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鑫;刁鉴伟;韦欢;王小鹏
肝细胞癌(hepatic 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约80%的HCC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HBV感染者发生HCC的危险性是无感染者的200余倍.
作者:彭玉莲;陈曲波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大量文献报道,鼻咽癌组织p53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转移灶[1-2],在鼻咽原位癌和转移癌中均发现p53蛋白过表达且功能失活[3],说明p53蛋白的改变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梁玉莹;黎静;王卓才;赖日权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通过测定心脏不停跳与心脏停跳手术两组患者的血浆肌钙蛋白(cTn-I)值以及心肌活检,评价心脏不停跳手术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心脏病患者于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40例于低温心脏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各时相的cTn-I值,以及心肌活检病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组术前cTn-I值和心肌活检病理显示心肌超微结构差异无显著性(P>0.05);转机后两组cTn-I值均升高,对照组比实验组增高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心脏活检病理显示心肌超微结构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手术可明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心肌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周建平;李伟阳;曾朝辉;辛军;王厚强;周伟;杜巍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分为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等亚组,比较各亚组间血浆脂联素水平,同时与50例正常组比较.结果:(1)病例组血浆脂联素水平(5.7±1.8)mg/L低于对照组(8.8±2.4)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例组颈动脉硬化发生率、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颈动脉狭窄发生率(75.5%、65.1%、36.8%)均高于对照组(28.0%、20.0%、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有斑块组血浆脂联素水平(5.2±1.2)mg/L低于无斑块组(7.0±1.4)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血浆脂联素水平(4.6±0.9)mg/L低于稳定斑块组(5.5±1.4)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低脂联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关系,尤其与不稳定斑块形成密切相关.
作者:梁江红;何亚丽;周俊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工作日中午休息的时候,新同事酒窝买来几个可爱多蛋筒给我和小阿姨(美女加才女加研究生同事)分享.
作者:徐菲 刊期: 2008年第14期
患者女,52岁,已婚,工人.因全身皮疹伴瘙痒1周,于2007年7月来我科就诊.2007年7月初,患者无明显诱因下躯干、四肢出现散在蚕豆大小的淡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部分中央有水疱,伴瘙痒,无疼痛.当时未予特殊诊治.
作者:华海燕;叶静静;马丽俐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维生素K1佐治儿童支气管肺炎2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常规给予抗感染、抗病毒、雾化吸入止咳平喘、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等治疗,并视病情予以吸氧、吸痰、镇静等治疗,治疗组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50 mL+维生素K1针10 mg,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9%,对照组为8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维生素K1佐治儿童支气管肺炎疗效肯定,对早期阵发性刺激性干咳疗效更明显.
作者:许国钧 刊期: 2008年第14期
患者男,51岁,教师.因发热、咽痛5 d,精神行为异常、睡眠障碍3 d入院.入院前5 d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38.2℃.
作者:何萍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浆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TuM2-PK)、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联合测定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ELISA法分别检测肺癌患者组95例,良性肺部疾病组80例和健康体检组100名血中的TuM2-PK、NSE和CYFRA21-1的水平含量.结果:肺癌组3种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肺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uM2-PK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66.3%,特异性为95%;TuM2-PK和NSE联合检测肺癌的阳性率高为81%.结论:3项指标对肺癌辅助诊断均有一定的价值,TuM1-PK和NSE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肺癌的阳性诊断,TuM2-PK可作为一种新肺癌标志物应用.
作者:张健清;YE Man-man;王东;ZHANG Shi-hong;邓琅辉 刊期: 2008年第14期
鲍曼杆菌是一类有荚膜、无动力、需氧、革兰阴性非发酵杆菌,广泛存在于水、土壤、医院环境、人体皮肤,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
作者:栾琳;梁弘纲;孙文娜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行冠脉造影后,加强水化对造影剂所致肾功能损害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我科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期间240例行冠脉造影的老年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输液及加强水化,设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比较观察组造影前及造影后24、48 h的血清肌酐、尿微量蛋白的差异,以及与对照组造影后24 h及48 h血清肌酐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造影前后血清肌酐、尿微量蛋白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强水化对造影剂所致的肾功能损害有减轻及预防造影剂肾病的作用.
作者:吴友丽;何志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了解FMR1基因(脆性X智力低下1号基因)敲除小鼠脑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B(MAPlB)的改变是否与突触异常有关,MAP1B在脆性X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是否通过调节突触数量的改变起作用,以探讨脆性X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成年基因敲除(KO)组、成年野生(WT)组、新生KO组、新生WT组4组,每组10只,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AP1B及突触素I(synapsin I,SYN)的分布和表达.用图像分析仪分别对大脑皮质、海马及小脑DAB显色的平均光密度值(MOD)进行采集,分析不同基因型及不同年龄组MAPlB与SYN在各脑区MOD值的差异,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成年KO组及新生KO组小鼠各个脑区中MAP1B与SYN的改变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FMR1基因敲除小鼠MAP 1B与SYN的表达之间并无显著相关关系,提示MAP 1B在脆性X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不是通过调节突触数量的改变起作用的.
作者:韦朝霞;易咏红;孙卫文;苏涛;邓维意;廖卫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加丙酸睾丸酮和生化汤在促进蜕膜排出和缩短阴道出血时间的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空腹口服米非司酮25 mg.每天2次(首量加倍),连用3 d,第4天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0.6 mg.实验组在口服米非司酮前1 d肌注丙酸睾丸酮25 mg,胎囊排出后服用生化汤.结果:实验组完全流产率98.1%,对照组完全流产率90.3%,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平均阴道出血时间,实验组为(12.87±5.23)d,对照组为(20135±12.27)d,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药物流产加丙酸睾丸酮和生化汤可以提高完全流产率和缩短阴道流血时间.
作者:卢洁萍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评价刘氏跌打酒结合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228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刘氏跌打酒外敷,活血止痛汤内服,对照组采用七叶皂甙钠静脉滴注,分别观察两组肿胀消退情况和疼痛缓解程度,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对肢体肿胀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P>0.05);对疼痛的缓解,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用药期间无重大不良反应.结论:刘氏跌打酒结合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永鑫;刁鉴伟;韦欢;王小鹏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鼻唇沟任意型皮瓣在颜面部基底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9例鼻唇部基底细胞癌患者切除后的缺损应用上方蒂、下方蒂或侧方推进型鼻唇沟任意型皮瓣进行修复.结果:9例皮瓣转移修复后均成活,质地色泽均与周围皮肤接近,鼻面部外形恢复满意.结论:鼻唇沟任意型皮瓣应用于颜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手术切除后修复结果满意.
作者:钟文伟;黄锦葵 刊期: 2008年第14期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
作者:郑春晓;甘艳;黄斯英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配合舌三针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住院患者72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配合舌三针治疗2个疗程.结果: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有效率90%,吞咽功能评定前后对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01).结论:康复训练配合舌三针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显著减低误吸性肺炎发生率,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欧阳樱君;利贞晶;李剑玲;潘小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分析36例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于月经后半周期用药后月经量、经期、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等临床资料,随访治疗结束后排卵情况.结果:醋酸甲羟孕酮治疗3周期后月经期平均(6.57±1.16)d,月经量(56.28±9.51)mL,子宫内膜(9.24±1.74)mm,较治疗前厚度变薄,血红蛋白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常见副作用体重增加25例(69.44%).治疗后随访<40岁患者86%有排卵,而年龄>40岁患者仅28%有排卵.结论:三个周期月经后半周期补充醋酸甲羟孕酮方案治疗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症,适合用于年龄40岁以下患者,但有体重增加的副作用.对肥胖年龄>40岁患者不是佳选择.建议治疗结束后随访患者排卵情况以免复发.
作者:林芸;彭幼玲;闻安民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评价脑安胶囊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住院40岁以上卒中危险因素暴露人群,在一般干预措施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脑安胶囊,通过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CVHI)比较治疗前后血管血液动力学各指标变化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结果:脑安胶囊治疗组2年后脑血管小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ean)、大血流速度(Vmax)明显增高,外周阻力(RV)、特性阻抗(Zcv)、脉搏波波速(WV)、动态阻力(DR)和临界压(CP)明显下降,脑卒中发病率显著低于时照组(P<0.01),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安胶囊能有效改善脑血管功能,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
作者:HUANG Sheng-li;黄昭穗;LIU Kai-yuan;余桂翔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通过检测宫颈分泌物胎儿纤连蛋白(FFN)、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BP-1)及宫颈Bishop评分进行足月妊娠,临产时间的预测,旨在寻找一种简便、快捷、客观、有效的预测方法.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72例孕妇进行宫颈分泌物FFN、IGFBP-1检测及宫颈Bishop评分,并不给予任何干预等候自然临产.结果:随着宫颈成熟度的增加,宫颈分泌物IGFBP-1、FFN阳性率逐渐升高,宫颈成熟度与宫颈分泌物IGFBP-1、FFN阳性率呈正相关.FFN在预测分娩发动时间上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1.3%、83.3%、95.5%、71.4%.而IGFBP-1的是86.7%、76.9%、92.9%、62.5%,宫颈Bishop评分是86.5%、66.7%、82.1%、73.7%.结论:宫颈分泌物FFN、IGFBP-1不仅反映宫颈成熟度,也反映子宫下段的生理变化过程,可作为产程发动的指标.选择宫颈分泌物FFN或IGFBP-1联合宫颈Bishop评分进行分娩预测,可大大提高分娩预测的准确性.
作者:朱宇;管华;黎敏球 刊期: 2008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