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98例高压氧舱内的护理

钟小芬

关键词: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 高压氧舱, 持续植物状态, 高压氧治疗, 昏迷患者, 护理体会, 肺部感染, 舱内护理, 痉挛性, 并发症, 褥疮, 导管, 抽搐
摘要:高压氧治疗持续植物状态的昏迷患者往往合并有肺部感染、褥疮、痉挛性抽搐等各种并发症,身上常插有多种导管,故在高压舱内护理上有一定难度及特殊性.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沃辛瘤3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腮腺沃辛瘤的发病特点和治疗.方法:对 1994-2004年间我科诊治的 142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腮腺沃辛瘤 38例,占腮腺良性肿瘤 26.8%.34例为男性患者,4例为女性患者,男女比为 8.5 ∶ 1.平均年龄 58岁,平均病程约 2年.38例患者均有长期吸烟史;本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34例随访 6个月~10年,4例失访.单纯肿瘤摘除 8例,2例术后 2~4年内复发.肿瘤连同周围部分腮腺腺体及淋巴结区域性切除 21例,腮腺浅叶切除 9例,均未发现复发.结论:腮腺沃辛瘤是多发于中老年男性患者的一种腮腺良性肿瘤.绝大多数发生在腮腺浅叶的后下极.其发病与吸烟关系密切;腮腺区域性切除术适用于大多数沃辛瘤病例,具有手术较彻底,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桂平;张兵;黄宇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血栓通治疗突聋的初步体会

    自 2000年以来,我科采用血栓通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58例患者,其中男 28例,女 30例,年龄 35~ 75岁,平均 50岁;单侧 46例,双侧 12例.病程 1周内 40例,2周内 10例,1个月内 8例,伴耳鸣 30例,伴眩晕 3例.纯音测听检查:23例轻度聋(20~ 40 dB); 25例中度聋(41~ 70 dB); 10例重度聋(71~ 90 dB).

    作者:戴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甲胎蛋白阴性肝癌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阴性肝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 11年间(1994-2004年)76例 AFP阴性肝癌患者和 2年间(2002-2003年)102例 AFP阳性肝癌患者在性别、临床表现、合并疾病 [乙型肝炎和(或)肝硬化 ]、Child-Pugh分级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γ GT)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FP阴性肝癌患者消瘦乏力、腹痛、腹部肿块的症状少于 AFP阳性肝癌患者(分别为 55.3% vs 82.4%、56.6% vs 75.5%、13.2% vs 45.1%,均 P<0.05),合并乙型肝炎较 AFP阳性肝癌少(68.4% vs 93.1%,P<0.05),Child-Pugh分级中 A级显著多于 AFP阳性肝癌(56.6% vs 32.4%,P<0.05),而 C级显著少于 AFP阳性肝癌(2.6% vs 16.7%,P<0.05);AFP阴性肝癌患者中γ GT异常者的比例少于 AFP阳性肝癌(64.5% vs 84.3%,P<0.05).两组患者在黄疸、腹水、肝硬化和 Child-Pugh分级中 B级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FP阴性肝癌患者临床表现较轻且缺乏特异性,诊断时依赖于多种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宜予重视.

    作者:胡迎宾;李定国;陆汉明;吴建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7例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异常浸润为特征的少见胃肠道疾病,病变可累及从食管到直肠的全胃肠道壁各层,典型病例多见于 30~ 50岁患者,但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 2倍.自 1937年 KAIJISER首次报道以来,特别是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国内个例报道增多,近年来我院收治 7例 EG,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福群;杨永军;孙景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变应性鼻炎证型与免疫关系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证型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3组不同证型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共 150例,即肺气虚组 60例、脾气虚组 42例、肾阳虚组 48例,测定其免疫球蛋白 IgA、IgG、IgM、IgE等数值,然后对 3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组证型的 IgA、IgG、IgM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肾阳虚组的 IgE值高,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肾阳虚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免疫功能更低,临床可将 IgE值作为变应性鼻炎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作者:梁晓阳;王士贞;邱宝珊;郭集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86例

    目的:总结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特点,探讨复发诱因及可能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 186例 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组 102例,男女比例为 1.27∶ l;年龄 3个月~14岁,中位年龄 5岁;急性型 70例(68.63%),慢性型 32例;起病前有诱因者 47例,占 46.08%.成人组共 84例,男女比例为 1∶ 1.47;年龄 15~77岁,中位年龄 21岁;急性型 4l例,慢性型 43例(51.19%);发病前有诱因者 15例,占 17.86%.两组的性别构成、分型、起病诱因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病例共随访 26例,急性型 23例,16例治愈;慢性型 3例,l例治愈,儿童总痊愈率为 65.38%.成人患者预后略差,随访 31例,急性型 11例,仅 4例治愈;慢性型 20例,无一例愈痊.结论:儿童患者发病前多有感染史,以急性型多见,病情可自发缓解,预后好;成人患者起病隐匿,多无感染史,好发于育龄女性,多呈慢性过程,病情反复.本组少数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可能影响疗效.

    作者:刘心;徐欣欣;徐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36例

    目的:设计一种新术式治疗子宫体部肌瘤,不开腹并保留生育功能,探讨其适应证、手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36 例子宫体肌瘤患者(年龄 27~39岁)在腰麻及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以同期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 30例作对照,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肛门排气时间、出院时间,并进行术后随访,了解术后恢复及妊娠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出院早.在门诊进一步随访,实验组患者恢复良好,1例患者于术后 26个月剖宫产分娩 1女婴.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不开腹、手术创伤小、美观的优点,且能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手术操作具有可行性,为子宫体肌瘤治疗的一种新术式,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及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改良型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充填乳牙根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型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在乳牙根管充填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86例 96颗患牙经临床或 X线检查,诊断为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病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用氧化锌丁香油酚糊剂充填,实验组用改良型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充填,比较两组在充填后 72 h及 3个月的疗效.结果:术后 72 h疗效评价显示,对照组、实验组的成功率分别 71.43%、95.92%,术后 3个月疗效评价显示两者成功率则分别为 87.76%、93.88%,两者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型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充填乳牙根管较为理想,其术后 72 h内疼痛率低,且超充后不伤害恒牙胚,并在短时间内被吸收,对根尖区的骨质吸收有协助其恢复的作用.

    作者:李银珠;郑美华;黄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线粒体脑肌病线粒体DNA突变的定量分析

    目的:定量检测线粒体脑肌病突变型线粒体 DNA(mtDNA)所占的比例.方法:提取线粒体脑肌病患者血液和骨骼肌总 DNA,以 2对寡核苷酸为引物进行 PCR扩增,应用 Apa I和 Bgl Ⅰ酶酶切和琼脂糖电泳检测突变;在 PCR反应后一个循环加入α-32P-dCTP,产物同样酶切后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放射自显影,光度扫描仪扫描分析.结果:病例 1和 2存在 A3243G点突变,病例 1的血液和骨骼肌突变型 mtDNA分别为 35.2%和 65.9%,病例 2的为 37.0%和 63.6%;病例 3存在 A8344G点突变,其血液和骨骼肌突变型 mtDNA分别为 51.0%和 78.0%.结论:A3243G及 A8344G位点突变分别与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卒中样发作(MELAS)和肌阵挛性癫痫伴破碎红纤维(MERRF)的发病有关,不同组织突变型 mtDNA所占比例不同.

    作者:张炳峰;牛琦;潘世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颅内肿瘤放射治疗后脑水肿28例临床护理

    放射性脑水肿(radiative cerebral edema,RCE)是各种颅内肿瘤放射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于各个反应期,急性 RCE在放射治疗即刻至 10 h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脑水肿颅压增高表现 [1].慢性 RCE一般发生在治疗后 3~ 10周出现,大部分表现为头痛、呕吐,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缺失症状,如偏瘫、面瘫等.以下是我科 2002年 4月至 2005年 2月收治的 84例颅内肿瘤放疗后发生 RCE的 28患者的临床护理.

    作者:林瑞英;陈秀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川崎病并发无菌性脑膜炎28例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原因不明.目前认为 KD是一种免疫介导性血管炎,除引起冠状动脉损伤已被重视和公认外,尚可累及其他系统,尤其神经系统损害 [1],临床上往往被忽视,并导致误诊、漏诊.本文就 28例并发无菌性脑膜炎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陆燕凤;吴蓉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26例临床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的特点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 1999-2005年儿内科住院的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合并颅内出血病例的资料.结果: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患儿合并颅内出血 26例,占该病例的 60%,病死率为 9%.26例单纯母乳喂养率为 92%,流动人口病例与常住人口病例之比为 2.71:1,在医院出生未肌注维生素 K占 39%.结论:单纯母乳喂养婴儿中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并不少见,病死率高,推广预防的常规措施十分重要.

    作者:谢兆丰;周宇;张庆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β-受体阻滞剂在电击抵抗性室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在电击抵抗性室颤(shock-resistant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 2002年 2月至 2005年 3月收治的 12例电击抵抗性室颤患者分为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进行治疗.结果:5例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均抢救成功.7例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 3例成功,4例死亡.结论:β-受体阻滞剂对电击抵抗性室颤有效,但需要较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

    作者:李瑜辉;赵洪磊;谭虹;李光;周颖玲;陈纪言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重复胃1例

    重复胃畸形是国内外罕见的先天畸形,现将我院的 1例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49岁,主因上腹部疼痛 1个月余收入我院.其症状为反复阵发性上腹部烧灼样疼痛,服用制酸药物无明显好转.体检心肺无殊.腹平软,未触及包块,腹无压痛、反跳痛.

    作者:金剑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葛根素对慢性低O2高CO2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葛根素对低 O2高 CO2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内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慢性低 O2高 CO2大鼠模型,并给予大(50 mg/kg)、小(25 mg/kg)剂量葛根素干预.用 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用放射化学法测定大鼠皮层、海马 ChAT活性.结果:慢性低 O2高 CO2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平均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各脑区 ChAT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大、小剂量组大鼠平均潜伏期缩短(P<0.05),各脑区 ChA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而大小剂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葛根素可改善慢性低 O2高 CO2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提高其脑内 ChAT活性.

    作者:陈松芳;邵胜敏;黄汉津;王小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类型的临床意义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脐带动脉血流参数,对胎儿脐带绕颈进行分型,为临床提供更多诊断依据.方法:选择晚期妊娠孕妇,在产前 1周内检测胎儿脐动脉血流,对 119例有脐带绕颈与 50例无脐带绕颈胎儿的脐动脉血流参数,包括阻力指数(RI)、收缩期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小血流速度比值(S/D)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进行松绕与紧绕的分型.结果:RI、S/D在脐带绕颈松绕与无脐带绕颈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紧绕组与上述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脐带绕颈致胎儿宫内窘迫者在 104例松绕组中有 8例,15例紧绕组中有 9例.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动脉血流参数,对妊娠晚期脐带绕颈进行分型,将紧绕型脐带绕颈作为剖宫产的指征,对临床分娩方式的选择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关步云;白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胎儿胸腺发育中DNES细胞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目的:检测胎儿胸腺中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diffuse neuroendocrine system,DNES)细胞的表达,初步探讨胎儿胸腺发育中 DNES细胞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18~40周胎儿胸腺组织,共 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嗜铬素 A(chromogranin A,Cg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在胸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gA和 NSE在 18~38周胸腺中均表达,27~28周前随胎龄增加表达渐增多,之后则渐减少,39周及 40周未见表达.CgA和 NSE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胸腺髓质:髓质胸腺细胞之间的阳性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胸腺小体周边的阳性细胞呈圆、椭圆或梭形.NSE阳性神经纤维在髓质形成纤维网,部分绕血管走行,形成血管周围丛.结论:胎儿胸腺中存在 DNES细胞,它们可能对胎儿期胸腺细胞的发育、分化及成熟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

    作者:方会娟;卢晓晔;覃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黏膜易脆59例原因分析

    黏膜易脆属于悉尼胃炎分类法 [1]的描述词汇,至今在相关文献中很少提及,也没有明确的定义.笔者总结我院 2003-2004年胃镜检出的 59例黏膜易脆患者,分析其成因并提出判定标准,供同道们参考指正.

    作者:郑长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产科人性化服务新模式的探讨

    目的:把人性化服务的理念融入产科服务,探讨人性化服务在产后病房的应用,拓展产科服务范畴,全面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方法:通过对 423例观察组产妇和 430例对照组产妇及家人对服务满意度的评价,及母婴并发症的观察比较,探讨人性化管理在产后病房应用的可行性.结果:在产后病房应用人性化服务,产妇及家人的满意度为 99%,较高于对照组的 79%.产妇和婴儿并发症均减少.结论:产后病房实行人性化服务有利于提高产妇及家人的满意度,给产妇提供舒适的服务,促进母婴健康,减少母婴并发症,帮助产妇顺利进入母性角色转变.

    作者:姚叶珊;陈宝红;谢丽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输血传播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输血传播病毒(TTV)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感染情况及对肝脏病变和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对我院 340例乙型肝炎患者 TTV DNA进行检测,并同期检测乙型肝炎相关病毒学指标和 HBV DNA载量.结果:49例患者 TTV DNA呈阳性,分别为急性肝炎 3例、慢性肝炎 29例、重型肝炎 5例、肝炎后肝硬化 12例.TTV重叠感染组和单纯 HBV感染组各项肝功能指标改变差异有显著性;而两组 HBV DNA 载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TV可在急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等患者中检出,并加重其肝脏的病变,但不能影响 HBV的复制.

    作者:姚细安;童裕维;唐漾波;刘国莲;蔡晓莉;唐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