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疝环充填法及平片置入法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

郭卫;刘忠民;杨栋

关键词:疝, 腹股沟, 无张力修补, 平片置入, 网塞充填
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治疗嵌顿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疝环充填法与平片置入法在不同类型疝中的应用.方法:总结分析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的38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疝环充填式30例,平片式修补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手术过程顺利,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3~12个月,无伤口感染,术后无复发.结论:腹股沟嵌顿疝一期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少,是安全可行的,远期疗效尚待观察.疝环充填法与平片置入法修补,可以根据疝的不同分型而选择使用.对于被嵌顿内容物只要无脓肿形成、坏死肠管未破裂同样适合.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刘氏跌打酒结合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

    目的:评价刘氏跌打酒结合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228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刘氏跌打酒外敷,活血止痛汤内服,对照组采用七叶皂甙钠静脉滴注,分别观察两组肿胀消退情况和疼痛缓解程度,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对肢体肿胀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P>0.05);对疼痛的缓解,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用药期间无重大不良反应.结论:刘氏跌打酒结合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永鑫;刁鉴伟;韦欢;王小鹏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眼窝成型术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眼窝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实施眼内容物剜出后采用巩膜包裹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眼眶.其中Ⅰ期植入16例,Ⅱ期植入6例.结果:随访观察3~24个月,眼睑外观饱满、义眼活动度好,植入物无排出、移位、眶内感染等.结论: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是较为理想的眼窝填充物,适合于任何需要眶内植入者.

    作者:李鹏;王莉;高丹宇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18~35岁单纯性肥胖者颈动脉内中膜层厚度与QT离散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18~35岁单性纯肥胖者颈动脉内中膜层厚度(IMT)与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对107例18~35岁成人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按BMI值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肥胖组,采用超声仪时两组成人颈动脉进行检测,检测QT离散度,分析两组间颈动脉IMT与QT离散度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肥胖组IMT、QT离散度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肥胖组QT离散度增大者IMT异常检出的相对危险度增加,两者有明显相关关系(OR=17.85,P<0.05).结论:18~35岁成人单纯性肥胖者QT离散度增大与IMT异常检出有一定的关联性,QT离散度可作为单纯性肥胖者早期监测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指标之一.

    作者:万里凯;YANG Su-ping;张琴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金属硫蛋白非融合性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表达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的非融合性原核表达载体.方法:以大肠杆菌BL21中的PET-GST-MT质粒为模板,PCR扩增目的片段,双酶切,胶回收纯化,连接至pGEM-T载体扩增,双酶切,亚克隆至pBV220我体,转入大肠杆菌DH-5α中.结果:PCR产物大小符合要求.重组质粒PBV220-MT双酶切鉴定与其一致,测序结果正确.结论:成功构建MT原核表达载体,为下一步从DH-5α-pBV220-MT工程菌中表达并纯化非融合性MT打下基础.

    作者:TAN Jie-ying;付欣;LI Bing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3种不同方法治疗牙龈瘤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法治疗牙龈瘤的效果.方法:将249例牙龈瘤患者分为3组,分别采用手术并拔除患牙(A组)、瘤体内注射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B组)、切除瘤体并局部注射平阳霉素(C组)的治疗方法,对3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和12~24个月后复发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C组在治愈率和复发率上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切除瘤体并局部注射平阳霉素的方法既保存了患牙,又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是牙龈瘤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唐震宇;张伟一;汪海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脑安胶囊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脑安胶囊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住院40岁以上卒中危险因素暴露人群,在一般干预措施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脑安胶囊,通过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CVHI)比较治疗前后血管血液动力学各指标变化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结果:脑安胶囊治疗组2年后脑血管小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ean)、大血流速度(Vmax)明显增高,外周阻力(RV)、特性阻抗(Zcv)、脉搏波波速(WV)、动态阻力(DR)和临界压(CP)明显下降,脑卒中发病率显著低于时照组(P<0.01),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安胶囊能有效改善脑血管功能,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

    作者:HUANG Sheng-li;黄昭穗;LIU Kai-yuan;余桂翔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康复训练配合舌三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72例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配合舌三针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住院患者72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配合舌三针治疗2个疗程.结果: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有效率90%,吞咽功能评定前后对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01).结论:康复训练配合舌三针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显著减低误吸性肺炎发生率,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欧阳樱君;利贞晶;李剑玲;潘小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手术治疗的18例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的方法及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Simpson切除标准,Ⅰ级切除10例,Ⅱ级切除6例,Ⅲ级切除2例.随访1~2年,2例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术前影像学评估,合适的手术入路,细致的显微操作,能明显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降低复发和其他并发症.

    作者:赵建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天眩清注射液用于骨折卧床后患者头晕症状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天眩清注射液对骨折后卧床患者头晕症状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自2007年5-9月因骨折于我科住院的患者,如果出现头晕症状,若能除外头颅外伤及高血压.则给予天眩清注射液7~14 d静脉点滴.观察其对于这类人群头晕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采用自身对照,疗效分为完全缓解、明显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4类,有效包括完全缓解和明显缓解,分别在用药第3、7天和第14天统计疗效,观察用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30例受试者入选本研究,头晕症状在3 d内完全缓解者18例,明显缓解8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86.7%;7 d内完全缓解者24例,明显缓解者2例,部分缓解者4例,有效率86.7%;14 d内完全缓解者28例,明显缓解者2例,有效率100.0%.在整个观察过程中,仅有1例反应输液时静脉有刺激症状,调慢输液速度后症状缓解.结论:天眩清注射液对因骨折卧床患者出现的非创伤性头晕症状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霞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善得定及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对比

    目的:评价善得定、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AGVB)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00例肝硬化并AGVB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善得定、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治疗,记录两组的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善得定和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均能有效控制AGVB,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78%,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组和善得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善得定和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AGVB的疗效、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但起效时间不同,可酌情选用.

    作者:熊华联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肝衰竭患者的营养支持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

    作者:郑春晓;甘艳;黄斯英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与心电图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263例,分为无痛性组(A组)114例,疼痛组(B组)149例,将其临床资料与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生率在本组中为43_3%(114/263).A组114例中有80例(70.2%)ST-T改变,部分有病理性Q波,34例(29.8%)ST段抬高,呈非Q波型.B组149例,有135例(90.6%)ST-T改变,非Q波型有11例,ST段改变占7.4%,3例(2.2%)ST段下移.A组首发临床症状以消化系统症状者常见,约占24.5%,其心电图显示以下壁心肌梗死常见,约占42.9%.结论: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首发临床症状与心肌梗死发生的部位有关,以消化系统症状者常见.心电图以ST-T改变无痛组低于疼痛组,以下壁心肌梗死常见.

    作者:杨苏萍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纳洛酮对脑出血大鼠抓握能力的改善及血清S100B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脑出血大鼠抓握能力的改善及血清S100B水平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手术组、纳洛酮组、脑复康组,参照Rosenberg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造模后24 h内测定大鼠抓握能力,用ELISA法检测造模后24 h及48 h血清S100B水平.结果:(1)纳洛酮组大鼠抓握能力明显好于手术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纳洛酮组大鼠血清S100B水平明显低于手术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纳洛酮能降低血清S100B水平,明显改善脑出血大鼠抓握能力,具有神经保护作用.(2)血清S100B浓度能够直观地反映神经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

    作者:郭蕾;FAN Lu-ping;叶华;ZHANG You-chao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19例22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单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本组19例22眼术后视功能恢复良好,眼压控制良好,角膜内皮细胞无明显减少,5眼出现角膜水肿、前房炎症反应,抗炎治疗5 d后消退.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庄冰玲;陈俊洪;黄佰健;张建珠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腹腔镜联合手术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手术的围手术期观察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护理方式.结果:4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一例出现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熟练掌握多种疾病腹腔镜手术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运用护理手段,制定相应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唱荣艳;仇雷霞;刘靖媛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实时超声造影在正常移植肝血流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实时超声造影定量研究正常移植肝的灌注,并与正常人肝脏灌注特点比较,总结移植肝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选取原位肝移植术后临床指标正常的患者(移植组)3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35例,分别对肝脏行实时造影及声学定量分析,比较肝实质的灌注及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实时超声造影可动态显示肝实质内造影荆的增强过程,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客观反映造影剂的渡越过程.移植组肝动脉显影时间、门静脉显影时间、肝静脉显影时间、肝动静脉渡越时间、肝动脉-门静脉渡越时间、肝实质开始显影时间、增强峰值时间、峰值强度等与健康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本研究初步结果显示移植肝的灌注特征与正常肝脏一致,利用超声造影肝脏灌注显像对移植肝并发症的诊断时,可以考虑采用正常肝脏的指数.

    作者:周洋;杜联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葛根素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仪对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检测并观察其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峰速度的变化.结果: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90%.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能显著改善脑循环和调节血流量,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莫蓉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麻疹合并肺炎49例

    支气管肺炎为麻疹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5岁以下特别是2岁以下小儿.我们近3年来用痰热清雾化吸入治疗麻疹肺炎49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伯鹏;赵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髋关节术后关节周围大量异位骨化的治疗

    目的:通过对髋关节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发展及其引起的后果的分析,探讨对异位骨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07年3月56例患者患者髋关节手术(其中髋臼骨折手术46例,髋关节置换术lO例)的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56例患者中共发生异位骨化21例,发生率37.5%.结论:髋关节术后异位骨化应早预防,早期行放射治疗或者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消炎药是目前公认的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和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形成的有效药物.手术切除是异位骨化形成后导致严重关节功能障碍的唯一治疗手段.

    作者:易显树;JIANG Di-qian;杨洪彬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老年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菌群分布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住院患者下呼吸道菌群分布特点、细菌耐药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老年肺结核住院患者行痰一般茵及真菌培养,确定菌种后进行药物体外敏感检测.结果:检出致病菌209株,其中G-杆菌(74.2%),真菌(16.7%),G+球菌9.1%.药敏试验显示:阿米卡星敏感性高(72.3%),头孢唑啉低(21.6%).结论:老年肺结核住院患者下呼吸道致病菌以G-杆菌分布高,真茵次之.丁胺卡那药物的敏感性高,可以作为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

    作者:许岩;宋晓东;朱红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