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凯茵;肖光明;王琦;宋伟南;陈星
刚开始参加工作的那几年,年轻的激情似乎永不会凋落,我们意气风发.很快,现实却活生生刺痛了我们同样脆弱的神经.
作者:黄秋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妇科手术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ASA Ⅰ~Ⅱ级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分为P组n=25)和S组(n=25),P组采用肌注哌替啶50 mg镇痛,总剂量不超过100 mg/d.S组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负荷剂量为舒芬太尼10 μg+生理盐水10 mL静脉注射,背景剂量为舒芬太尼100μ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输注速度为1.8~2 mL/h,自控剂量为2~3 mL/h,锁定时间30 min.分别于术前、术后当天及术后第1、2和3天晨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放免法测定血浆胃动素含量.同时记录各时点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S组患者于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及第2天的血浆胃动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而术后第3天已经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而P组血浆胃动素水平3 d内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显著低于S组水平(P<0.01).S组术后第1天与第2天恶心呕吐发生率高,第3天发生率显著低于前2 d(P<0.01),其变化与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变化时间一致(P<0.01).P组术后3 d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但显著低于S组(P<0.01).结论: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可增加妇科手术患者血浆胃动素的分泌,这可能是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导致术后恶心呕吐的机制.
作者:李斌飞;张志刚;程周;梁敬柱;解小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患者男,54岁.因咳嗽、气短3年,加重6个月入院.查体:右侧胸廓饱满,呼吸动度减弱,右下肺叩诊呈实音,听诊呼吸音消失.X线胸片:右胸腔病变累及胸膜、肺、纵隔病变,考虑为肿瘤性病变,恶性可能性大.胸部CT:右胸腔巨大肿物,累及胸膜、肺、纵隔,考虑恶性,脂肪肉瘤可能性大.
作者:张卫强;刘吉福;赵京;刘克强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病理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病理性瘢痕标本58例、正常瘢痕标本42例和正常皮肤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成纤维细胞TGF-β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以及TUNEL法检测成纤维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病理性瘢痕组织中TGF-β1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瘢痕组织(P<0.05),正常皮肤组织中TGF-β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病理性瘢痕及正常瘢痕组织(P<0.05).而PCNA在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表达水平与正常瘢痕及正常皮肤相比明显增高(P<0.05),正常瘢痕中成纤维细胞PCNA的表达亦高于正常皮肤(P<0.05).另一方面,病理性瘢痕中成纤维细胞凋亡水平较正常瘢痕降低(P<0.05),而正常皮肤与正常瘢痕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比较病理性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增殖指数、凋亡指数与TGF-β1间的关系发现,细胞增殖指数与TGF-β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凋亡指数则与TGF-β1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TGF-β1可能是通过调节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或)凋亡水平,来实现对瘢痕形成的调节.TGF-β1表达水平的失控可能是病理性瘢痕形成的重要诱因之一.
作者:肖刚;王智园;谭敏;胡少为;石灵春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评价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时78例临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97个椎间盘(L3/413个、L4/5 65个、L5S119个),在X线监视下行经皮穿刺,对髓核进行汽化、减压.采用Williams疗效评定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观察分析,并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AS).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20个月(14~36个月).疗效评估结果为优13例(17%),良48例(62%),可15例(19%),差2例(3%),优良率为79%.VAS疼痛评分,术前7.0~9.2分,平均(8.2±0.5)分:术后3 d 0.0~7.3分,平均(3.5±0.8)分;术后12个月1.0~8.5分,平均(4.2±1.0)分.术后3 d及术后12个月疼痛症状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无一例出现脊髓、神经及大血管损伤或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能有效地缓解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徐晖;邓德礼;肖立军;陈文贵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总结我科近期41例应用胸腔镜辅助下漏斗胸矫形术(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配合术前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护理,强调术后体位的重要性.结果:全部患者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结论: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安全,便捷,手术创伤小,配合围手术期护理,漏斗胸手术效果令人满意.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吴映红;杨翠芹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头位难产是难产常见因素之一,其中又以持续性枕后位和枕横位多见.它可使产妇疲劳、产程延长、手术产机会增加,产后出血率增大,对母儿影响较大.徒手旋转胎头胎儿持续枕横位在头位难产中发生率高,是产科中常见胎头位置异常之一.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对分娩的初产妇120例行改变体位和徒手旋转胎头的方法.产程进展顺利,胎儿胎盘娩出顺利,产后出血不多,现报告如下.
作者:练惠琴;刘晖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由人CMV引起的,在我国相当普遍,且大多数是在幼年时期发生.虽然,大多数感染者无明显症状,但在婴儿期和有免疫抑制的个体会引起严重疾病.本文对我院自2003-2007年住院收治的CMV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吴佩琼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 djsease,PD)是人类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主要系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大部分变性坏死,导致纹状体系统神经递质多巴胺水平下降,不能正常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所致[1].
作者:黄寅;杨拯;曾理;张晓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卵巢早衰是指初潮后,40岁之前发生的闭经,临床上表现为高促性腺激素及低雌激素.卵巢组织学呈围绝经及老年绝经后的变化,在治疗方面较困难.我院对37例卵巢早衰患者进行激素替代治疗结合中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彤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引进企业9S管理理念,提高口腔门诊管理品质,推进护理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方法:(1)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访谈法,对医院口腔门诊各层次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评估目前口腔门诊管理存在的问题.(2)引进9S管理理念,1年后对存在的问题再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评估.结果:诊室物品放置标准率由推行前的80.21%上升到99.12%;物品取放流程合理率由推行前的70.32%上升到96.71%:器械设备维修率由推行前26.77%下降到14.20%;物品材料过期发生率由推行前的2.24%下降为0;消毒隔离工作达标率由推行前的91.12%上升到98.72%.医生对护理配合满意率由推行前83.37%上升到97.92%: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由推行前94.21%上升到100%;护士对科室管理的满意率由推行80.20%上升到99.12%,护士职业素养迭标率由推行前89.24%上升到97.51%.结论:9S管理理念的运用,有效促进了口腔门诊的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素养.
作者:邱钧琦;方明;黄水珍;饶秀珍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比较丙泊酚和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肩周炎粘连松解术中的应用.方法:肩周炎患者300例.分成B、F两组,B组仅用丙泊酚,F组使用丙泊酚和芬太尼.分别记录各组患者从注药到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呼之睁眼时间、能回答问题时间、术后VAS评分.结果:F组患者的呼之睁眼时间及能回答问题时间均长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F组和B组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静脉麻醉下进行肩关节粘连松解术,使用芬太尼并不能减少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反而延长了术后唤醒的时间.
作者:周建华;王祥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促胃肠道动力药莫沙比利对糖尿病胃肠功能素乱的临床疗效.方法: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17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促胃肠道动力药莫沙比利(治疗组)或谷维素(对照组)口服,同时予降糖药物控制血糖.结果:促胃肠道动力药莫沙比利与谷维素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疗效差异有显著性.促胃肠道动力药莫沙比利能明显改善症状,对胃肠道症状的有效率,饱胀为87%,餐后不适为90%,恶心呕吐有效率为85%.上腹痛/烧心感有效率为63%,便秘有效率为67%.而对照组症状改善明显不如治疗组.结论:促胃肠动力药治疗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
作者:李忠文;陈重;廖晓征;杨华章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斑块特征.方法:将糖尿病患者82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25例),合并冠心痛心肌缺血组(B组39例)以及合并冠心病心肌梗死组(C组18例).各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IMT并观察粥样斑块特征,计算斑块积分及斑块检出率,并进行比较.结果:(1)IMT、斑块积分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B组高于A组(P<0.05).(2)斑块检出率B、C组均高于A组(JP<0.05).(3)C组软斑和溃疡斑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与单纯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的IMT及斑块特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颈动脉的IMT及斑块特征是一个心血管事件预测因素.
作者:肖雨雄;范锐斌;唐良秋;陈宝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回顾总结我院普外科自1995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总收治成人肠套叠病例17例,现就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方寒柳;林晖;林俊琼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运用医学心理学分析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诱因和心理变化,探讨其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我市无偿献血7 038人次.结果:发生献血不良反应4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其中精神紧张、初次献血发生不良反应33例(80%),多次献血发生不良反应9例(21%);多次献血发生不良反应因睡眠不足、疲劳、空腹引起6例,疼痛引起2例,其他原因引起1例.经及时处理均未发生后遗症.结论:改变服务态度、提高采血人员的素质、营造温馨舒适的献血环境、积极进行健康教育是减少献血反应.增加血源的重要措施.
作者:庄婵音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ns)对乳腺肿瘤细胞Caspase-3、bel-2表达及Caspase-3活性的影响.方法:(1)培养人乳腺上皮癌MCF-7细胞株.生长达汇合期及汇合后期时收集培养液,提取其中的硫酸乙酰肝素链.(2)建立C3H 小鼠移植乳腺癌模型,随机分3组,即生理盐水(NS)组、HS组、阿霉素(adriamycin,ADR)组.第2天腹腔注射给药,给药结束第2天处死小鼠,完全剥离瘤体,称瘤重,计算抑瘤率.(3)免疫组化法测定Caspase-3、bci-2的表达.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1)HS对小鼠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HS和ADR组的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9.98%和46.87%;(2)HS能减少肿瘤bcl-2表达,各组的阳性细胞数为,HS组34.6±2.55、ADR组46.0±3.24、NS组71.5±2.87;(3)HS能促进小鼠肿瘤细胞Caspase-3表达并能增强其生物活性.阳性细胞数为,HS组56.12±2.16、ADR组35.50±2.39、NS组19.75±1.98;各组的Caspase-3活性分别为HS组19.89±1.36、ADR组18.16±0.25、NS组13.15±0.90.结论:HS能通过减少C3H小鼠乳腺癌细胞bcl-2的表达,增加Caspase-3表达和活性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作者:王秀;刘浩;师佩兰;蒋志文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调查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4-2006年培养分离出的609株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在病原菌构成比中,大肠埃希菌占16.6%、肺炎克雷伯菌占15.8%、白色念珠菌占15.4%.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敏感的药物分别为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对真菌敏感的药物是两性霉素B.结论:医院感染以上呼吸道为主,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所占的比例大,真菌感染比例较之略低.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应根据病情,及时做病原菌检测,结合药敏结果,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何凯茵;肖光明;王琦;宋伟南;陈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这几年翻开各大报纸总有关于激烈的医疗纠纷的报道,作为临床医务工作人员也深深感到因医疗纠纷所带来的莫名的巨大压力.
作者:潭洁莹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对比观察依巴斯汀与特非那丁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124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依巴斯汀(开思亭)10 mg,每日1次,连服28 d,对照组口服特非那丁60mg,每日2次,连服28 d.结果:治疗组62例中痊愈22例(35%),显效27例(44%),有效率79%.对照组62例中痊愈18例(32%),显效21例(36%),有效率63%.结论: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小,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建兴 刊期: 200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