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志华;向定成;任宏蕾
患者男, 53岁,左肋部及左上腹疼痛不适 14 d于 2003年 12月 9日入院.病人 1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肋部及左上腹不适,呈持续性胀痛. 3 d前有饭后饱胀感.
作者:王宏波;公衍玲;黄术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们于 2002年 7月至 2003年 7月应用阿尼西坦治疗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许树兰;赵玫;张惠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治疗基底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102例基底节出血患者随机分葛根素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 51例.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基底节出血的血肿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欧洲脑卒中评分量表积分)进行统计学处理.同时观察血肿周围水肿吸收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血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01).结论:葛根素治疗基底节出血对患者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恢复有效.
作者:汪咏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 15例 CRF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因等与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同期维持血液透析的 25例 CRF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女性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机率高于男性.血栓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穿刺血肿 (2.1± 0.7)次 /月高于对照组( P< 0.05).糖尿病患者血栓形成机率较高.结论: CRF血液透析患者血压过低 ,过度超滤和不适当的穿刺易导致血栓形成.
作者:沈波;张薇;田树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 47例复发脑梗死(复发组)与 105例初发脑梗死(初发组)的危险因素,应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心脏病、饮酒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为密切, OR值分别为 3.880、 4.758、 3.063, P值均 < 0.05,预防性治疗则为脑梗死复发的保护性因素, OR值为 0.126.结论: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饮酒史,而预防性治疗是防止脑梗死复发的有意义的保护因素.
作者:石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儿,男性, 2岁 8个月,于 2002年 9月 16日到公园草地玩耍. 9月 24日开始发烧,体温 39℃,经外院用青霉素、头孢三嗪治疗未见好转.
作者:俞友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防治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作用.方法:建立两肾一夹 (2K1c)大鼠肾血管性高血压左室重构模型.术后 8周随机分成 3组:( 1)假手术组( n=8);( 2) 2K1c组( n=8);( 3)卡维地洛组( n=8).治疗组直接灌胃给药. 12周后行血流动力学分析,应用病理学方法评价整体心肌肥厚和组织胶原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MMP- 2、 TIMP- 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 2K1c组大鼠术后发生明显左心室肥厚和纤维化,收缩压( SBP)、左室收缩压 (LVSP)、左室舒张末压 (LVEDP)、左室重量 (LVM)、左室重量指数 (LVMI)、胶原的含量及 MMP- 2、 TIMP- 2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的对照组 (P< 0.01),左室大收缩和舒张速率 (± dp/dtmax)均显著降低.卡维地洛能降低 SBP、 LVSP、 LVEDP、 LVM,而± dp/dtmax均显著升高;减少左室心肌中总体胶原中的合成及 MMP- 2、 TIMP- 2表达.结论: MMP- 2、 TIMP- 2与左心室肥厚细胞外基质有关,卡维地洛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左室功能,有效地防止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
作者:夏芳;王晋明;王芳;梁远红;严玲;宋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3年来 107例 2型糖尿病应用诺和龙和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康志君;张震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右心衰者口服地高辛片后血药浓度上升速度和峰值血药浓度的变化,定量分析右心衰对口服地高辛吸收的影响.方法: 7例合并右心衰者和 7例左心衰者每天口服地高辛片 0.125 mg,于第 8天服药后分别采血 10次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地高辛血药浓度,用 3p87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拟合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用 SPSS 10.0软件包对照分析峰值血药浓度( Cmax)、达峰时间( Tp)和吸收速度常数( Ka).结果:右心衰组平均峰值血药浓度 (Cmax)=(1.12± 0.21)ng/mL,左心衰组 Cmax=(1.61± 0.36)ng/mL,两组比较 P=0.008;右心衰组平均达峰时间( Tp) =(7.00± 1.52) h,左心衰组 Tp=(5.14± 1.64)h,两组比较 P=0.048;右心衰组平均吸收速度常数( ka) =(0.33± 0.14)(1/h),左心衰组 ka=(0.65± 0.22)( 1/ h),两组比较, P=0.006.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右心衰者口服地高辛片后血药浓度上升速度缓慢,峰值血药浓度低,右心衰显著影响口服地高辛片的吸收.
作者:靳晨亭;朱桂平;周万兴;陈吉生;江永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场测量和问卷相结合对 348名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平均依从性为 36.21%,经干预措施后提高到 45.69%,不同年龄间依从性有差别( P< 0.001).药物依从性主要与高血压防治知识、服药习惯、药物不良反应、经济状况、给药方式和服药种类以及医患关系有关,而与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无明显关系.依从性好的患者血压控制佳,波动幅度小;依从性差者血压控制不佳,波动幅度大.结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大力度,综合干预.
作者:黄村华;陈金山;黄蕾;丘毅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肾活检是确定肾脏病理、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的重要手段.我院自 2000年 4月至 2003年 5月对 130例肾脏病患者采用自动肾活检枪行肾活检,并发症少,取得了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芬;赵学智;邱志亮;王心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循证护理( evidence- based nursing,EBN)的产生源于循证医学,是国际护理界将循证思想纳入护理学科的研究与实践而开展的护理新模式.其思想核心是强调证据,要求在严格的科学证明的基础上开展护理工作.在过去的几十年,护理学科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用批判性思维寻求佳护理行为、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改进程序、以低的成本提供优质的服务等.同时,护理研究论文显著增多,护士掌握计算机文献检索方法,这些变化促进了循证护理的发展. 1998年加拿大与英国共同创刊<循证护理>杂志. Internet出现了介绍 EBN的网站和 Online杂志(如: WWW.Cinhl.com.),提供 EBN的研究新进展并共同讨论.各种循证实践、循证研究、循证指导已在各大学、护理中心、大医院开展,大多数护士长、研究者、教育者和质控部门都已接纳 EBN[1].
作者:李佩竹;陶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哮喘是以伴随淋巴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 (EOS)浸润为主并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的一个主要观点认为哮喘是通过 CD4+ Th2淋巴细胞介导细胞因子与化学增活素的产生,引起白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等聚集 ,并对气道结构细胞产生相应的作用而导致气道的病理生理改变,进而改变气道对各种刺激物的反应性 [1].哮喘临床表现不仅仅以急性炎症发作为特征,因为目前用单纯的炎症理论尚不足以解释哮喘的慢性自然史.众多研究表明气道重建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2].有学者认为气道重建会引起气道高反应性 (AHR),也有学者认为这可以防止气道狭窄,并证实气道反应性与气道壁厚度成负相关.然而到目前为止,尽管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气道重建特点及与哮喘的关系,但导致气道壁增厚、气道重建的细胞、分子及免疫机制及治疗效果与是否可以逆转气道重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白细胞浸润是肺损伤及纤维化疾病的一个很重要特征 ,组织 EOS增多是很多纤维化疾病的一个重要特点, EOS可以产生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白细胞介素- 13(IL- 13)、白三烯 (LTS)等多种与纤维化相关的细胞因子,这也就提示其可能在过敏性哮喘气道重建上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就近年来对 EOS在哮喘的气道重建中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海金;蔡绍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与肝癌的临床联系.方法:选择慢性肝炎(轻、中度) 108例,原发性肝癌 121例,分别检测其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并进行比较;同时对 236例慢性肝炎分组,其中肝纤维化指标异常者占 80例,为 AN组;肝纤维化指标正常者有 156例,为 N组;对其进行 10年的追踪观察并比较其恶性变的发生率.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异常者明显高于慢性肝炎者( P< 0.05);同时慢性肝炎中肝纤指标异常者较容易转化为原发性肝癌( P< 0.05).结论:肝纤维化指标与原发性肝癌密切相关,肝纤维化的治疗对预防原发性肝癌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月华;曾文铤;杨华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Q波、 R波及 ST段演变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单极胸导联心电图对 13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在胸部进行体表标测,分别计算∑ R、∑ Q、∑ ST.结果:∑ R在胸痛发作后 12 h内下降速度快, 12 h后下降速度较慢,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01);∑ Q在 24 h内与 24 h后形成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01);∑ ST在 24 h内下降速度比 24 h后下降速度显著增快,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观察心肌梗死急性期心电图∑ R、∑ Q、∑ ST演变规律,有助于临床上尽早采取急救措施,及时挽救濒死心肌.
作者:冯晓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解哮喘患儿过敏原状况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采用 ELESA法检测了 133例支气管哮喘儿童的过敏原特异性 IgE抗体.结果:各年龄组吸入性抗原中螨特异性 IgE阳性率高,平均 70.7%,随着年龄增长阳性率显著增加.在食物性抗原中以牛奶特异性 IgE阳性率高.蟑螂特异性 IgE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为 9%~ 14.5%.结论:螨虫和牛奶是哮喘的主要触发因素,切实有效的防螨和避免过敏食物措施很重要.蟑螂是金华地区重要的哮喘触发因素.
作者:王凯旋;张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鱼胆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经验.方法: 80例鱼胆中毒患者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给予以血透为主的综合治疗,并比较血透前后肾功能、肝功能变化.结果: 80例鱼胆中毒患者死亡 3人,病死率为 3.8%,其余 77例患者痊愈出院.血透结束后,患者肾功能、肝功能恢复正常,较血透前显著下降 (P< 0.01).结果:鱼胆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过以血透为主的综合治疗,其肾、肝功能是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的.
作者:李靖;乔着义;龚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人肝癌裂解抗原致敏的冻融人脐血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s,DC)诱导的 CTL抗肝癌活性,并观察与细胞因子联用的效应.方法:应用 CD34+干细胞试剂盒和免疫磁珠标记法分选人脐血 CD34+干细胞,细胞因子扩增培养为成熟 DC,液氮冻存;人肝癌裂解抗原致敏冻融 DC制备疫苗,进行 DC疫苗及其与细胞因子联用的体外抗肿瘤实验, MTT检测各自诱导的 CTL活性,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肝癌抗原致敏的人脐血冻融 DC疫苗能诱导高效的 CTL活性( P< 0.01),与新鲜 DC疫苗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05).冻融 DC疫苗与 1 μ g/mL GM CSF联用,或与 500 U/mL TNF-α联用,诱导的 CTL活性均明显增高( P< 0.05).结论:肝癌抗原致敏的人脐血冻融 DC疫苗能诱导具有高度针对靶细胞的特异性 CTL活性,与细胞因子联用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作者:张锦堃;苏中静;郑毓武;陈素钻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钙调磷酸酶 (calcineurin,CaN)在β肾上腺素能刺激诱导的心肌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 6组:正常对照组( N组), Iso组( A组),β 1受体拮抗剂-比索洛尔组( B组),β 2受体拮抗剂- ICI11851组( C组),α 1受体拮抗剂-哌唑嗪组( D组),β、α 1受体拮抗剂-卡维地洛组( E组). B、 C、 D、 E组在 A组基础上分别给予上述药物,终浓度分别为 10 μ mol/L、 0.1 μ mol/L、 0.1 μ mol/L、 50 μ mol/L.流式细胞仪和 DNALadder测定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 RT- PCR检测 Ca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A、 B、 C、 D、 E与 N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升高( P< 0.05),并有 CaN mRNA表达; B、 E组与 A组比较,细胞凋亡率分别降低 30.12%, 44.55%( P< 0.01) ,并且 CaN mRNA相应表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而对 D组来说,凋亡率及 CaN mRNA却有所增加 (P< 0.05), C组与 A组相比变化无显著性.结论:β肾上腺素能刺激诱导心肌凋亡作用主要通过β 1受体介导,伴随 CaN表达升高,β 1受体阻断剂使其表达降低,说明 CaN参与了β 1受体介导的心肌凋亡,有促凋亡的作用,为临床应用β-受体阻断药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张秀娥;成蓓;何平;余其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 (AEEG)对癫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癫痫与 AEEG睡眠时相的关系.方法: 116例常规脑电图 (REEG)无痫样放电的患者分别为癫痫组和可疑癫痫组,进行 24 h AEEG监测.结果:癫痫组 AEEG痫样放电临床癫痫组的检出率 65.2%,可疑癫痫组是 12.9%.痫样放电多见于 NREM Ⅰ~Ⅱ期.结论: AEEG可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对癫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湛;梁少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