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嗜酸性粒细胞参与哮喘气道重建的机制研究进展

赵海金;蔡绍曦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 过敏性哮喘, 气道重建, 气道高反应性, 纤维化疾病, 白细胞介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 淋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 炎症性疾病, 特征, 病理生理改变, 气道反应性, 气道壁厚度, 治疗效果, 学者, 细胞浸润, 细胞介导, 气道狭窄
摘要:哮喘是以伴随淋巴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 (EOS)浸润为主并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的一个主要观点认为哮喘是通过 CD4+ Th2淋巴细胞介导细胞因子与化学增活素的产生,引起白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等聚集 ,并对气道结构细胞产生相应的作用而导致气道的病理生理改变,进而改变气道对各种刺激物的反应性 [1].哮喘临床表现不仅仅以急性炎症发作为特征,因为目前用单纯的炎症理论尚不足以解释哮喘的慢性自然史.众多研究表明气道重建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2].有学者认为气道重建会引起气道高反应性 (AHR),也有学者认为这可以防止气道狭窄,并证实气道反应性与气道壁厚度成负相关.然而到目前为止,尽管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气道重建特点及与哮喘的关系,但导致气道壁增厚、气道重建的细胞、分子及免疫机制及治疗效果与是否可以逆转气道重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白细胞浸润是肺损伤及纤维化疾病的一个很重要特征 ,组织 EOS增多是很多纤维化疾病的一个重要特点, EOS可以产生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白细胞介素- 13(IL- 13)、白三烯 (LTS)等多种与纤维化相关的细胞因子,这也就提示其可能在过敏性哮喘气道重建上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就近年来对 EOS在哮喘的气道重建中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转移性结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对 32例晚期转移性结肠癌采用第 1、8天给予奥沙利铂 85 mg/m2;第 1~ 14天给予卡培他滨 1 250 mg/m2,每天 2次.每 3周为 1个治疗周期.结果:全组 CR 2例, PR 16例,有效率54.5%(18/32).主要毒副作用为感觉神经异常,腹泻,恶心、呕吐,但均为可逆性,可以耐受.结论:卡培他滨加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结肠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晚期结肠癌的另一个首选方案.

    作者:李骏白;吴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人白细胞介素-29cDNA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系统的表达

    目的:克隆人细胞因子 IL- 29全长 cDNA及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制备抗 IL- 29多克隆抗体.方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 vsv感染后,提取总 RNA,通过一步 RT- PCR获得 IL- 29全长 cDNA. DNA测序正确后,将 IL- 29cDNA的编码框序列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 pET28a(+ )中.卡那霉素平板筛选及 PCR鉴定,挑出阳性克隆进行扩增、转化大肠杆菌进行 IPTG诱导表达. SDS- PAGE、 Western blotting鉴定,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得到 Mr为 23 000组氨酸标签重组人 IL- 29融合蛋白.纯化的 IL- 29免疫家兔制备抗 IL- 29多克隆抗体.结果:成功获得人 IL- 29全长 cDNA,并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于大肠杆菌中.免疫家兔后获得特异抗 IL- 29的多克隆抗体.结论:获得 rhIL- 29细胞因子及其多克隆抗体,为其进一步研究及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张胜权;鲁云霞;罗欣;徐从贞;陈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不同年龄组哮喘患儿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测定

    目的:为了解哮喘患儿过敏原状况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采用 ELESA法检测了 133例支气管哮喘儿童的过敏原特异性 IgE抗体.结果:各年龄组吸入性抗原中螨特异性 IgE阳性率高,平均 70.7%,随着年龄增长阳性率显著增加.在食物性抗原中以牛奶特异性 IgE阳性率高.蟑螂特异性 IgE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为 9%~ 14.5%.结论:螨虫和牛奶是哮喘的主要触发因素,切实有效的防螨和避免过敏食物措施很重要.蟑螂是金华地区重要的哮喘触发因素.

    作者:王凯旋;张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采用支原体药敏试剂盒对 77例泌尿生殖道患者进行支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 77例共检出支原体感染 37例,阳性率为 48 1%.其中解脲支原体( Uu)、人型支原体( Mh)及 Uu+ 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 27.3%( 21例)、1.3%( 1例)、 19 5%( 15例).支原体药敏结果显示:可乐必妥( 97.3%)和泰利必妥( 94 6%)的敏感性高,其次为司帕沙星( 89.2%)、美满霉素( 86.5%)、强力霉素(78.4%).而乙酰螺旋霉素( 21.6%)、红霉素( 24.3%)、四环素(27.0%)的敏感性差.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中支原体阳性率高达 48.1%,不容忽视.男女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01). Un+ Mh混合感染增强了耐药性.治疗支原体感染首选可乐必妥、泰利必妥,其次为司帕沙星、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

    作者:李云;王惠萱;张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概况及临床应用意义

    循证护理( evidence- based nursing,EBN)的产生源于循证医学,是国际护理界将循证思想纳入护理学科的研究与实践而开展的护理新模式.其思想核心是强调证据,要求在严格的科学证明的基础上开展护理工作.在过去的几十年,护理学科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用批判性思维寻求佳护理行为、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改进程序、以低的成本提供优质的服务等.同时,护理研究论文显著增多,护士掌握计算机文献检索方法,这些变化促进了循证护理的发展. 1998年加拿大与英国共同创刊<循证护理>杂志. Internet出现了介绍 EBN的网站和 Online杂志(如: WWW.Cinhl.com.),提供 EBN的研究新进展并共同讨论.各种循证实践、循证研究、循证指导已在各大学、护理中心、大医院开展,大多数护士长、研究者、教育者和质控部门都已接纳 EBN[1].

    作者:李佩竹;陶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胃巨大良性间质瘤1例

    患者男, 53岁,左肋部及左上腹疼痛不适 14 d于 2003年 12月 9日入院.病人 1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肋部及左上腹不适,呈持续性胀痛. 3 d前有饭后饱胀感.

    作者:王宏波;公衍玲;黄术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 47例复发脑梗死(复发组)与 105例初发脑梗死(初发组)的危险因素,应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心脏病、饮酒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为密切, OR值分别为 3.880、 4.758、 3.063, P值均 < 0.05,预防性治疗则为脑梗死复发的保护性因素, OR值为 0.126.结论: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饮酒史,而预防性治疗是防止脑梗死复发的有意义的保护因素.

    作者:石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调查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场测量和问卷相结合对 348名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平均依从性为 36.21%,经干预措施后提高到 45.69%,不同年龄间依从性有差别( P< 0.001).药物依从性主要与高血压防治知识、服药习惯、药物不良反应、经济状况、给药方式和服药种类以及医患关系有关,而与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无明显关系.依从性好的患者血压控制佳,波动幅度小;依从性差者血压控制不佳,波动幅度大.结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大力度,综合干预.

    作者:黄村华;陈金山;黄蕾;丘毅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酷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小细胞肺癌骨髓转移1例

    小细胞肺癌是发病率低于肺鳞癌及腺癌一型相对常见的肺癌.其发生率占原发性肺癌的 20%~ 25% [1].对一组骨髓转移癌的病例分析发现,肺癌占所有骨髓转移癌的 13.6% [2].本文报道 1例瘤细胞形态散在分布,酷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小细胞肺癌骨髓转移.

    作者:黄志新;杜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卡维地洛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防治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作用.方法:建立两肾一夹 (2K1c)大鼠肾血管性高血压左室重构模型.术后 8周随机分成 3组:( 1)假手术组( n=8);( 2) 2K1c组( n=8);( 3)卡维地洛组( n=8).治疗组直接灌胃给药. 12周后行血流动力学分析,应用病理学方法评价整体心肌肥厚和组织胶原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MMP- 2、 TIMP- 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 2K1c组大鼠术后发生明显左心室肥厚和纤维化,收缩压( SBP)、左室收缩压 (LVSP)、左室舒张末压 (LVEDP)、左室重量 (LVM)、左室重量指数 (LVMI)、胶原的含量及 MMP- 2、 TIMP- 2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的对照组 (P< 0.01),左室大收缩和舒张速率 (± dp/dtmax)均显著降低.卡维地洛能降低 SBP、 LVSP、 LVEDP、 LVM,而± dp/dtmax均显著升高;减少左室心肌中总体胶原中的合成及 MMP- 2、 TIMP- 2表达.结论: MMP- 2、 TIMP- 2与左心室肥厚细胞外基质有关,卡维地洛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左室功能,有效地防止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

    作者:夏芳;王晋明;王芳;梁远红;严玲;宋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创伤性颅脑损伤的高压氧综合治疗

    创伤性颅脑损伤是临床医疗中的急重症,诊治情况直接对患者日后的生活和社会职能恢复构成影响.高压氧在创伤性颅脑损伤综合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科 1998年 1月至 2003年 5月,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 1 62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慧平;卢晓欣;汤永建;房卫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CO2激光治疗牙龈瘤31例临床分析

    牙龈瘤为口腔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在临床上传统治疗方法为局麻下手术切除,但较易复发.我科利用 CO2激光治疗牙龈瘤 31例,经 1~ 2年随访观察,未见有复发,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德峰;张鸣;杨剑;宋成;张中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非交叉瘫脑干梗死2例

    非交叉瘫脑干梗死,在文献资料描述中时有提及,但其发生机制却鲜有报道.本文结合我科近半年来所发现的 2例非交叉瘫脑干梗死,阐述如下.

    作者:管得宁;徐运;倪秀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右心衰对口服地高辛吸收的影响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右心衰者口服地高辛片后血药浓度上升速度和峰值血药浓度的变化,定量分析右心衰对口服地高辛吸收的影响.方法: 7例合并右心衰者和 7例左心衰者每天口服地高辛片 0.125 mg,于第 8天服药后分别采血 10次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地高辛血药浓度,用 3p87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拟合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用 SPSS 10.0软件包对照分析峰值血药浓度( Cmax)、达峰时间( Tp)和吸收速度常数( Ka).结果:右心衰组平均峰值血药浓度 (Cmax)=(1.12± 0.21)ng/mL,左心衰组 Cmax=(1.61± 0.36)ng/mL,两组比较 P=0.008;右心衰组平均达峰时间( Tp) =(7.00± 1.52) h,左心衰组 Tp=(5.14± 1.64)h,两组比较 P=0.048;右心衰组平均吸收速度常数( ka) =(0.33± 0.14)(1/h),左心衰组 ka=(0.65± 0.22)( 1/ h),两组比较, P=0.006.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右心衰者口服地高辛片后血药浓度上升速度缓慢,峰值血药浓度低,右心衰显著影响口服地高辛片的吸收.

    作者:靳晨亭;朱桂平;周万兴;陈吉生;江永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慢性肾衰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 15例 CRF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因等与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同期维持血液透析的 25例 CRF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女性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机率高于男性.血栓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穿刺血肿 (2.1± 0.7)次 /月高于对照组( P< 0.05).糖尿病患者血栓形成机率较高.结论: CRF血液透析患者血压过低 ,过度超滤和不适当的穿刺易导致血栓形成.

    作者:沈波;张薇;田树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阿托品致皮肤过敏1例

    患者女性, 30岁.因双肾结石、肾绞痛口服阿托品治疗,先后服药 3次,每次均于服药约半小时后出现全身皮肤及颜面、唇周红肿,伴皮肤瘙痒、胸闷,于下次服药前渐部分缓解,于 2003年 11月 29日来本院急诊.

    作者:梁仕泮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垂体后叶素合并鱼精蛋白治疗大咯血疗效观察

    垂体后叶素、鱼精蛋白是治疗咯血的传统药物,我们以两药联合应用治疗大咯血 58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立红;孙红娟;王兵;刘新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他汀类药物与肝脏的关系

    3- 羟基 -3- 甲基戊二酰-辅酶 A(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是近年来开发的一大类降血脂药物,它可降低血脂异常病人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他汀类药物的动物及临床试验均表明有使肝脏酶轻微升高的作用,故美国食物与药品管理局 (FDA)建议,监测药物可能引起的肝毒性.然而,随后的临床应用显示药物的肝毒性是罕见的,产生药物相关的肝脏疾病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应用他汀类药物是安全的 [1, 2].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李东霞;王一尘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B超引导下经皮自动肾活检的临床应用

    肾活检是确定肾脏病理、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的重要手段.我院自 2000年 4月至 2003年 5月对 130例肾脏病患者采用自动肾活检枪行肾活检,并发症少,取得了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芬;赵学智;邱志亮;王心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鱼胆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鱼胆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经验.方法: 80例鱼胆中毒患者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给予以血透为主的综合治疗,并比较血透前后肾功能、肝功能变化.结果: 80例鱼胆中毒患者死亡 3人,病死率为 3.8%,其余 77例患者痊愈出院.血透结束后,患者肾功能、肝功能恢复正常,较血透前显著下降 (P< 0.01).结果:鱼胆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过以血透为主的综合治疗,其肾、肝功能是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的.

    作者:李靖;乔着义;龚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