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彭捷;王莉莉;卞金俊;邓小明

关键词: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acute lung injury, 急性呼吸困难, 急性呼吸窘迫, 临床表现, 低氧血症, 肺水肿, 致死, 诊治, 发热
摘要: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是输血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急性呼吸困难、发热、肺水肿和低氧血症等.其起病急骤,重者可致死,必须提高警惕,及时诊治.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激光光凝配合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目的:观察激光光凝后配合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A组49只眼做激光光凝治疗后静脉滴注银杏达莫;B组50只眼,只单纯做激光光凝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结果比较,主观感觉和视力提高A组明显优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底情况改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激光光凝配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能巩固光凝治疗后的疗效,减少光凝后的副反应,并改善糖尿病人的全身症状,但其对激光治疗后视网膜新生血管或无灌注区退变无明显影响.

    作者:彭伟敬;曾存迪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脊髓损伤后早期应用FK506抑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FK506对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采用Allen's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应用FK506治疗组(n=30)和应用生理盐水对照组(n=30),于伤后不同时间点取材,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aspase-3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同时以BBB评分法评价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治疗组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存在caspase-3的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两者都于伤后24 h达高峰,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P<0.05);治疗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FK506能抑制脊髓损伤后caspase-3的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减轻继发性损害,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作者:潘峰;陈安民;郭风劲;祝成亮;陶凤华;赵东明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法对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分析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和组织追踪法(TT)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获标准心尖长轴切面、心尖二腔切面和心尖四腔切面,分别应用QTVI和TT技术分析17例HCM患者(HCM组)和18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左室长轴方向不同室壁节段的多普勒速度曲线和位移曲线,测量收缩期峰值速度(Vs)和收缩期峰值位移(Ds).结果:HCM组患者不同室壁节段的Vs和Ds均降低,分别与对照组相比,绝大部分节段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HCM组患者同一水平不同节段的平均峰值速度和平均位移大部分较对照组降低,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HCM患者左室长轴心肌各节段收缩功能较正常人减低.QTVI和TT能定量评价HCM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

    作者:陈爱;黄云健;张生光;俞静;汪荣金;李伟伟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血脂康早期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脂康早期干预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2例ACS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血脂康胶囊600 mg,每天2次.2周为1个疗程.主要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s-CRP及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均P<0.01).结论:使用血脂康治疗ACS患者可降低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提示早期血脂康强化治疗可能使ACS患者获益更大.

    作者:陈立生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老年性虚证便秘18例临床观察

    笔者使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老年性虚证便秘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长发;钟春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成功救治重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1例

    患儿女,6个月,因发热3 d,伴腹泻1 d,惊厥1次于2005年11月14日18:20入院.既往无高热惊厥史.近期无头部外伤史.患儿于入院前3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高体温不详,入院前1 d腹泻3次,为黄色稀水样便,量中,无脓血及腥臭味;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量中,非喷射状;尿略少、色黄.

    作者:安涛;郭晓清;蒲秀红;吴琼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脑颜面部血管瘤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研究脑颜面部血管瘤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脑颜面部血管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MRI表现.7例患者均行MRI增强检查,其中3例同时行CT平扫.结果:患侧皮层钙化7例.脑萎缩5例,受累脑叶灰白质分界不清.侧脑室脉络丛增大及深静脉血管扩张3例.结论:CT和MRI能有效地发现颜面部血管瘤综合征的颅内病理改变.在显示软脑膜血管畸形和伴发的血管异常方面,MRI优于CT.在显示皮层钙化灶的存在和范围上,CT优于MRI.

    作者:李军;杜龙庭;朱襄民;陈辉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胃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2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24例健康对照者(健康组)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结果:胃癌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较健康组明显升高,胃癌Ⅲ+Ⅳ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比Ⅰ+Ⅱ患者明显升高.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可能是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制的重要机制,并可成为胃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临床监测的指标.

    作者:张育超;王惠英;罗招凡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当黄片调节免疫抗贫血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复制动物贫血模型,观察当黄片调节免疫抗贫血效应.方法:采用失血法造成小鼠失血性贫血模型,观测小鼠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值,观测小鼠的廓清指数K值,吞噬指数α及HC50值.结果:当黄片以0.5g/(kg·d)的剂量,给失血性贫血小鼠灌胃14 d,可明显增加小鼠HB、RBC值,能提高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同时该药能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对输注绵羊红细胞所致特异性抗体生成有促进作用.结论:当黄片具有调节免疫抗贫血效应.

    作者:林慧;何东初;丁晓娟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川芎嗪联合脑苷肌肽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脑苷肌肽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均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川芎嗪2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滴,每日1次,脑苷肌肽1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滴,每日1次,均连用14 d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滴,每日1次,弥可保1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4 d为1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有显著提高(均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均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脑苷肌肽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明显疗效.

    作者:沈为林;曹龙;王梦迪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奎硫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奎硫平和奋乃静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对照研究,奎硫平组58例,剂量25~400 mg/d,平均(137±80)mg/d,奋乃静组53例,剂量2~20 mg/d,平均(4.8±1.4)mg/d,疗程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4、8、12周末应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BEHAVE-AD评分显著下降(P<0.01),两组病人之间治疗前后BEHANE-AD的减分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奋乃静组85%有锥体外系反应,明显高于奎硫平组的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奎硫平和奋乃静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疗效确切,奎硫平起效更快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文启琴;孔洁华;黄凤霞;陈建平;徐世超;符卫仙;温全球;徐昌武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0.37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颈臂丛神经联合阻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锁骨骨折手术时应用0.375%左旋布比卡因30 mL联合阻滞颈浅丛和肌间沟臂丛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ASA Ⅰ~Ⅱ级60例拟行锁骨骨折手术患者,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LB组,n=30)和布比卡因组(B组,n=30),两组用药分别为0.375%左旋布比卡因或0.375%布比卡因30 mL,各组用10 mL作颈浅丛阻滞、20 mL作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记录注药后感觉阻滞达到Ⅱ级时间、注药后30 min两组感觉阻滞达到Ⅲ级的例数、术后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麻醉质量评级和术中不良反应.结果:感觉神经阻滞达到Ⅱ级时间LB组短于B组(P<0.05);注药30 min后感觉阻滞达到Ⅲ级例数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LB组和B组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为(15.6±3.7)、(12.4±3.4)h,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质量评级,LB组完善24例、良好5例、不全1例,B组完善22例、良好6例、不全2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有1例出现剧烈恶心、呕吐,1例出现短暂耳鸣,LB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应用0.375%左旋布比卡因作颈臂丛联合阻滞时起效时间短,镇痛效果确实,可满足锁骨骨折手术要求,且术后镇痛时间长于布比卡因,对术后镇痛有益.

    作者:孙晓群;倪加华;冯庆华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肺癌术后病人有效排痰的护理疗效观察

    肺癌术后有效排痰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促使余肺迅速扩张,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1].我科对60例肺癌切除术后病人实施了有效排痰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丽婧;高彩林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观察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的角膜水肿和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情况.方法:本研究包括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糖尿病患者78例(116眼),非糖尿病患者69例(116眼),所有患者术前采用Orbscan Ⅱ和Tomey Al-3000型A超仪测量角膜中央厚度,Topcon Sp2000p型非接触角膜内皮计进行角膜中央部位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后1 d所有患者测量角膜中央厚度,87眼角膜透明进行中央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进行角膜中央厚度的测量和角膜中央内皮细胞的计数.结果:Orbscan Ⅱ和A超法测量都表明两组患者的术前角膜厚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1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个月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非糖尿病组的角膜厚度已经和术前相近,和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两组角膜厚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糖尿病组和术前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非糖尿病组和术前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的变化:术前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 d角膜透明的糖尿病组(34眼)和非糖尿病组(54眼)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两组之间均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眼在白内障手术后表现出更重的内皮细胞损害及术后角膜水肿的恢复延迟,术后第1天的角膜厚度的测量可以作为对术后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情况的评估的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力迅;常丽璟;吴玲;黄瑾;赵贵阳;赵峰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数字成像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数字胃肠机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食管癌患者的数字胃肠X线片.结果:局部黏膜改变8例,局限性小充盈缺损14例,管壁僵硬舒张功能受限3例,小龛影5例.结论:数字胃肠机对显示早期食管癌的征象有明显优越性.

    作者:吴德红;杨松;蔡克涛;陈平友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自动腹膜透析治疗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24例

    目的:观察自动腹膜透析(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APD)对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心脏外科中心心脏术后ARF患者24例,男15例,女9例.切开植入法置入Tenckhoff透析管,采用Baxter公司生产的Homechoice APD机和袋装腹透液行APD,观察透析前和透析后24、48、72及96 h时尿量、超滤量、电解质、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气分析、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变化及16例患者的心排血量(CO)和心脏指数(CI)变化.结果:19例患者肾功能恢复至术前水平,3例死亡,2例在治疗过程中放弃治疗.经APD治疗后,患者超滤量均大于24 mL/(kg·24 h),尿量逐渐增加,BUN、Cr在腹膜透析后明显低于腹膜透析前(P<0.05),经3~18 d恢复至术前水平.APD治疗后,患者MAP、CO和CI呈上升趋势,CVP下降,A-aDO2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APD安全、经济、有效,是治疗心脏手术后ARF的另一重要选择.

    作者:孙世仁;宁晓暄;陈威;王汉民;于艳;景明菲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状况和镇痛应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经额部、颞部入路的神经外科病人术后疼痛情况,及氯诺昔康、曲马多用于此类神经外科病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4例择期行额部、颞部入路的神经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平均分为3组:氯诺昔康组(L组):镇痛药物为氯诺昔康0.8 mg/mL;曲马多组(T组):镇痛药物为曲马多10 mg/mL,和对照组(N组):术后当病人主诉疼痛明显,难以忍受时予口服颅痛定30 mg.记录各组病人术前及术后4、16、24 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记录各组病人术后4、16、24 h及48 h的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及各组术前及术后的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结果:L组和T组病人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术前与术后各时段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N组病人术后4 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术前、术后各时段点呼吸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病人术后各时段点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6 h L组、T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N组(P<0.05),L组与T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术后24、48 h各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镇痛组的病人在术后24 h内有10例需要使用颅痛定,在术后24~48 h仅1例病人需要使用颅痛定.3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情况出现,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病人术前术后PT、APTT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术前和术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之间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额、颞部入路的神经外科病人手术后存在中等强度的疼痛,且大多发生在术后24 h内.氯诺昔康、曲马多能为其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疗效,术后镇痛中无明显的呼吸抑制、镇静等不良反应.

    作者:马珏;赵国栋;黄文起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对肺静脉内径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期高血压对肺静脉内径有无影响.方法:将64例高血压病人按有无心房纤颤和左心房内径大小分组,使用心脏彩色超声按M型结合切面超声方法来测量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内径和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右上肺静脉、右下肺静脉内径.结果:高血压伴心房纤颤组肺静脉内径比无心房纤颤组肺静脉内径大;左心房内径增大越明显者肺静脉内径也增大;两组肺静脉内径均比健康组肺静脉内径大.结论:高血压能引起肺静脉内径的增大.

    作者:许明生;刘伏元;单凤仙;严激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腹膜恶性间皮瘤6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腹膜恶性间皮瘤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6例腹膜恶性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例均经病理确诊.临床表现主要是顽固性腹痛伴腹胀、腹水、腹部肿块.B超、CT提示腹膜及肠系膜不规则明显增厚、多发结节或盆腔肿块.结论:当患者出现顽固性腹痛伴腹胀、腹水、腹部肿块等临床表现时应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诊断主要依靠腹膜穿刺活检、腹腔镜活检以及剖腹探查.腹腔穿刺活检及腹腔镜活检是简便而有效的诊断手段.

    作者:钟萍;李云峰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房颤的治疗进展

    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是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总发病率为1%~1.5%,但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超过70岁的老年人的发病率为10%[1].房颤的持续存在使缺血性脑卒中和全身栓塞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下面就房颤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徐克雷 刊期: 2007年第1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