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萍;杜莉;王培林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和非住院患者、3代头孢菌素应用3 d以上患者与其他患者之间肠道菌群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actainase,ESBLs)菌的检出情况,以及两组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方法:将两组标本分别接种到麦康凯平板、含1μg/mL头孢他啶的麦康凯平板和含有1μg/mL头孢噻肟的麦康凯平板上,35℃培养,细菌鉴定采用MicroScan WalkAway 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NC 21鉴定板鉴定,保留大肠埃希菌做进一步抗菌药物体外敏感试验.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做10种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试验,ESBLs的检测和确定用双纸片确认试验,依照NCCLS的判断标准.数据分析采用WHONET 4软件进行.结果:从366份住院病人粪便标本中共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98株,对照组标本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6株,两组相差显著,P<0.05;两组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的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相差显著,P<0.05;用3代头孢类药物3 d以上的住院病人和其他病人肠道中产ESBLs菌的检出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抗菌药物的应用可明显改变肠道菌群的耐药性,增加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比例.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的同时防止机体正常菌群中产ESBLs菌的大量产生,是预防和控制耐药菌株内源性或医源性感染的一个关键问题.
作者:丁进亚;刘讯;彭晓丹;董玉梅;齐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表型和基因组型之间的关系.方法:临床菌株用VITEK仪器鉴定,以双纸片协同试验(DDST)筛选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ESBL-KP)11株和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WESBL-KP)14株;用XbaⅠ酶对各试验菌株进行限制性酶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离酶切片段,FingerprintingⅡ指纹图谱分析软件分析PFGE图谱.结果:菌株间AST结果相差较大,并可在较短时间内发生耐药变迁;筛选出产ESBLs 11株,占实验菌株的44%;PFGE图谱分析,将肺炎克雷伯菌分为6群,相似性系数为52.63%~78.24%,还有1株不能分型.结论:在用于ESBLs-KP治疗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首选应用的抗生素;PFGE图谱分析,产ESBLs菌株和不产ESBLs分在各个群中,没有发现特异的ESBLs条带,但在同一群中,产ESBLs的菌株常为同一亚群,不产ESBLs的菌株常为另一亚群;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表型和PFGE的基因分型可以表现为一致,也可以表现不同.
作者:龚文胜;刘厚明;何林;杨自华;唐曙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人血管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为NOS家族成员,它催化L-精氨酸氧化生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
作者:邢飞跃;刘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重症感染与电解质紊乱的关系.方法:分析130例老年肺部感染的病情、病程、预后与电解质的关系.结果:病程≥10 d组,血钠、钙、氯均较<10 d组明显降低(P<0.05);多器官损害组除血钾外,血钠、钙、氯均较非多器官损害组明显降低(P<0.05);预后差组血钠、钙、氯明显低于预后好组(P<0.05).结论:老年人重症感染,病情、病程、预后与电解质密切相关,病情重、病程长者电解质紊乱更为明显;电解质紊乱又加重病情,影响预后.
作者:朱灿宏;毛善奎;杨静;庄志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MiniMed胰岛素泵与常规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疗效差异.方法:分别用胰岛素泵治疗(continue subcutaneo us insulin iniection,CSⅡ)和常规胰岛素治疗方法(multi subcutaneous insulin injection,MSⅡ)对23例和25例同期住院的糖尿病人进行了治疗.以餐前血糖在3.6~7.0 mmol/L范围作为糖尿病理想控制的指标.结果:CSⅡ治疗组和MSⅡ治疗组糖尿病患者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下降,糖化血红蛋白也明显降低;但CSⅡ组糖尿病患者较MSⅡ组在较短的时间内血糖就达到理想控制,而发生低血糖的机会明显减少.结论:胰岛素泵治疗更符合人体的生理需要,可以更有效地24 h控制血糖的波动.所以,该治疗方法适用于所有1型糖尿病患者和部分需要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作者:李如成;邓能尚;刘宏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构建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糖蛋白D(gD)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制重组抗原诊断试剂、研究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方法:PCR从HSV-2基因组中扩增gD2基因,再用PCR的方法在基因两端加入两个限制性内切酶切位点Xho Ⅰ和Xba Ⅰ;PCR产物经过双酶切后按照正确的读码框顺序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 A中;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TOP 10 F'中,抗生素得到筛选转化子.结果:核酸序列测定PCR扩增的gD2片段与Gene Bank中HSV-2 G株gD DNA碱基同源性达98.4%,氨基酸同源性达95.7%.在实验过程中构建了四个表达载体,经过双酶切后琼脂糖电泳鉴定正确.结论:构建了gD2毕赤酵母表达载体四个,其中两个含有HSV-2 gB的CTL表位序列.
作者:刘仲荣;曹春来;杨慧兰;郭勇;王捷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男,7岁,2004年1月出现疲乏无力、精神差、嗜睡、纳差、腹痛、无恶心、呕吐及腹泻.
作者:杨进;于飞;赵芳;李文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以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增生滑膜组织为研究对象,探讨血管形成相关因子在其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PA(RNase protection assay)方法检测多种血管形成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多种血管形成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结论:滑膜组织血管翳形成与多种血管形成因子相关,其中endoglin(CD105)的表达是一种特征性标志,滑膜成纤维细胞是血管形成因子的主要来源之一.
作者:董琰;Alexei A.Grom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小肠疾病的检出率随着胶囊内镜、双气囊套管小肠镜的应用而提高,但由于经济、操作等原因胶囊内镜、双气囊套管小肠镜还不能普及.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仍是诊断小肠疾病的常用方法,传统采用导管法小肠灌肠造影,由于该方法操作烦琐,插管成功率低,临床上难以推广.我们自1998年起应用胃镜下插管小肠双重造影诊断小肠疾病,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叶国良;周建勤;盛红;程德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奥亭止咳露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CVA72例分为3组:奥亭+布地奈德气雾剂组30例,布地奈德气雾剂组21例,强的松组21例,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28 d,观察咳嗽消失时间和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并以积分法统计有效率和显效率,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4 d,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90.48%和90.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奥亭+布地奈德气雾剂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布地奈德气雾剂组(60% vs 14.29%,P<0.01),与强的松组(61.90%)相当(P>0.05).奥亭+布地奈德气雾剂组平均止咳时间(5.9±1.9)d,也与强的松组(6.8±2.2)d相当(P>0.05),但明显优于布地奈德气雾剂组(9.9±3.2)d(P<0.01).奥亭+布地奈德气雾剂组有1例(3.33%)和布地奈德气雾剂组有1例(4.76%)分别发生口腔霉菌感染和声音嘶哑,而强的松组共有8例(38.09%)出现不良反应,明显大于前两组(P<0.01).结论:奥亭止咳露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是CVA既快速有效又安全的治疗新方法.
作者:罗强;涂明利;雷怀定;刘先军;朱少铭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测定病毒性脑炎(VE)患儿血清、脑脊液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探讨其在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8例VE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脑脊液TNF-α和sICAM-1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前轻症组和重症组血清、脑脊液TNF-α和sICAM-1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且重症组较轻症组明显升高(P均<0.01);治疗后重症组TNF-α和sICAM-1水平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轻症组治疗后TNF-α、s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VE患儿治疗前血清和脑脊液TNF-α和sICAM-1水平显著升高,病情越重升高越明显.
作者:董胜英;布月青;孙红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2000年3月至2004年6月,笔者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VBI 92例并做对照观察.
作者:刘克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对74例中晚期鼻咽癌作放疗加化疗综合治疗疗效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74例Ⅲ、Ⅳa期鼻咽癌(92分期)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34例和放疗加化疗综合治疗组40例,放疗均采用常规放疗:鼻咽原发癌灶DT 70Gy,颈部预防照射DT 50 Gy,转移灶DT 64-70 Gy.放疗加化疗综合治疗组加顺铂(DDP)及氟脲嘧啶(5-FU)化疗5疗程:第1疗程在放疗前4周,第2疗程在放疗前1周,第3疗程在放疗第4周,第4、5疗程在放疗结束后1~2个月内完成.结果:1、3、5年生存率:放疗加化疗组为94.9%、84.6%、66.7%,单纯放疗组为84.8%、63.6%、39.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3、5年局部控制率:放疗加化疗组为94.9%、87.2%、66.7%,单纯放疗组为81.8%、60.6%、45.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放疗加化疗组的远处转移率(17.9%)较单纯放疗组(51.5%)低,出现远处转移的平均时间放疗加化疗组为21.6个月,单纯放疗组为7.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放疗加顺铂(DDP)及氟脲嘧啶(5-FU)化疗综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可以提高生存率、局控率,降低远处转移率.
作者:潘辉林;宋慧胜;冯正富;黄岩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老年人有肺部慢性疾病基础者并发气胸,因其症状和体征常和原发病相似,易被误诊为原发病加重.本文即是通过2例这样的病人分析其误诊原因,借以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阮玉姝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香丹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用香丹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45例,用能量合剂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 d,随访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2例;而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8例,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U=3.4202,P<0.01).结论:香丹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盛强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我院自2002年8月开始应用干扰素、奥平栓联合微波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显著,明显降低复发率.
作者:代丽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3例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发生率为4.7%(43/930),其中72%(30/43)发生在脑卒中后半年内,而大发作者占59%,部分性发作表现多样,抗癫痫治疗80%有效.结论: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多发生在脑卒中半年内,临床表现多样,无抽搐病例易误诊,抗癫痫治疗效果佳.
作者:胡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联合顺铂(DDP)GP方案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37例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采用GP方案治疗,并与40例采用传统治疗的氟尿嘧啶(5-Fu)加顺铂(DDP)FP方案治疗比较.结果:肿瘤缩小、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GP方案均优于FP方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毒性.结论:GP方案治疗肝癌显示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作为肝癌新的化疗方法.
作者:王少彬;陈俊辉;曹伟华;陈理明;李晓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原发于鼻咽部的恶性淋巴瘤属于结外淋巴瘤的一种,其临床表现与鼻咽癌相似,在病理诊断上,因部分病理形态与鼻咽癌相近,易引起混淆,极易引起误诊.现报道2例误诊病例,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减少误诊的措施,以吸取经验教训.
作者:蔡晓菁;朱欠元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滋肾健脾法(消斑汤)对女性黄褐斑患者的血清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消斑汤治疗,对照组用维生素C治疗,两组同时外用复方维甲酸霜,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清E2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为71.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9<0.05);治疗组患者血清E2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消斑汤治疗女性黄褐斑疗效显著,对患者血清E2水平有降低作用.
作者:熊德;陈绿娥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