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东升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评价赛若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60例HIE患儿随机分赛若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吸氧、镇静止痉、降颅压及代谢合剂治疗,治疗组加用赛若素5ml静滴,每日1次.结果临床症状平均消失时间治疗组3.8±1.2天,对照组6.1±1.8天(t=4.24,P<0.01),脑电图好转率治疗组100%,对照组60%(X2=5.21,P<0.05).结论赛若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良好疗效.
作者:何维龙 刊期: 2003年第24期
随着中西医结合健康观念现代化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满足病人的需要,以病人为中心及中西医结合整体化护理模式相继在我院展开,为探讨护理新模式的可行性、优越性、实用性,我院眼科疗区于2000年下半年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实行宾馆化服务,体现人性化服务、亲情服务的整体化护理.通过临床实践,我们病区在护理质量上有了显著提高,在社会效益及优质服务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下面将我们的做法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钱凤彩 刊期: 2003年第24期
近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肺癌骨转移是肺癌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症状是骨剧烈疼痛和功能障碍.因此缓解疼痛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治疗上重要的课题.由于双膦酸盐的开发和利用,使肺癌骨转移的治疗进入一个新阶段.其明显的止痛效果已受到广泛关注.我院于1997年2月~2002年2月以住院患者41例肺癌骨转移用帕米膦酸二钠加化疗进行观察,同时对40例单用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骨转移观察对比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素玲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临床Ⅲ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经初次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术,肿瘤切净者、基本切净者与未切净的5年生存率,探讨肿瘤细胞减灭术残余肿瘤的大小对其预后的影响,以及术后的治疗及预后.方法自1991年1月~1998年5月,共收治临床Ⅲ期卵巢上皮性癌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术后的治疗及预后,并对其结果进行讨论.结果 21例肿瘤切净者其5年生存率为42.9%;35例肿瘤基本切净者的5年生存率为35.7%.35例肿瘤基本切净者中,12例残余肿瘤≥1cm和23例≤2cm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1.7%和39.1%.基本切净者中,22例术后1年内化疗<6疗程的5年生存率为23.1%.结论从我们的资料分析说明,残余肿瘤体积愈小,可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提高化疗效果及5年生存率.肿瘤切净者的5年生存率高于肿瘤基本切净者的5年生存率.应重视化疗的规范化,合理选择多途径联合化疗.术后1年内化疗≥6~8疗程可提高基本切净者的5年生存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守松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0.1mg,8h 1次,皮下注射,疗程7~10天,并设立常规治疗对照组,观察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合并胰腺囊肿例数、住院天数及死亡率.结果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缩短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减少胰腺囊肿并发症及死亡率.结论奥曲肽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一种有效药物,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晓燕;王云野;王宏光 刊期: 2003年第24期
1996年10月~2003年2月,我们对手指末节部分软组织或伴末节指骨部分缺损,指骨残端外露的病例,急诊应用V-Y推进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缺损[1],临床共修复48例67指,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于世金;王勇 刊期: 2003年第24期
损伤康复膏是由五灵脂、甲珠、红花、乳香和没药等组成的中药膏剂,是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课题.经过长春中医学院多年临床应用,用于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早期,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为证实其药理作用,我们做了如下研究.
作者:刘新宇;邸琳;吴岩;陈晓光 刊期: 2003年第24期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65%~75%的肿瘤患者需接受放射治疗[1].在放射治疗中,模拟定位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放射治疗的效果.本文就等中心定位在固定源皮距照射模拟定位中的应用作一分析.
作者:吴金明;丁生苟;刘根华;邓春涟 刊期: 2003年第24期
肾性骨营养不良是慢性肾衰竭、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骨骼疼痛、皮肤瘙痒、自发性骨折、纤维性骨炎、骨软化、骨硬化、自发性肌腱断裂和骨质疏松等,而自发性或轻微活动后肌腱断裂者国内尚未见有报道,近两年我们发现3例,经过正确处理,患者康复,现报告如下,并复习文献对相关病症的诊治进行讨论.
作者:曹春华;徐生生;陈园桃;叶朝阳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对高危的经尿道前列腺手术病人,包括合并严重的心、肺疾患及不适于全麻、硬膜腔麻醉和脊膜腔麻醉者,探索一种新颖、独特的局部阻滞麻醉以完成手术.方法本组共30例伴下尿路症状的患前列腺增生症的病人,平均年龄77岁.其中20例行前列腺针刺消融术,9例行前列腺电汽化术,1例行前列腺支架植入术.局部阻滞的方法为采用7号腰麻穿刺针,经耻骨上皮肤穿刺到前列腺尖部及底部,左手食指在直肠内指导,将利多卡因注入前列腺两侧直肠前间隙,然后尿道注入利多卡因凝胶.术终采取视觉类似评分(VAS)评价其疼痛程度,并在术中检测利多卡因血药浓度.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8.2±6.4)min,平均VAS评分(3.3±0.56)分,血利多卡因浓度平均(2.1±0.57)ng/ml.麻醉效果均满意,患者均可耐受,无伴任何合并症,无一例死亡.结论这种局部阻滞麻醉方法对于需要经尿道前列腺手术而对全麻、硬膜管和椎管麻醉高危的病人有明确的适应证,并且安全、有效.
作者:郭宇文;邵强;杜林栋;张玉海 刊期: 2003年第24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妇自愿要求剖宫产的比例逐年增加,同时要求在剖宫产时要安全无痛,不良反应少.我们选择了麻黄素的佳应用时间,对剖宫产脊麻心血管的不良反应进行临床观察,预防和治疗术中低血压,恶心呕吐,获得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科军;霍鹏程;李欣;祁丽英 刊期: 2003年第24期
自1997年2月以来,我们采取放置记忆合金内支架再造通道治疗9例胃窦癌致幽门狭窄患者,效果满意.
作者:王宏光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笔者从2001年11月~2002年11月对10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皿治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联合胸腺肽(长春天诚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青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及预后判断指标.方法本文回顾分析了248例1999年1月~2002年12月儿科住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的娩出史、部分病例的酶学检查、CT影像学表现和临床HIE的分度.结果 HIE患儿的酶学异常升高,有异常娩出史及临床重度HIE的患儿预后较差.结论异常娩出史是HIE发病的主要原因.异常娩出史及临床HIE分度可以作为预后判断的指标.CT影像学检查不能作为预后判断的指标.
作者:黄惠清 刊期: 2003年第24期
患者,女,48岁.2002年6月15日13时30分因上呼吸道感染就诊,患者无其它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按常规给予5%葡萄注射液250ml加入磷霉素钠5g,静脉滴注,2h后,静点的药物所剩不多,患者自述双耳后瘙痒,观察可见双耳后小面积发红,当时无其它不适现象,未停止输液,继而出现红色丘疹,考虑为过敏反应,立即停止磷霉素钠的输入,改用脱敏剂.查体:HR 86次/min,呼吸18次/min,BP 120/80mmHg,神态清楚,语言流利.出现红色丘疹之后,病情发展迅速,丘疹范围逐渐扩大,然后是上眼睑、头皮、上臂、腹部相继出现大片状红色丘疹.患者无法站立,发现双下肢失灵,双腿麻木感、无疼痛、不能行走,用双手挪动上身以拖动双腿.经脱敏救治,丘疹逐渐消失,而双下肢仍失灵,不能站立,生命指标正常.
作者:宋革;郭桂兰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粘连型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及治疗机理.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推拿+针灸组、推拿组和针灸组,每组各5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推拿+针灸组的治愈率80.0%,其治愈率和平均疗效显著优于其它两组(P<0.01),但三组的有效率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粘连型肩周炎具有协同作用,与单纯用推拿或针灸治疗相比更具快捷而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鸿哲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LVH)血清瘦素水平、胰岛素抵抗和左室肥厚逆转的影响.方法予100例原发性高血压并LVH患者24周氨氯地平干预,服药前后分别测量血压、血清瘦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P<0.01),血清瘦素水平降低(P<0.01),空腹胰岛素下降(P<0.01),左室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左室后壁厚度(PWT)显著下降(P<0.05).结论氨氯地平能有效控制血压,并且能改善高血压合并LVH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降低瘦素水平和逆转左心室肥厚.
作者:高虹;董少红;陈国伟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肥胖与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的关系.方法对所有的调查对象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测定血糖.结果随体重指数的增加,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的患病率均明显升高;随着腰围的增加,糖尿病与糖耐量异常的发病率亦明显增加;单纯腰围异常较单纯体重指数异常者的糖尿病患病率高.结论肥胖者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增高,腹部脂肪蓄积者糖尿病患病率更高.
作者:高政南;高晓红;孙崴;王颖;张萍;张翠丽;李晓枫;程然;马力;宋光华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糖尿病是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共同标志[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正以迅猛的态势逐年升高,糖尿病导致白内障发生率亦呈现出上升趋势,同时老年性白内障伴有糖尿病的患者亦逐渐增加.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反应较单纯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较重,瞳孔粘连,渗出膜形成的发生率较高而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加强对此类患者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我科2000年1月~2001年12月对156例(189只眼)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通过正确的诊治和精心的护理,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雅丽;于红;吴晓达;张秀娟;孙丽萍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关系.方法经临床诊断的高血压患者103例,其中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31例为心绞痛组,其余为高血压组;7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测定以上各组人员血中尿酸、肌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与高血压组比较血清尿酸、肌酐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高血压患者血尿酸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显著增高,结果提示,高血压病人中高尿酸血症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有很直接的关系,可能是导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蔡文灿 刊期: 200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