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半脱位手术中的应用

袁军;李燕先;张娇

关键词:晶体半脱位, 囊袋张力环, 人工晶状体
摘要:目的:探讨囊袋张力环植入在治疗晶状体半脱住手术中的安全性及预防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对21例21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脱位范围45~120°),13眼(13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囊袋张力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8眼(8例)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囊袋张力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21例21眼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均顺利植入了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于囊袋内.术后人工晶状体正位20例(20眼),人工晶状体轻度倾斜1例(1眼),后囊膜平整无皱褶19例(19眼),后囊膜皱褶2例(2眼),眼压升高2例(2眼),观察3个月均无后囊膜混浊.结论:对于晶状体半脱位患者,囊袋张力环的应用可增加手术安全性,维持晶状体囊袋的完整性、人工晶状体的正常位置,抑制囊袋皱缩及降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曲菌病19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肺曲菌病的护理.方法:对19例肺曲菌病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肺曲茵病患者经系统治疗配合严密的护理后.除1例因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死亡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肺曲茵病的护理要点是加强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大咯血、做好用药护理、重视心理护理.

    作者:覃丽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或不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者血浆N-端脑利钠肽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NT-proBNP)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或不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者水平的变化,以利诊治.方法:51例OSAHS患者(OSAHS组),60例CHF患者(CHF组)及27例OSAHS伴CHF患者(OSAHS+CHF组)与52例对照者(时照组)检测晨起NT-proBNF的水平变化.结果:3组NT-proBN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OSAHS组、CHF组、OSAHS伴CHF组的NTproBNP依次升高,各组间差异亦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OSAHS和CHF均能引起血浆NT-proBNP浓度上升.反映了左室功能状态的下降.同时提示OSAHS能加重和诱发CHF.

    作者:黄伟萍;姜益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医疗广告

    近两天,门诊来了好几位股骨头坏死的病人,算下来以往一个月门诊也不曾有这么多股骨头坏死的病人,更为奇怪的是,他们大都只是要我开X线检查申请单,做完检查就走.出于好奇,我询问了其中一位患者的家属,原来这些病人都是在一家报纸上看到了一则祖传纯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广告,而且近在举行活动棗买5赠2,需要近期的X线片证实病情,所以纷纷来医院拍片子.

    作者:蔡昊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予噻托溴铵吸入,每次18靏,每日1次,对照组予异丙托溴胺吸入,每次40靏,每日3次,疗程均为30 d.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呼吸困难分级评分,6 min步行距离,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对缓解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呼吸困难,改善肺功能有明显疗效.

    作者:黄燕玲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血清急性时相蛋白的临床动态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急性时相蛋白时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肺炎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同期在我院健康门诊体检的50例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分别记录肺炎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4天、治疗第10天的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痰培养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炎组患者CRP浓度[(7.42±3.74 mg/dL]显著高于对照组[(0.21±0.15)mg/dL](P<0.01),有效治疗后显著降低(P<0.01),且CR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WBC、N和痰培养:另外CRP和PA、ALB呈反向变化.结论:CRF可作为诊断肺部感染和观察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PA是一种负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和CRP一起可作为判断炎症程度的可靠指标.

    作者:魏占云;杨伟;钱玉英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拮抗剂对胎粪诱导肺损伤中炎症反应的作用

    目的:研究胎粪吸入所致肺炎症损伤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AngⅡ受体拮抗剂的抗炎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胎粪吸入组和桔抗荆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制备后24 h取材,观察其肺组织病理损伤并检测湿/干重比及进行病理评分;检测AngⅡ在肺组织的表达情况及用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其含量;测定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及肺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胎粪组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病理评分及湿/干重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意义;各组间AngⅡPU值、TNF-α含量及MPO活性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且各组中TNF-α含量及MPO活性与其肺组织中AngⅡPU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744和0.747.结论:AngⅡ可增加胎粪吸入肺损伤中炎症因子和炎症细胞含量.受体拮抗剂沙拉欣的治疗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导致的肺损伤.

    作者:付永萍;孔祥永;韩娟;封志纯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分析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对40例老年T2DM合并EH患者(A组)和38例老年单纯EH患者(B组)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夜间收缩压明显增高,其血压昼夜差值、节律变化以及夜间心率变化与B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T2DM合并EH患者血压总体水平偏高,血压及心率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

    作者:周琳;高方;薛耀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移植肾的超声评价

    肾脏移植是目前治疗晚期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随着肾移植手术的普遍开展,外科技术的改进和新型免疫抑制剂在临床的应用.肾移植患者的生存率已明显提高.其术后监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使得超声检查已成为肾移植术后监测的首选影像学方法.以往文献多根据其并发症对移植肾进行综述,本文根据超声分型及超声新技术.对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超声、三维超声及超声造影在移植肾监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张会萍;杜联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面颈部深度烧伤早期切痂术麻醉复苏期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面颈部深度烧伤早期切痂术麻醉复苏期的护理.方法:对21例面颈部深度烧伤患者,平均在烧伤后3~5 d予以行切痂术.对该21例病例进行密切观察与护理.结果:21例均顺利度过麻醉复苏期,无意外情况发生.结论:麻醉复苏期严密的观察和护理是烧伤患者顺利度过麻醉复苏期的重要因素.

    作者:鲍曼曼;林才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目的:探讨后路榷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9月采用后路椎弓根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41例,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损伤按ASIA分级,A级4例,B级6例,C级8例,D级11例,E级12例.36例行横突间及小关节植骨,33例行椎管减压.结果:41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诊,时间6~18个月,平均13个月,1例植骨未融合,其余植骨均融合,伤椎获得骨性愈合,椎体前高、后高分别由术前平均压缩剩余高度的46.4%和93.1%,恢复到术后的94.6%和98.5%,Cobb'S角由术前平均23.3°恢复至术后平均3.50.1例ASIA A级及25例ASIA B级以下神经功能损伤患者术后均有1~2级以上恢复.结论:掌握好手术时机及开窗减压适应证,按需要行后外侧充分植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大多数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确切.

    作者:孙景福;谭建文;李保良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蛛网膜下腔应用舒芬太尼对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应用舒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以了解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45例,分为B组、S组、G组3组,每组15例.3组患者均在L2-3处穿刺行布比卡因15 mg腰麻,B组为对照组,S组患者腰麻液中加舒芬太尼5靏,C组患者腰麻15 min后行气管插管全麻.若术中血压高于麻醉诱导前的20%或心率快于100次/min、患者自诉不适及体动时静脉追加丙泊酚.记录基础,腰麻后10 min,气腹后0、10、20、30 min,放气时,术毕各时点的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分钟通气量(VR)、顺应性(C).记录基础,气腹前、后10、20、30 min,放气后lOmin时点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3组患者腰麻后VT略有下降,气腹后上升:B、S组患者RR在气腹后加快;G组患者在气腹后顺应性下降30%~40%;3组患者PaCO2、PETCO2在气腹后上升,至气腹后30 min达高峰,放气后下降;3组患者PETO2放气后10 min仍高于基础值(P<0.05);S组PETCO2在放气后10 min比B组低(P<0.05).结论:舒芬太尼5靏蛛网膜下腔注射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呼吸功能影响不大.

    作者:王琼;沈宁;张永福;劳建新;赖国忠;肖丽环;陈小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慢性阻寨性肺疾病的长期家庭氧疗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21世纪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据WHO<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估计,当前世界上约有6亿COPD患者,在1990年其已成为全球第6位死亡原因,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第5位死亡原因.

    作者:牛媛媛;张常然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的诊治

    腹腔室隔综合征(ah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指腹壁、盆腔、膈和后腹膜受到持续高压,引起腹腔内脏和相关的腹外系统及器官的功能损害.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companment syndmme sAP)是导致腹内压增高,引发ACs的主要病因之一,SAP并发ACS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种特殊并发症[1],其病情复杂,病死率很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SAP并发ACS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将重点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蔡昊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感谢病人

    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病人的治疗,更有利于医院的发展.近几年来,医患关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作者:秋天童话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小剂量芬太尼持续泵注对瑞芬太尼全麻恢复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剂量芬太尼持续泵注对瑞芬太尼全麻恢复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择期直肠癌切除手术的患者30例,ASA Ⅰ~Ⅱ级,年龄45~60岁,体重55~70kg,分为A组(芬太尼+瑞芬太尼组)和B组(瑞芬太尼组),每组15例.两组分别以芬太尼3.5靏/kg,咪达唑仑0.0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异丙酚1.5mg/kg诱导.A组于诱导后以芬太尼0.01靏/(kg穖in),瑞芬太尼0.1~1.0靏/(kg穖in),异丙酚5~6 mg/(kg·h)泵注维持麻醉,B组以瑞芬太尼0.1~1.0靏/(kg穖in),异丙酚5~6 mg/(kg.h)泵注维持麻醉.两组均按需要间断静注维库溴铵,手术中根据麻醉深度需要调节静脉麻醉药剂量以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分别记录患者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恢复期患者的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恢复期出现躁动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较B组苏醒质量好.结论:小剂量芬太尼持续泵注复合瑞芬太尼全麻可预防单独使用瑞芬太尼麻醉恢复期的躁动.

    作者:任锐;林剑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的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45眼)持续高眼压性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滤过泡、前房及眼压、视力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眼压控制≤21 mmHg者35眼,需局部用药方可控制者8眼;术后视力提高25眼,术后视力不变11眼.结论:对持续高眼压状态的青光眼应积极行小梁切除术.只要手术前后处理得当,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祝伟;蔚伟;张季瑾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动态C-反应蛋白测定在静脉留置针灌洗治疗化脓性关节感染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化脓性关节感染治疗中的指导意义,为早期诊断、优化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免疫散射比浊定量分析法动态测定36例化脓性膝关节感染、13例髋关节感染病程中各阶段CRF水平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CRP值在纤维素渗出期即显著升至高位,在脓液排出灌洗后1d就显著降低,病情恢复期明显降低.结论:CRP测定在关节感染治疗中具有可信赖的指导意义,可依据CRP值决策灌洗治疗时间.

    作者:窦庆寅;蔡卫东;阳闽军;韩运;韩同坤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红花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天麻素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分为天麻素联合红花注射液组(联合组)、天麻素组、红花注射液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100%,天麻素组总有效率为74%,红花注射液组总有效率为78%,组间比较.天麻素组与红花注射液组在起效时间和治疗效果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联合组与天麻素组和红花注射液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天麻素与红花注射液联合使用较单用天麻素和红花注射液起效快、疗效好,又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丁洪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老年糖代谢异常患者颈动脉硬化与C反应蛋白的关系

    目的:了解老年糖代谢异常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158例年龄为68~93岁老年非糖尿病患者.每例均行标准75 g口服糖耐量试验.同时测定血脂、血清CRP水平、空腹胰岛素等生化指标.超声测定颈总动脉内IMT并了解斑块情况.结果:患者中糖耐量正常者(NGT组)48例,糖耐量异常者(IGT组)71例.2型糖尿病(DM组)39例,3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等均无明显差异.3组颈总动脉IMT均值分别为0.72、0.78、0.83 mm,DM组及IGT组较NGT组显著升高(P<0.01),DM组与IGT组间差异无显著性,DM组斑块发生率(62%)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3组CRP水平分别为(1.05±0.64)、(1.77±0.82)、(2.03±0.63)mg/dL,并呈上升趋势,两两比较DM组及IGT组较NGT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DM组与IGT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老年糖耐量异常人群颈总动脉IMT明显增厚,CR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慢性亚,临床炎症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刘芳;潘志红;潘永瑜;李东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急诊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介入术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行介入性血管栓塞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对5例急诊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进行抢救配合,介入术前宣教、准备及术后的观察和护理加以探讨.结果:5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结论:紧急快速的抢救和术前准备,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有效的术后观察及护理,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王彩芽;李萍;王红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