏诊及误诊.
作者:陈波;邹外一;王峰;郑瑞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寻找一种简单、有效、成功率高的异位妊娠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将156例患者分为3组进行比较.A组,甲氨蝶呤(MTX)单次次肌肉注射加中药异位妊娠方口服.B组,MTX肌肉注射加米非司酮口服.C组,MTX肌肉注射加米非司酮口服加异位妊娠方口服.结果:C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和B组,血β-HCG下降、治疗成功率、包块缩小程度均明显提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MTX与米非司酮、异位妊娠方联合用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高,安全,副作用小,可为临床首选.
作者:裘雅芬;任立新;裘琳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儿童远视性弱视矫正后近视化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3~12岁的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惠儿,经散瞳验光配镜,矫正视力均≤0.8,确诊后每半年复查1次,每年散瞳验光1次,随访期末矫正视力≥0.9,共138例(276眼).随访期5~12年.结果:中度远视屈光度下降慢,轻度和高度屈光度下降较快.轻、中、高远视3组病例的初诊年龄和观察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远视度数低的患儿容易发生近视.结论:在矫正远视性弱视的同时应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陈少芳;项道满;凌士奇 刊期: 2008年第13期
血液灌流是血液借助体外循环,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容器(灌流器)中,通过吸附作用清除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达到血液净化的一种方法[1].其对有机磷中毒具有良好的疗效.HA型一次性使用无菌血液灌流器为300 mL大孔吸附树脂,具有较大的吸附能力,吸附谱广,特异性强,治疗有机磷中毒效果确切,疗效迅速,疗程短,治愈率高.我科应用新型树脂灌流器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评估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和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行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患者分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22例)和单纯全麻组(B组,20例),两组诱导用药相同.术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分压(PETCO2)、体温、尿量、血糖、中心静脉压,分别于麻醉前、气腹5 min后、气腹20 min后、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5 min 4个时间点记录HR、MAP、PETCO2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在气腹5 min后和气腹20min后,HR和MAP均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术后唤醒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应激反应轻,术后清醒快且术后躁动发生率低.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刘一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sh risk human papiUomavirus DNA,HR-HPV DNA)负荷量在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ASC)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年龄在其分流中的意义.方法:对44例细胞涂片诊断为ASC的患者进行年龄分析和HR-HPV DNA负荷量检测,并在阴道镜下进行活检.以病理结果为终确诊依据.结果:ASC的病理确诊中包含各级宫颈病变甚至宫颈癌.年龄与ASC后病理诊断的病变级别成正相关(r=0.373,P=0.000),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较严重的可能性越高.HR-HPV DNA负荷量与病变级别也成正相关(r=0.528,P=0.000),HR-HPV DNA负荷量随着病变的加重也相应增加.HR-HPV DNA负荷量结合年龄对ASC不同病理级别有很高的预测价值,年龄<30岁ASC患者HR-HPV DNA负荷量在0~0.9 pg/mL间预测只有3.2%几率患CIN 2或以上病变,年龄>50岁HR.HPV DNA负荷量>100 pg/mL的患者患CIN 2或以上病变的几率可高达96.0%.结论:HR-HPV DNA负荷量结合年龄在ASC分流中有重要的意义,可指导其临床干预方案.
作者:钱德英;黄惠英;岑坚敏;陈观娣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评价空间-时间相关成像(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技术于胎儿心脏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 Voluson 730 Expert series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和实时4D容积探头(频率3~6 MHz)对263例已经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孕龄在18~38周的胎儿进行心脏和胸部的自动扫查,并结合彩色血流显像,获得容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63例胎儿均通过STIC技术获得的容积数据显示三维平面图像(即A、B、C平面).其中发现胎儿心脏畸形,右室双出口1例.永存动脉干3例,室间隔缺损3例.结论:STIC技术比常规二维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更快地提供更多的观察心脏解剖结构及与之相邻的信息.减少了胎儿心脏检查中对检查者经验的依赖.与二维胎儿超声心动图一样,STIC技术在获得数据时同样受检查声窗的影响,包括胎儿体位、羊水等因素.
作者:郭艳霞;梁耀园;马小燕;肖祎炜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总结分析2006年5月至2007年6月我院健康体检人群的肝内胆管结石患病情况,并了解其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整个参检人群的肝内胆管结石患病率,并进一步按年龄及性别分层分析.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归分析.结果:(1)共检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 360例,患病率为4.0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63%,女性为5.77%(P<0.05).20岁以上人群,各年龄段肝内胆管结石患病率均以女性高于男性(P<0.05).随年龄增加,患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发病高峰在60岁以上人群.(2)体质指数、胆囊炎、糖尿病、乙肝病毒感染等均进入回归方程,相对危险度依次为9.598、6.114、7.589、6.923.结论:人群中肝内胆管结石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对肝内胆管结石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张筱辉;伍啟杨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血清人β-防御素2(HβD-2)水平在女性生殖周期中的变化,了解并分析促排卵过程中大剂量外源性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影响下血清HβD-2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因无排卵或稀发排卵应用HMG促排卵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者30例为IUI组,15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IUI组于用药周期月经第2天、IUI当日,对照组于月经第2天、围排卵期采集空腹晨血,RIA法测定促卵泡生成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雌二醇基础水平,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HβD-2水平,并B超监测卵泡发育、子宫内膜厚度.结果:IUI组和对照组月经期血清HβD-2水平与围排卵期相比,均显著增高(P<0.05).围排卵期血清HβD-2水平与成熟卵泡数量、子宫内膜厚度及外源性HMG用量均无明显的相关性,r分别为0.09(P>0.05)、0.04(P>0.05)、0.28(P>0.05).结论:血清HβD-2水平在女性生殖周期中可能呈周期性变化,月经期较高,围排卵期降低.外源性HMG对血清HβD-2无明显影响.
作者:郭小燕;吕淑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比较低剂量培哚普利/吲哒帕胺复合制剂(百普乐)与培哚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的影响和治疗反应率及安全性.方法:共入选高血压患者100例,分为试验组52例,对照组48例,分别应用百普乐(培哚普利2 mg+吲哒帕胺0.625 mg)1次/d和培哚普利4 mg 1次/d,连续治疗观察12周.结果:治疗结束时,试验组和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4.2%(49/52)与83.3%(40/48),试验组主要副作用为咳嗽[9.6%(5/52)],而无首剂低血压反应和高钾血症.结论:培哚普利/吲哒帕胺复合制剂有良好临床降压效果,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泽民;李衡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肝内胆管结石(IHL)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行手术治疗的64例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手术方式及术后效果的情况.结果:64例患者中依据病情选择性行手术治疗,术后结石残留率6.25%,无手术死亡病例.出现并发症后保持胆汁引流通畅,全身和局部应用有效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均逐渐痊愈.结论:胆管探查取石引流术、胆肠吻合内引流术和肝切除术联合使用是治疗IHL较为理想而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宋向晖;陆路;阳光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了解45岁以上各年龄段空腹血糖(GLU)和尿酸(UA)水平及其升高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用酶法检测体检者空腹UA水平,用氧电极法检测GLU水平.结果:各年龄组GLU、UA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男、女的UA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男性UA均高于女性:各年龄组的UA异常率、空腹GLU受损率及糖尿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年龄增长.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增加,并高于其他报道.
作者:李凤华;张丽萍;方堃;杨平 刊期: 200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