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注TGF-β1基因修饰的供体脾细胞诱导同种大鼠移植心脏耐受的实验研究

成俊;夏穗生;史晓峰;谢森;唐礼功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 心脏移植, 移植耐受
摘要:目的:研究TGF-β1修饰的供者脾细胞特异性输注对同种大鼠移植心脏耐受的诱导及效果.方法:建立同种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用脂质体转染TGF-β1基因修饰供者脾细胞;观察TGF-β1修饰的脾细胞输注组,单纯脾细胞输注组和假处理组移植心脏存活天数和病理改变.结果:建立了稳定转染TGF-β1基因的睥细胞;TGF-β1修饰的脾细胞特异性输注可明显延长移植心脏存活时间(17.0±3.3)d,与单纯脾细胞输注组(7.0±1.1)d和假处理组(6.3±1.0)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且可明显减轻同种移植心脏的病理损伤.结论:输注TGF-β1基因修饰的供体脾细胞可诱导同种大鼠移植心脏的耐受产生.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右上肺叶切除术中左肺肺大疱破裂1例

    患者,男,47岁,因右上肺癌行右肺上叶切除术.术前ECG、胸片无异常,常规眯唑安定、芬太尼、依托咪酯、爱可松麻醉诱导后,顺利插入Robertshaw 37F双腔气管导管,并以纤支镜确定气管导管位置无误.术中以瑞芬太尼、万可松,N2O维持麻醉.

    作者:何静;崔剑;王淑琼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投稿注意事项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海带硫酸多糖对人宫颈癌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海带硫酸多糖(LPS)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的体外生长、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LPS处理HeLa cell,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细胞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用流式细胞仪记录细胞周期改变、bcl-2及NF-κB p65基因表达情况.结果:LPS使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细胞周期受到阻滞,bcl-2蛋白与NF-κB p65的表达随着LPS浓度的增加与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LPS明显抑制人宫颈癌细胞株的生长,并通过影响bcl-2、NF-κB p65基因蛋白的表达促进宫颈癌细胞凋亡.

    作者:孙冬岩;林虹;史玉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急性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76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6例颅脑损伤伴发精神障碍病人的发病时间、年龄、受伤部位、伤情程度、发病类型进行分析,探讨它们与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结果:脑外伤后3周内出现精神障碍46例,占60.5%.与额叶损伤有关的病例共54例,占71%.治疗后痊愈68例,占89.5%;显著进步6例,占7.9%;进步2例,占2.6%.结论:颅脑损伤伴发精神障碍多发生在伤后早期,以中青年多见,受伤部位以额叶多见,其次是颞叶;受伤类型中以脑挫裂伤多见,病程多较短,经积极治疗,效果好,多可治愈.

    作者:谢贤生;彭玉平;黄建斌;杨建雄;叶志其;廖驭国;刘胜初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羊膜移植治疗严重眼烧伤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在治疗眼烧伤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新鲜羊膜治疗眼烧伤病人18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半年.结果:术后无1例眼发生感染,除一例急性硷烧伤患者术后5 d羊膜溶解、脱落外,其余患者术后羊膜植片平复,结膜充血均得到明显改善,16眼视力较术前(10眼光感,6眼手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用羊膜修复眼结膜和角膜创面,可以达到重建眼表的目的,而且羊膜取材方便,在治疗上有明显优势.

    作者:何志恒;罗崇彬;刘宁里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孕晚期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干预宫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孕妇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CR法定性检测300例大、小三阳的孕妇血清HBV-DNA.HBV-DNA阳性者共1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HBV-DNA阳性者观察组孕7个月起,每个月肌注1次乙肝免疫球蛋白200U,直至分娩.分娩后24 h内,取新生儿脐血进行HBV-DNA测定.结果:孕妇血清HBV-DNA阳性者,其宫内感染率为20.65%,孕妇血清阴性者,其宫内感染率为4.31%,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5);观察组经治疗宫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阻断宫内传播.结论:HBV-DNA阳性孕妇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减少胎儿乙肝病毒感染.

    作者:郑大有;陈文英;邝瑞芳;梁逸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上臂内侧全厚皮片移植治疗手掌皮肤缺损18例报告

    我院每年都接收治疗大量的手部创伤病人,其中平刨致手部皮肤缺损亦不少见.本人将1997年以后我院收治的手掌部皮肤缺损较大并且已行上臂内侧全厚皮片移植的18例病人作一小结,与同道探讨.

    作者:杨高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超早期(发病7 h以内)快速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结果:术后痊愈15例,生活自理9例,半自理11例,因偏 瘫而卧床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结论:超早期快速小骨窗开颅显微清除血肿是救治重症脑出血的较好方法,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龙舟;叶敏;李劲松;张文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EB病毒感染诱发的脂膜炎1例

    患儿,女,8岁,以发现肝大4个月余,进行性消瘦3个月余之主诉于2002年12月6日入院.患儿于4个月前出现发热,体温37.5℃左右,肝肋下2.5 cm,剑突下1.5 cm,质偏硬,脾肋下未及,查支原体抗体IgM 1:32,ALT 60 U/L,AST 76U/L,诊断为支原体感染.给予大环内酯类抗菌素治疗无效,用地塞米松后体温降至正常.

    作者:周晓英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实用医学杂志》协办单位及理事名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酪氨酸酶在黑色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皮肤黑色素合成反应的限速酶,参与决定了哺乳动物皮肤、头发的颜色.部分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如黄褐斑、雀斑等,就是由于过量水平的黑色素在表皮沉积形成.因此,可以选择应用酪氨酸酶抑制剂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断黑色素的合成反应链,减少其在皮肤内的生成从而达到祛斑增白的效果.近年来,由于在化妆品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不断有更新更有效的酪氨酸酶抑制剂得到研究并开发.本文从分类学角度入手,根据其作用机制的不同,对目前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其研究前景予以综述.

    作者:丁大鹏;马文丽;郑文岭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乙型脑炎病毒寡核苷酸基因芯片研究

    目的:制备检测乙型脑炎病毒寡核苷酸(oligo)基因芯片.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设计60-mer oligo探针用于制备基因芯片,乙型脑炎病毒(JEV)基因片段经限制性显示技术扩增标记,用于芯片杂交,清洗和干燥后对芯片进行扫描和数据分析.结果:大部分oligo探针都能特异性与相应样品杂交,呈现阳性荧光信号,而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则基本不能检测到荧光信号.结论:实验中建立的oligo基因芯片检测病原体方法可行,具有应用于临床诊断的前景.

    作者:张海燕;马文丽;李凌;吴清华;徐秋林;温颖;郑文岭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黏膜缝合加包埋吻合法在食管、贲门癌切除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黏膜缝合加包埋吻合法在食管、贲门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总结90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应用黏膜缝合加包埋吻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本方法对预防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有满意的效果.结论:黏膜缝合加包埋吻合法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作者:方忠民;蓝斌;罗友雄;江生;林有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吡格列酮和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吡格列酮和拜糖平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单纯饮食控制或加用磺脲类药物治疗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42例和拜糖平组38例进行治疗,12周后评价两组病人空服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重指数及胰岛素分泌变化情况.结果:吡格列酮组降低空腹血糖较拜糖平组明显(P<0.05),而拜糖平组降低餐后2 h血糖较吡格列酮组明显(P<0.01),两组均能降低HbA1c,两组对降低HbA1c幅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拜糖平组血总胆固醇较吡格列酮组下降,而吡格列酮组甘油三酯较拜糖平组下降,且HDL-C较拜糖平组升高(P<0.05);吡格列酮组胰岛素分泌较拜糖平组减少(P<0.05).结论:吡格列酮降低空腹血糖优于拜糖平,而拜糖平降低餐后2 h血糖优于吡格列酮,两药均能不同程度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而且吡格列酮能减轻胰岛β细胞负荷,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作者:农文忠;郑培衡;农为民;韦春清;雷杨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中孕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0.125%罗哌卡因合用芬太尼用于中孕引产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妊娠孕16~27周要求中止妊娠产妇40例,ASA Ⅰ-Ⅱ级.自愿要求镇痛者为镇痛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期未采取镇痛措施者40例为对照组.镇痛组腰L3-4间隙硬膜外置管给予0.125%罗哌卡因(6~8 mL)+芬太尼1.5μg/mL,记录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运动神经阻滞程度(采用改良Bromage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催产素使用情况.结果:镇痛前VAS评分(9.3±0.76)分,用药后VAS(1.1±0.5)分,与镇痛前比较P<0.05,运动阻滞仅1例1级,其余均为0级.两组引产时间、出血量及催产素使用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罗哌卡因合用芬太尼镇痛效果确切,对孕妇无不良影响,适用于中孕引产镇痛.

    作者:李真;周国斌;崔建修;赵国栋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腹茧症9例诊治体会

    腹茧症是一种罕见的腹部疾病,术前诊断困难.我院从1985-2003年共收治9例,现结合文献,对本病作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

    作者:龚鹏珠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运用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转归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及对其转归的影响.方法:对17例HMD患儿气管内给予PS,观察用药后的临床表现、呼吸机参数、血气分析结果、胸片的变化,分析其疗效、并发症及转归.结果:用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机械通气参数PIP、PEEP、MAP、RR明显降低;血气分析PaO2及pH值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4h胸片提示肺部病变明显改善.肺出血、颅内出血及硬肿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PS治疗HMD可明显改善其转归,减少上机时间、住院天数及死亡率.

    作者:李彤;佘绍逸;佘璇瑜;郭继忠;林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7例临床分析

    目的:为临床减少急腹症误诊的发生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回顾我院近5年来以急性阑尾炎收入院的病例,找出出院诊断为其他急腹症的病例17例,分析总结其误诊原因.结果:误诊病例中,结肠肿瘤2例,妇科疾病10例,泌尿系统结石3例,肠系膜静脉栓塞1例,带状疱疹1例.结论:完整的病史询问是避免误诊的前提条件,急诊科医生应向全科医生方向培养,应将尿HCG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作为急腹症女性病人的常规检查,CT检查是确诊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手段.

    作者:许典双;陈克家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脑出血发生率的评估

    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成人患者并发脑实质出血,既往很少有报道.我院自1997-2004年期间,共收治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患者62例.本文对分流术后脑室或脑实质并发出血的发生率做了统计,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民;杨冬梅;付立旗;邢立举;付振宇;王青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结合雌激素膏剂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生殖道萎缩症68例分析

    目的:观察结合雌激素膏剂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的效果.方法:选择绝经后有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的妇女68例,使用结合雌激素膏剂0.625 mg置于阴道,隔天1次连用21 d后,利用阴道健康评分标准判断结合雌激素膏剂治疗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和体征的效果.结果:用药后患者的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体征明显改善,阴道健康评分明显提高.结论:结合雌激素膏剂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洪秀芹;周凤洁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