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30例

彭从健

关键词:抑郁症, 脑血管意外, 刺五加
摘要: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0例,对照组 20例 ,治疗组用刺五加注射液静滴治疗 ,对照组采用百优解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为 90% ,对照组为 6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结论: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起效快 ,无副作用 ,是一种安全、有效、理想的中药制剂.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痢特灵致过敏反应2例

    病例 1, 男, 25岁,因慢性胃炎自服痢特灵 0 1 g, 3次 /d, 阿莫西林 0 5 g, 3次 /d,西咪替丁 0 2 g, 4次 /d,服药 15 d后突然出现散在的皮疹,未予重视,继续服药, 2 d后出现头晕、眼睑水肿,眼裂变小,面目变形.前来我院就诊,急查血、尿常规正常,电解质及肾功能正常,给予抗组胺药物, 地塞米松,效果不佳.追问病史,患者既往一直服用阿莫西林 0 5 g, 3次 /d,西咪替丁 0 2 g, 4次 /d,甲硝唑 0 4 g, 每天 3次,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 17 d前将甲硝唑改为痢特灵,考虑痢特灵所致.立即停药,给予补液、利尿等对症处理. 3 d后恢复正常.

    作者:程树军;单文俊;丁玉庆;曾其虎;周道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口服别嘌呤醇致剥脱性皮炎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别嘌呤醇时发生剥脱性皮炎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 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用药(别嘌呤醇)情况.结果: 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口服别嘌呤醇出现剥脱性皮炎并伴肾功能恶化,其中 3例死亡.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口服别嘌呤醇应慎重,服药时要密切观察.

    作者:陆玮;单剑萍;朱汉威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匹维溴铵、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和黛安神合用治疗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

    目的:探讨匹维溴铵、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和黛安神合用治疗难治性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43例 IBS患者予以匹维溴铵 50 mg,每天 3次;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 2片,每天 3次和黛安神 1片,每天 2次,共 8周,治疗完成后少随访 12周.结果: 43例中,腹痛、腹胀好转 34例(79.07%);便秘痊愈 13例(30.23%),好转 24例(55.81%),未愈 6例(13.95%),总好转率 86.05% ;全身神经官能症痊愈 16例(37.21%),好转 22例(51.16%),未愈 5例(11.63%),总好转率 88.37%.结论:匹维溴铵、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和黛安神合用治疗难治性便秘型 IBS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国锋;李芳芹;胡智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CD44v6和PTEN基因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组织中 CD44v6和 PTEN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50例 EC组织 CD44v6和 PTEN蛋白表达.结果:在 EC中 CD44v6和 PTE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0.0%和 38.0%,均与 EC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转移相关 (P< 0.05).结论: CD44v6和 PTEN表达对判断 EC的恶性程度、预测肿瘤侵袭转移和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谷化平;尚培中;冯骥良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大豆异黄酮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保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s, SI)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 48 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对照组(DC)、低剂量 SI治疗组(L-SI)、中剂量 SI治疗组(M-SI)、高剂量 SI治疗组(H-SI)、尼尔雌醇治疗组(NT).后 5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55 mg/kg制备 DM模型.第 7周起, NC、 DC组予 0.5% CMC-Na 10 mL/(kg· d), L-SI、 M-SI、 H-SI组分别予大豆异黄酮 30、 60、 120 mg/(kg· d), NT组予尼尔雌醇混悬液 0.1 mg/kg(2次 /周)灌胃.第 12 周末测大鼠心肌组织 Na+-K+-ATPase、 Ca2+-ATPase活性、 NOS活性和 NO含量.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DC组心肌组织 Na+-K+-ATPase、 Ca2+-ATPase、 NOS活性和 NO含量明显降低(P< 0.01),肌小节和线粒体形态改变.而 M-SI、 H-SI可抑制上述变化.结论:中、高剂量 SI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马善峰;关宿东;汪思应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机械通气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一套科学、实用、行之有效的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 2002年 4月至 2003年 9月对 28例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保护脑细胞、降低颅内压、加强气道护理、减少呼吸机并发症等针对性护理.结果: 17例病情稳定,停用机械通气, 11例死亡.结论:对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机械通气患者,必须重视其临床的观察及特殊护理.

    作者:刘丽红;肖柳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左旋卡尼汀治疗危重病患者并MODS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国产左旋卡尼汀对危重病患者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 ICU 2002年 6月至 2004年 8月收治危重患者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58例,随机分为两组:左旋卡尼汀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国产左旋卡尼汀静脉滴注, 2~ 3 g/ d, 10~ 14 d为一疗程.对照组(28例)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对 MODS中平均动脉压、心率、 24 h尿量、尿素氮、血肌酐、谷丙转氨酶、白蛋白、总胆红素等反映多个器官功能的参数有改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 0.01)差异有显著性,且临床观察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在常规治疗下加用国产左旋卡尼汀对 MODS有改善多器官功能的作用,是安全有效方法,降低了 MODS的病死率.

    作者:林瑞云;戴建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双阻断空肠改良胆管空肠吻合术预防胆道逆行感染

    笔者自 2001年 5月至 2004年 5月对 36例胆管结石病人行双阻断空肠改良胆管空肠吻合术 ,预防胆道逆行感染的发生 ,效果良好 ,经术后临床观察研究 ,能够完全预防胆道逆行感染 ,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忠民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130例临床分析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UO)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疑难病症.为探讨 FUO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我们对近 10多年收治的 130例 FUO病例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许天一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延迟性脾破裂出血脾动脉栓塞1例

    患者男, 17岁,因被人用铁棍打伤左上腹部 3 d,伴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头晕、冷汗 2 h急诊入院.体检:体温 36. 0℃,脉搏 118次/min,呼吸 24次/min,血压 10. 7/7.0 kPa.

    作者:詹世林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断耳再植48例临床分析

    断耳是因外伤造成耳廓部分离断、甚至完全离断.一期再植缝合,处理恰当易成活,反之则造成耳廓软骨膜炎、坏死、缺损等不良后果.我科于 1994-2004年收治此类病例 48例特作如下总结分析.

    作者:周维;黄春蓓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30例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0例,对照组 20例 ,治疗组用刺五加注射液静滴治疗 ,对照组采用百优解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为 90% ,对照组为 6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结论: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起效快 ,无副作用 ,是一种安全、有效、理想的中药制剂.

    作者:彭从健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同步换血疗法对新生儿血生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换血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时对新生儿电解质代谢、糖代谢影响.方法:检测 28例新生儿换血前后血电解质、血糖,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换血后未发生高钾血症 , 低钾血症 11例(占 39.3%);血钙升高 14例(占 50%) ,发生高钙血症 4例(占 14.3),无低钙血症.血钠有 22例不同程度的升高(占 78.6%),但无高钠血症.换血后出现血糖降低 6例(占 21.4%),血糖升高 22例(占 71.4%),其中 14例可诊断高糖血症(占 50%).讨论:使用全血进行同步换血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低钾血症,常规补钙时应注意血钙升高;换血可普遍导致血钠有所升高,但不易致高钠血症;造成糖代谢紊乱是双向性的.

    作者:林秀冰;李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8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特点.方法:对 81例 CRF小儿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慢性肾小球疾病仍为小儿 CRF的首要病因占 59 3%,遗传性肾脏病和先天畸形次之占 23 5%;遗传性肾脏病和先天畸形小年龄为 3 d,肾小球疾病年龄小为 2岁,部分 CRF患儿症状呈非特异性.结论:慢性肾小球疾病仍为小儿 CRF的首要病因.定期尿筛查,监测早期肾功能有利于 CRF的早期诊断与早期干预.

    作者:邓会英;高岩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B超在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前定位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对 30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术前使用超声及 X线检查,测定直肠盲端与肛门隐窝皮肤之间的距离(P-P间距)及设立耻尾线(PC线).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30例患儿均获得满意的直肠盲端及肛区皮肤声像图, 28例患儿能准确测得 P-P间距, 24例患儿能满意设立 PC线.与手术结果对照,超声定位诊断符合率达 93.3%, X线检查的符合率为 76.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 X线检查相比,超声检查应用于肛门闭锁术前定位诊断,具有准确率高、安全简便、实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腾;赖志鸿;郑宝群;郑邦豪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克拉霉素联合加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目的:探讨利用克拉霉素抑制细菌生物被膜,增强加替沙星抗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提高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 30例,采用克拉霉素、加替沙星治疗;对照组 24例,采用环丙沙星治疗 ,疗程 10 d.治疗前后采用下呼吸道取痰法,做痰细菌培养,观察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 80%,对照组 54.16%,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01).治疗组细菌清除率 83.33%,对照组 50%,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01).结论:在临床抗铜绿假单胞菌治疗时,应采取抗细胞生物被膜治疗,不宜完全依赖体外抗生素药敏结果指导用药.

    作者:魏广兴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母源HLA单倍型染色体A基因重组1例

    患者女,8岁, 诊断:β-地中海贫血,拟做骨髓移植手术.为在直系亲属中寻求 HLA配型相合的供者, 2004年 6月患者父母、哥姐及患者本人的 ACD-B抗凝血 5 mL送本实验室进行 HLA分型.

    作者:张志梅;武大林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影响社区高血压病治疗率与控制率的因素和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病人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影响因素,以及针对性开展个性化干预对高血压治疗和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顺德新桂社区内已确诊的 61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上门入户、集中调查等多种形式调查患者的各种影响因素,个性化跟踪干预、监督治疗和定时监测血压.结果:高血压病人防治常识贫乏,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家族史以及血压升高程度等均与高血压治疗和控制有关.个性化干预后,患者非药物和药物治疗率、控制率均显著提高,运动率从 18.8%上升到 55.5%,服药率从 21.3%上升到 90.0%,血压控制率从 12.0%上升到 55.6%(P< 0.01).结论:社区高血压病患者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都对高血压病人的治疗和控制产生直接影响,高血压防治知识的贫乏也是重要影响因素.采用个性化干预,是提高社区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作者:王熙福;王坚平;欧阳荣超;廖玉联;吕仲群;马红宝;严励;罗志萍;罗良福;郑佩刚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输卵管妊娠338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中输卵管妊娠占 95%左右 [1].一旦发生破裂或流产,往往发生腹腔内出血,若抢救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我院 1999年 1月至 2002年 12月诊断为异位妊娠 363例,其中 33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输卵管妊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朝;可艳敏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儿童泌尿系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目的:了解近 3年来广州市儿童医院泌尿系统感染患儿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取中段晨尿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采用 API鉴定系统鉴定细菌 ,并用 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做药敏试验,对大肠埃希氏菌和克雷伯菌进行 ESBLs的检测;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279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球菌 68株,占 24.4%;革兰氏阴性杆菌 211株,占 75.6%,其中大肠埃希氏菌 102株,占 36.6%.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 75%,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发生率达 68%,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肠杆菌科细菌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第 3代头孢菌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 ESBLs产生率为 11.5%,对亚胺培南敏感;非发酵菌对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高于 30%)而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耐药率较低(低于 20%).结论:儿童泌尿系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大肠埃希氏菌是首位病原菌;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感染有上升的倾向;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且有逐渐加剧的趋势,多重耐药株大量出现.泌尿系感染宜根据不同病原菌参照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合理用药是抗感染治疗及控制细菌耐药性产生和蔓延的有力措施.

    作者:谢永强;虢艳;邓秋连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