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规剂量青霉素致青霉素脑病1例

何萍

关键词:常规剂量, 青霉素, 咽痛, 行为异常, 睡眠障碍, 发热, 入院前, 体温, 教师, 患者
摘要:患者男,51岁,教师.因发热、咽痛5 d,精神行为异常、睡眠障碍3 d入院.入院前5 d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38.2℃.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姜黄素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肺纤维化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肺成纤维细胞(NLF)和肺纤维化大鼠肺成纤维细胞(MLF)分别于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中孵育;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变化;MTT法检测吸光值,计算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姜黄索对MLF有抑制作用,存在剂量依赖(r=0.723:P<0.01)与时间依赖性(r=0.625,P<0.05).流式细胞分析显示,姜黄素处理组MLF凋亡率较阴性对照组(4.29%)显著升高(P<0.01),并呈药物浓度依赖性.姜黄素不能抑制NLF增殖,对其凋亡影响无显著性.结论:姜黄素在体外对MLF具有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而对NLF无明显影响.提示姜黄素可以通过诱导肌成纤维细胞的凋亡而起到抗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高蔚;ZHANG De-ping;华云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康复训练配合舌三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72例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配合舌三针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住院患者72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配合舌三针治疗2个疗程.结果: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有效率90%,吞咽功能评定前后对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01).结论:康复训练配合舌三针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显著减低误吸性肺炎发生率,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欧阳樱君;利贞晶;李剑玲;潘小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金属硫蛋白非融合性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表达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的非融合性原核表达载体.方法:以大肠杆菌BL21中的PET-GST-MT质粒为模板,PCR扩增目的片段,双酶切,胶回收纯化,连接至pGEM-T载体扩增,双酶切,亚克隆至pBV220我体,转入大肠杆菌DH-5α中.结果:PCR产物大小符合要求.重组质粒PBV220-MT双酶切鉴定与其一致,测序结果正确.结论:成功构建MT原核表达载体,为下一步从DH-5α-pBV220-MT工程菌中表达并纯化非融合性MT打下基础.

    作者:TAN Jie-ying;付欣;LI Bing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超声诊断新生儿脑室内出血1例

    患儿孕32周早产,脐带扭转,胎盘1/2早剥,血性羊水,出生体重1 600 g.Apger评分1 min 6分,5 min 8分.生后无低血糖,有呼吸暂停及惊厥.

    作者:张欢;朱见秋;王海霞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葛根素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仪对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检测并观察其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峰速度的变化.结果: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90%.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能显著改善脑循环和调节血流量,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莫蓉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急性痘疮样糠疹样二期梅毒疹1例

    患者女,52岁,已婚,工人.因全身皮疹伴瘙痒1周,于2007年7月来我科就诊.2007年7月初,患者无明显诱因下躯干、四肢出现散在蚕豆大小的淡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部分中央有水疱,伴瘙痒,无疼痛.当时未予特殊诊治.

    作者:华海燕;叶静静;马丽俐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手术治疗的18例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的方法及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Simpson切除标准,Ⅰ级切除10例,Ⅱ级切除6例,Ⅲ级切除2例.随访1~2年,2例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术前影像学评估,合适的手术入路,细致的显微操作,能明显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降低复发和其他并发症.

    作者:赵建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降压药物在清晨与睡前服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服用以培哚普利片(雅施达)为基础治疗用药的方案,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不同时间用药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集两家医院入选86例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在清晨或夜间口服雅施达4 mg/d,对部分血压仍未达标者加用利尿剂治疗,治疗前和疗程第12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应用雅施达降压治疗,夜间组与清晨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夜间组与清晨组治疗后收缩压均值、平滑指数(SI)、血压变异性(BPV)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两组舒张压均值、SI、BPV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夜间组与清晨组服药组收缩压谷峰相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而两组舒张压谷峰比值相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在观察期内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及症状性低血压不良反应.结论:根据患者及降压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合理安排用药时间,血压更有效平稳,从而达到保护靶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并降低发生心脏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作者:王海裕;陈林祥;王艺玲;刘锐棠;容文明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凯纷)超前镇痛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小儿60例,随机分为3组.A组于麻醉诱导前、B组于麻醉拔管后缓慢静注凯纷1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C组以生理盐水5 mL缓慢静注,注药时间均为2 min.观察术后1、2、4、8、12、24 h疼痛评分:凝血功能异常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A组、B组术后各时点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A组也明显低于B组(P<0.05).3组各时点均无呼吸抑制、凝血功能异常发生,3组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较术后应用能有效减轻扁桃体切除术患儿术后急性疼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安全用于小儿术后镇痛.

    作者:曾睿峰;NI Yu-Fei;王建光;LI Jun;连庆泉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骨髓基质干细胞、骨诱导活性材料和两者复合物治疗兔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骨诱导活性材料(OAM)和两者复合物对早期股骨头坏死(ANFH)修复的疗效.筛选出佳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组,A、B组又分左、右侧组.采用液氮冷冻法建立双侧ANFH模型,A、B右侧组植入BMSC+OAM构建的组织工程复合物,A左侧组植入复合自体BMSC的明胶海绵,B左侧组植入OAMC组植入空白明胶海绵,术后2、4、6、8周随机取A、B两组各3只动物、C组1只动物,影像学检查后处死,取双侧股骨头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1)X线显示,自实验第4周后A、B右侧组钻孔缺损区成骨明显优于左侧组及C组,表现为中心密度增高,缺损腔缩小,边缘模糊,6周时出现骨小梁结构,8周时有正常骨小梁结构;左侧组仅表现为随时间的延长,中心密度及边缘密度逐渐增高,形成硬化线,但无骨小梁结构,C组缺损区出现囊性变扩大并有塌陷.(2)组织学显示,A、B右侧组缺损区,2周时有成骨细胞,4周时有骨小梁及类骨质填充,6周时有成熟骨小梁和骨髓组织出现,8周时骨小梁成熟和骨髓组织形成:A、B左侧组在相同的时间内其组织学修复及新骨塑性与改建均不如各自的右侧组.结论:自体BMSC+OAM构建的组织工程复合物对兔早期ANFH修复作用优于单独应用BMSC和OAM,是目前治疗ANFH的佳治疗方法.

    作者:YANG Xin-ming;石蔚;DU Ya-kun;黄艳平;MENG Xian-yong;邹宇纬;YIN Yan-lin;李化光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疝环充填法及平片置入法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治疗嵌顿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疝环充填法与平片置入法在不同类型疝中的应用.方法:总结分析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的38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疝环充填式30例,平片式修补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手术过程顺利,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3~12个月,无伤口感染,术后无复发.结论:腹股沟嵌顿疝一期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少,是安全可行的,远期疗效尚待观察.疝环充填法与平片置入法修补,可以根据疝的不同分型而选择使用.对于被嵌顿内容物只要无脓肿形成、坏死肠管未破裂同样适合.

    作者:郭卫;刘忠民;杨栋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及进展

    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far 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FLLDH)是指脱出或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位于椎弓根内外缘之间或椎弓根外缘以外,压迫了自同一椎间隙水平发出的神经根,从而造成同节段神经根支配区剧烈的下肢放射痛伴腰骶部疼痛,同时还伴有受损神经根支配区不同程度的皮肤感觉或运动功能损伤.

    作者:肖斌;李健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与心电图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263例,分为无痛性组(A组)114例,疼痛组(B组)149例,将其临床资料与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生率在本组中为43_3%(114/263).A组114例中有80例(70.2%)ST-T改变,部分有病理性Q波,34例(29.8%)ST段抬高,呈非Q波型.B组149例,有135例(90.6%)ST-T改变,非Q波型有11例,ST段改变占7.4%,3例(2.2%)ST段下移.A组首发临床症状以消化系统症状者常见,约占24.5%,其心电图显示以下壁心肌梗死常见,约占42.9%.结论: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首发临床症状与心肌梗死发生的部位有关,以消化系统症状者常见.心电图以ST-T改变无痛组低于疼痛组,以下壁心肌梗死常见.

    作者:杨苏萍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SELDI-TOF-MS技术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清差异蛋白的表达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蛋白质谱,寻找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清差异蛋白质,研究其在妊娠期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应用SELDI-TOF-MS技术检测31例血清标本(正常孕妇组1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12例,重度子痫前期组9例)的蛋白质质谱,用Biomark Wizard软件分析差异蛋白,并搜索鉴定蛋白.结果:筛选出6个质荷比(M/Z)为3 263、3 936、7 979、7 982、13 773、15 943的差异蛋白质峰,其蛋白质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蛋白质数据库搜索,与这6种差异蛋白质分子量接近的蛋白质分别为血管活性肠肽、胰岛淀粉样多肽、泛醇-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7.8 kDa蛋白、铁氧化还原样蛋白74个氨基酸、低诱导趋化因子A2前体、心房利钠因子前体.结论:SELDI-TOF-MS技术为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平台.

    作者:林晶;HE Xiao-yu;曾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没有穷孩子

    工作日中午休息的时候,新同事酒窝买来几个可爱多蛋筒给我和小阿姨(美女加才女加研究生同事)分享.

    作者:徐菲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损伤的变化

    目的:观察反映血管内皮损伤的分子标志物在原发性高血压(EH)惠者降压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固相免疫放射试验测定50例EH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静脉血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P选择素(Ps)浓度,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结果:EH患者降压治疗前红细胞压积(HCT)、vWF及Ps比健康体检者明显升高(P<0.01);联用小剂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与钙通道阻滞药(CCB)治疗6周后HCT、vWF及Ps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收缩压、舒张压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无显著相关性,而与HCT、vWF及Ps显著相关(P<0.01).结论:EH患者vWF及Ps浓度升高,联用ACEI与CCB降低血压能改善EH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血栓前状态.

    作者:邓海;陈筱潮;夏小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异位妊娠与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异位妊娠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以来我院15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异位妊娠发生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75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在150例异位妊娠患者中解脲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的阳性率分别为43%和25%.结论: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可导致急慢性输卵管炎症及盆腔炎发生,与异位妊娠的关系密切.

    作者:曾禄贤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肝衰竭患者的营养支持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

    作者:郑春晓;甘艳;黄斯英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血浆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与其他肺癌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浆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TuM2-PK)、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联合测定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ELISA法分别检测肺癌患者组95例,良性肺部疾病组80例和健康体检组100名血中的TuM2-PK、NSE和CYFRA21-1的水平含量.结果:肺癌组3种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肺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uM2-PK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66.3%,特异性为95%;TuM2-PK和NSE联合检测肺癌的阳性率高为81%.结论:3项指标对肺癌辅助诊断均有一定的价值,TuM1-PK和NSE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肺癌的阳性诊断,TuM2-PK可作为一种新肺癌标志物应用.

    作者:张健清;YE Man-man;王东;ZHANG Shi-hong;邓琅辉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客体关系量表在精神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不同精神疾病的客体关系特点,为临床中精神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应用客体关系自主同一性量表(MOA)测量符合入组标准的32例正常成人、32例分裂症(偏执型)患者、30例抑郁症(单相)患者及31例躁狂症患者客体关系水平.结果:采用三分法,各组在高客体关系水平及低客体关系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中客体关系水平上差异无显著性.采用MOA七因子区分各种精神疾病,显示在分离自主的相互作用、分离自主的相似活动、依赖活动、毁灭性不平衡(DI)等变量上各组之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DI可能作为区分正常人与精神疾病患者的一个指标.结论:在不同客体关系水平上,不同精神疾病客体关系各有特点,部分客体关系变量在精神疾病鉴别上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彭红军;MENG Xian-zhang;龙英;GUO Yang-bo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