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代华;柴伟;孙绪德;姚立龙;彭德民;高昌俊;杨永惠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和中性鱼精蛋白锌(NPH)对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65例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应用甘精胰岛素或NPH胰岛素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血糖和HbA1c均下降、C肽升高,但甘精胰岛素组降糖更明显,且低血糖发生较少.结论:应用甘精胰岛素比NPH治疗初发的2型糖尿病有更好的疗效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作者:赵玉珠;宋晓燕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通过比较脑血流灌注和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观察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缺血程度与该部位葡萄糖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6例患有不同程度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病人及1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99Tcm-乙撑双半胱胺酸二乙酯(99Tcm-ECD)灌注显像和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细胞代谢符合线路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变部位呈现脑血流灌注减低而脑葡萄糖代谢增高的不匹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缺血部位血流灌注减低而葡萄糖摄取增高,并不代表神经元对葡萄糖的利用增高.
作者:张人玲;刘丹;关乐;翟勇;苗绍惠;盛树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无痛麻醉应用于超声内镜检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110例接受超声内镜检查患者(除外禁忌证)为观察对象,在麻醉医师监护下选用异丙酚静脉麻醉.记录患者接受检查前后不同时点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观察不良反应、用药剂量、并发症、操作时间、清醒时间及内镜医生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平均丙泊酚用量为268mg(100~400 mg),平均操作时间约16min(3~40 min).所有病例均一次操作成功.无重大不良反应出现.检查中血压、心率较检查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5例(13.6%)血氧减低<95%,血氧降低<90%者8例(7.3%),但无一例出现严重低氧血症即血氧<85%.内镜医生认为95.5%(105/110)的病例检查过程很顺利或顺利,所有病人均对麻醉表示满意及愿意再接受检查.结论:麻醉医师指导下异丙酚静脉麻醉应用于超声内镜检查安全可行.
作者:余细球;刘锦涛;邓世辉;侯华军;陈彩霞;杨建荣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Lacy等首次用胰岛移植成功地改善糖尿病大鼠的高血糖症状以来,胰岛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恢复1型糖尿病人健康、实现胰岛素自给有效的方法,一直是糖尿病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课题.
作者:吴建红;董梁;宋跃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按入院顺序单盲法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用炎琥宁治疗,对照组50例用更昔洛韦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止泻、止吐、退热及脱水纠正时间、总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炎琥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满意,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蓉;赵小芳;陈飞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脂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用日立7600-1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Beckman Immage测定35例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冠心痛患者、30例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和45例体检健康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水平.结果:3个疾病组hs-CRP水平及血脂各项(TC、TG、LDL-C)均比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与冠心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疾病组HDL-C比健康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作为一个炎症因子,在预测糖尿病及其并发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紊乱,与hs-CRP联合应用能判断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
作者:孙芹敏;孙国华;吕璘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烧伤方外涂治疗实验性烫伤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烧伤方和京万红软膏外涂实验性烫伤小鼠的背部皮肤,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其对小鼠机体抗氧化防卫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结果:烧伤方组和京万红软膏组能提高实验性烫伤小鼠血清SOD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烧伤方对实验性烫伤小鼠SOD有升高作用.
作者:刘心亮;曾小粤;温志鹏;熊益群;邸振福;王重阳;徐绍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发心房纤颤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1例MHD并发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MHD并发心房纤颤发生率为16%.11例均有严重的心脏损伤、贫血及营养不良.MHD并发心房纤颤时室率加速可诱发或加重左心功能不全或低血压.结论:MHD患者并发心房纤颤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同龄人群.对有心脏严重损伤、贫血、营养不良、高龄或MHD时间长者,血液透析期间应及时调整应对策略,避免血压、血容量、血电解质短期大幅下降而诱发心房纤颤.
作者:姚于泓;许平辉;池小凤;张晓莺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慢性气道炎症和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两个主要的病理生理特征,病变呈进行性发展,终导致不可逆的肺功能丧失和肺组织毁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活动能力.
作者:刘华;王华;陈艳波;李兰英;崔小湖;张柏芳;赵泳谊;康健;陈荣昌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合并的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用药组给予PGE1和α硫辛酸,对照组单用PGE1,其他治疗方案相同,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联合用药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单药组[症状评分(2.7±0.2 vs 3.8±0.3,P<0.05);体征评分(4.3±0.4 vs 5.6±0.3,P<0.05);正中神经传导速度(45.7±4.8)m/s vs(41.1±2.0)m/s,P<0.05].结论:PGE1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协同效应.
作者:王晶;宋薇;黄璟;屈玉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于下段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导致的一系列慢性症状和食管黏膜损害.其疾病谱广泛,包括反流性食管炎(RE)、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及Barrett食管(BE),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症状多,既有消化道症状,又有消化道外症状.
作者:朱朝阳;李艳波;梁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早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脱水剂、血管扩张剂、维生素、神经营养药物及高压氧综合治疗,并分析其效果.结果: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应用此方法治疗,外伤后24 h内就诊20例中5例恢复至0.8以上,外伤后1周以内就诊10例中7例提高至0.25~0.6,伤后超过1周就诊者治疗效果不理想,伤后无光感和视觉诱发电位(VEP)无波幅者效果也不理想.结论:早发现,早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辅助血管扩张剂等综合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效果确切,VEP可作为诊断依据、判断预后和跟踪用药的指标.
作者:钟帆;陆晓和;彭小娟;钟彦彦;桑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3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住院婴幼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病情重,并发症多(19例),肺外并发症以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为主.结论: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病原学诊断有重要意义.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除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外,应注意综合治疗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
作者:梁丽雯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胸腔置管注入高聚金葡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3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皮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高聚金葡素.结果:30例患者置管安全,胸腔灌注有效率87%,毒性反应小.结论:经皮胸腔置管安全,放管时间长,减少多次穿刺,高聚金葡素毒性小,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朝英;林海锋;王秀桂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尿路感染常见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分析我院近10多年因尿路感染而住院治疗的78例婴儿幼儿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男女患病比例相近,新生儿期女童多见.女婴尿道较短,易被粪便污染,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原因;另一原因是合并泌尿系畸形(15例,占19%);全身或局部免疫功能低下亦是发病的另一因素.仅有38例(49%)完成二项以上影像学检查,膀胱输尿管反流阳性2例.临床表现不典型.结论:明确尿路感染,须寻找潜在病因,强调影像学检查的重要,好能予随访.
作者:刘庆日;马建中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上消化道异物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滞留在上消化道的各种物体,他们不能被消化,同时又难以通过消化道狭窄部,若处理不当,可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
作者:王卫政;宁经珍;何长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误诊的2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误诊原因.结果:在2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无胸痛和胸痛症状、疼痛部位不典型导致误诊各3例,以晕厥、失语、肢体活动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误诊为急性脑血管意外3例,以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急性左心衰竭和以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而误诊各3例,以心律失常为首发症状误诊者3例,多种心脏病并存过于重视原发疾病导致误诊2例.结论:通过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原因的回顾性分析,可以加强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黄新宇;陈祖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抢救重危病人、测定中心静脉压、长期静脉给药、胃肠道外营养支持治疗、化疗等常用的外科技术,在普通外科应用广泛.我科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或危重患者常规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由于锁骨下静脉较颈内静脉易于固定,检测中心静脉压较颈内静脉标准、可靠,故首选锁骨下静脉穿刺途径.
作者:王振发;王瑜;王烈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全肠道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膳食纤维肠内营养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该两组为术后24 h取材.第3组为普通肠内营养组(EN组),第4组为膳食纤维肠内营养组(FEN组),营养支持7 d后取材.上述4组均行回、结肠形态学检查,细菌及内毒素移位、结肠固有层淋巴细胞分布检测,用循环D-乳酸法测定肠道通透性.结果:I/R组大鼠回、结肠黏膜萎缩,腺体稀疏,黏膜下层水肿、出血.FEN组肠黏膜形态学变化好于EN组.I/R组细菌移位率、血浆D-乳酸、血浆内毒素显著高于对照组;FEN组D-乳酸、内毒素水平低于EN组.I/R组结肠固有层CD4+、CD8+T淋巴细胞显著低于其余各组.FEN组CD4+、CD8+T淋巴细胞较EN组增多.结论:添加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在维护肠黏膜屏障、改善肠道免疫功能、防止细菌及内毒素移位方面作用优于单纯肠内营养.膳食纤维能提高结肠局部免疫功能.
作者:郑聪;刘纳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宫颈持续性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types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将170例宫颈持续性hr-HPV感染患者分为3组,治疗一组用干扰素栓阴道用药,治疗二组用干扰素肌注,对照组不用任何治疗,检测6个月后hr-HPV有无转阴.结果:治疗一组、治疗二组、对照组hr-HPV的转阴率分别为77%、80%、11%,治疗一组、治疗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治疗一组与治疗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5).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治疗后的hr-HPV持续感染与无CIN的hrHPV亚临床的持续感染,干扰素治疗后阴转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能有效地治疗宫颈持续性hr-HPV感染,局部用药简单、方便、副反应少.
作者:谢红;杨菊芳;马利国;张金玲;王莉菲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