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烤瓷修复不同肩台位置对牙周影响的比较分析

时淑红

关键词:烤瓷修复, 肩台, 对称位置, 牙周损害, 全冠修复, 追踪观察, 金属烤瓷, 结果分析, 龈边缘, 修复体, 复形式, 龈沟, 选取, 患者, 后牙
摘要:当今,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已成为全冠修复的主要修复形式.但人们为其美观考虑,将烤瓷修复的龈边缘放入龈沟过深,而忽视了由于修复不当引起牙周损害的严重后果.笔者选取了同一患者的左右对称位置的62颗后牙,进行不同龈上和龈下肩台烤瓷修复,追踪观察2年,观察修复体对牙周的影响.现将其结果分析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微粒皮移植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感染创面

    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常合并有肌肉、肌腱、血管、神经、骨与关节等深部组织损伤,是创伤外科常见的复杂损伤之一,撕脱软组织继发坏死率较高,晚期创面修复较困难,严重者可影响患肢功能恢复,造成后遗畸形.我科应用自体微粒皮移植修复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感染创面18例,均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小青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麻醉的比较

    目的:比较等效剂量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静脉复合麻醉时的优缺点.方法:3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芬太尼组(F组,15例)和舒芬太尼组(S组,15例).麻醉诱导,静注芬太尼7μg/kg(F组)、舒芬太尼1μg/kg(S组)、咪唑安定0.05 mg/kg、依托咪酯03 mg/kg、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维持,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浓度维持0.5 μg/mL、泵入芬太尼7μg/(kg·h)(F组)、舒芬太尼1μg/(kg·h)(S组).监测SBP、HR、中心静脉压、持续心排血量(CCO)、全身血管阻力(SVR)、肺血管阻力、肺毛细血管嵌入压、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ex)及血气分析,分别记录诱导前(T1)、插管后5 min(T2)、劈胸骨时(T3)、切心包时(T4)、后降支或回旋支搭桥时(T5)、钢丝捆扎胸骨时(T6)各项数据及不良反应.结果:S组T3、T4、T5时SBP、HR波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F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S组CCO波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SVR波动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F组血糖、乳酸在T5、T6时组间、组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EPex在T3、T4、T6时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OPCAB中,舒芬太尼较芬太尼作用强,与芬太尼相比,镇痛效应强度大于7:1;舒芬太尼降低心脏后负荷的能力更强,循环更趋于稳定.

    作者:梁汉生;徐爽;杨占民;卢兰生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在围手术期及恶性肿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是脑垂体分泌的一种多肽,含有191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2 000,其主要作用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影响机体代谢.

    作者:彭艳斌;李汉贤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臂丛颈丛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臂丛颈丛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80例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分成3组(对照1组24例,对照2组26例,实验组30例),3组所用局麻药均为0.91%利多卡因+0.17%布比卡因22 mL.对照1组行单纯颈丛神经阻滞,对照2组行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实验组先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15 mL,再行颈深丛神经阻滞7 mL.通过对患者行线性视觉模拟疼痛评估,请手术医师评估阻滞效果,以及监测术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来评定麻醉效果.结果:从上述三方面进行评估,实验组的麻醉效果满意,优于两组对照组.结论:臂丛颈丛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麻醉效果满意,操作简单,便于管理,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牟虹;王光辉;殷雁斌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鼻内镜术中脑脊液鼻漏防治体会

    脑脊液鼻漏是鼻内镜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未及时妥善处理,继发严重的颅内感染,可危及患者生命.我科近年经治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中发生脑脊液鼻漏,经术中修补及术后积极治疗,避免了严重后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贺;汪静波;陈晓云;廖志苏;陈建福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比较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方法:将46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分为两组.以血浆药物浓度为靶浓度,靶控输注舒芬太尼(PS组,n=23)0.4~0.8 μg/L或瑞芬太尼(PR组,n=23)2~4 μg/L后,逐步升高异丙酚靶浓度至3~4 mg/L,视术中情况调整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浓度维持麻醉平稳,观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后PS组输注异丙酚后SBP、DBP、HR下降(P<0.05);PR组病人SBP、DBP均降低(P<0.05),HR降低明显(P<0.01).气管插管、切皮及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2 h PS组病人平稳.PR组躁动发生率为13%.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均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舒芬太尼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恢复平稳.

    作者:肖彬;张兴安;徐波;邵伟栋;施冲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精囊腺肉瘤超声显像1例

    患者男,65岁.因跌倒,腿部肿胀,瘀血,疑有下脚血管阻塞,腹腔脏器是否有破裂而入院.查体:腿部肿胀,表皮瘀血,体温37℃,血压140/85 mmHg,尿、血常规未见异常,彩超示:患者下脚血管血流通畅,未见阻塞.在行腹部彩超时,发现左下腹部膀胱左外后方区可见一130 mm×100 mm的混合团块,内回声不均匀,强弱不等,呈分叶状,有低无回声区,有稍强回声区,边界欠规整.后方回声略增强,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有少许点条状血流,周边环状血流不明显.

    作者:张海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卤米松乳膏治疗皮炎湿疹60例疗效观察

    澳能皮肤膏是0.05%卤米松乳膏(halometasone cream)的商品名,是目前强效的皮质类固醇激素之一,具有抗炎、抗过敏、抗增生、止痒、起效快等特点,用于治疗皮炎、湿疹等.我科从2003年采用澳能皮肤膏治疗皮炎湿疹,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钟灵;李红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内镜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36例经内镜下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及鼻胆管引流术(ENBD)的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人,采取围手术期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手术配合及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ENBD的护理、营养支持和饮食指导等.结果:全组痊愈32例,死亡4例,治愈率89%,平均住院时间为22 d.结论:内镜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明显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病程并提高了治愈率,同时围手术期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了治疗的高成功率.

    作者:王西玲;冯金鸽;同欢庆;袁泼棉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闭式引流负压吸引在闭合性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体会

    随着现代化工农业及交通等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创伤的发生日益增多,皮肤撕脱伤占创伤的70%以上,其中闭合性皮肤撕脱伤占创伤的20%左右,闭合性皮肤脱套伤较易漏诊或延期诊断,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发生皮肤坏死、液化、感染、骨髓炎,甚至导致截肢,严重影响伤肢的愈合和功能康复.我院于2004年10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闭合性皮肤脱套伤30例,均予以应用闭式引流负压吸引脱套皮下积液,获得满意效果,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伟富;马毅;洪正华;陈海啸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切开复位与坚强内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

    目的:分析并评价髁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22侧髁突骨折的患者行手术切开解剖式复位,应用微型钛板进行内固定,术后观察骨折复位愈合、张口度及咬合关系等情况.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创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咬合恢复良好,下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切开复位与坚强内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效果确切.

    作者:文民;程超;邱美芳;金树人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闭合性跟腱断裂的超声表现

    目的:探讨闭合性跟腱断裂的超声表现特点及超声检查对跟腱断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跟腱断裂患者进行纵向和横向扫查和动态探测.结果:21例均经手术证实,术中所见损伤部位和损伤程度与超声诊断相符.结论:超声能直接显示跟腱的结构变化并提供丰富的信息,能辅助提高对跟腱断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志杰;王海;高伟阳;杨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黏着斑激酶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FAK的表达.结果: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FAK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5%、7%,3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内膜癌组织中,低分化较高-中分化癌组织FAK的表达高,临床分期Ⅲ~Ⅳ期较Ⅰ~Ⅱ期表达高,有淋巴结转移的较无转移者表达高,浸润程度越深表达越高.结论:FAK的异常表达是引起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的原因,且与子宫内膜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而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

    作者:罗雪莹;王占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经尺骨鹰嘴截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肱骨髁间骨折一直是创伤骨科中较难治疗的关节骨折之一[1].近年来多数学者趋向于早期切开复位,牢固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积极的关节功能锻炼.我院2001年6月至2005年9月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晓兵;陶正刚;莫文海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严重创伤性疾病.65岁以上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只有50%能恢复独立生活,恢复到受伤前水平的仅25%[1];手术治疗者,80%的患肢功能恢复满意[2].人工股骨头置换现为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高龄患者体质差,术后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若护理不当,可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梁小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高脂血症对OLETF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尿酸盐阴离子交换器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发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OLETF大鼠)在高脂血症阶段肾小管上皮细胞尿酸盐阴离子交换器(URAT1)的表达.方法:选择雄性4周龄OLETF大鼠10只为OLETF组,同系4周龄LETO大鼠(非糖尿病)10只为LETO组,基础饮食至11周龄,记录7周龄和11周龄大鼠体重、体长,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酸(UA)、肌酐、尿素氮、高密度脂蛋白,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URAT1在肾皮质中的表达量.结果:大鼠11周龄时,OLETF组TG、TC较LETO组显著增高,均P<0.05;UA较LETO组升高,但P>0.05;URAT1 mRNA的表达水平为2.17,较LETO组(1.00)明显升高,P<0.05.结论:OLETF大鼠在高脂血症阶段,随着尿酸的升高,URAT1 mRNA的表迭明显升高.可能通过上调URAT1的表达,来调节体内尿酸的排泄.脂代谢紊乱和高尿酸血症可能通过该纽带密切相关联.

    作者:王蓓;袁鹰;李长贵;苗志敏;王静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围手术期处理对鼻内镜手术的影响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处理对鼻内镜手术中出血、并发症及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经鼻窦CT扫描及鼻内镜检查确诊209例慢性鼻窦炎鼻息内患者,分为围手术期处理组(n=112)与围手术期未处理组(n=97),并对两组患者在鼻内镜手术中出血、并发症及手术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围手术期处理组患者术中出血及发生并发症者明显少于围手术期未处理组,手术疗效优于围手术期未处理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施行鼻内镜手术时,制订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可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唐永杰;龚政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进展期胃上部癌联合脾脏切除术后45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胃上部癌联合脾脏切除术后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2001年4月至2004年1月收住我科手术治疗的45例胃上部癌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将其分成切脾组和保脾组,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生存率进行随访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脾脏切除不能提高进展期胃上部癌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作者:吕银祥;周建炜;洪堂灿;章宏欣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静脉麻醉深度的控制策略

    静脉麻醉时所有药物均经静脉给予,血药浓度过低或过高常引起病人术中知晓或麻醉恢复延迟,静脉麻醉的深度监测、预测与控制一直是临床麻醉医生所关注的问题.

    作者:吴群林;张兴安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0.2%布比卡因在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骶丛阻滞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减轻或消除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病人于胎儿取出之前由于手术刺激盆腔脏器引起的疼痛不适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80例ASA Ⅰ~Ⅱ级足月产妇,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在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把针头斜面旋向骶尾方向,A组(实验组)给予0.2%布比卡因15 mL,B组(对照组)给予1.73%碳酸利多卡因5 mL,然后向头方向置硬外管4 cm.两组病人在平卧位观察6 min后给予1.73%碳酸利多卡因8~10 mL,6 min后开始手术.观察两组病人的麻醉效果,了解骶丛阻滞效果、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术中及术后子宫收缩情况.结果:A、B两组骶丛阻滞效果满意率分别是95%和45%(P<0.01),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分别是12.5%和40.0%(P<0.05),子宫收缩满意率分别是95%和75%(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中,向骶尾方向注入相对大容量的0.2%布比卡因可获得满意骶丛阻滞效果,对产妇生命体征影响相对较小,同时对子宫收缩影响小,是剖宫产病人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唐群杰;陆有明;叶伟标;陆立仁;黄广用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