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力;王峻;曾亮;雷霆
婴幼儿慢性腹泻可导致多种维生素缺乏,而婴幼儿脂肪泻更易引起维生素K缺乏,重者可引起出血,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本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12例婴幼儿脂肪泻合并出血症病例,现就其发病机制初步分析如下.
作者:刘飞舟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和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及疗效.方法:38例患者经影像学和血液生化检查诊断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男22例,女16例,平均年龄65.3岁.所有患者行PTCD和内支架置入术.结果:内支架置入21例23个,其中2例患者左右胆管各置入支架1个,11例置入支架同时行外引流或内外引流,4例外引流患者经介入化疗后再次置入支架成功.17例为单纯外引流或内外引流.术后患者血清胆红素及肝功能均明显好转,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0%,其中胆道感染1例,一过性胆道出血2例,一过性胆汁外渗1例,经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PTCD术和内支架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安全,并发症少.
作者:王书祥;王立富;孙陵;吕朋华;耿素萍;黄文诺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剂(舒利迭)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92例确诊为COPD的65岁以上患者,分为3组,一组吸入舒利迭,一组吸入氟替卡松(辅舒酮),一组吸入安慰剂.根据圣·乔治(St.George)呼吸疾病问卷(SGRQ)的方法对临床症状问卷调查及体征检查评分.结果: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氟替卡松组在6个月的治疗后,均使患者的SGRQ分值显著下降(P=0.000).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氟替卡松组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较单用氟替卡松下降更为明显(P=0.005).与安慰剂组相比,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明显降低了每位患者每年的急性发作次数(P=0.001).氟替卡松组未见类似的作用.结论:舒利迭可辅助治疗COPD,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魏声泓;杨岚;任亚娟;徐灵彬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和单纯异丙酚麻醉用于肩关节和髋关节手法复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行肩关节或髋关节手法复位的病人分为两组,每组15例,A组采用单纯异丙酚静注1.8~2.5 mg/kg,麻醉效果欠佳者追加单纯异丙酚;B组:采用静推1~1.5 μg/kg瑞芬太尼后,静注异丙酚1.5~2 mg/kg,麻醉效果欠佳者追加单纯异丙酚.观察SpO2、HR、MAP变化,异丙酚总用量和体动.结果:A组异丙酚总用量明显高于B组(P<0.05),苏醒时间A组明显长于B组.术中循环变化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肩关节和髋关节手法复位术具有肌松好、苏醒较快、镇痛效果满意等优点,是较好的麻醉方法之一.
作者:罗中兵;陈利民;张燕辉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再入院病人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开展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480例中术后再入院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结果:480例前列腺电切术后再入院24例,占4.6%.其中术后血尿导致尿潴留12例,均在膀胱镜下行血肿清除术;术后前尿道狭窄4例,定期尿道扩张治愈.术后并发膀胱结石3例,行经尿道膀胱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膀胱颈挛缩2例,再次行电切术;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1例,给予药物治疗后缓解;术后并发晚期前列腺癌1例,给予去势手术+氟他胺+局部放疗治疗.结论:术后继发性出血,前尿道狭窄,继发性膀胱结石,膀胱颈挛缩是术后再入院的主要原因,治疗上根据相应的病因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青松;李建明;马建国;朱长云;季鹏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omplete androgen insensitivitv syndrome,CAIS)是男性假两性畸形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性腺是睾丸,外阴呈女性表现,由于阴囊以外的男性性腺容易发生恶变,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995-2004年我院共收治6例CAIS患者,为了深化对本病的认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将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孙桂芳;王志学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环孢素A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60例干眼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0.05%环孢素A滴眼液和人工泪液点眼,对照组仅用人工泪液点眼.连续用药1个月后评价疗效,并观察用药前后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较对照组减轻,SⅠt、BUT延长(P<0.01).结论:环孢素A滴眼液是治疗干眼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冯庆俊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其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深受高龄患者的欢迎,我院腹腔镜治疗中心1996年2月至2005年12月成功实施LC 45 000余例,其中高龄患者10 020例,占LC的1/4,其中70岁以上1 580例,60岁以上8 440例.针对高龄患者年龄大、并发症多、病史长、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等特点,我科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晶;袁静;谢春玲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接头在先天性肠闭锁近端肠管的分布情况.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先天性肠闭锁近端肠管突触导素和神经细胞黏附分子进行检测.结果:先天性肠闭锁盲袋肠壁突触导素染色阳性突触显著减少,神经细胞黏附分子染色阳性纤维增加.结论:先天性肠闭锁盲袋肠壁的神经肌肉接头分布可能是导致先天性肠闭锁术后合并近端肠管运动障碍的原因之一.
作者:余世耀;杜勇;施诚仁;王捍平;沈涤华;奚政君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能和患者术后疼痛及呼吸恢复的影响.方法:24例成年患者分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n=12)和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组(PS组,n=12),PR组瑞芬太尼诱导时靶浓度4 ng/mL,术中维持靶浓度调节范围为2~6 ng/mL,预期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吗啡0.075 mg/kg.PS组舒芬太尼诱导时靶浓度0.5 ng/mL,术中调节范围为0.2~1 ng/mL,手术结束前30 min为0.2 ng/mL.异丙酚初始靶浓度2μg/mL,逐渐增加靶浓度值直至意识消失,手术结束后停药.观察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用量、麻醉恢复及术后2 h患者疼痛及镇静评分.结果: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后收缩压、舒张压较麻醉前降低(P<0.05),PS组睁眼时患者自主呼吸的ET-CO2值明显高于PR组(P<0.01),停药至患者自主呼吸ET-CO2降至45 mmHg以下的时间也明显长于PR组(P<0.01),术毕60、90、120 min视觉模拟(VAS)评分PS组优于PR组(P<0.05或P<0.01).结论:舒芬太尼靶控输注术毕靶浓度0.2 ng/mL时的术后止痛效果优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术毕前30 min静注吗啡0.075 mg/kg,但该靶浓度的舒芬太尼仍可引起CO2蓄积.
作者:赵高峰;潘飞鹏;秦凯;招伟贤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设置床边巡视卡,以观察病情变化为指导的临床路径在外科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175例围手术期病人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根据病人个体情况,按我院近年来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设计和使用床边巡视卡,并通过督促检查,持续改进.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病人满意度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使用床边巡视卡的临床护理路径遵循了循证医学理念,也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整体化、个性化的服务宗旨,并促进护士的主动行为,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品质.
作者:李正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Tolosa-Hunt综合征(Tolosa-Hunt syndrome,THS),是一种原因尚不很清楚的少见的具有临床特殊表现的疾病.因海绵窦和蝶骨嵴的硬脑膜有非特异性炎症肉芽组织,并延伸至眶上裂,引起眼眶疼痛并出现动眼、滑车、外展神经和三叉神经第1支功能障碍[1-3].笔者近遇见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小鹏;张静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耳内镜在一期完壁式鼓室成形术中的作用.方法:对采用耳内镜技术结合显微镜行一期完壁式鼓室成形术的39例(39耳)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年,39例(39耳)中耳炎患者中37耳一期愈合,2耳出现鼓膜小穿孔并溢液,经保守治疗治愈,听力提高10~25 dB.结论:耳内镜辅助下一期完壁式鼓室成形术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等优点,可弥补传统完壁式乳突根治一期鼓室成形术的不足.
作者:李卫红;关山越;李金奇;何植洲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总结新生儿及婴幼儿在磁共振检查中的护理体会.方法:70例新生儿及婴幼儿行MRI检查,检查前进行MR知识的告知与准备,扫描前、中、后护理.结果:一次检查图像质量优良66例,基本符合要求2例,检查中醒后不能合作再次催眠检查成功2例.结论:MR室护士不仅要有全面的护理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影像学知识,医、护、患三方密切配合,才能确保检查的成功.
作者:孙多成;阮燕斯;赵爱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属于危急重症,处理不及时将危及患者生命.我科2002年10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20例,治疗效果满意,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松;蒋家骏;王洪兵;李强;姜福金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细胞芯片法在测定健康体检人群全血中CD4淋巴细胞计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细胞芯片法和经典的流式细胞法,对健康体检人群全血样品中的CD4细胞进行绝对计数.结果:细胞芯片法和流式细胞法所测定的健康体检人群的CD4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的9.85±192.80)/μL和(663.47±199.20)/μL;两种方法之间的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5,平均检测误差为8个细胞/μL(P<0.001).CD4淋巴细胞计数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随着年龄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结论:本细胞芯片法可准确地对健康体检人群全血中的CD4淋巴细胞进行计数测定,并具有无需借助专用仪器、试剂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的特点.
作者:周志英;金洁美;陈莉;马令宪;刘艳梅;曹波;余琛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腹腔镜脾切除术(LS)中的应用.方法:对15例有脾切除指征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使用超声刀施行LS,术前使血小板计数提高达30×109/L以上,术中使用高流量的人工气腹,气腹压力维持在12~15 mmHg之间,术后常规应用止血.结果:15例均成功完成腔镜下切脾,手术平均时间为213min,住院时间平均为5 d,血小板术后1~3 d即上升至(87~228)×109/L.结论:应用超声刀进行LS是可行的,可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提高手术安全性和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刘强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患者女,58岁,农民,2006年12月29日,因右膝肿痛6个月加重20 d,查右膝肿胀穿刺液常规检查脓球(++),以右膝关节滑囊炎收入住院.
作者:陈永茂;陈莉;沈朝东 刊期: 2007年第20期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严重创伤性疾病.65岁以上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只有50%能恢复独立生活,恢复到受伤前水平的仅25%[1];手术治疗者,80%的患肢功能恢复满意[2].人工股骨头置换现为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高龄患者体质差,术后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若护理不当,可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梁小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异位心脏移植的大动物模型,以供心脏移植进行药物研究、抗排斥反应等相关研究应用.方法:6对杂种犬,其中6只供体,6只受体.将供心取出后,保留肺动脉全长至左右肺动脉分支和升主动脉,结扎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将左或右肺动脉(选长度合适者)与髂外静脉和主动脉或其分支无名动脉与髂外动脉行端-侧吻合,排出心腔及各血管内气体,开放阻断钳,恢复心脏供.血结果:6只犬心中5只自动复跳,1只10瓦秒电击1次后复苏,均为窦性心律,其中2只因吻合口出血在术后4 h内停跳,2只在术后第2、3天停跳,1只活到第5天,1只活到第7天.病理检查心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反应,表现为淋巴细胞聚集、心肌纤维断裂、空泡变化等.存活时间越久,排斥反应越重.结论:该模型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可用于免疫反应的观察,抗排斥治疗的效果以及各种药物的研究.
作者:姬尚义;季军;刘希伶;王小雷;杨晓涵;张艳辉;姜禹慧;刘志红;杨建安 刊期: 200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