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瑞娟;王志红
股薄肌位于大腿内侧,有众多的协同肌,切取后对大腿的功能影响不大,且肌瓣有正常的抗拉力和张力,血管神经蒂长,解剖位置表浅,手术切取简便易行,是理想的供肌[1].股薄肌在一些器官的重建或作为各种缺损的填充、修补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现将股薄肌的解剖学特点及其部分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史松;刘浩 刊期: 2006年第24期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是国内外近年来广泛开展的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新技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大限度地保留了鼻腔、鼻窦的基本功能,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达到其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本文对我科3年来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2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试对提高本手术疗效的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滕锦楠;郑静;周志明;叶巍岭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了解营养支持对心脏术后撤呼吸机困难患者在撤呼吸机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营养支持的方法与涉及的护理.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5年6月的20例撤呼吸机困难患者施行了综合治疗、营养支持和精心的护理.结果:有15例患者顺利撤呼吸机,5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营养支持虽不能改善病变的发展过程,但在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及早顺利撤呼吸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治疗此类病人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许立倩;蔡晓梅;陈秋霞;谢建华 刊期: 2006年第24期
患者男,60岁,因反复双下肢水肿6年余,血液透析2年余入院.6年前患者开始出现双下肢水肿,经检查诊断为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给予免疫抑制剂、活血化瘀、保护肾功能等治疗,肾功能相对稳定.
作者:张凡;王涛;郭东阳;张光明;郑宇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比较单纯切除或联合羊膜移植或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等3种不同方法治疗初发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102例106只眼分为A、B、C 3组,A组单纯胬肉切除30例30只眼,B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33例35只眼,C组翼状胬肉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39例41只眼.术后随访观察3~20个月,观察比较复发情况.结果:A组30眼中10眼复发,复发率33.3%;B组35眼中4眼复发,复发率11.4%;C组41眼中2眼复发,复发率4.9%.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59,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9.98,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12,P>0.05).结论:初发翼状胬肉采取单纯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或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均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赵贵阳;于晓明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对我科收治的5例创伤后引发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希望给大家一个借鉴,以减少创伤后反应性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方法:建立一套预见性护理措施,加强业务学习,合理运用马斯洛原理,评判性思维贯穿于整体护理的始终.结果:自制定措施以来,未发现并发症及创伤后引发的反应性精神障碍.结论:对于创伤后反应性精神障碍,应注重临床预防,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这更是预见性护理的宗旨.
作者:王晓琼;陈中明;李萍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经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行下肢骨科手术应用等比重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的低局麻药剂量(MLAD).方法:选取40例ASA Ⅰ~Ⅱ级,年龄20~60岁,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罗哌卡因组(R组),0.75%罗哌卡因加脑脊液混合液共3 mL;布比卡因组(B组),0.75%布比卡因加脑脊液混合液共3 mL,每组均采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方法.应用上下序贯法计算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行下肢骨科手术的MLAD.监测呼吸和循环状况,观察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布比卡因的MLAD是11.6 mg(95% CI 为 11.1~12.4),罗哌卡因的MLAD是12.8 mg(95% CI 为12.2~13.4).结论:罗哌卡因的MLAD低于国外报道剂量,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在相关手术中选择合适的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剂量.
作者:方梅;黄迅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总结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探讨提高其治疗成功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1995-2006年27例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7例,所有病例在入院24 h内均作出正确诊断和处理,均为Ⅲ型食管闭锁,没有误诊.其中12例接受手术治疗,存活10例,死亡2例;吻合口瘘3例,其中2例痊愈;吻合口狭窄2例,扩张后痊愈.结论:早期诊断、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熟练轻柔的操作和良好的术后监护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吴国伟;金乐潇;胡型锑;王胜利;杨美高;黄宪平;赵曙光 刊期: 2006年第24期
患者女,44岁,因发热、咳嗽、乏力1周于2004年7月30日入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经抗炎治疗症状好转.
作者:王晶璠;杨玲;唐合兰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移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8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改良Smith-Peterson切口,股骨颈骨折开放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移植于股骨颈骨折处的方法进行处理.结果:经过1~5年的随访,功能评定优30例,良6例,优良率94.7%(按Harris评分标准).骨折全部愈合,愈合率100%,愈合时间为4~12个月,平均为6个月,2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坏死率5.3%.结论:本术式能为骨折端提供充足的血供,内固定可靠,能明显提高股骨颈骨折的治愈率,减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非常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进;陈军;李维汉;廖前德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除术(PHH)治疗重度痔病的护理技巧.方法:对用PHH方法治疗的150例重度痔病患者进行护理,就如何帮助病人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术后重点防治并发症发生,做好出院康复指导等问题进行讨论.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吻合均一次成功,全组病人均无发生大便失禁、肛门狭窄、感染或肛周脓肿形成.2例术后出血,经过对症处理后无留下后遗症.病人观察3~5 d出院,随访3个月~2年余,术后内痔不再脱出,出血停止,无复发.结论:充分做好PHH术式术前宣教,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早发现、防止并发症发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罗冬红 刊期: 2006年第24期
我们自2005年3-10月对我院儿科门诊30例脾虚证患儿做了唾液淀粉酶活性检测,并与健康儿童作对照,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潘德军;吴国英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原发性胃癌中BRCA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与临床病理特性的相关性,阐明BRCA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石蜡包埋组织,抽提其基因组DNA,进行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和Leica-Qwin计算机图像分析,对石蜡包埋胃癌标本及对应的正常组织进行D17S579、D17S855位点MSI、LOH检测和BRCA1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40例胃癌D17S579位点MSI、LOH检出率和BRCA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2.5%、15.0%、37.5%.37例胃癌D17S855位点MSI、LOH检出率和BRCA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8.9%、18.9%、37.8%.在肿瘤TNM分期中,上述2个位点MSI检出率在TNM Ⅰ+Ⅱ期分别高于TNM Ⅲ+Ⅳ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17S579位点,MSI检出率随着胃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呈下降趋势.在TNM Ⅰ+Ⅱ期,BRCA1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TNM Ⅲ+Ⅳ期,并随着胃管状腺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呈下降趋势(P<0.05).BRCA1蛋白阳性率在MSI阳性组高于MSI阴性组(P<0.05).结论:MSI和LOH可能通过相互独立的途径调控胃癌的进展.MSI可作为检测胃癌发生的早期分子学标志之一.BRCA1蛋白有可能阻止胃癌向低分化发展,并可能有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
作者:李小红;甘西西;杨月琴;林兴秋;梁勇;李继承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盐酸戊乙奎醚是一种新型长效抗胆碱药,它具有中枢及外周抗毒蕈碱(M)和抗烟碱(N)样作用,能选择性作用于M1和M3亚型.因其对M2亚型无明显拮抗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术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对病人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镇静程度、腺体分泌的影响,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在心血管手术中应用的效果.
作者:于辉;曲茹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提高经尿道输尿管镜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远端输尿管狭窄的水平.方法: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106例患者接受经尿道榆尿管镜下狭窄镜体扩张、气囊扩张和内切开并碎石和取石等治疗,回顾性总结处理的方法、疗效和并发症.结果:住院时间1~7 d.出院前结石清除率50.9%(54/106).拔除内支架管后1个月,随访率74.5%(79/106).结石清除率82.3%(65/79).B超复查肾积水加重11.4%(9/79),利尿肾图显示输尿管机械性梗阻8.9%(7/79).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的有效方法,正确的手术操作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雷鸣;袁坚;曾国华;张泽;戚德峰;何朝辉;何永忠;李逊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治策略.方法:对34例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原体检测发现细菌、真菌、卡氏肺囊虫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及混合感染较多.临床治愈22例,死亡10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对于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应高度重视和积极救治,早期行病原学诊断,积极有效抗感染,及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适时应用呼吸机支持治疗.
作者:孙元亮;陈正贤 刊期: 2006年第24期
颧骨居面中部1/3的关键解剖部位,决定着面部轮廓的三维立体结构.因其位置突出,因而是头面部创伤中易发生骨折的部位之一[1].颧骨骨折易导致邻近骨骨折,眶骨及上颌骨常受累,又称之为眶颧复合体骨折[2].骨折后骨块的移位或缺损会导致明显的面部畸形、复视或眼球内陷,严重影响面部的外形及功能.1996年10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应用小或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眶颧骨骨折12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李荷花;马玲平;厉小丽;梁利荣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AP)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24例H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例HAP占同期急性胰腺炎的3.42%(24/702),轻型HAP 18例,重症HAP 6例,血甘油三酯(TG)平均值重症组(23.25 mmol/L)较轻型组(17.69 mmol/L)为高(P<0.05),经治疗后血TG降至5.65 mmol/L以下的平均时间重症组(14.5 d)较轻型组(6.1 d)为长(P<0.05),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正常或轻微升高者14例(58.3%),24例虽均痊愈出院,但重症组有3例并发呼吸衰竭.结论:在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上HAP既有急性胰腺炎的一般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须引起重视.
作者:汪慧访;陈晓岗;丁小云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持续小剂量5-氟尿嘧啶(5-FU)静脉滴注联合应用环磷酰胺(CTX)及蒽环类药物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及毒性.方法:118例乳腺癌患者分为A、B两组,以5-FU 200 mg/(m2·d)持续静脉滴注,联合应用CTX 500 mg/(m2·d)及吡柔比星40 mg/(m2·d),第1天及第14天行新辅助化疗,A组58例化疗14 d,B组60例化疗21 d.观察毒副反应及测量肿瘤大小变化,评估两组病例的近期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B两组新辅助化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6%和90.0%,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Ⅲ度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持续小剂量5-FU静脉滴注联合应用CTX及蒽环类药物行乳腺癌短程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满意、毒性反应小.化疗21 d较14 d疗效更好.
作者:苏磊;王雪晨;桑剑峰;姚永忠 刊期: 2006年第24期
20世纪40年代,LEVIN和LOWN对心脏治疗提出早期活动疗法,对长期严格卧床提出了疑问.20世纪70年代,早期运动治疗在英美等国掀起了研究热潮,在此期间WENGER做了大量系统的工作,发展了心脏治疗第一期康复方案.20世纪70年代心脏康复医学的发展被称为心血管医学发展史的里程碑[1].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综合性心脏康复方案,成为心血管疾病医疗的组成部分.目前认为,中度剧烈的运动不但可预防缺血性心脏病,而且是心肌梗死、冠脉搭桥、心脏移植后、先天性心脏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2].本文对冠脉搭桥术后运动康复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林小丽;陈静薇;陈日宇;林乙慧 刊期: 200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