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琼;张永福;岑雪霞
目的:研究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患者血浆C-型利钠肽(CNP)和神经肽Y(NPY)的水平变化,探讨CNP、NPY与HPH的关系,以揭示HPH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肺动脉高压、肺心病患者30例和对照组20例,用放免法测定血浆CNP、NPY的含量,并同时测定其血氧分压和肺动脉压力.结果:(1)血浆CNP、NPY的含量在HPH组均高于对照组[HPH组为(78.20±22.31)、(209.01±42.25)pg/mL,对照组为(20.51±4.96)、(135.52±20.12)pg/mL;t=13.36,7.29;P<0.01].(2)血浆CNP、NPY与氧分压呈负相关关系(r=-0.78,-0.67;P<0.01).(3)血浆CNP与NPY呈正相关关系(r=0.68,P<0.01).结论:CNP、NPY参与了HPH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在HPH中,收缩血管与舒张血管因子均升高,二者比例可能决定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
作者:孙立红;李风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CT表现.结果:在6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中,CT表现为胆囊壁弥漫型增厚4例,局限型增厚2例.增厚的囊壁内见类圆形低密度小结节影4例,伴胆囊内结石5例.增强扫描动脉期增厚的胆囊壁轻度强化,门脉期至平衡期强化逐渐明显,囊壁结节强化不明显,出现较高密度的连续性黏膜线2例.胆囊周围浸润3例,肝侵犯1例,3例胆管扩张,肝门肿大淋巴结1例.误诊为胆囊癌4例,-般慢性胆囊炎伴结石1例.结论:通过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CT资料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
作者:张玉明;郑双丽;姚渭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接受解剖型钢板治疗的23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访.采用Ruedi-Allgower分类方法对Pilon骨折进行分类,Ⅰ型6例,Ⅱ型11例,Ⅲ型6例.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8~36个月).结果:疗效评定标准采用Bourne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优良18例,可4例,差1例.术后创口感染1例.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时间,应用塑型良好的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附on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李健;谢清华;张在恒;袁正兵;谭平先;颜登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使用接触式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治疗节段不稳型退行性椎间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节段不稳型退行性椎间盘疾病患者使用接触式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优19例,良6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3%,椎间融合率80%.结论:使用接触式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是治疗节段不稳型退行性椎间盘疾病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作者:白利明;陈鸿辉;梁伟国;叶韶晖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持续泵注舒芬太尼在长时间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椎体内固定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为主诱导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为主诱导维持麻醉,观察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麻醉恢复情况及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结果:舒芬太尼麻醉诱导迅速,且在麻醉诱导及维持中循环较稳定,术后苏醒较快,后续镇痛效果好.结论:持续泵注舒芬太尼用于长时间的脊柱手术的麻醉中比芬太尼更有优势.
作者:杨灵君;林仙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06年2月使用LCP内固定术治疗的37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平均8.5个月的随访,优31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5%.结论:早期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董飞;陈鸿辉;陈瑞光;李锋生;刘向荣;李爱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住院患儿健康教育情况,探讨影响住院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教育效果的原因并寻找高效的教育方式.方法:随机抽取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A组)、先天性唇裂患儿(B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C组)3组患先天性疾病须手术治疗的患儿陪属,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手术前、后,出院时健康教育效果.结果:术前宣教有效率,3组达57%~100%;术后宣教有效率,C组对宣教内容能演示率较低,A组行为改变较术前倒退;出院时宣教,A、B组对宣教内容完全能理解、复述并演示,有效率较高,C组仍无法达到100%.结论:对于住院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教育,施教者须针对疾病治疗的不同阶段,采用灵活的教育方式,反复多次宣教,并积极鼓励陪属及有一定遵嘱行为能力的患儿主动参与,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司徒敏雄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熵和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成人七氟醚吸入诱导联合少量丙泊酚时的数量化脑电参数和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病人反应,探讨熵和BIS监测麻醉深度的可行性.方法:50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监测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安静时的反应熵(RE)、状态熵(SE)和BIS值.静脉推注丙泊酚0.8 mg/kg,面罩吸氧(8 L/min),2 min后手控气囊吸入8%七氟醚,进行气管插管.记录静息下(t0)、静注丙泊酚后2 min(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3 min(t4)的RE、SE、BIS、平均动脉压(MAP)、HR.记录麻醉诱导开始至气管插管完成时间,观察诱导插管过程中病人的反应.结果:熵和BIS在各不同时刻点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插管前即刻降至低水平,插管后1、3 min两者均缓慢上升,均在60以下;RE、SE、BIS三者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995以上.MAP随着麻醉的加深逐渐下降(P<0.05),在t2时降至低水平(P<0.05),t3时MAP上升,t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仍低于t0、t1时刻(P<0.05),t4时MAP复降至t2时水平(P>0.05).HR变化和MAP类似.七氟醚吸入诱导病人反应如拒吸和体动等较明显(约20%);插管呛咳、颌紧、声门闭合有34例.结论:七氟醚吸入诱导时间较长,体动、拒吸、呛咳、下颌紧、暴露不良等时有存在,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不容忽视.熵和BIS均能准确监测麻醉深度.
作者:詹鸿;阮绪广;全小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瑞芬太尼(remifentanil)为μ受体激动药,其N-酰基端含酯键可被组织和血液中的非特异性酯酶迅速进行不饱和代谢,不受血浆胆碱酯酶(假性胆碱酯酶)及抗胆碱酯酶药物(如新斯的明)的影响,在血管外分布广泛,稳态时分布容积远小于其他阿片类药,持续输注后半衰期(context sensitive half time)不受输注时间长短的影响,具有起效迅速、镇痛效果好、作用持续时间短和可控性好等特点,是理想的静脉麻醉靶控输注药物.但临床研究发现瑞芬太尼有呼吸抑制、肌肉僵硬、血压过低、心动过缓等副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1],并具有潜在的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给药速度和方法对其麻醉效能及副作用有明显影响,血药浓度与药物效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密切关系.
作者:张兴安;赵高峰;屠伟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发生于呼吸道的淀粉样变性的诊断、临床分型及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6年61例淀粉样变性病人,其中发生于呼吸道的淀粉样变性有7例,分别发生于气管、声带、室带、舌,其中1例气管内支架植入,5例于支撑喉镜下显微镜下切除,3例使用CO2激光,1例行活检术.结果:7例病人均做了随访,随访时间0.5~5.5年不等,5例完整切除病人无复发,无继发全身淀粉样变;1例未做切除,仅行支架植入者,呼吸困难缓解;1例因继发于多发性骨髓瘤而行化疗者,无复发.结论:淀粉样变性以全身性多见,局限性的淀粉样变性好发于呼吸道,病理可确诊.治疗应根据病变的范围和部位,以手术为主,预后好.其中以支撑喉镜下显微镜下CO2激光切除病变效果好,可达到微创、复发率小的目的.
作者:罗小宁;陈少华;吴佩娜;陈良嗣;宋新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鼻内镜下经鼻内径路施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共28例(31眼).结果:治愈26眼,好转3眼,无效2眼,有效率94%(29/31),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经鼻行泪囊鼻腔造孔术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面部无瘢痕、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各种手术失败后的补救措施.
作者:李卫红;陈耀琴;关山越;李金其;邓洁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颌下腺以及这种颌下腺与OSAS的关系;研究摘除这种颌下腺对OSAS的疗效.方法:对20例OSAS患者颌下腺进行体检,影像学检查包括螺旋C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颌下腺摘除术中对颌下腺形态进行观察,进行颌下腺走向分析、颌下腺体积测量和病理学检查,并总结其症候群,由此引入颌下腺下垂的概念;对20例OSAS患者摘除下垂的颌下腺,术前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其中8例行术后PSG,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和随访,以确定治疗效果.结果:OSAS患者均有颌下腺下垂,即向下移位和肿大;20例患者术前PSG监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为28.58次/h,低SaO2为38%,术后监测8例AHI均在14.90次/h以下,低SaO2为75%;12例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消失,AHI在5次/h以下;8例AHI在10~14.9次/h;8例鼾声消失,12例鼾声存在但减轻,全部患者白天疲劳消除,高血压患者舒张压降至90 mmHg以下;随访8~18个月,无-例复发.结论:颌下腺下垂是鼾症可能的并发症,颌下腺下垂使舌根后坠和舌体高拱,同时压迫咽腔通道,终导致OSAS;鼾症患者的颌下腺下垂是OSAS的主要成因之一,摘除下垂的颌下腺可治愈OSAS.
作者:邓湖山;易青;陈世汉;房民琴;刘爱荣;李康;黄子斌;周桂英;韩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近年来,急诊重症外伤患者增多,麻醉处理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从麻醉方法的选择到手术中的管理、术后对患者的评估及围手术处理都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某一环节的失误都会对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严重后果,现以下例做评析.
作者:袁静;康凯;冯晶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肠闭锁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总结44例新生儿肠闭锁的临床资料,十二指肠闭锁3例,空肠闭锁16例,回肠闭锁25例.病理类型,隔膜型5例,盲端型37例,多节段型2例.结果:存活38例,术后存活率86.4%.术后随访1~10年,疗效满意.术后死亡3例.结论:手术是治疗本病的唯一手段,手术方式应根据闭锁部位及类型选择.本病的疗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产前B超检查对于预后有益.
作者:沈涤华;施诚仁;余世耀;吴燕;严文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的动态表达及其作用.方法:成年Wister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建立大鼠脊髓压迫伤模型,以原位杂交法测定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TR的动态变化.结果:脊髓压迫伤后2 h TR mRNA表达开始增高,6~12 h达到高峰,24 h开始下降,48 h降到正常水平.结论:脊髓损伤后TR合成增加,通过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及抑制细胞凋亡,对脊髓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魏福堂;夏春林;张智伟;张洪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保守治疗效果常不满意,而手术是遏制股骨头坏死进程和防止塌陷的基本方法和重要前提,笔者就近年来国内外对保留股骨头的ANFH手术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蔡广荣;李文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用细胞离心机制作液基细胞涂片筛查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颈管刷收集宫颈外口和颈管细胞,将刷头直接插入装有液基处理试剂的离心管中,用Cytospin4细胞离心涂片机离心5~8 min,制成宫颈液基薄层涂片.结果:常规巴氏制片组共8 600例,阳性病例共35例,其阳性率为0.41%,液基薄层制片组共5 410例,阳性病例共78例,其阳性率1.44%,后者的阳性检出率提高至前者的3.5倍,且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细胞离心涂片机可以明显提高宫颈脱落细胞的阳性检出率.
作者:刘继英;龚云辉;田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死亡病因及治疗.方法:对我院1997-2006年救治的13例死亡的新生儿先天性膈疝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是肺发育不良和肺动脉高压.结论: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病死率高,加强产前诊断及出生前、术前设法促进肺发育是关键.
作者:唐沂;宋金枝;潘小梅;黄进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患者女,71岁,因头晕、行走不稳伴双耳耳鸣1年入院.查体:神清,颅神经阴性,双侧Rossolimo征(+),四肢肌力正常,病理征阴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稳准.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颈部血管B超提示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硬化斑块形成.
作者:马孝俊;郑俊;徐建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注对吸烟者肺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将肺切除术后132例吸烟患者根据术前吸烟量大小,分为A、B两组,每组再分为两组A1、A2和B1、B2组,其中A1、B1组术后第1~5天进行纤支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注治疗,A2、B2组予单纯常规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结果:吸烟量大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P<0.05),常规治疗组(A2、B2)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纤支镜治疗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注治疗对肺切除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有预防作用.
作者:王英禹;张瑞;程庆书;王云杰;孙晓燕;刘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