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波;公衍玲;黄术胜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向椎间孔或椎间孔外侧突出或脱出,刺激或压迫腰神经根而产生腰腿痛的一种病变.目前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而胶原酶溶盘术治疗尚未见报道.本组 1997年 3月至 2003年 3月共收治 39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胶原酶溶盘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昌政;赵序利;宋文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右心衰者口服地高辛片后血药浓度上升速度和峰值血药浓度的变化,定量分析右心衰对口服地高辛吸收的影响.方法: 7例合并右心衰者和 7例左心衰者每天口服地高辛片 0.125 mg,于第 8天服药后分别采血 10次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地高辛血药浓度,用 3p87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拟合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用 SPSS 10.0软件包对照分析峰值血药浓度( Cmax)、达峰时间( Tp)和吸收速度常数( Ka).结果:右心衰组平均峰值血药浓度 (Cmax)=(1.12± 0.21)ng/mL,左心衰组 Cmax=(1.61± 0.36)ng/mL,两组比较 P=0.008;右心衰组平均达峰时间( Tp) =(7.00± 1.52) h,左心衰组 Tp=(5.14± 1.64)h,两组比较 P=0.048;右心衰组平均吸收速度常数( ka) =(0.33± 0.14)(1/h),左心衰组 ka=(0.65± 0.22)( 1/ h),两组比较, P=0.006.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右心衰者口服地高辛片后血药浓度上升速度缓慢,峰值血药浓度低,右心衰显著影响口服地高辛片的吸收.
作者:靳晨亭;朱桂平;周万兴;陈吉生;江永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3- 羟基 -3- 甲基戊二酰-辅酶 A(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是近年来开发的一大类降血脂药物,它可降低血脂异常病人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他汀类药物的动物及临床试验均表明有使肝脏酶轻微升高的作用,故美国食物与药品管理局 (FDA)建议,监测药物可能引起的肝毒性.然而,随后的临床应用显示药物的肝毒性是罕见的,产生药物相关的肝脏疾病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应用他汀类药物是安全的 [1, 2].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李东霞;王一尘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面部皮肤病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为有效治疗面部皮肤病,我科采用液氮冷冻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李钟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 15例 CRF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因等与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同期维持血液透析的 25例 CRF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女性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机率高于男性.血栓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穿刺血肿 (2.1± 0.7)次 /月高于对照组( P< 0.05).糖尿病患者血栓形成机率较高.结论: CRF血液透析患者血压过低 ,过度超滤和不适当的穿刺易导致血栓形成.
作者:沈波;张薇;田树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含二氮嗪的冷血停搏液对离体鼠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 24只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冷血停搏液组、含二氮嗪的冷血停搏液组,每组 8只.分别建立改良的 Langendorff离体心逆灌注模型,测定左室收缩峰压和正负压力微分恢复率、冠状动脉流量、心肌含水量( MWC)、乳酸脱氢酶( LDH)和肌酸激酶( CK)漏出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心肌三磷酸腺苷含量 (ATP)、心肌梗死面积 (MIS).每组随机留取标本,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含二氮嗪的冷血停搏液组的左心室功能恢复指标、 ATP含量和 SOD活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冷血停搏液组( P< 0.01),而 MWC, LDH、 CK漏出率以及心肌梗死面积均低于对照组和冷血停搏液组( P< 0.05),电镜超微结构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冷血停搏液组.结论:含二氮嗪的冷血停搏液可明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韩珂;杨辰垣;肖诗亮;董念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肾活检是确定肾脏病理、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的重要手段.我院自 2000年 4月至 2003年 5月对 130例肾脏病患者采用自动肾活检枪行肾活检,并发症少,取得了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芬;赵学智;邱志亮;王心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 26岁,因停经 39+ 5周,阵发性腹痛 6 h于 2004年 3月 12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 2003年 6月 7日,孕期产前检查无异常.患者于 5 d前在本院门诊行产前检查,显示胎心率正常,胎心监护 NST呈反应型,脐血流检测 S/D=2 26, 2 d未感胎动.
作者:周建兴;李琳;王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采用支原体药敏试剂盒对 77例泌尿生殖道患者进行支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 77例共检出支原体感染 37例,阳性率为 48 1%.其中解脲支原体( Uu)、人型支原体( Mh)及 Uu+ 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 27.3%( 21例)、1.3%( 1例)、 19 5%( 15例).支原体药敏结果显示:可乐必妥( 97.3%)和泰利必妥( 94 6%)的敏感性高,其次为司帕沙星( 89.2%)、美满霉素( 86.5%)、强力霉素(78.4%).而乙酰螺旋霉素( 21.6%)、红霉素( 24.3%)、四环素(27.0%)的敏感性差.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中支原体阳性率高达 48.1%,不容忽视.男女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01). Un+ Mh混合感染增强了耐药性.治疗支原体感染首选可乐必妥、泰利必妥,其次为司帕沙星、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
作者:李云;王惠萱;张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舟山海岛肝硬化及幽门螺杆菌 (HP)的发病率均很高,为观察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 (PHG)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选择 96例 PHG并与 100例慢性胃炎相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舟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3年来 107例 2型糖尿病应用诺和龙和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康志君;张震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男, 67岁,因心慌、气短、胸闷 2年就诊.查体:体温、心率、呼吸、血压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率 92次 /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作者:程树军;单文俊;丁玉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0%甘露醇作为临床首选的脱水利尿剂,因其渗透性高,使用中又强调快速静脉滴注 ,易对血管造成损害 ,且不易恢复,轻者有局部酸麻、胀、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无菌性静脉炎;如果形成血栓机化,有可能造成血管永久性损害 [1].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其药理作用 ,正确实施临床应用和护理,预防静脉损伤的发生.
作者:陈丽芳;丁泽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儿,男性, 2岁 8个月,于 2002年 9月 16日到公园草地玩耍. 9月 24日开始发烧,体温 39℃,经外院用青霉素、头孢三嗪治疗未见好转.
作者:俞友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 DF- 6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终止阵发性室上速 (PSVT)的急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 DF- 6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对 35例 PSVT急诊患者进行了食道心房调搏术 (TEAP),用双极食管电极导管进行食道插管,选用超速刺激法和亚速刺激法发放频率脉冲,每次刺激时间 5~ 20 s.结果: 17例患者经该心脏电生理刺激仪 TEAP 1次起搏终止 PSVT发作, 11例患者经 3次以上刺激终止发作, 4例患者用亚速起搏终止发作,治疗有效率为 91.43%.3例患者经 TEAP不能终止发作,使用药物治疗终止发作.结论: DF- 6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较其前三代刺激仪新增了多项功能,应用该仪器进行 TEAP,具有见效快、成功率高、可反复应用的优点,因此可在急诊急救中较安全使用.
作者:郑惠鹏;阮小薇;詹贤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男, 53岁,左肋部及左上腹疼痛不适 14 d于 2003年 12月 9日入院.病人 1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肋部及左上腹不适,呈持续性胀痛. 3 d前有饭后饱胀感.
作者:王宏波;公衍玲;黄术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扁平疣虽然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欠佳.笔者于 1999年 10月至 2002年 10月对 76例扁平疣患者通过自体疣免疫埋植疗法联合聚肌胞注射及自制中药制剂浸洗三联疗法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谢晓莉;侯振才;牛玉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高血压 (EH)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肾内叶间动脉血流状况,测定尿蛋白、肾功能及早期肾损害实验室指标.结果:早期肾损害实验室指标 [α 1微球蛋白 (α 1- MG)]、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R)、 NAG酶 ]正常者为 EHⅠ 组,其叶间动脉的收缩期大流速 (PSV)和舒张末期流速 (EDV)较正常对照组轻度降低 (P<0.05),搏动指数 (PI)和阻力指数 (RI)较之轻度升高(P<0.05); EHⅡ 组为早期肾损害实验室指标升高者,其叶间动脉的 PSV和 EDV较正常对照组、 EHⅠ 组明显降低 (P<0.01), PI和 RI较之明显升高(P<0.01).结论:联合早期肾损害实验室指标,肾内血管彩色多谱勒超声更能早期发现高血压肾损害.
作者:杨红霞;朱敏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的诊断、治疗及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方法:对本院近 2年来发生的 136例 ICP病例分为治疗组( 75例)和未治组( 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围产儿病死率、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明显少于未治组.结论:对 ICP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严密监测、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张楠;陈丹杰;陈成大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 (AEEG)对癫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癫痫与 AEEG睡眠时相的关系.方法: 116例常规脑电图 (REEG)无痫样放电的患者分别为癫痫组和可疑癫痫组,进行 24 h AEEG监测.结果:癫痫组 AEEG痫样放电临床癫痫组的检出率 65.2%,可疑癫痫组是 12.9%.痫样放电多见于 NREM Ⅰ~Ⅱ期.结论: AEEG可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对癫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湛;梁少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