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竹;陶曙
经皮股动脉穿刺入路是目前绝大多数介入诊疗技术的常规途径,但术后局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达 6%~ 8%,且穿刺肢体制动长达 24 h以上,给术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而经桡动脉途径进行介入性诊疗操作则可以避免上述并发症及相关副作用,因此,近年来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术后如何有效地进行桡动脉穿刺部位的止血,同时又不影响手的供血尤其重要,也是我们临床护理工作的难题,目前尚无统一的用于桡动脉穿刺部位止血的有效工具.为此,我们自制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弹力加压止血带 (以下简称加压止血带 ),并对 18例采用经桡动脉穿刺行介入检查治疗的患者穿刺部位止血,效果满意.现将加压止血带制作方法、临床护理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龚志华;向定成;任宏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防治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作用.方法:建立两肾一夹 (2K1c)大鼠肾血管性高血压左室重构模型.术后 8周随机分成 3组:( 1)假手术组( n=8);( 2) 2K1c组( n=8);( 3)卡维地洛组( n=8).治疗组直接灌胃给药. 12周后行血流动力学分析,应用病理学方法评价整体心肌肥厚和组织胶原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MMP- 2、 TIMP- 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 2K1c组大鼠术后发生明显左心室肥厚和纤维化,收缩压( SBP)、左室收缩压 (LVSP)、左室舒张末压 (LVEDP)、左室重量 (LVM)、左室重量指数 (LVMI)、胶原的含量及 MMP- 2、 TIMP- 2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的对照组 (P< 0.01),左室大收缩和舒张速率 (± dp/dtmax)均显著降低.卡维地洛能降低 SBP、 LVSP、 LVEDP、 LVM,而± dp/dtmax均显著升高;减少左室心肌中总体胶原中的合成及 MMP- 2、 TIMP- 2表达.结论: MMP- 2、 TIMP- 2与左心室肥厚细胞外基质有关,卡维地洛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左室功能,有效地防止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
作者:夏芳;王晋明;王芳;梁远红;严玲;宋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泡保留灌洗治疗在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 55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26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 2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气管肺泡保留灌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1),仅 3例出现术后发热, 1 d后恢复正常, 1例术后出现呼吸困难,经 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 1 d后好转.结论:支气管肺泡保留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患者,具有疗效好,疗程短,安全可靠、经济的优点.
作者:何家富;李光元;黄远东;严小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场测量和问卷相结合对 348名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平均依从性为 36.21%,经干预措施后提高到 45.69%,不同年龄间依从性有差别( P< 0.001).药物依从性主要与高血压防治知识、服药习惯、药物不良反应、经济状况、给药方式和服药种类以及医患关系有关,而与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无明显关系.依从性好的患者血压控制佳,波动幅度小;依从性差者血压控制不佳,波动幅度大.结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大力度,综合干预.
作者:黄村华;陈金山;黄蕾;丘毅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面部皮肤病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为有效治疗面部皮肤病,我科采用液氮冷冻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李钟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非交叉瘫脑干梗死,在文献资料描述中时有提及,但其发生机制却鲜有报道.本文结合我科近半年来所发现的 2例非交叉瘫脑干梗死,阐述如下.
作者:管得宁;徐运;倪秀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儿,男性, 2岁 8个月,于 2002年 9月 16日到公园草地玩耍. 9月 24日开始发烧,体温 39℃,经外院用青霉素、头孢三嗪治疗未见好转.
作者:俞友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解哮喘患儿过敏原状况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采用 ELESA法检测了 133例支气管哮喘儿童的过敏原特异性 IgE抗体.结果:各年龄组吸入性抗原中螨特异性 IgE阳性率高,平均 70.7%,随着年龄增长阳性率显著增加.在食物性抗原中以牛奶特异性 IgE阳性率高.蟑螂特异性 IgE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为 9%~ 14.5%.结论:螨虫和牛奶是哮喘的主要触发因素,切实有效的防螨和避免过敏食物措施很重要.蟑螂是金华地区重要的哮喘触发因素.
作者:王凯旋;张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腰丛及坐骨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麻醉并发症也就相应增多,我院在进行腰丛及坐骨神经阻滞过程中共出现 2例局麻药急性中毒.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勇帅;鲁开智;曹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 (AEEG)对癫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癫痫与 AEEG睡眠时相的关系.方法: 116例常规脑电图 (REEG)无痫样放电的患者分别为癫痫组和可疑癫痫组,进行 24 h AEEG监测.结果:癫痫组 AEEG痫样放电临床癫痫组的检出率 65.2%,可疑癫痫组是 12.9%.痫样放电多见于 NREM Ⅰ~Ⅱ期.结论: AEEG可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对癫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湛;梁少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Q波、 R波及 ST段演变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单极胸导联心电图对 13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在胸部进行体表标测,分别计算∑ R、∑ Q、∑ ST.结果:∑ R在胸痛发作后 12 h内下降速度快, 12 h后下降速度较慢,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01);∑ Q在 24 h内与 24 h后形成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01);∑ ST在 24 h内下降速度比 24 h后下降速度显著增快,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观察心肌梗死急性期心电图∑ R、∑ Q、∑ ST演变规律,有助于临床上尽早采取急救措施,及时挽救濒死心肌.
作者:冯晓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0%甘露醇作为临床首选的脱水利尿剂,因其渗透性高,使用中又强调快速静脉滴注 ,易对血管造成损害 ,且不易恢复,轻者有局部酸麻、胀、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无菌性静脉炎;如果形成血栓机化,有可能造成血管永久性损害 [1].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其药理作用 ,正确实施临床应用和护理,预防静脉损伤的发生.
作者:陈丽芳;丁泽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循证护理( evidence- based nursing,EBN)的产生源于循证医学,是国际护理界将循证思想纳入护理学科的研究与实践而开展的护理新模式.其思想核心是强调证据,要求在严格的科学证明的基础上开展护理工作.在过去的几十年,护理学科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用批判性思维寻求佳护理行为、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改进程序、以低的成本提供优质的服务等.同时,护理研究论文显著增多,护士掌握计算机文献检索方法,这些变化促进了循证护理的发展. 1998年加拿大与英国共同创刊<循证护理>杂志. Internet出现了介绍 EBN的网站和 Online杂志(如: WWW.Cinhl.com.),提供 EBN的研究新进展并共同讨论.各种循证实践、循证研究、循证指导已在各大学、护理中心、大医院开展,大多数护士长、研究者、教育者和质控部门都已接纳 EBN[1].
作者:李佩竹;陶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鱼胆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经验.方法: 80例鱼胆中毒患者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给予以血透为主的综合治疗,并比较血透前后肾功能、肝功能变化.结果: 80例鱼胆中毒患者死亡 3人,病死率为 3.8%,其余 77例患者痊愈出院.血透结束后,患者肾功能、肝功能恢复正常,较血透前显著下降 (P< 0.01).结果:鱼胆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过以血透为主的综合治疗,其肾、肝功能是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的.
作者:李靖;乔着义;龚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的诊断、治疗及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方法:对本院近 2年来发生的 136例 ICP病例分为治疗组( 75例)和未治组( 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围产儿病死率、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明显少于未治组.结论:对 ICP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严密监测、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张楠;陈丹杰;陈成大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过敏性紫癜( HSP)是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系统性小血管炎,易侵犯儿童,临床上常表现为皮肤紫癜、黏膜出血,也可伴有皮疹、关节痛、腹痛及肾损害.
作者:邵美娟;倪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含二氮嗪的冷血停搏液对离体鼠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 24只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冷血停搏液组、含二氮嗪的冷血停搏液组,每组 8只.分别建立改良的 Langendorff离体心逆灌注模型,测定左室收缩峰压和正负压力微分恢复率、冠状动脉流量、心肌含水量( MWC)、乳酸脱氢酶( LDH)和肌酸激酶( CK)漏出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心肌三磷酸腺苷含量 (ATP)、心肌梗死面积 (MIS).每组随机留取标本,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含二氮嗪的冷血停搏液组的左心室功能恢复指标、 ATP含量和 SOD活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冷血停搏液组( P< 0.01),而 MWC, LDH、 CK漏出率以及心肌梗死面积均低于对照组和冷血停搏液组( P< 0.05),电镜超微结构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冷血停搏液组.结论:含二氮嗪的冷血停搏液可明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韩珂;杨辰垣;肖诗亮;董念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男, 67岁,因心慌、气短、胸闷 2年就诊.查体:体温、心率、呼吸、血压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率 92次 /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作者:程树军;单文俊;丁玉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 HLA相合而 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血胞移植中,为了避免 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反应,对骨髓、外周血或受者的处理和移植后输血的选择问题.方法:对本科 23例 ABO血型不合 HLA相合的干细胞移植期间,受者及供者造血干细胞的处理情况及护理作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23例 ABO血型不合而 HLA相合的患者移植后无一例发生溶血反应,也不影响骨髓移植存活率.结论:提高护士对 ABO血型不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溶血及贫血症状的观察及护理,是护理此类病人的关键.
作者:黄果花;周佩如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莫雷西嗪对非瓣膜病房颤转律并维持窦律的作用.方法: 67例非瓣膜病房颤口服盐酸莫雷西嗪片 450~ 750 mg/d,分 3次,服药至 4周,复律成功患者,服维持量 300~ 450 mg/d,分 3次,并随访 1年.结果: 67例房颤患者 41例恢复窦性心律( 61.19%),随访 1年,维持窦性心律 28例( 68.29%).结论:莫雷西嗪对非瓣膜病房颤转律并维持窦性心律疗效较高,毒副作用低.
作者:张云;杨敏;张汉灵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