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深低温停循环方法对脑氧代谢的影响

赵荣;李彤;蔡振杰;段大为;赵生涛;庄小飞;郑帅;张仁腾

关键词:体外循环, 深低温停循环, 脑氧代谢, 逆行脑灌注, 顺行脑灌注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深低温停循环方法对脑氧代谢及结构的影响.方法:18只实验犬随机分为3组:深低温停循环(DHCA)组,DHCA结合逆行脑灌注(RCP)组,DHCA结合顺行间断脑灌注(IACP)组.术中鼻咽温降至18℃后停循环90 min;在停循环前后及再循环后留取血液标本作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测定,并计算动脉血氧含量、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及脑氧摄取率(CERO2).手术结束时取海马组织作透射电镜检查.结果:停循环后,DHCA和DHCA+RCP组CERO2值显著升高,SjvO2值显著降低;DHCA+IACP组SjvO2和CERO2值无显著变化.结论:DHCA时间较长时,脑组织会发生氧供需失衡;RCP方法由于受到灌注流量的限制,提供给脑组织的氧合血有限,并且易发生脑组织及神经细胞水肿;IACP方法的脑氧供效果较为理想.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深低温停循环方法对脑氧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深低温停循环方法对脑氧代谢及结构的影响.方法:18只实验犬随机分为3组:深低温停循环(DHCA)组,DHCA结合逆行脑灌注(RCP)组,DHCA结合顺行间断脑灌注(IACP)组.术中鼻咽温降至18℃后停循环90 min;在停循环前后及再循环后留取血液标本作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测定,并计算动脉血氧含量、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及脑氧摄取率(CERO2).手术结束时取海马组织作透射电镜检查.结果:停循环后,DHCA和DHCA+RCP组CERO2值显著升高,SjvO2值显著降低;DHCA+IACP组SjvO2和CERO2值无显著变化.结论:DHCA时间较长时,脑组织会发生氧供需失衡;RCP方法由于受到灌注流量的限制,提供给脑组织的氧合血有限,并且易发生脑组织及神经细胞水肿;IACP方法的脑氧供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赵荣;李彤;蔡振杰;段大为;赵生涛;庄小飞;郑帅;张仁腾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腹膜后畸胎瘤误诊1例

    胎瘤是小儿常见的实体瘤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小儿尤以新生儿和婴幼儿期多见,以骶尾部多见,家长往往因发现患儿腹部膨隆或骶尾部肿块而来院就诊,B超报道较多.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腹膜后畸胎瘤误诊,现报道如下.

    作者:管敏昌;叶建敏;姚泽忠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特点分析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在脑外伤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作为单独的脑外伤,也可与其他脑损伤并存,是目前脑外伤病人预后差、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1998年1月至2004年6月共收治DAI 67例,现就其临床特点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何鹏;陆俊地;杨锦平;林铮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23例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疗效.方法:回顾23例TCCF的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23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其中21例采用可脱性球囊,2例采用弹簧圈.全部病例治愈,21例成功闭塞瘘口且保留载瘤动脉,2例闭塞载瘤动脉.结论:可脱性球囊栓塞是治疗代CF的首选方法.

    作者:舒航;曾少建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新生儿大动脉转位胎儿期超声误诊5例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及胎儿期完全型大动脉转位超声心动图的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手术或尸解证实的新生儿完全型大动脉转位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诊断体会及胎儿期误诊原因.结果:5例新生儿大动脉转位,其中产前误诊3例,漏诊2例.结论:超声医生对先天性心脏病知识的系统学习是提高检查质量的关键.

    作者:虞翌旻;李秋明;邓洁霞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1,6-二磷酸果糖联合肌氨肽苷治疗出血性脑心综合征

    1947年BYER首先报道了脑心综合征,指出其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缺血性脑心综合征较出血性脑心综合征的治疗措施相对较多.本研究旨在探寻出血性脑心综合征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平安;梅永献;刘夕芳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线粒体肌病患者的肌细胞线粒体DNA突变检测

    目的:分析线粒体肌病患者骨骼肌线粒体DNA的突变情况,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线粒体22个tRNA基因,利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对PCR产物进行突变筛选,出现异常峰型的tRNA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明确突变位点.结果:例1 tRNA-Val基因发生A1625G纯合突变,例2tRNA-Val基因发生A1625G/A杂合突变,例3tRNA-Arg基因发生A10411C/A杂合突变.结论:线粒体DNA中的tRNA基因突变是线粒体肌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作者:张炳峰;牛琦;陈晓婷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输注美罗华引发严重不良反应1例

    者男,69岁,退休教师.于2004年4月份出现上腹饱胀,乏力,纳差.就诊时查体:左锁骨上一枚花生大小肿大淋巴结,质韧无压痛,活动度好.心肺无异常,肝脏未及,脾脏肋下平脐.外周血象及肝肾功能基本正常,LDH 399 U/L.骨髓穿刺检查见约3%的可疑幼淋巴细胞群,染色体正常核型,B超及腹部CT均提示脾肿大肝硬化待排.同年6月行脾脏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滤泡型B细胞淋巴瘤(Ⅱ级),免疫组化:瘤细胞L26、CD79a、Bcl-2弥漫阳性,CD45-RO、CD3、CD23均阴性.

    作者:计成阜;孙爱宁;金正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格列卫新辅助治疗晚期恶性胃间质瘤

    目的:探讨应用格列卫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胃间质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恶性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此例病人证实为恶性胃间质瘤,已广泛腹腔转移且肿瘤体积巨大(20 cm×18 cm×15 cm),无手术切除指征.经应用格列卫(400 mg/d)5个月后肿瘤显著缩小,无药物不良反应,行肿瘤完整切除.术后随访4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对于无法切除的晚期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在应用格列卫进行新辅助化疗后,重新评估手术切除的可行性是十分必要的.格列卫新辅助化疗与手术的结合,为GIST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方育;李非;李嘉;崔宏力;王亚军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孕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孕产期致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孕产期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期发病7例(43.75%),产后发病9例(56.25%).16例患者中,除1例足部坏疽行截肢术,1例行超声消融和球囊扩张术外,其余病例经溶栓、抗凝、祛聚、改善微循环等处理后症状好转.所有孕产妇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大出血现象.结论:孕产妇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对孕产妇生命造成极大危害,对临床可疑者,应尽早诊治.我国孕产妇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不断升高,应提高警惕,加强预防.

    作者:李再仪;游泽山;黄珈;梁润彩;杨建波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脊部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

    患者,男,35岁,工人.无明显诱因于休息时突然出现持续性左腰部剧痛3 d,放射至左腿.无意识障碍,无头痛、呕吐,无尿便障碍及肉眼血尿,无双下肢乏力.

    作者:廖梅嫣;张广智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雷诺考特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目的:探讨鼻内应用雷诺考特(rhinocort)加玉屏风颗粒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172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A组)62例,应用雷诺考特及玉屏风颗粒治疗.对照组(B组)50例,单纯用雷诺考特;对照组(C组)60例,用玉屏风颗粒治疗,随访1年.观察其症状、体征进行评分计算改善率.结果:A组显效率51.61%(32/62),总有效率85.48%(53/62);B组显效率46.00%(23/50),总有效率72.00%(36/50).C组显效率33.33%(20/60),总有效率60.00%(36/6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鼻内应用雷诺考特结合口服玉屏风颗粒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疗效好、快速、无副作用、使用方便等特点.

    作者:罗宏新;陈凯;李铎贤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腹直肌肌皮瓣修复胸前感染裂开的胸骨切口

    目的:介绍腹直肌肌皮瓣修复胸前感染裂开的胸骨切口的经验及体会.方法:2002年2月至2005年10月,对于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胸骨切口感染裂开的4例患者,创口1.5 cm×5 cm~3 cm×8 cm,平均2 cm×6 cm,经伤口扩创,坏死软组织及坏死胸骨、肋骨清除后,选取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修复前胸伤口,覆盖创面,达到伤口Ⅰ期愈合.结果:4例患者经以上方法处理,伤口Ⅰ期愈合,经术后3~11个月,平均6个月随访,伤口无炎性表现,呼吸正常,未出现腹壁疝,临床效果非常满意.结论:只要病例选择合适,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修复此类伤口既能提供填塞死腔的肌肉,又能提供覆盖创面的皮肤,其血供丰富、抗感染力强,使创面得到修复,是一简单有效的手术处理方法,能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匡斌;邓国三;陈云瀛;黄广香;邝石峰;赵成利;邓健;连继洪;谢文斌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加味生化汤在药物流产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生化汤在药物流产中的效果及对其药流后阴道流血情况的影响.方法:将600例妊娠≤49 d行药物流产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0例为观察组,在服米索前列醇2 h后加服加味生化汤一剂分2次服,连续服4 d.另300例为对照组行药物流产.比较两组完全流产率、胚囊排出时间及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2.0%;对照组完全流产率为80.7%,胚囊排出时间观察组为(5.06±1.56)h;对照组为(6.45±1.36)h.阴道流血持续时间观察组为(10.82±4.23)d;对照组为(13.90±5.42)d.观察组完全流产率较高,胚囊排出时间和阴道流血持续时间较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加味生化汤在药物流产中可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胚囊排出时间和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黄谏珍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超声刀在腹部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与配合

    超声刀切割精确,在手术中极少产生烟雾和形成焦痂[1],能使腹腔镜手术野更清晰,手术更安全,是腹部外科腹腔镜手术一种理想的切割止血工具.因此,近年来超声刀结合腹腔镜在腹部外科手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我院2005年5-12月,开展超声刀结合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等58例,均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手术中的配合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梁秋金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对人卵巢上皮性癌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观察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对人卵巢上皮性癌细胞株(CAOV3)增殖和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活性及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CAOV3,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KGF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沉淀法纯化蛋白并PKC试剂盒测定PKC活性;Western-blot测定PKC表达.结果:KGF能显著促进细胞增殖;增强PKC活性及PKC表达.结论:KGF可以促使CAOV3增殖,机制与增强PKC活性及PKC表达有关.

    作者:汪向红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不同剂量阿托品对全麻患者心率的影响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不同剂量阿托品对气管内全麻患者心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需行气管内全麻病人随机分成4组(Ⅰ、Ⅱ、Ⅲ、Ⅳ组),每组30例,在全麻诱导稳定后,4组患者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阿托品3、6、10μg/kg,记录用药前后各时间点病人的心率.结果:与Ⅰ组对比,Ⅱ组各时间点心率无明显变化,Ⅲ组用药1min以后各时间点心率有明显增快,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Ⅳ组用药30 s以后各时间点心率有明显增快,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Ⅱ组用药后各时间点心率与用药前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Ⅲ组用药30 s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Ⅳ组用药30 s以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全麻情况下,各个不同剂量阿托品静脉注射在各个不同时间点均不减慢心率,小剂量(3μg/kg)阿托品对患者心率的影响不明显,6、10μg/kg的阿托品静脉注射都可以明显增快心率,6μg/kg作用较为缓和.

    作者:郑俊奕;罗艳霞;王可佳;马武华;王心田;黎玉辉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Carisolv在年轻恒牙龋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arisolv(伢典)化学机械去腐系统在年轻恒牙龋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儿科就诊8~10岁儿童第一恒磨牙龋坏12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Carisolv去腐(实验组)和车针去腐(对照组),去腐后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观察疗效.结果:采用Carisolv去腐较车针去腐术中疼痛发生率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1年后追踪比较,两者在继发龋形成、充填物脱落及继发牙髓感染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arisolv治疗年轻恒牙龋坏,能够有效地去净腐质,无牙髓副作用,创伤小、痛苦少,患者乐于接受,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殷纳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胃癌放化疗研究进展

    胃癌的发病率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呈持续下降趋势,但目前胃癌依然排在我国肿瘤死亡的第1位.病灶局限且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大约为75%,这部分患者主要行单纯手术切除[1].随着淋巴结转移程度的增加,患者的预后越来越差,同时局部和远处复发的几率也不断地增加.众多的临床研究探讨了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在胃癌中的价值,近的研究结果表明,术后辅助放化疗可以明显提高胃癌患者3年、5年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但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的价值仍有争论.

    作者:蔡嵘;金冶宁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大剂量沐舒坦在微创胸外科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大剂量沐舒坦在微创胸外科手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胸外科行单侧胸腔镜辅助切口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分别给予空白对照与大剂量沐舒坦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大剂量治疗组在稀释痰液、抗生素使用时间方面优于空白对照组,但是,也发现一定的副反应.结论:大剂量沐舒坦对促进微创胸外科患者手术后的康复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其适应证应进一步探讨.

    作者:刘君;崔飞;何建行;陈秋年 刊期: 2006年第1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