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俊杰;吕辉生
目的:对多针头手术缝线中垫片的使用进行设计并观察在心室切口中的缝合效果.方法:在 5个游离猪心上模拟左心室壁切口,对多针头手术缝线中各种垫片的使用情况进行设计,并在左心室壁切口中使用带垫片的多针头手术缝线进行缝合,对心室壁切口缝合的效果、针孔处组织的撕裂程度以及垫片对手术操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根据置放垫片的先后顺序不同,可以设计出两类置放垫片的方式,在术中临时置放垫片的设计有利于防止针孔处组织的撕裂和出血的发生.结论:在使用多针头手术缝线时合理置放垫片,可以防止撕裂针孔处心脏组织,使多针头手术缝线的优点充分得到发挥.
作者:王文林;张希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以其微创优势逐步取代了开腹胆囊切除术( OC),但 LC仍存在着一定的胆道损伤并发症.胆道损伤如处理不当 ,可能会造成胆管炎、胆汁性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1].因此, LC中怎样预防胆道损伤及恰当地处理好胆道损伤尤显重要.本文对 LC中胆道损伤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及处理进行综述讨论.
作者:柳茂林;詹世林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计算机辅助手术( computer-assisted surgery, CAS)是综合当今先进的成像设备(如 CT、 MRI),计算机技术,空间定位技术等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及融合,术前充分评估病人的情况,规划手术路径、方案、模拟手术、术中追踪手术器械,引导手术,确定手术范围,从而使外科手术更精确、安全、微创化的一门综合性技术.计算机辅助手术在骨科的综合应用称为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 computer-assisted orthopaedic surgery, CAOS). CAOS 技术从 90年代初在欧洲和北美问世发展十分迅速 [1~ 3].现就其在骨科的应用情况做一介绍.
作者:李健;谭平先;高梁斌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 B超定位下乳晕切口治疗乳腺多发微小腺瘤的效果.方法:术前 B超定位并在乳腺皮肤表面作好标记,朝多个标记集中的方向于乳晕边缘做一弧形切口,沿乳腺腺体组织表面向肿块标记处潜行分离,钳夹住病变周围腺体组织牵拉至切口旁,用丝线缝扎瘤体牵引,直视下切除肿块.结果:临床应用 194例行此切口,多个病变组织完全切除,所有患者的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 2年乳房形态与外观正常,切口瘢痕隐蔽,瘢痕线不易察觉,医患均满意.结论:开展 B超定位下乳晕切口行多发微小腺瘤切除是安全可行的,既达到了治疗目的,又符合美学要求,尤其适合于青年女性患者.
作者:汤君东;陈晋肃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电离子包皮环切术联合γ-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 (CA)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方法:入选 73例患者分成治疗组 38例和对照组 35例.两组均采用电离子手术治疗机对皮损包皮行环切手术并一次性烧灼残余疣体.治疗组术后第 2天起肌注γ-干扰素 200万 U,每天 1次,连用 7 d,之后改为隔日 1次肌注 200万 U,计 10次.分别于治疗结束后随访 3个月观察治愈率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 78.95%,复发率 21.05%,对照组治愈率 54.29%,复发率 45.71%,两组治愈率和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χ 2值分别为 5.021和 5.004, P< 0.05).结论:提示应用电离子包皮环切术联合γ-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作者:陈汉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索应用侧壁螺丝刀在下颌骨骨折中进行口内进路坚强内固定的手术方法.方法:对 37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不含髁状突骨折)采用口内进路暴露下颌骨骨折线,在恢复咬合关系并行颌间结扎后,借助侧壁螺丝刀用小型钛夹板作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早期开口训练.结果: 37例患者术后开口度明显改善,咬合关系和骨折愈合均满意. 2例切口延期愈合, 3例存在咬合干扰, 4例发生咀嚼无力,经处理后均痊愈.结论:侧壁螺丝刀在采用口内进路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不含髁状突骨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冯志金;徐平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心脏移植已成为终末期心脏病人的有效治疗手段. 全世界心脏移植每年以 2 000~ 3 000例手术量增加,出现了相当数量生存质量高及长期存活的群体.然而 ,急慢性移植排斥反应及移植物血管病仍是心脏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的主要障碍.目前 ,许多证据表明 ,细胞凋亡在心脏移植排斥反应及移植物血管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细胞凋亡在心脏移植中的研究进展作出综述.
作者:杨海玲 刊期: 2005年第10期
1 微创手术的兴起和机器人介入手术 在心脏外科领域,传统的胸骨正中切口以及体外循环带来的巨大创伤和潜在的严重的并发症使许多患者望而却步,也是一直萦绕于外科医师脑海中的梦魇.二十世纪 90年代开始,微创外科概念的出现和兴起,使传统的外科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
作者:熊利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的效果.方法:将 62例需胰岛素治疗的 A级妊娠期糖尿病不同孕周进行不同次数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结果做χ 2检验处理.结果:多次的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与单次的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其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不同孕周行第 1次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差异有显著性,不同孕周行第 2次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需胰岛素治疗 A级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于 35~ 37+ 6周进行单疗程羊膜腔内注射糖质激素促胎肺成熟治疗.
作者:李斯晨;李映桃;陈敦金;刘慧姝;佘若菁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脑血管意外后发生急性假性结肠梗阻 (acute colonic pseudo obstruction, ACPO),因具有严重的原发疾病,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 我院从 1996年 3月到 2004年 8年共收治脑血管意外后 ACPO 15例,现对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龚鹏珠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感染情况,提高肝移植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96例肝移植患者,分析了肝移植术后感染情况.结果: 96例患者肝移植术后 54例( 56.3%)至少发生 1次以上细菌感染, 18例( 18.8%)至少发生 1次以上真菌感染.感染部位均以肺部感染常见.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比例高;革兰阳性球菌以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所占比例高.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 96例患者术后 5例出现 HBV再感染.未发现 CMV和 HIV感染.结论:感染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早期诊断肝移植术后感染有助于提高肝移植治疗效果.
作者:甄沛林;林潮双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血管病变的机制探讨.方法:测定 2型糖尿病组 (T2DM, 40例 ),糖耐量受损组 (IGT, 46例 )和健康对照组 (40例 )的血浆 HCY、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LDL)、丙二醛 (MDA),总抗氧化能力 (TAOC)、一氧化氮 (NO)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和临床指标.结果: (1)T2DM病人血 HCY, ox-LDL, MDA, NO, IMT水平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呈显著性 (P< 0.05), TAOC水平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与 IGT组比较,血浆 HCY, ox-LDL, MDA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而 NO, TAOC, IMT无统计学意义. IGT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NO升高 (P< 0.05), HCY, ox-LDL, MDA, TAOC差异无显著性.健康对照组、 IGT组和 T2DM组的 IMT、 HCY、收缩压、 BMI、 TG、 HDL-C、 ox-LDL、 NO、 MDA值呈逐渐升高趋势 (P< 0.05), TAOC呈逐渐降低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 (2)糖代谢异常组 (T2DM和 IGT组, 86例 ),多元线性回归显示, IMT与 HCY、 MDA呈正相关 (P< 0.05),而与收缩压、体重指数、 TCHO、 TG、 LDL、 HDL、 ox-LDL、 TAOC、 NO无相关性 (P >0.05).结论:实验结果推测,血浆 HCY水平增高,可使机体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导致氧化应激反应,该反应是糖代谢异常时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梁国威;张捷;胡晓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提高对异位甲状旁腺腺瘤伴机能亢进症的诊断.方法:总结我院 1995- 2003年收治的 8例病人的诊治情况.结果:认为对异位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 (PHPT)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重视早期临床表现. (2)多次复查血钙、血磷、尿钙、 PTH、 X线检查等定性诊断. (3)B超(彩超)、 CT、 MRI、 99mTc-MIBI扫描定位诊断.结论: PHPT大多数为单发的甲状旁腺腺瘤 (86% ) 所致,正常情况下 ,异位甲状旁腺占 20%,对异位甲状旁腺腺瘤伴机能亢进症进行正确的诊断以及准确定位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芳;江艺;吕立志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人工流产中的疗效.方法:对 300例早孕妇女,在人工流产术常规消毒的同时,静脉推注异丙酚 3 mg/kg.观察麻醉效果、宫口松弛、子宫收缩,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麻醉副作用.分别记录推药前、入睡后、手术时、清醒后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参数,以及推药后入睡、苏醒情况.结果: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起效快,镇痛效果明显,有效率达 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1).扩张宫口阻力减低、子宫收缩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苏醒早,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无一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是人工流产术中的适宜麻醉方法之一,可达到用无痛人工流产的良好效果.
作者:李宝瑜;周凤珍;赵大忠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1998年 6月至 2004年 6月共施行该手术 18例,其中Ⅰ期 6例,Ⅱ期 12例, 18例均符合笔者制订的手术适应证.结果: 18例中,术后发生表皮坏死 2例, 1月后乳头皮肤痂下愈合;皮下积液 1例经引流后愈合. 15例切口甲级愈合,顺利出院.全部病例乳头基底部切线病理检查均无癌浸润,术后 18例全部随访,长时间 7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 (58± 12)个月,均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可作为Ⅰ、Ⅱ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选择术式.
作者:余启文;苏兴桂;罗光辉;周宏;宋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1997年 Nishizawa等 [1]从日本一名输血后非甲非戊型肝炎病人克隆到 1个 500 bp的片段 (N22),证实其与输血后肝炎高度相关,并把该基因片段可能代表的病毒以病人名字命名为 TT病毒 (TT virus, TTV).同年,日本科学家完成 TTV全基因的测定.我国 1998年 6月由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首次分离出中国株 TTV[2].目前,许多国家都已开展了对 TTV的研究并取得较大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黎新平;缪沄;柳华芬;王红依;裘爱国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TUVP)术后并发症的常见产生原因及相关因素,提高 TUVP的治疗效果,保证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 63例 TUVP治疗的临床资料,包括各类常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术中平均出血 80 mL,无需输血.出现各类并发症 7例,发生率 11.11%,其中电切综合征 (TURS)1例,术中较大出血 1例,尿道狭窄、轻度尿失禁各 2例,附睾炎 1例.结论:熟练掌握 TUVP操作技术及技巧,是有效地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周雄;陈扬华;蔡郁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骨复位术的可行性.方法:对 30例闭合性鼻骨骨折患者行鼻内镜下检查,直视下行鼻骨塌陷复位术.结果:内镜下 30例均可观察到鼻骨向后移位及 2例伴有鼻中隔骨折,局部麻醉效果好,直视下准确将复位器置于鼻骨塌陷处,并同时处理伴发鼻中隔骨折.结论:鼻内镜下将鼻骨骨折情况作全面评价,有麻醉效果好、准确复位、损伤小等优点,患者易接受.
作者:夏爱娟;王璋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外伤性颅骨缺损是颅脑外伤后一种常见并发症.我科自 1997年 10月至 2004年 11月共收治 100例外伤性颅骨缺损病例行颅骨修补术,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周希汉;黄瑞宏;黄陈铭;邓锡滨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干眼患者的临床症状.方法:收集以眼不适就诊于眼科的患者 206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结果: 206例中,蒸发过强型干眼 (LTD)78例,水液缺乏型干眼 (ATD)125例, 3例检查结果正常.临床症状:眼干涩 175例 (85.0% ),痒 145例 (70.4% )、视物模糊 143例 (69.4% )、异物感 138例 (67.0% ).结论:详细的症状描述结合客观检查对诊断干眼症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萍 刊期: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