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荣
补体及补体调节蛋白在狼疮性肾炎(LN)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补体调节蛋白可通过调控补体的激活及其激活后产生的变态反应来达到保护机体的作用.肾脏细胞能够表达和分泌多种补体调节蛋白,这种表达受到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的调控[1].笔者利用改良的 CH50试验检测了 22例 LN患者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前后尿中补体调节蛋白的活性并分析其意义.
作者:王迅;李雪军;蔡大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改进操作方法,提高胆肠吻合术的质量.方法:采用切缘对合一层缝合,八字双钳带钳缝合,三针定点缝合和改良矩形瓣等改进操作,行 40例胆肠吻合术,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无并发胆瘘、反流性胆管炎和胆石复发.结论:采用本改良操作可明显提高胆肠吻合术的疗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刘本辉;董德寿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感染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对 CN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 232例前列腺液中共检出 CNS 64株,阳性率为 27.59%(64/232),其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38株,占 CNS的 59.38%(38/64).药敏结果显示,CNS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其中万古霉素、磷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性低,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MRCNS的耐药性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P《 0.01).结论:慢性前列腺炎中 CNS的感染率较高,耐药性较严重,病原菌检查和药敏试验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云;王惠萱;李忠涛;夏正武;瞿良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一种骨骼肌卫星细胞纯化及培养方法.方法:取成年雌性 SD大鼠前肢肱三头肌,用胶原酶和 Dispase进行消化,采用差速贴壁的方法纯化骨骼肌卫星细胞,用含 20%胎牛血清的 Hams-F10培养基进行培养,α-骨骼肌肌动蛋白(α-sarcometric ac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结果:成功地分离培养了成年大白鼠的骨骼肌卫星细胞.结论:采用差速贴壁的方法可以成功纯化骨骼肌卫星细胞,为将来自体肌卫星细胞移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打下了基础.
作者:陈从波;姚启盛;王卫民;王晓康;陈立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脑血管病并发支气管肺炎后发生全身凹陷性水肿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 2001-2005年收治的老年重症脑血管病并发支气管肺炎患者 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有 22例出现全身凹陷性水肿,经抗炎结合血浆及白蛋白治疗后水肿明显消退.结论:全身凹陷性水肿是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并发支气管肺炎的特征性表现之一,感染后全身凹陷性水肿单独使用白蛋白及强心、利尿治疗均无效,血浆联合白蛋白治疗水肿效果明显.
作者:江波;孟晓落;舒刚明;吴智平;姚存姗;张云燕;葛峻岭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异位妊娠为妇科常见的急腹症,1997年 6月至 2003年 6月我院共收治异位妊娠病人 504例,其中重复异位妊娠 23例,笔者对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隋延霞;田明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它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受到病人的青睐,而术中 CO2气腹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通气功能的影响,给麻醉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我院在腹腔镜妇科手术的基础上,于 2000年 6月至 2004年 12月共施行了 63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本文就其麻醉处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徐群;姚康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增生性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方法:采用 Kim的TRAP法和 RT-PCR技术检测增生性肉芽组织、子宫内膜组织以及部分生长旺盛的癌旁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及其催化亚基 hTERT基因的表达.结果:以 Hela细胞对照作为阳性对照,3类组织可部分检测到低水平的端粒酶活性及hTERT基因的表达.结论:端粒酶在生长旺盛的增生性组织中呈低水平表达,与细胞的生长状态有关.
作者:谢金卫;周俊梅;杜贻鹏;陈展辉;卢长娣;陶莎;周俊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肺心病患者意识障碍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对本院近 5年收治的 360例诊断为肺心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出现意识障碍 94例,占住院肺心病的 26.1%;由肺性脑病引起者 46例,占有意识障碍人数的 48.9%;低渗性脑病 18例,占 19.1%;脑梗死 12例,占 12.8%;药物引起者共 10例,占 10.6%;消化道出血 3例,感染中毒性脑病和中毒性休克 3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 2例,共占 8.51%.结论:肺心病患者一旦出现意识障碍,并非都是肺性脑病所致,需要鉴别诊断,对症治疗.
作者:李红梅;陈建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非全身或生殖系统局部的各种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表现为出血量增多、出血持续时间过长或间隙时间过短,可引起贫血,严重者需切除子宫[1],故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我院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现探讨其临床疗效如下.
作者:黄丽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免疫组化技术是病理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其实验步骤复杂,任何一个步骤操作上的不当都可能影响到染色的终结果.而在诸多步骤中,有关时间方面,若要求得不严格或可以用定时器按照操作规程中所要求的时间执行操作,唯有显色这一环节需实验者光镜下控制显色效果,故能否制作出良好的免疫组化染色切片,恰到好处地控制显色时间就显得比较重要.笔者在实践中探索并制作出一种免疫组化显色平板,制作方便,价格低廉,对免疫组化显色有较大的帮助,现介绍如下.
作者:范广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的 X线表现,以期提高对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的 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分析 86例临床诊断明确的患者的胸片、CT片、支气管体层摄影片,结合纤维支气管镜与病理检查.重点观察病变气道内壁及管腔的形态学变化以及其病变远侧肺实质的病变情况.结果:CT及体层片发现气管、支气管改变 61例,占 70.9%.其中管壁不规则,弥漫性增厚 39例,明显增厚 22例.管腔狭窄 39例,占 45.3%,闭塞 6例.管腔局限性扩张 13例.气管、支气管周围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13例.肺不张 11例,局限性肺气肿 15例.合并肺内活动性结核 54例,占 62.79%.结论:X线作为无创性检查,能够为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提供依据,有助于了解病程,指导临床治疗,对危重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定位准备及估计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余庭山;孟家晓;龙显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 S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分离、培养方法,为进行海马神经元的体外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分离 18 d胎龄 SD大鼠胎鼠的海马区,经机械吹打,细胞计数后,采用无血清培养基接种于 24孔板.每天在显微镜下进行神经元的形态观察.第 7天用 SABC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结果:采用 B27无血清培养基,神经元生长良好,第 7天神经元纯度达 95%以上.结论:机械分离无血清培养神经元的方法具有简便可行,结果稳定的优点,可作为神经元体外培养的良好模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永英;彭书崚;赵一凡;王寿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先天性脑膜脑膨出临床少见,以往多由脑外科经颅面进路切除,手术创伤大,遗留畸形.笔者分别于 2002年和 2005年经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先天性脑膜脑膨出各 1例,报告如下.
作者:周雪华;蒋建华;吴正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比较硝普钠与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方法:对 62例大咯血患者进行分组,30例用硝普钠治疗为治疗组,32例用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治疗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和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止血总有效率为 93.3%,对照组止血总有效率为 81.3%,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副作用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硝普钠是一种快速、高效、安全的治疗大咯血的理想药物,优于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
作者:胡碧涛;黄宏霞;葛雪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本研究收集 23例 U波倒置的心电图资料,观察其结果探讨 U波倒置与临床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 2004年 12月至2005年 6月我院收治的 23例有高血压、心脏病史的病例作心电图检查,所有病例均 U波倒置,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40~70岁,平均50岁.
作者:洪著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大鼠中性粒细胞表面 CD18和血清 TNF-α变化对创伤及休克病理生理过程的影响.方法:大鼠剪尾取血作为正常对照,颈部去皮颈动脉结扎剪断插管作为实验对照,建立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创伤组)和实验休克组(失血性休克组),每组均为 8只.用单克隆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失血性休克急性期中性粒细胞表面 CD18的动态表达,以及用 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 TNF-α水平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表面 CD18表达量(平均荧光道数)以及血清 TNF-α水平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 》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创伤组中性粒细胞表面 CD18表达量以及血清 TNF-α水平均上调,3 h达峰值,4、5 h持续高水平;失血性休克组两者亦均上调;但与创伤组比较,3 h后则呈下调趋势.结论:创伤后中性粒细胞表面 CD18表达上调,增强白细胞-内皮细胞黏附反应,有助于局部创伤愈合、修复并抵抗感染.失血性休克组 CD18表达下调,可减少白细胞-内皮细胞过度黏附及嵌塞毛细血管,有助于机体疏通微循环,改善灌流量.
作者:阮战伟;潘景业;沈志坚;王晓蓉;全世超;金可可;陈洁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根管冲洗药物在现代根管治疗中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重视.它不仅与根管治疗过程中及术后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更对根管治疗远期疗效有着重要影响.本实验采用三种不同的根管冲洗剂:MTAD、洗必泰、次氯酸钠做根管冲洗,从而比较三者对根管内细菌的抗菌效果.
作者:任国亨;刘丹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儿童上消化道疾病胃镜下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分析 104例儿童上消化道疾病胃镜检查结果和临床资料.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CSG) 51例,其中糜烂出血性胃炎(EHG) 13例;十二指肠球炎 8例(出血性 5例);消化性溃疡(PU) 31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 30例,PU出血 14例;CSG并 DU 7例;胆汁反流性胃炎 3例.呕血、黑便 34例,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诱发出血 12例.PU在 10岁前和 10岁后儿童中为 11.6%(5/43)和 42.6%(26/61)(P《 0.001).结论:儿童 PU多发于 10岁后且常不典型.DU和 EHG是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NSAIDs为出血重要诱因.
作者:叶润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 HELLP综合征的有效诊断和治疗方法,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 30例 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积极综合性救治,3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围产儿死亡 12例,死亡率为 40%.结论:HELLP综合征是产科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综合性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钟娘英;张秋实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