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耀;杜勇;施诚仁;王捍平;沈涤华;奚政君
肱骨髁间骨折一直是创伤骨科中较难治疗的关节骨折之一[1].近年来多数学者趋向于早期切开复位,牢固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积极的关节功能锻炼.我院2001年6月至2005年9月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晓兵;陶正刚;莫文海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患者女,30岁,因停经37+4周入院,拟行剖宫产.1年前确诊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每日服用强的松50 mg,孕期尿检抗体阳性,此次入院查体:身高158cm,体重89 kg,满月脸,未发现心、肺、肝功能异常,胎音正常.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平稳,拟予硬膜外麻醉,穿刺间隙为L2~3由于患者较肥胖,穿刺困难,多次穿刺后行硬膜外置管顺利.
作者:汪玉林;聂发传;顾健腾;陶国才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和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及疗效.方法:38例患者经影像学和血液生化检查诊断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男22例,女16例,平均年龄65.3岁.所有患者行PTCD和内支架置入术.结果:内支架置入21例23个,其中2例患者左右胆管各置入支架1个,11例置入支架同时行外引流或内外引流,4例外引流患者经介入化疗后再次置入支架成功.17例为单纯外引流或内外引流.术后患者血清胆红素及肝功能均明显好转,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0%,其中胆道感染1例,一过性胆道出血2例,一过性胆汁外渗1例,经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PTCD术和内支架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安全,并发症少.
作者:王书祥;王立富;孙陵;吕朋华;耿素萍;黄文诺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巨大听神经瘤的临床治疗方法,旨在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巨大听神经瘤患者32例,以我科开始伽玛刀治疗时间为界,分为单纯手术组13例,手术+伽玛刀治疗组19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治愈率、复发率、术后面瘫发生率等差异.结果:两组症状恢复优的患者相比较,χ2=4.67,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术后面瘫发病率两组相比较,χ2=4.02,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病死率虽无统计学差异,但手术+伽玛刀组无死亡病例.结论:手术结合伽玛刀治疗巨大听神经瘤,可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促进神经症状恢复并减少术后面瘫的发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作者:王光辉;吴宇平;吕杨成;刘劲松;马杰科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期较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喘憋明显,易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1],治疗困难.我科自2006年9月至2007年4月共收治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其中40例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兆敏;杨泽凯;邹永蓉;王成林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患者女,39岁,因停经39+4周,腹渐隆,要求剖宫产于2007年3月26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6年6月22日,停经30 d测尿HCG(+),诊断早孕,孕4个月余觉胎动,孕早期无毒物及放射线接触史,无患病服药史,孕期无下腹痛及阴道流血、流水,产前检查无异常.患者现停经39+4周,因要求剖宫产入院.患者曾于2002年10月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娩一足月男婴,术后恢复良好.2006年其子因车祸死亡.
作者:程洁;王博;徐苑苑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重建及三维重组技术在跟骨骨折的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X线平片或临床检查怀疑或确诊跟骨骨折的106例病人,对其中97例患者118足跟骨关节行16层螺旋CT扫描并行三维重组观察,由4组放射科医师分别对不同重建层厚及三维重组图像进行分析,在Sanders分型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外科治疗的需要,对跟骨骨折进行CT三维分型.结果:(1)4组医师应用0.625 mm层厚共显示骨折线221条;1.25、2.5、5.0 mm层厚图像骨折线显示率分别为98.6%(218/221)、70.1%(155/221)、53.8%(119/221).(2)轴位薄层(层厚1.25 mm)骨折线栓出率98.6%(218/221),MPR骨折线检出率100%(221/221),MIP骨折线检出率84.2%(186/221),VR骨折线检出率88.2%(195/221).(3)118足跟骨关节外骨折21足;关节内骨折97足,Sanders Ⅰ型17足,Ⅱ型29足,Ⅲ型36足,Ⅳ型15足.结论:多层螺旋CT薄层重建对跟骨骨折的诊断、分型具有重要价值,三维重组对手术治疗计划的制定和预后评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汪军峰;梁筱燕;李欠云;樊树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百草枯是近几年国内流行的除草剂.百草枯对人有很强的毒性,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1-3].国内所有报道都为口服中毒,中毒后病死率极高.我院于2006年7月23-27日收治10例吸入百草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玉琼;荣冬靖;常艳萍;陈波;邱敏;周玉芬;梅家莉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持续输注镇痛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后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例ASAⅡ~Ⅲ级择期行胆囊切除、胆道切开取石手术的65岁以上、自愿实施镇痛治疗的老年患者为试验组(R组),镇痛液为0.125%罗哌卡因+0.000 3%芬太尼,共100 mL;选择同期同类手术未实施镇痛治疗的65岁以上、ASAⅡ~Ⅲ级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C组).R组镇痛治疗开始后每隔4 h专人进行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脉搏血氧饱和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评分(BCS)以及不良反应;同时点观察记录C组的各项指标.结果:R组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其VAS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BC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R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呼吸、循环功能均无显著性改变;C组患者术后呼吸变浅增快,心率增快,收缩压升高,且脉搏血氧饱和度在术后8 h左右有明显的降低.结论:老年人腹部手术后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持续输注镇痛,镇痛效果确切,对呼吸循环影响小,有利于老年人术后早期康复.
作者:黎笔熙;陈敏;冯露敏;黄蓉;陈利民 刊期: 2007年第20期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严重创伤性疾病.65岁以上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只有50%能恢复独立生活,恢复到受伤前水平的仅25%[1];手术治疗者,80%的患肢功能恢复满意[2].人工股骨头置换现为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高龄患者体质差,术后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若护理不当,可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梁小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再入院病人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开展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480例中术后再入院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结果:480例前列腺电切术后再入院24例,占4.6%.其中术后血尿导致尿潴留12例,均在膀胱镜下行血肿清除术;术后前尿道狭窄4例,定期尿道扩张治愈.术后并发膀胱结石3例,行经尿道膀胱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膀胱颈挛缩2例,再次行电切术;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1例,给予药物治疗后缓解;术后并发晚期前列腺癌1例,给予去势手术+氟他胺+局部放疗治疗.结论:术后继发性出血,前尿道狭窄,继发性膀胱结石,膀胱颈挛缩是术后再入院的主要原因,治疗上根据相应的病因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青松;李建明;马建国;朱长云;季鹏 刊期: 2007年第20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vmal stem cells,BMSCs)是当前骨折修复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种子细胞.国内外对骨折修复的研究,主要是利用BMSCs能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特性,通过向骨折部位注射,或通过组织工程方法将BMSCs引入损伤局部,这些研究均从各个方面进一步证明了BMSCs在骨骼修复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作者:陈伟;陈建梅;徐皓 刊期: 2007年第20期
老年性前列腺增生伴有血尿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并发膀胱出血致膀胱内大量积血,导致失血性休克,国内文献报道较少.对此类患者必须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否则将会失去抢救患者生命的机会.现将我院2000年6月至2006年10月诊冶的10例患者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张胜强;徐根强;孙刚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剂(舒利迭)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92例确诊为COPD的65岁以上患者,分为3组,一组吸入舒利迭,一组吸入氟替卡松(辅舒酮),一组吸入安慰剂.根据圣·乔治(St.George)呼吸疾病问卷(SGRQ)的方法对临床症状问卷调查及体征检查评分.结果: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氟替卡松组在6个月的治疗后,均使患者的SGRQ分值显著下降(P=0.000).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氟替卡松组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较单用氟替卡松下降更为明显(P=0.005).与安慰剂组相比,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明显降低了每位患者每年的急性发作次数(P=0.001).氟替卡松组未见类似的作用.结论:舒利迭可辅助治疗COPD,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魏声泓;杨岚;任亚娟;徐灵彬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手术病人的快速康复日益受到重视.以手术为中心,全面了解病情,制定周密的治疗计划,优选手术方案并准确实施,作好手术前后的相关治疗,防止术中意外,预防术后并发症,以确保手术成功是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内涵.营养支持与重症监护、器官移植、抗生素的发展以及麻醉学的进步并列为20世纪医学重大进展,推动了外科手术的拓展.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脏器、组织和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器官组织的修复,利于病人术后快速康复.20世纪70年代初,国内全肠外营养开始应用于临床之际,在国外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已应用得较广[1].
作者:陈志强;曹立幸;盖娟娟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评价神经导航系统在垂体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在8例垂体瘤手术中,采用深圳安科公司的ASV610型神经导航系统指导手术操作,所有手术经鼻蝶入路,并用以判断肿瘤切除程度.结果:8例垂体瘤,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中定位准确,无损伤,无输血,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4例,时间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在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中,神经导航系统可指引手术,减少损伤,尽可能彻底地切除肿瘤.
作者:邱修辉;罗毅;黄勤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评价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妇科检查、细胞学、阴道镜及活检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疾病的门诊患者638例采用环形电刀行宫颈环切术或宫颈锥切术,包括各种慢性宫颈炎、宫颈赘生物、宫颈湿疣、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等.手术标本送病理检查,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人反应及随访术后修复情况.结果: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宫颈疾病成功率为96.6%,平均手术时间为5.1 min,平均出血量6.3 mL,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发生.3个月后宫颈修复光滑,标本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结论: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宫颈疾病操作简单、安全、治愈率高,并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对早期宫颈原位癌或微小浸润癌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宗玉;白帆 刊期: 2007年第20期
静脉麻醉适用于所有能够静脉开放的病人,不需要专用的麻醉药挥发器,要求在整个过程中病人无意识、不动、无大的生理干扰、苏醒迅速、副作用小,但目前尚不能完全达到这些要求.近一个世纪静脉麻醉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尤其随着新的短效、强效静脉麻醉药物的出现以及控制水平的提高,静脉麻醉越来越为广大麻醉医师所接受.
作者:张兴安;施冲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当今,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已成为全冠修复的主要修复形式.但人们为其美观考虑,将烤瓷修复的龈边缘放入龈沟过深,而忽视了由于修复不当引起牙周损害的严重后果.笔者选取了同一患者的左右对称位置的62颗后牙,进行不同龈上和龈下肩台烤瓷修复,追踪观察2年,观察修复体对牙周的影响.现将其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时淑红 刊期: 2007年第20期
老年人常因脑萎缩,易发生硬膜下积液.钻孔引流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成为治疗硬膜下积液的常用手术.回顾性总结我科近5年来手术的21例患者,在传统钻孔引流的基础上稍加改进,有效地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效果良好.
作者:隋强波;宁同波;苘辉斌 刊期: 200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