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酸菌阴道胶囊在阴道炎中的临床运用

林梅;孟小斌

关键词:阴道炎, 常规治疗, 乳酸菌阴道胶囊
摘要: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在阴道炎中的临床运用.方法:将本院门诊收治的62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B组32例;念珠菌外阴阴道病患者10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2例,B组53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1例,B组59例.A组均按常规治疗,B组均常规治疗加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1周的有效率,并于下次月经干净后复查各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后1周,滴虫性阴道炎A组有效率70.0%,B组有效率94.8%,P<0.025,A组复发率30.0%,B组复发率6.3%,P>0.05;念珠菌外阴阴道病有效率A组94.2%,B组98.1%,P>0.5,复发率A组25.0%,B组3.8%,P<0.005;细菌性阴道病有效率A组92.2%,B组98.3%,P>0.25,复发率A组23.5%,B组1.7%,P<0.005.结论:阴道炎常规治疗加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疗效好,复发率低.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上消化道大出血与ABO血型分布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与ABO血型分布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病人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共980例,并对其血型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中,B型血病例所占比例高于正常人B型血构成比(P<0.05),O型血病例所占比例低于正常人O型血构成比(P<0.05);A型和AB型血型病例分布与正常人血型构成比近似,差异无显著性.从大出血病人性别来看,除A型血男性、AB型血女性所占比例与正常人分布无差异外,其余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与ABO血型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B型血病人发生率较其他血型高.

    作者:王美兰;柯培锋;林莲英;林琳;彭玉莲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不同剂量阿托品对全麻患者心率的影响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不同剂量阿托品对气管内全麻患者心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需行气管内全麻病人随机分成4组(Ⅰ、Ⅱ、Ⅲ、Ⅳ组),每组30例,在全麻诱导稳定后,4组患者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阿托品3、6、10μg/kg,记录用药前后各时间点病人的心率.结果:与Ⅰ组对比,Ⅱ组各时间点心率无明显变化,Ⅲ组用药1min以后各时间点心率有明显增快,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Ⅳ组用药30 s以后各时间点心率有明显增快,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Ⅱ组用药后各时间点心率与用药前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Ⅲ组用药30 s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Ⅳ组用药30 s以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全麻情况下,各个不同剂量阿托品静脉注射在各个不同时间点均不减慢心率,小剂量(3μg/kg)阿托品对患者心率的影响不明显,6、10μg/kg的阿托品静脉注射都可以明显增快心率,6μg/kg作用较为缓和.

    作者:郑俊奕;罗艳霞;王可佳;马武华;王心田;黎玉辉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临床上造成患者严重的鼻塞.目前治疗手段较多,我科于2002年开始采用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邹坚定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脊部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

    患者,男,35岁,工人.无明显诱因于休息时突然出现持续性左腰部剧痛3 d,放射至左腿.无意识障碍,无头痛、呕吐,无尿便障碍及肉眼血尿,无双下肢乏力.

    作者:廖梅嫣;张广智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超声刀在腹部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与配合

    超声刀切割精确,在手术中极少产生烟雾和形成焦痂[1],能使腹腔镜手术野更清晰,手术更安全,是腹部外科腹腔镜手术一种理想的切割止血工具.因此,近年来超声刀结合腹腔镜在腹部外科手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我院2005年5-12月,开展超声刀结合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等58例,均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手术中的配合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梁秋金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Vogt-小柳原田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Vogt-小柳原田病的临床表现、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特点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58眼)Vogt-小柳原田病的临床表现、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特点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结果:所有Vogt-小柳原田病的患者均表现视力下降、视网膜水肿,部分患者出现眼外症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有独特的表现,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视力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和糖皮质激素的早期合理应用对Vogt-小柳原田病的诊断及预后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郑瑜;沙翔垠;黄娟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大剂量沐舒坦在微创胸外科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大剂量沐舒坦在微创胸外科手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胸外科行单侧胸腔镜辅助切口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分别给予空白对照与大剂量沐舒坦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大剂量治疗组在稀释痰液、抗生素使用时间方面优于空白对照组,但是,也发现一定的副反应.结论:大剂量沐舒坦对促进微创胸外科患者手术后的康复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其适应证应进一步探讨.

    作者:刘君;崔飞;何建行;陈秋年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24例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发生的部位是卵巢.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在妇科急腹症中所占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将我院近10年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病例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竹辉;何福仙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不同深低温停循环方法对脑氧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深低温停循环方法对脑氧代谢及结构的影响.方法:18只实验犬随机分为3组:深低温停循环(DHCA)组,DHCA结合逆行脑灌注(RCP)组,DHCA结合顺行间断脑灌注(IACP)组.术中鼻咽温降至18℃后停循环90 min;在停循环前后及再循环后留取血液标本作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测定,并计算动脉血氧含量、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及脑氧摄取率(CERO2).手术结束时取海马组织作透射电镜检查.结果:停循环后,DHCA和DHCA+RCP组CERO2值显著升高,SjvO2值显著降低;DHCA+IACP组SjvO2和CERO2值无显著变化.结论:DHCA时间较长时,脑组织会发生氧供需失衡;RCP方法由于受到灌注流量的限制,提供给脑组织的氧合血有限,并且易发生脑组织及神经细胞水肿;IACP方法的脑氧供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赵荣;李彤;蔡振杰;段大为;赵生涛;庄小飞;郑帅;张仁腾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盐酸纳洛酮治疗醉酒后重型脑外伤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醉酒后重型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醉酒后重型脑外伤73例患者分成常规治疗对照组和纳洛酮治疗组,观察患者早期颅内压、脑水肿、头颅CT及意识变化、预后转归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纳洛酮组与对照组颅内压(≥251 mmH2O)、重度脑水肿改善分别为8/14例、7/16例,P<0.01;纳洛酮组治疗10 d后意识转清率(53.8%)及伤后3个月恢复良好率(43.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及致残率(35.9%)明显减少.结论:盐酸纳洛酮能很好降低醉酒后重型脑外伤病人颅内压及脑水肿,能很快使意识转清,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促进病人的脑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病人预后.

    作者:罗文杰;李军;方佳林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2例临床分析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表现及手术方法与常见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大区别.现对本院1997年6月至2004年6月经手术证实的12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刘士明;丁艳玲;修志红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浅静脉留置针在高压团注增强影像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高压团注增强检查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CT、MRI检查新技术.由于采用了高压注射器,注射速度快、压力高、对比剂用量大;传统的注射法时有发生对比剂渗漏和注射针头脱出等情况,导致检查失败.我院自2005年4月起为高压团注增强检查的患者应用了浅静脉留置针,获到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赞辉;翁卿吉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1,6-二磷酸果糖联合肌氨肽苷治疗出血性脑心综合征

    1947年BYER首先报道了脑心综合征,指出其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缺血性脑心综合征较出血性脑心综合征的治疗措施相对较多.本研究旨在探寻出血性脑心综合征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平安;梅永献;刘夕芳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空蝶鞍综合征的鼻内镜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空蝶鞍综合征的诊断与鼻内镜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内镜治疗的11例空蝶鞍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内分泌功能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11例均行鞍区MRI检查,采取鼻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空蝶鞍填充术治疗,5例伴脑脊液鼻漏病人同时行脑脊液漏修补术.术后随访3个月~3年,2例伴有颅内压升高、脑脊液鼻漏的空蝶鞍综合征病人行二次手术,其余9例均行一次手术.术后临床症状和内分泌功能改善.结论:鞍区MRI是诊断空蝶鞍综合征的可靠方法.鼻内镜单鼻孔经蝶空蝶鞍填塞术是空蝶鞍综合征微创、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

    作者:曲秋懿;王星宇;张秋航;刘海生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特点分析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在脑外伤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作为单独的脑外伤,也可与其他脑损伤并存,是目前脑外伤病人预后差、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1998年1月至2004年6月共收治DAI 67例,现就其临床特点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何鹏;陆俊地;杨锦平;林铮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孕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孕产期致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孕产期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期发病7例(43.75%),产后发病9例(56.25%).16例患者中,除1例足部坏疽行截肢术,1例行超声消融和球囊扩张术外,其余病例经溶栓、抗凝、祛聚、改善微循环等处理后症状好转.所有孕产妇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大出血现象.结论:孕产妇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对孕产妇生命造成极大危害,对临床可疑者,应尽早诊治.我国孕产妇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不断升高,应提高警惕,加强预防.

    作者:李再仪;游泽山;黄珈;梁润彩;杨建波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急性阑尾炎并穿孔术后引流选择

    性阑尾炎并穿孔是弥漫性腹膜炎的常见原因之一.笔者通过回顾分析2003-2005年100例急性阑尾炎并穿孔临床资料,探讨术后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的必要性.

    作者:柳茂林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乳酸菌阴道胶囊在阴道炎中的临床运用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在阴道炎中的临床运用.方法:将本院门诊收治的62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B组32例;念珠菌外阴阴道病患者10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2例,B组53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1例,B组59例.A组均按常规治疗,B组均常规治疗加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1周的有效率,并于下次月经干净后复查各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后1周,滴虫性阴道炎A组有效率70.0%,B组有效率94.8%,P<0.025,A组复发率30.0%,B组复发率6.3%,P>0.05;念珠菌外阴阴道病有效率A组94.2%,B组98.1%,P>0.5,复发率A组25.0%,B组3.8%,P<0.005;细菌性阴道病有效率A组92.2%,B组98.3%,P>0.25,复发率A组23.5%,B组1.7%,P<0.005.结论:阴道炎常规治疗加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林梅;孟小斌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口腔癌中HSP-70表达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的关系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HSP-70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的关系.方法: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检测48例口腔癌对7种临床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SP-70表达,二者进行比对.结果:(1)口腔癌细胞对DDP、5-Fu、VCR、CTX、BLM、HHA、VM-26的敏感性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其敏感率分别为75%、56%、63%、48%、48%、35%、52%.(2)48例口腔癌组织中,38例HSP-70表达阳性,阳性率为79%,其中弱阳性22例(46%),中度阳性11例(23%),强阳性5例(10%).(3)HSP-70表达和DDP的药物敏感试验总符合率、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分别72%、75%、71%,而其他药物的符合率均低于40%,提示HSP-70和DDP药物敏感可能相关.结论:口腔癌HSP-70表达和肿瘤化疗中DDP的药物敏感存在相关性,其蛋白检测结合MTT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对口腔癌临床治疗中个体化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郑顺友;朱翌;丁熙;朱形好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小儿腹股沟嵌顿疝腹腔镜手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嵌顿疝腹腔镜手术处理的可行性.方法:腹腔镜下观察腹腔内情况、肠管血运,辅助还纳嵌顿肠管,检查肠管有无缺血、坏死、破溃,并处理内环口.结果:31例患儿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28例,余3例疝手术同时行肠修补术;发现对侧隐匿性疝并前瞻性治疗11例,平均住院时间4.5 d.结论:经腹腔镜行嵌顿疝手术是可行的.

    作者:白立芳;刘国庆;唐华建;王剑锋;李焕 刊期: 2006年第1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