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善得定及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对比

熊华联

关键词: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垂体激素类, 后叶, 硝酸甘油, 善得定
摘要:目的:评价善得定、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AGVB)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00例肝硬化并AGVB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善得定、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治疗,记录两组的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善得定和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均能有效控制AGVB,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78%,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组和善得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善得定和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AGVB的疗效、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但起效时间不同,可酌情选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Arnold-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治疗

    目的:介绍Arnold-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ACM-SM)手术治疗的术式和注意点.方法:总结21例ACM-SM患者手术治疗的经验.结果:该组21例术后临床症状改善18例(85.7%),均进行3个月~2年随访,14例脊髓空洞消失,5例明显缩小.结论:后颅窝减压术+硬脑膜扩大修补术是治疗ACM-SM的有效方法.

    作者:孔权;刘家令;陈华斌;施正生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水中分娩63例分析

    目的:探讨水中分娩对产妇的分娩疼痛、产程以及对母儿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方法:以自愿水中分娩且符合条件的产妇63例为水中分娩组,抽取同期头位、低危、正常阴道分娩的产妇63例为对照组.分析水中分娩的产程、分娩疼痛、会阴裂伤以及失血量、感染、产妇及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水中分娩组第一产程和活跃期较对照组缩短3~22 min,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水中分娩组产妇入水后疼痛的自我评价较入水前显著性降低(P<0.05).两组新生儿评分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水中分娩组产妇C反应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的产后尿潴留、产褥感染、会阴伤口感染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水中分娩可以减轻产时的分娩疼痛.对母亲及新生儿未见不良结局.

    作者:彭军;缪士霞;李丽梅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善得定及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对比

    目的:评价善得定、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AGVB)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00例肝硬化并AGVB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善得定、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治疗,记录两组的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善得定和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均能有效控制AGVB,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78%,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组和善得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善得定和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AGVB的疗效、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但起效时间不同,可酌情选用.

    作者:熊华联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三七总皂甙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踝关节炎症及核因子-κB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踝关节炎症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三七总皂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雄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三七总皂甙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建立AA模型,采用关节炎指数评估大鼠关节炎的情况,将大鼠踝关节病理切片分别做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对HE染色切片用光镜观察炎细胞浸润和滑膜细胞增生的情况,对免疫组化染色切片进行NF-κB表达的半定量分析.结果:三七总皂甙治疗2周后,大鼠多发性关节炎指数有所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E染色切片显示三七总皂甙组与模型组比较,关节炎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染色切片显示三七总皂甙组NF-κB表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七总皂甙有改善大鼠关节滑膜炎症,抑制NF-κB表达的作用,这可能是三七总皂甙治疗RA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姚茹冰;QIAN Shan-feng;赵智明;GUO Jun-hao;胡兵;CAI Hui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异常子宫出血与剖宫产瘢痕宫壁缺损

    育龄期妇女的异常子宫出血常常是由无排卵、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颈癌、宫体癌、宫内节育器和与妊娠相关疾病等引起.

    作者:冯淑英;杨冬梓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刘氏跌打酒结合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

    目的:评价刘氏跌打酒结合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228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刘氏跌打酒外敷,活血止痛汤内服,对照组采用七叶皂甙钠静脉滴注,分别观察两组肿胀消退情况和疼痛缓解程度,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对肢体肿胀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P>0.05);对疼痛的缓解,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用药期间无重大不良反应.结论:刘氏跌打酒结合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永鑫;刁鉴伟;韦欢;王小鹏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医护人员慢性疲劳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慢性疲劳的影响因素,预防慢性疲劳的发生.方法:抽取某市三甲医院医护人员101名,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慢性疲劳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结果:进入躯体疲劳多元逐步回归模型的因素有性格和情绪,进入脑力疲劳多元逐步回归模型的因素有强迫症,进入疲劳总分多元逐步回归模型的因素有情绪和性格.结论:预防医护人员慢性疲劳的发生,要以塑造良好的人格特征为突破口,通过医院加强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维护来实现.

    作者:XIONG Chan-ge;陈晓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腹型过敏性紫癜合并急性胰腺炎1例

    患者男,18岁,主因持续性上腹部疼痛2 d人院.患者于入院前2 d无诱因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重,无放射,伴有呕吐,为胃内容物.

    作者:李华;赵红艳;赵建业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老年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菌群分布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住院患者下呼吸道菌群分布特点、细菌耐药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老年肺结核住院患者行痰一般茵及真菌培养,确定菌种后进行药物体外敏感检测.结果:检出致病菌209株,其中G-杆菌(74.2%),真菌(16.7%),G+球菌9.1%.药敏试验显示:阿米卡星敏感性高(72.3%),头孢唑啉低(21.6%).结论:老年肺结核住院患者下呼吸道致病菌以G-杆菌分布高,真茵次之.丁胺卡那药物的敏感性高,可以作为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

    作者:许岩;宋晓东;朱红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血浆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与其他肺癌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浆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TuM2-PK)、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联合测定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ELISA法分别检测肺癌患者组95例,良性肺部疾病组80例和健康体检组100名血中的TuM2-PK、NSE和CYFRA21-1的水平含量.结果:肺癌组3种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肺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uM2-PK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66.3%,特异性为95%;TuM2-PK和NSE联合检测肺癌的阳性率高为81%.结论:3项指标对肺癌辅助诊断均有一定的价值,TuM1-PK和NSE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肺癌的阳性诊断,TuM2-PK可作为一种新肺癌标志物应用.

    作者:张健清;YE Man-man;王东;ZHANG Shi-hong;邓琅辉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纳洛酮对脑出血大鼠抓握能力的改善及血清S100B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脑出血大鼠抓握能力的改善及血清S100B水平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手术组、纳洛酮组、脑复康组,参照Rosenberg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造模后24 h内测定大鼠抓握能力,用ELISA法检测造模后24 h及48 h血清S100B水平.结果:(1)纳洛酮组大鼠抓握能力明显好于手术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纳洛酮组大鼠血清S100B水平明显低于手术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纳洛酮能降低血清S100B水平,明显改善脑出血大鼠抓握能力,具有神经保护作用.(2)血清S100B浓度能够直观地反映神经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

    作者:郭蕾;FAN Lu-ping;叶华;ZHANG You-chao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我院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效果.方法:对我院1999-2006年接种基础乙肝疫苗全程的30 986例1~3岁儿童采用ELISA法查乙肝5项标志物.结果:30 986例儿童中抗-HBs阳性儿童26 814例,阳性率86.53%.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对预防HBV的感染至关重要,要重视儿童乙肝疫苗的基础免疫接种.

    作者:陈继红;王鲁元;李卫宁;刘伟明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三磷酸肌醇和bax基因表达变化在genistein抑制裸鼠肝癌增长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三磷酸肌醇(IP3)和bax基因表达变化在genistein治疗裸鼠移植人肝癌中的作用.方法:以裸鼠移植人肝癌为对照,对照组腹腔注入含0.04%DMsO的RPMI 1640培养基0.05 mL/g,Genistein治疗组腹腔注入genistein 1 mg/(kg·d),3周后观察肝癌增长情况,并应用同位素试剂盒检测肝癌组织IP3含量,RT-PCR分析癌组织bax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分析肝癌组织bax蛋白表达.结果:Genistein治疗组肝癌体积和重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体积(12.6±11.6)mm3vs(52.3±26.5)mm3,重量(42.7±27.8)mg vs(91.3±31.4)mg),P<0.01],IP3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3.4±1.4)pmol/mg protein vs(35.3±6.6)pmol/mg protein,P<0.01],bax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灰度与面积之积的相对强度(RI)0.88±0.21 vs 0.56±0.15,P<0.05],bax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RI 2.86±0.80 vs 1.37±0.48,P<0.05].结论:Genistein能减少IP3生成,上调肝癌组织bax基因表达,抑制裸鼠移植人肝癌增长.

    作者:黄熙;ZHANG Ji-hong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症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分析36例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于月经后半周期用药后月经量、经期、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等临床资料,随访治疗结束后排卵情况.结果:醋酸甲羟孕酮治疗3周期后月经期平均(6.57±1.16)d,月经量(56.28±9.51)mL,子宫内膜(9.24±1.74)mm,较治疗前厚度变薄,血红蛋白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常见副作用体重增加25例(69.44%).治疗后随访<40岁患者86%有排卵,而年龄>40岁患者仅28%有排卵.结论:三个周期月经后半周期补充醋酸甲羟孕酮方案治疗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症,适合用于年龄40岁以下患者,但有体重增加的副作用.对肥胖年龄>40岁患者不是佳选择.建议治疗结束后随访患者排卵情况以免复发.

    作者:林芸;彭幼玲;闻安民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及进展

    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far 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FLLDH)是指脱出或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位于椎弓根内外缘之间或椎弓根外缘以外,压迫了自同一椎间隙水平发出的神经根,从而造成同节段神经根支配区剧烈的下肢放射痛伴腰骶部疼痛,同时还伴有受损神经根支配区不同程度的皮肤感觉或运动功能损伤.

    作者:肖斌;李健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鼻唇沟任意型皮瓣在颜面部基底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鼻唇沟任意型皮瓣在颜面部基底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9例鼻唇部基底细胞癌患者切除后的缺损应用上方蒂、下方蒂或侧方推进型鼻唇沟任意型皮瓣进行修复.结果:9例皮瓣转移修复后均成活,质地色泽均与周围皮肤接近,鼻面部外形恢复满意.结论:鼻唇沟任意型皮瓣应用于颜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手术切除后修复结果满意.

    作者:钟文伟;黄锦葵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残胃癌33例和残胃再发癌15例的外科治疗和生存率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对残胃癌和残胃再发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8年1月至2005年5月间收治的33例残胃癌和15例残胃再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肿瘤分期及病理类型和外科手术方式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进行累计生存率的比较.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早期癌9例,进展期癌39例;手术切除率为72.9%,其中根治性切除23例(47.9%),姑息性切除12例(25.0%),早期癌与进展期癌,根治性切除与姑息性切除,分化型腺癌与未分化型腺癌比较,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定期胃镜复查和合理的根治性手术是提高残胃癌和残胃再发癌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方法.

    作者:卫子然;胡俊波;杨传永;曹志新;严群;胡元龙;龚建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两种脱机方法的对比性研究

    目的:探讨经验性脱机和程序化脱机在机械通气(MV)撤机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采用经验性脱机和程序化脱机两种方式分别对116例(经验组)和60例(程序组)MV患者进行撤机试验,并对比两组MV时间、ICU住院时间、脱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48 h内再插管率和住院死亡率.结果:与经验组比较,程序组MV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有明显缩短(均P<0.05);程序组脱机成功率(91.7%)明显高于经验组(70.7%)(P<0.05):VAP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方面,程序组均明显低于经验组(均P<0.05);而48 h内再插管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程序化脱机能明显缩短Mv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提高脱机成功率,降低VAP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

    作者:王晓川;丁劲松;胡良安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天眩清注射液用于骨折卧床后患者头晕症状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天眩清注射液对骨折后卧床患者头晕症状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自2007年5-9月因骨折于我科住院的患者,如果出现头晕症状,若能除外头颅外伤及高血压.则给予天眩清注射液7~14 d静脉点滴.观察其对于这类人群头晕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采用自身对照,疗效分为完全缓解、明显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4类,有效包括完全缓解和明显缓解,分别在用药第3、7天和第14天统计疗效,观察用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30例受试者入选本研究,头晕症状在3 d内完全缓解者18例,明显缓解8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86.7%;7 d内完全缓解者24例,明显缓解者2例,部分缓解者4例,有效率86.7%;14 d内完全缓解者28例,明显缓解者2例,有效率100.0%.在整个观察过程中,仅有1例反应输液时静脉有刺激症状,调慢输液速度后症状缓解.结论:天眩清注射液对因骨折卧床患者出现的非创伤性头晕症状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霞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复杂性尿路结石96例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复杂性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96例复杂性尿路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共行118次手术,均行一期穿刺取石,10例行2次取石,6例术后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结石清除率84%,其中2例并发输尿管穿孔,1例感染,均保守治愈,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是一种治疗复杂性尿路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出血少、可反复操作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该类病例较好的手术方式.

    作者:徐立胜;蔡辉勇;任有才;陈克俭;何淑娟;查仕方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