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X射线照射后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功能

卜俊国

关键词:鼻咽肿瘤, 基因, MDR, P-糖蛋白, X线, 肿瘤细胞, 培养的
摘要:目的:检测鼻咽癌CNE2细胞射线照射前后多药耐药基因(mdr1基因)及其编码产物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及其功能的变化.方法:利用RT-PCR、Westerb blo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NE2细胞射线照射前后的mdr1基因和P-gp的表达及对柔红霉素的外排功能.结果:鼻咽癌CNE2细胞射线照射前mdr1基因、P-gp不表达;射线照射后较长时间内mdr1基因、P-gp均明显表达,对柔红霉素的摄取较射线照射前高.结论:鼻咽癌低分化鳞癌细胞CNE2射线照射后化疗敏感性增高,除了多药耐药机制外可能尚存在其他耐药机制.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乙型肝炎76例肝脏病理与病毒标志物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乙肝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与肝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76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并运用时间免疫分辨方法检测其血清HBsAg、HBeAg滴度,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含量.结果:各型肝炎HBsAg、HBeAg及HBV DNA含量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各型HBeAg阳性率均低于HBVDNA阳性率,S1~S4及G1~G4的HBV DNA含量差异无显著性,而S1和G1组HBeAg滴度较高,与其他级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乙型肝炎血清HBsAg和HBeAg滴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无相关性,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和纤维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何艳;黎津伶;蒋永芳;龚国忠;罗开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植物日光性皮炎1例

    植物日光性皮炎(phytophotodermatitis)是患者过多服食光感性植物,并经受强烈日晒后所引起的急性光毒性炎症反应,皮疹好发于面部、手部等暴露部位,局部皮肤高度红肿、瘀斑、丘疹、水疱、血疱或坏死等[1].

    作者:陈建华;周辉;钟文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其治愈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年住院肺出血患儿17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原发病进行分析,观察其肺出血前主要临床表现及肺出血对X线改变的影响,并进行综合治疗.结果:临床缓解10例,治疗后血气明显改善,少量肺出血较易缓解.结论:减少早产儿出生率可大大降低肺出血的发生,已出生早产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提高肺出血患儿的存活率.

    作者:郭璟;郑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的研究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SHL)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和组织发生.方法:对6例SHL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以下15种抗体免疫表型的标记,TTF-1、EMA、AE1/AE3、SP-B、Vimetin、CD31、Ⅷ因子、S-100、CgA、Syn、Calretinin、MC及ER、PR、P53.结果:肿瘤组织形态多样,主要由实性区、乳头状区、血管瘤样区和硬化区四种组织形态构成,瘤细胞主要由立方细胞和多角形细胞组成.两种细胞共同表达TTF-1和EMA,AE1/AE3、SP-B仅在立方细胞中表达;ER、PR多在多角形细胞中表达,P53在两种细胞中均有表达.结论:SHL可能起源于多潜能的原始呼吸道上皮细胞;SHL的组织形态特征,结合TTF-1、SP-B、EMA、AEl/AE3等免疫表型的标记,有助于SH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陈东;商建峰;王伟;肖磊;张慧信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悬雍垂软腭咽成形术(UPPP)前后的变化.方法:选取OSAHS患者45例,其中30例未予治疗,15例行UPPP手术治疗;选取1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和15例正常人作对照,测定各组睡前23:00及次日晨起7:00血清中VEGF和EPO浓度.比较不同严重程度的OSAHS患者及UPPP手术前后血清VEGF和EPO浓度的变化.结果:重度OSAHS患者晨起血清中VEGF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VEGF浓度与OSAHS病情严重度有显著相关性;经UPPP手术治疗后,睡前及晨起VEGF浓度都较手术前明显下降.OSAHS轻中度、重度患者血清EPO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手术前后血清EPO水平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OSAHS患者晨起血清VEGF浓度明显升高,OSAHS病情严重度与VEGF水平显著相关,UPPP手术在近期内能显著改善OSAH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缺氧程度.夜间低氧对病人EPO水平无明显影响,UPPP手术后EPO浓度也无明显变化.

    作者:魏敏;吴玉红;周燕斌;曾显声;严英硕;李志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影响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的临床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的临床因素.方法:103例因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增高(>4.00 ng/mL)行了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对可能影响穿刺活检阳性率的各种因素如经直肠B超、前列腺指检、前列腺按摩、急性尿潴留、前列腺炎等进行分析.结果:单纯PSA增高而无其他影响因素的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前列腺癌)为32.4%,PSA增高而伴有以下可能影响PSA的因素穿刺阳性率分别为,急性尿潴留17.6%(P<0.01)、直肠指检22.7%(P<0.05)、前列腺按摩25.0%(P<0.05)、前列腺炎2/8(P<0.01)、经直肠B超检查2/7(P>0.05).结论: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可受多种临床上常见的因素如直肠指检、前列腺按摩、急性尿潴留、前列腺炎影响,评估前列腺穿刺活检时应予重视.

    作者:张文广;程惠安;温小明;汤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蛋白丢失性胃肠病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的病因、诊断与治疗,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蛋白丢失性胃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收集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结果:肠系膜淋巴管阻塞、肠黏膜屏障损伤、肠黏膜通透性增加等是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的主要病因,发热、消瘦、乏力等是其主要临床表现.结论:临床症状结合全消化道造影、CT及同位素扫描能有效诊断该病,病因治疗为主辅以要素饮食是其主要治疗方式.

    作者:张迎春;智发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早产儿早期微量滴服喂养观察

    随着医学进步和医疗技术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上升,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得到治疗.早产儿由于各脏器发育不成熟,成功治疗过程牵涉面广.特别是早产儿早期喂养不耐受,依赖静脉营养,治疗时间长,故如何成功开始早期喂养是成功治疗早产儿的关键之一.

    作者:徐利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乳腺癌化疗后继发急性髓性/自然杀伤细胞白血病1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加深对急性髓性/自然杀伤细胞白血病(myeloid/natural killercell acute leukemia,MY/NK AL)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乳腺癌化疗后继发MY/NK AL,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例MY/NK AL在形态、组织化学染色、免疫分型上类似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变异型,胞浆内可见细小的嗜苯胺蓝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同时表达髓系(CD33,CD13,MPO)和NK细胞(CD56)相关抗原,CD16(-),HLA-DR(-),两次染色体检查均见复杂异常核型,但未见t(15;17)、PML/RARα基因.临床上有浸润症状(淋巴结肿大、皮肤结节性浸润),全反式维甲酸及三氧化二砷治疗无效,HA方案化疗有一定疗效.患者终因严重心衰、肺部感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亡.结论:MY/NK A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白血病,极易误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变异型,但两者具有不同的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特征.正确鉴别两者,对于选择何种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晓辉;卞锦国;严云;梁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脑红蛋白与脑损伤研究现状

    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由德国Burmester等[1]于2000年首先报道,研究发现Ngb只占全脑组织总蛋白含量的0.01%,与氧有很高的亲和力,有利于氧转运通过血脑屏障和提高脑组织氧的利用率等.近几年国内外已有不少相关研究,包括Ngb对脑组织的正常供氧机制,以及脑缺血缺氧性损伤等病理状态下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现对此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高贵山;于晓军;徐小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人源性单链抗体在生殖器疱疹治疗中的应用

    单链抗体(scFv)是将抗体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基因通过一短肽链连接后融合表达出来的抗体片段,其大小为完整抗体分子的1/6,有与天然抗体相同的抗原结合特征,它又缺乏Fc片段,失去了Fc介导的受体结合作用,使得其快速向靶部位集中;同时scFv还具有分子量小,易入靶细胞,有较强的组织穿透力;免疫原性低,不易产生人抗鼠抗体反应;无Fc段,不易与靶细胞外的细胞结合,且组织分布率高等特点.

    作者:王颖;杨慧兰;樊建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壳三糖苷酶活性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通过对血清中壳三糖苷酶活性及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探讨其与冠心病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6例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阳性患者的血清壳三糖苷酶活性、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进行分析,并根据CAG结果将其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不同狭窄支数分组,与对照组分析比较其临床意义,同时对壳三糖苷酶基因第10号外显子的24个碱基对重复序列突变进行研究.结果:冠心病组血清壳三糖苷酶活性、CRP及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同时多支狭窄的病人其壳三糖苷酶活性大于1支狭窄的病人(P<0.05),冠脉狭窄程度不同者差异也存在显著性(P<0.05),但CRP、IL-6在不同分组中无明显差异.壳三糖苷酶第10号外显子24 bp核苷酸缺失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壳三糖苷酶活性与冠状动脉病度密切相关,有望作为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标志物.未发现对照组与冠心病组之间壳三糖苷酶基因型(NN、ND、DD)和等位基因(N、D)的频率差异存在显著性,提示该基因变异不一定是中国人群冠心病发病的易感因素.

    作者:刘兴晖;王伟灵;宋惠;李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央电子胎心监护在产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在产程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640例头位妊娠初产妇分成两组.研究组320例,在产程中应用广州三瑞公司研制的中央电子监护系统进行监护.对照组320例,应用传统的方法听诊胎心.结果:研究组胎儿宫内窘迫检出率明显提高(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时应用胎心监护能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刘家凤;白玮;张文婷;董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Y型留置针两种操作方法的比较

    我院手术室自2005年起使用Y型BD留置针后,在护理人员中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操作,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观察,得出这两种方法有明显的优劣之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彩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50例

    我科于2005年1月起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50例,疗效满意,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现总结如下.

    作者:谢顺英;盘宗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CD45RO、CD3阳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报告1例CD45RO、CD3阳性表达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并结合文献讨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治疗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HE染色、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检测结果.结果:患者女性,32岁,肿块位于右颈部,镜下瘤细胞形态多样性,核大于正常淋巴细胞2倍以上,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膜除CD45、CD20、CD79α阳性外,CD45RO和CD3也呈弥漫强阳性.结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般表达B细胞标记,也可同时表达T细胞标记.

    作者:林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纤维支气管镜和电子气管镜在成人不典型支气管异物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和电子气管镜在成人不典型支气管异物诊治中的作用,提高成人支气管异物的诊治水平.方法:利用纤维支气管镜或电子支气管镜进行检查并镜下取异物.结果:本组19例支气管异物经气管镜检查发现,同时镜下取出异物16例,取异物成功率84%,3例因异物钳夹困难,由外科手术取出.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或电子支气管镜对不典型支气管异物确诊率高,操作简单,取异物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晓;陈公平;林其昌;郑靖;郑志萍;张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CD40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CD40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及其与Graves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对367例Graves病患者和373例正常对照者CD40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的相关性.结果:中国汉族人群CD40基因启动子区存在两处变异:-295C/T和-1C/T,两位点紧密连锁,D'=0.98.两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型和单倍型分布频率在病例-对照比较中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在女性人群中,-295T和-1C与Graves病有明显关联,P值分别为0.025和0.011;单倍型CT在女性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36%和44%,P=0.007.结论:CD40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可能与女性Graves病发病有关,但与男性Graves病发病无关.

    作者:孙玲玲;褚迅;黄薇;毕富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提高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促进呼吸道感染恢复,降低呼吸道感染复发率.方法:1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单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对两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急性期发热、咳嗽、扁桃体肿大、肺部罗音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呼吸道感染复发率显著降低,总有效率93%.结论:匹多莫德口服液可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良好,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效的免疫治疗药物.

    作者:贾黎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酒精性肝病10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AL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LD患者以男性为主,日饮酒量45~600 g,平均年限21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发病年龄均在41~50岁达高峰.ALD的血清酶学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异常,以AST、GGT、AST/ALT升高显著.结论:ALD发病有逐年增多趋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于有饮酒嗜好的病人,应定期对AST、AST/ALT、GGT、TBIL等生化指标进行监测,从而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苏俊;廖彩仙;周杰;唐浩;张春兴;张守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