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伤性结肠损伤诊治经验和教训

于锋;郑榜祥;王兴良;毛晓峰

关键词:创伤性, 结肠损伤, 诊治经验, 早期诊断, 诊断比较, 脏器损伤, 延误诊断, 生活质量, 腹部外伤, 发生率, 选择, 术式, 患者, 处理
摘要:结肠损伤在腹部外伤中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处理较为困难,由于结肠损伤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且延误诊断.回顾分析本院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52例结肠损伤,探讨如何提高早期诊断,对损伤的结肠进行修复,选择合适术式,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

    目的:评价低分子量肝素(LMWH)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APL合并DIC住院患者18例,在治疗原发病、补充凝血因子及抗血小板治疗的同时加用低分子量肝素的疗效.结果:18例APL合并DIC患者中有12例治愈,显效5例,1例死亡,有效率94%.结论:低分子量肝素用于治疗APL合并DIC是经济、安全及有效的;而积极治疗原发病、补充凝血因子、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作者:林智辉;王秀菊;孙小娟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和探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感染分布及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运用血平板进行常规接种培养,用MICROSCAN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结果:临床标本分离CNS共166株,其中前列腺液培养分离出89株(53.6%),痰培养分离出33株(19.9%),尿培养分离出27株(16.3%),血培养分离出10株(6.0%),另外7株(4.2%)来源于伤口分泌物培养.分离出的致病性CNS主要有溶血性葡萄球菌63株、表皮葡萄球菌42株、腐生葡萄球菌16株、施氏葡萄球菌16株、其他CNS共29株.MRCNS分离率61.6%,药敏显示多重耐药.万古霉素仍然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对MRCNS有一定的敏感性.结论:CNS已成为临床上为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同时也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可引起前列腺、呼吸道、伤口、血液等有关感染,体外药敏试验显示CNS大多呈多重耐药,对青霉素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对糖肽类抗菌药物较敏感,提示万古霉素仍然是治疗MRCNS感染时的首选药物.

    作者:温晓玲;万根平;刘贤丽;林铿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成人急性喉炎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成人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将75例成人急性喉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照组35例给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其余治疗相同,对治疗3 d后临床表现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52%),好转17例(42%),无效2例(5%);对照组痊愈12例(34%),好转20例(57%),无效3例(9%).经Wilcoxon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侧P<0.001).结论: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成人急性喉炎疗效优于地塞米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冼德生;刘邦华;苏炳泽;周学军;黄继红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福松用于老年人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福松在老年人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作用,探讨提高老年人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效果的方法.方法:将203例接受检查的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检查前2 d开始服福松,每晚5 g,检查前4 h服硫酸镁60 g,随后饮水1 000 mL;对照组不服福松,硫酸镁溶液服用方法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105例,对照组98例.观察组肠道准备清洁者(1级)占88.6%,肠道准备尚可(2级)占7.6%,肠道准备差者(3级)占3.8%,插镜达盲肠或回肠末段者92.4%.对照组肠道准备清洁者(1级)占73.5%,肠道准备尚可者(2级)占11.2%,肠道准备差者(3级)占15.3%,插镜达盲肠或回肠末段者81.6%.对照组肠道准备差的16例,嘱增加硫酸镁30 g并继续饮水500 mL,增加活动后10例继续完成检查,6例因不良反应放弃检查.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腹胀、头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7.6%,对照组为12.2%.结论:福松联合硫酸镁口服,有利于提高肠道清洁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是较好的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方法.

    作者:仝巧云;朱宗耀;周华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奎硫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奎硫平和奋乃静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对照研究,奎硫平组58例,剂量25~400 mg/d,平均(137±80)mg/d,奋乃静组53例,剂量2~20 mg/d,平均(4.8±1.4)mg/d,疗程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4、8、12周末应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BEHAVE-AD评分显著下降(P<0.01),两组病人之间治疗前后BEHANE-AD的减分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奋乃静组85%有锥体外系反应,明显高于奎硫平组的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奎硫平和奋乃静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疗效确切,奎硫平起效更快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文启琴;孔洁华;黄凤霞;陈建平;徐世超;符卫仙;温全球;徐昌武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细针抽吸活检术的探讨

    目的:评价CT引导经皮肺细针抽吸活检术在肺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2年2月至2007年3月期间,45例肺内病变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细针抽吸活检术,将吸取的细胞涂在玻片上,送病理科检查,得到明确的病理和细胞学诊断,统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分析可能的原因.结果:44例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98%.腺癌19例,鳞癌9例,转移癌2例;腺鳞癌、大细胞癌和小细胞癌各1例;炎性假瘤5例;结核瘤3例;错构瘤1例;病理结果为出血和坏死的各1例,这两例其中1例行二次穿刺,病理结果为低分化腺癌,1例有手术指征行手术治疗,病理结果为中分化腺癌.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气胸3例,少量肺出血2例.结论:CT引导经皮肺细针抽吸活检术是一种微创、临床应用准确性较高、并发症较少的有效检查方法,有助于肺部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对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丽军;蔡为民;曹文洪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联合方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柳氮磺胺吡啶(SASPP)+帕夫林(TGP)、MTX+TGP、MTX+SASP以及SASP+TGP四种联合方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初步疗效和安全性.方法:AS患者121例,随机分成4组,A组(MTX+SASP+TGP)28例、B组(MTX+TGP)31例、C组(MTX+SASP)29例及D组(SASP+TGP)33例.观察治疗前后腰痛指数(VAS)、晨僵时间、外周关节痛指数、Schober试验、指地距、枕墙距、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变化,同时观察了治疗前后骶髂关节CT改变,比较四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共有118例患者完成试验.(1)4组方案治疗半年时,晨僵时间、外周关节痛指数、指地距、枕墙距、ESR、CRP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对腰痛指数无显著影响;治疗1年时,腰背痛指数、晨僵时间、外周关节痛指数、Schober试验、指地距、枕墙距、ESR、CRP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胸廓活动度与治疗前无差异.(2)治疗后复查骶髂关节CT,与初诊时比较,无明显变化占大多数.(3)治疗半年时各组总有效率为76.9%、22.6%、28.6%和24.2%,A组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显著,B、C、D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1年时,各组总有效率为92.3%、58.1%、82.1%和54.5%,A、C与B、D组相比差异显著,A与C组、B与D组无显著差异.(4)4组治疗副反应均较轻,其中D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仅27.3%,C组高达64.3%,A与B组类似,分别为42.3%和45.2%.结论:联合使用MTX、SASP和TGP治疗AS的疗效优于其中两两联合,具有见效快、维持时间长、安全性高、病人耐受性好等优点.

    作者:张育;李国青;孟德纤;马莉;顾健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肝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肝辅助装置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的疗效、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25例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应用上述人工肝方法进行治疗70次,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胆碱酯酶等指标判断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及患者耐受情况,判断安全性及可行性.结果:患者意识模糊、黄疸、乏力、腹胀、纳差等症状均明显缓解,血清总胆红素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TA上升,治疗后近期有效率达72%,不良反应主要以血浆过敏居多,未发生大出血、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患者耐受良好.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PE联合CVVH可显著改善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提高近期存活率,且安全可行,值得在国内推广应用.

    作者:梁勇;朱宇佳;陈昌枝;杨家进;杨小勇;梁立强;杨柳芬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重度子痫前期与低蛋白血症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低蛋白血症对重度子痫前期妊娠结局的影响及胎儿生长和死亡情况.方法:对117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按是否发生低蛋白血症分为低蛋白血症组和非低蛋白血症组,对其一般资料、并发症、胎儿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合并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为63.2%,其发病时间、终止孕龄均明显早于非低蛋白血症组(均P<0.05);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子痫、肾损害、眼底损害、心功能不全明显高于非低蛋白血症组(均P<0.05).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增加(P=0.000),新生儿窒息率也存在差异(P=0.038);两组存活胎儿体重比较,低蛋白血症组明显降低(P<0.05),且血浆白蛋白值与新生儿体重呈正相关性.结论:并发低蛋白血症是重度子痫前期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并可造成围生儿不良结局.

    作者:林青;周新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血小板减低症2例

    自Onder等于1980年报道1例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低症以来,国内外广泛关注.其发生率报道差异较大,为0.09%~1.26%不等.而EDTA是血细胞计数常用的抗凝剂,临床上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低症并不罕见,足以引起同行重视.我们于2006年11月至2007年1月发现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低症2例,我们采用不同抗凝剂对血小板进行检测,现报告以下.

    作者:庄豪;李万娇;何今贤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治疗胆总管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医疗制度的改革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势在必行.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是适应新形式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是医护人员对某个手术或手术所做的适当、有顺序性和时间性,有计划地大限度地缩短康复时间和减少资源的浪费,使病人获得佳的照顾质量.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我科在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实施护理路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莉;周晓兰;谢春玲;冯晶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系统健康教育对颈椎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颈椎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20例颈椎骨折患者在心理诊治、出院时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2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发生并发症,有12例出院时基本生活能自理,8例出院后经随访和功能锻炼指导后基本生活也可自理.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可增强患者对治疗、护理工作的配合能力,增强患者自我康复的意识,对缩短治疗时间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李桂英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平均白细胞前向散射强度在尿路感染中意义的探讨

    UF-100尿沉渣分析仪定量分析尿液中的白细胞对诊断尿路感染有着很高的临床价值[1].UF-100利用前向散射光强度(Fsc)、前向散射光脉冲宽度(Fscw)、荧光强度(Flc)、荧光脉冲宽度(Flw)等参数来描述尿中白细胞.凭借白细胞在散点图上分布的区域,可为急慢性尿路感染的初步诊断提供帮助.本研究对急慢性尿路感染患者尿液进行分析,以了解平均白细胞前向散射强度(WBC-MFsc)与急慢性尿路感染的关系.

    作者:张娟安;胡友明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激光光凝配合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目的:观察激光光凝后配合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A组49只眼做激光光凝治疗后静脉滴注银杏达莫;B组50只眼,只单纯做激光光凝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结果比较,主观感觉和视力提高A组明显优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底情况改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激光光凝配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能巩固光凝治疗后的疗效,减少光凝后的副反应,并改善糖尿病人的全身症状,但其对激光治疗后视网膜新生血管或无灌注区退变无明显影响.

    作者:彭伟敬;曾存迪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法对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分析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和组织追踪法(TT)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获标准心尖长轴切面、心尖二腔切面和心尖四腔切面,分别应用QTVI和TT技术分析17例HCM患者(HCM组)和18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左室长轴方向不同室壁节段的多普勒速度曲线和位移曲线,测量收缩期峰值速度(Vs)和收缩期峰值位移(Ds).结果:HCM组患者不同室壁节段的Vs和Ds均降低,分别与对照组相比,绝大部分节段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HCM组患者同一水平不同节段的平均峰值速度和平均位移大部分较对照组降低,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HCM患者左室长轴心肌各节段收缩功能较正常人减低.QTVI和TT能定量评价HCM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

    作者:陈爱;黄云健;张生光;俞静;汪荣金;李伟伟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妊娠误诊分析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以往罕见的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esarean section pregnancy)的发生率逐渐增多,它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时,胚胎着床在前次子宫切口处,随着妊娠的进展,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植入,严重者可穿透子宫造成子宫破裂,如果误诊为早孕而行人工流产时则易发生术中大出血,危及生命.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报告如下.

    作者:赵昌银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液2 mL(1 mg),联合盐酸氨溴索液2 mL(15 mg),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5 mg联合靡蛋白酶4000 U,两组均加生理盐水至5 mL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次,疗程5~7 d.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48 h肺功能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应用雾化吸入治疗,既扩张了支气管平滑肌,又促进了痰液的排出,改善了肺功能,缩短了疗程,给药途径方便,安全有效,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黄燕玲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综合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血管球囊扩张术、动脉溶栓、血管内支架置入等综合介入技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对16例手术患者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中及术后严密监测血压,并加强对出血、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的观察.结果:16例手术均成功,术后缺血和疼痛相关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综合介入技术有效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重要保障.

    作者:刘永娥;杨娇弟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左旋卡尼汀与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联合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与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联用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入院顺序将78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以改善心力衰竭.治疗组40例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左旋卡尼汀,疗程14 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心力衰竭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和66%,对心绞痛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和60%,对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和57%,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左旋卡尼汀辅助常规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这可能与改善心肌的能量代谢有关.

    作者:刘平;赵艳芳;徐建新;王砚青;徐彧;陈群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高龄胸腔积液合并全血细胞减少1例的护理

    全血细胞减少症为临床常见病症,而胸腔积液合并全血细胞减少症在临床上则相对少见,除胸水可引起病人肺源性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可引起心源性呼吸困难,慢性贫血也可引起循环性呼吸困难[1],另外还可表现感染和出血,增加了护理的难度.我科2006年9月收治了1例以全血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的胸腔积液高龄患者,病人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还出现咯血症状,病人和家属心理负担极大,经过近1个月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钟晓丽;朱张国 刊期: 2007年第1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