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临床意义

王潭枫;符永杰

关键词:肝硬化, 肝炎, 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参数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117例肝硬化患者分为合并出血者(出血组)32例、无合并出血者(无出血组)85例,另选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4项血小板参数,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的PT和血小板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血组的PT和血小板参数与无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PT和血小板参数变化能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和出血情况,可作为肝硬化治疗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总胆汁酸的测定及意义

    目的:通过测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总胆汁酸的水平,以探讨OSAHS患者的肝损害及总胆汁酸(TBA)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OSAHS患者以及28例单纯鼾症和30例健康成人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统一检测血清中的TBA和肝酶中的AST、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结果:OSAHS组患者血清中TBA水平(16.5±4.8)μmol/L,显著高于单纯鼾症组、健康对照组(P<0.05),OSAHS组ALT(29.5±12.2)U/L、AST(30.7±12.6)U/L、γ-GT(37.2±14.6)U/L,与单纯鼾症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纯鼾症组和健康对照组TBA、AST、ALT、γ-GT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OSAHS组患者TBA阳性率100%,肝酶阳性率16.7%.结论:TBA在OSAHS患者与单纯鼾症和健康成人血清中的水平差异有显著性,说明OSAHS患者存在肝损害,检测TBA是反映肝损害的敏感指标,较肝酶更敏感.

    作者:罗国仕;涂明利;刘玉全;唐以军;刘先军;熊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白蛋白mRNA的表达与病变进展的关系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白蛋白mRNA表达与病变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采用逆转录巢式PCR分别检测代偿性肝硬化、失代偿性肝硬化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白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37例肝硬化患者中21例为代偿期,16例为失代偿期.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DNA阳性率为67%(14/21),HBV DNA含量为(4.3±2.1)×10<'6> copies/mL;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蛋白mRNA阳性率为14%(3/21).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DNA阳性率为88%(14/16),HBVDNA含量为(5.1±3.4)×10<'7> copies/mL;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蛋白mRNA阳性率为56%(9/16).2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白蛋白mRNA阳性率为5%(1/20).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白蛋白mRNA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BV DNA与肝硬化患者肝脏病变进程密切相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白蛋白mRNA表达与肝脏损害相关,二者可作为肝硬化病情进展的评价指标.

    作者:许鸣;张智;张珍;李泽泳;李亚红;付延玉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胰岛功能及血脂分析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与血脂、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所有患者行OGTT试验,比较54例T2DM伴NAFL患者和48例T2DM不伴NAFL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T2DM伴NAFL组BMI、TC、TC、LDL-C、F-INS、P-INS、HOMA-IR显著高于不伴NAFL组(P<0.05);△I<,30>/△G<,30>低于不伴NAFL组(P<0.05),TG及HOMA-IR均为NAFL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诊断T2DM伴NAFL患者,具有血脂紊乱、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早期相分泌受损更严重的特点.

    作者:徐小华;吴锦丹;谢晓竞;马建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MR动态增强成像在腰椎间盘术后再发腰腿痛原因鉴别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低场MR动态增强扫描对鉴别腰椎间盘术后再发腰腿痛原因的价值.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再发腰腿痛患者12例作为研究对象,先行CT或MR平扫,选取把硬膜外异常组织层面确定为动态MR扫描层面,然后静脉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 0.1 mmol/kg),每隔4 min扫描1次,共扫描8次,并分别测量硬膜外各异常组织的强化程度,将其强化率随时间变化绘成曲线图.并与再手术及病理作对照.结果:12例中再发腰腿痛患者MR动态增强扫描显示硬膜外异常组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硬膜外两种异常强化组织7例,MR表现为周围组织明显强化,且于8 min左右强化达到高峰,然后逐渐缓慢减弱,中央组织轻度延时强化,病理为周围新鲜瘢痕组织包绕退变的髓核组织.另一类硬膜外一种异常组织,其中一种强化较为明显,病理证实为瘢痕,硬膜外与椎旁瘢痕强化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另一种强化弱,手术证实为再突出椎间盘.椎管内硬膜外瘢痕与再突出椎间盘的强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12例中,单纯再突出3例,单纯瘢痕形成2例,再突出合并周围瘢痕组织形成7例.结论:利用MR动态增强扫描对于鉴别腰椎间盘术后再发腰腿痛原因(主要为硬膜外瘢痕与椎间盘疝复发)有重要价值.

    作者:郑向东;陈自谦;陈玉辉;林金香;陈凯;杨平生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肾上腺髓质素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是日本学者Kitamura等[1]于1993年4月从人嗜铬细胞瘤组织中提取出的一种新的肽类物质,其广泛分布在体内并有多种生物学效应,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陆晖;黄格朗;覃辉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肺间质病变(ILD)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方法:对住院治疗的152例SLE伴IL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50例SLE患者中,发生ILD 152例,发生率为11.3%.临床表现有气促、发热、干咳、肺部听诊湿罗音等,73例(48.0%)无呼吸系统症状体征.70例患者(46.1%)X线胸片表现有异常.肺高分辨率CT扫描(HRCT)检查常见表现是磨玻璃影,发生率46.7%;其次为网状影和小叶间隔增厚,发生率分别为36.8%和31.6%.68例(44.7%)患者肺功能异常,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换气功能障碍.16例(10.5%)出现低氧血症.ILD组与非ILD组SLE疾病活动指数积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SLE伴ILD并不少见.肺HRCT对ILD的诊断和评价有重要价值.对于早期ILD,尚无临床症状及胸片异常时,通过肺HRCT和肺功能测定对肺的形态和功能进行全面评估,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阻止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改善预后.

    作者:詹钟平;梁柳琴;陈冬莹;杨岫岩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117例肝硬化患者分为合并出血者(出血组)32例、无合并出血者(无出血组)85例,另选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4项血小板参数,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的PT和血小板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血组的PT和血小板参数与无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PT和血小板参数变化能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和出血情况,可作为肝硬化治疗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潭枫;符永杰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改良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大面积烧伤中的应用

    目的:对股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改良并进行临床验证.方法:随机选择2000-2006年大面积烧伤患者89例为A组,行局麻注射器针头定位、穿刺针斜面向下的低位进针穿刺置管方法,与同期行常规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89例(B组)对比观察.结果:A组1次穿刺成功率较B组高,误穿股动脉发生率及局部渗血、血肿发生率低(P<0.05).结论:改良的股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操作简捷方便、损伤小,穿刺成功率高、省时,尤其能减少误穿股动脉、局部渗血等并发症,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股静脉穿刺方法.

    作者:张花存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高颈段椎管内肿瘤的术后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高颈段椎管内肿瘤的术后护理,特别是术后早期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对11例高颈段椎管内肿瘤的术后患者,进行科学性、规范性的专科护理,特别是对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并不断完善.结果:11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科学、规范的专科护理工作是高颈段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脊髓功能尽可能恢复及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谢菊香;刘杰;蒋海蓉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凋亡相关基因Fas和FasL在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内的表达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内凋亡相关基因Fas和FasL的表达变化.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周、12周模型组及对照组.用链脲佐菌素复制出糖尿病动物模型,分别于第4、12周后测体重和血糖,并取下颌下腺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as及FasL表达变化,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平均光密度值(MOD).结果:大鼠下颌下腺内有Fas及FasL表达,分布于颗粒曲管、纹状管及小叶间导管上皮细胞胞质及部分细胞核内.对照组呈Fas及FasL弱阳性,4周模型组多呈中等阳性,部分呈强阳性:12周模型组大多呈强阳性.与对照组比较,4周、12周模型组各级导管上皮细胞内Fas及FasL MOD值均增高(P<0.01).结论:大鼠下颌下腺内Fas及FasL表达随糖尿病病程延长而增强,可能在糖尿病时下颌下腺组织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伍雪芳;吴学平;贾雪梅;金晓梅;彭彦霄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皮下瘀血与血管走向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的延伸方向与血管走向的关系.方法:抽取112例因静脉穿刺导致皮下瘀血的患者,分为皮下组织正常组48例,皮下组织疏松组64例.在患者瘀血中心用十字划分法,横血管方向为横径,顺血管方向为竖径.比较两组的横径和竖径.若横径<竖径,视为皮下淤血的延伸方向与血管走向一致.结果:两组皮下瘀血横、竖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459 3).两组中的横、竖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检验,P<0.001).结论:皮下瘀血的发展延伸的方向与血管走向一致.

    作者:邱敏智;庾少清;邝惠冰;冯秀玲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倍他乐克对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倍他乐克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正常对照组(n=50)及正常高值血压组(n=100)倍他乐克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较正常时照组存在高血清水平sE-selectin[(41.65±5.32)ng/nL vs (30.12±6.81)ng/nL,t=2.25,P<0.05]、VWF[(152.36±18.20)% vs (106.15±12.36)%,t=2.77,P<0.01]和sICAM-1[(225.12±27.12)μg/mL vs (155.73±16.34)μg/mL,t=2.63,P<0.01].经过4周倍他乐克治疗后,正常高值血压组患者sE-selectin[(41.65±5.32)ng/nLvs (34.15±6.10)ng/nL,t=2.01],VWF[(152.36±18.20)% vs (135.01±12.31)%,t=2.19],sICAM-1[(225.12±27.12)μg/mL vs (186.35±17.96)μg/mL,t=2.32]上述指标血清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正常高值血压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激活、受损,倍他乐克可改善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黄斌;曾高峰;雷长城;朱柏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Hero 642机用镍钛根备系统预备弯曲根管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Hero 642机用镍钛根备系统对弯曲根管预备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选择135例患者共205个有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弯曲根管,分为两组,实验组103个采用Hero 642镍钛根备系统,对照组102个采用不锈钢K锉进行根管预备,两组均采用常规侧向加压法充填根管.根据治疗前后的X线片比较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的效果,术后随访半年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对135个患牙根管充填后拍摄牙片及观察术后反应,实验组根管成形及充填满意率91.2%,术后急性反应率为1.5%.对照组满意率65.7%,术后急性反应率为11.9%.经X<'2>检验进行分析,两组根管成形及充填满意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急性反应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镍钛器械Hero 642根备系统预备弯曲根管可获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邱敏坚;余梓东;廖军晖;郑美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p73、p63和p53蛋白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口腔鳞癌组织中p73、p63和p53蛋白表达以及与临床生物学特性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8例原发性口腔鳞癌组织及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73、p63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p73、p63和p53蛋白在口腔鳞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p73、p63、p53蛋白在口腔鳞癌临床Ⅰ、Ⅱ期的过表达明显低于Ⅲ、Ⅳ期(P<0.05);p73蛋白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73蛋白与p53蛋白,p63蛋白与p53蛋白之间存在着正相关(r=0.368,0.342,P<0.05).结论: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73、p63和p53的过表达三者可能单独或共同参与.p73和p63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口腔鳞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曹雷;王莉红;刘婷娇;刘佩勇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真核表达载体pIRES-EGFP-PDGF-B的构建及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人基因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PDGF-B)真核表达载体pIRES-EGFP-PDGF-B,并在293T细胞中进行瞬间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从购自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含有PDGF-B基因全长cDAN序列的质粒中扩增出PDGF-B的cDAN片段,并与真核表达载体pIRES-EGFP连接双酶切鉴定,后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将重组质粒转入293T细胞中,利用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进行表达鉴定.结果:真核表达栽体pIRES-EGFP-PDGF-B被成功构建,双酶切鉴定正确,载体能在293T细胞内正确地表达成熟的PDGF-B蛋白,并可分泌到细胞外.结论:成功构建了PDGF-B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利用PDGF-B对脊髓损伤进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陈松建;徐锡金;霍霞;张宝;梁晓;陈刚建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巨大型嗅沟脑膜瘤的手术切除

    目的:总结巨大嗅沟脑膜瘤手术切除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巨大嗅沟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切除技巧.结果:按照Simpson手术切除分级,Ⅰ级切除8例,Ⅱ级切除4例.1年后全部患者得到随访,手术后全部患者嗅觉无改善,有1例术前视力为光感的患者手术后视力无改善,其余11例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自理.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巨大嗅沟脑膜瘤的唯一方法,手术切除需要详尽的术前设计和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操作技术.

    作者:殷尚炯;刘洪泉;孙印成;王立忠;杜秀玉;王洪生;赵佩林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同部位层叠切口在晶体溶解性青光眼三联术中的运用

    晶体溶解性青光眼是过熟期白内障所导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眼科疾病,临床上较为少见,尤其现在白内障手术在白内障成熟期之前就多已实施,此种疾病就更为少见.我们自2000年至今,共治疗此类疾病9例,采用同一部位隧道内层叠切口,对晶体溶解性青光眼进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加青光眼小梁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所有病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4参考文献[1]李凤鸣.眼科全书(中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作者:何朝永;由雷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2例

    病例1,男,36岁,因左眼半固定只能向外移动4个月余,于1994年4月到我院门诊诊治.1994年1月,患者无明显诱因而出现左眼处于半固定状态,只能向外移动,同时同侧上睑下垂,瞳孔散大,对光及节反射消失,在外院眼科多次就诊无效.患者1个月前出现左侧头痛、左耳闷胀,听力下降,在外院耳鼻咽喉科就诊,并行鼻咽部活检2次,均未见癌细胞.病程中无鼻塞及涕中带血史,无头昏、咽痛及声嘶等.患者近来左侧头痛,左眼只能向外移动,左耳闷胀加重而来我院门诊就诊.

    作者:曹光明;沙亚盘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卡维地洛对慢性重症心衰患者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时慢性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室重塑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CHF患者43例,均接受常规CHF治疗(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时照组.治疗组在常规CHF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率减慢,LVEDd、LVESd、LVEF和LVMI改善的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维地洛可显著逆转心室重塑,明显改善CHF患者心脏功能,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杨应军;朱建峰;刘幼根;陈萍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儿童上尿路结石36例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作为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占据重要地位,可使患儿避免手术治疗.低能量ESWL治疗可以减轻肾损伤,减少副作用产生.我院应用德国DomierCompact Delta碎石机进行低能量ESWL治疗儿童上尿路结石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军;阮仙利;柯莽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