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树洪;崔颖鹏;任斌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肺部损害的病变特征,为早期发现病变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 1995-2005年收治的 32例类风湿关节炎肺部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呼吸困难有明显好转, 6例患者无明显改善, 4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规作胸片、肺功能检测等,对患者加强知识教育,有助于提高肺部病变的检出率,积极防治,早期诊断、治疗可能是降低类风湿关节炎肺部损害发生、发展的关键.
作者:陈波;钟小劲 刊期: 2005年第13期
1房室传导的心房扑动其心电图表现有时与窦性心动过速或室上性心动过速相似,容易误诊,现报告 2例.
作者:常延华 刊期: 2005年第13期
患者 ,男, 70岁,因咳嗽、痰血 2个月,胸闷、气短 10 d于 2003年 7月入院.胸部 CT检查报告左上肺占位性病变并肺不张、左侧胸腔积液.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见一新生物完全堵塞左上叶口,并侵犯左主支气管, 1/4左主支气管被堵塞,钳取后病检报告左上肺鳞癌.诊断明确为左上肺鳞癌并左侧胸膜转移,已无手术机会,故给予 NP方案全身化疗及胸腔内局部治疗, 2个周期化疗后患者左上肺病灶有所缩小且胸腔内无积液生成,一般情况较好,建议患者行左主支气管架植入术,但被患者拒绝.此后 10个月患者未再就诊.
作者:阿依努尔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本科室首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合并颅骨与下肢骨折患者进行专科护理.结果:经过在中心 ICU的及时治疗、严密监测及骨专科护理,该患者皮疹消失,皮肤生长良好,并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病人防止感染是关键,应加强患者皮肤创面的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渡过急性期,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林惠盈;陈凤葵;吴文铮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儿童杀鼠剂中毒的原因,探讨有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2年 12月至 2004年 12月收治的 136例儿童杀鼠剂中毒的临床资料 ,总结多种因素对儿童杀鼠剂中毒的影响.结果 : 中毒高发年龄为 2~ 4岁,全年以 3~ 4月及 12月多发,因误服鼠饵中毒占 66.9%,地点多在农村或城乡结合部(84.6%),中毒者大部分是来自农民、城市外来暂住人口家庭的散居儿童.治疗上血液净化组较非血液净化组恢复快、预后好.结论 :儿童杀鼠剂中毒多发生在春季和秋冬季,多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和文化素质较低的家庭.强调加强儿童监管,加强杀鼠剂和环境卫生管理,早期诊治,提倡血液净化治疗.
作者:钟桴;高岩;李颖杰;叶红;邓颖敏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了解儿童化脓性角膜溃疡发病因素及诊治特点.方法:对近 5年我科收治的儿童化脓性角膜溃疡患者 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外伤引起者 45例,占病例总数 72. 6%,因戴角膜接触镜 8例(12. 9%),角膜长时间暴露 4例(6. 5%),角膜软化继发细菌感染占 3例(4. 8%),眼手术后 2例(3. 2%).结论:儿童化脓性角膜溃疡多由外伤引起,幼儿检查较困难.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地处理儿童化脓性角膜溃疡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史赛卿 刊期: 2005年第13期
高血压病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我国城镇发病率为 2.85%,其中确诊高血压 0.9% [1]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同程度高血压与脑卒中呈明显相关 [2] .目前,世界公认治疗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3].我院进行社区血压普查发现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防治知识欠缺,有鉴于此,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 2004年 3月至 2004年 6月在社区开展了高血压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并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何(戈口)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病因、临床表现、脑 CT及 MRI特点及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 197例腔隙性脑梗死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97例患者有高血压史 155例 (78. 7% ),糖尿病 124例 (62. 9% ),冠心病 102例 (51. 8% ),高脂血症 110例 (55. 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35例 (17. 8% ),烟酒嗜好 89例 (45. 2% ).按 Fisher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单纯运动性轻偏瘫 (PMH)98例, PMH变异型 12例,感觉运动性卒中 (SMS)9例,单纯感觉性卒中 (PSS)6例,构音-手笨拙综合征 (DHS)3例,腔隙状态 (LS)23例,无症状腔隙性梗塞 (ALI)35例,丘脑内囊综合征 (TICS)11例.病灶基底节区多见 121例 (占 61. 4% ),其次为内囊、侧脑室、侧脑室旁及放射冠,少见部位有丘脑、额叶、顶叶及脑干.结论: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合并症乃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CT扫描或 MRI是佳的诊断手段, MRI对腔隙性脑梗死的显示明显优于 CT.
作者:李永鸿;周庆昆;卢颖瑜 刊期: 2005年第13期
恶性嗜铬细胞癌以便秘、肠梗阻为突出表现临床少见.笔者曾遇 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铉立国;马飞雕;王岩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湖北和深圳两地低血钾瘫痪患者的临床差异.方法:分析两地 264例低血钾患者在发病率、年龄、性别、病因、临床表现及补钾疗效的不同特点.结果:两地患者均有四肢瘫痪,但其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也轻重不同,疗效不一.结论:两地低血钾瘫痪在流行病学特点和病因上有很大差异,并因病因不同,其临床表现和补钾疗效也有很大差异.
作者:陶静;晏洁影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百草枯 (paraquat, PQ),又名克芜踪、对草快.化学名称是 1, 1′-二甲基- 4, 4′- 联吡啶阳离子盐 (1, 1′- dimethy1- 4, 4'- bipyridylium),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的有机杂环类速效触杀型脱叶剂及除草剂,在我国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2003年国内登记厂家有 20余家. PQ 对人畜有较强毒性,急性中毒死亡率极高.目前, PQ中毒无特效解毒剂,笔者试就近年来国内外 PQ中毒救治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邵春风;周志俊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不同血糖浓度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大鼠的心肌损伤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 64只,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NC组) 32只,实验组(DM组) 32只. DM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 55 mg/kg诱发 DM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又随机分为 4组,每组 8只.分别观察病程 2周、 4周、 6周、 8周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组织生化指标的变化.另取 SD大鼠 40只,随机分出 8只作为对照组(NC),其余用上述方法造模,并按后一次血糖浓度分为 3组: 16. 7~ 21. 6 mmol/L(DM1组), 21. 7~ 26. 6 mmol/L(DM2组), 26. 7 mmol/L以上(DM3组).比较各组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组织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与 NC组比, DM大鼠第 4周心肌 LVEDP、-dp/dtmax、 MDA含量,第 6周除 CK外各项指标、第 8周心肌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1~ 0. 05).不同血糖浓度 DM大鼠各项指标与 NC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1~ 0. 05).与 DM1组比, DM2组 LVEDP、-dp/dtmax、 t-dp/dt、 CK、 SOD、 MDA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1~ 0. 05), DM3组各项指标除 LDH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1~ 0. 05);与 DM2组比, DM3组 LVSP、 LVEDP、+ dp/dtmax、 SOD差异有显著性(P< 0. 01~ 0. 05).结论: DM大鼠从第 4周开始出现心肌舒张受限,第 6周开始出现心肌收缩障碍,心肌组织酶明显改变,随病程延长、血糖浓度升高而逐渐加重.
作者:马善峰;关宿东;汪思应 刊期: 2005年第13期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 (简称甲亢 )未见报道.现将笔者长期随诊的此类病例 7例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程小曲;罗福华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部症状的病因及危险因素,为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部症状 78例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脑部症状病因依次为:失衡综合征(42. 3%),低血压(12. 8%),高血压脑病(12. 8%), TIA(9. 0%),脑梗塞(10. 3%),脑出血(6. 4%),低血糖反应(5. 1%),透析脑病(1. 3%).死亡原因主要是脑部严重器质性损害.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部症状是多种因素引起,针对不同患者情况,应采取个体化的防治措施.
作者:陈英姿;甄建壮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初步评价聚乙二醇 (PEG)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1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使用 PEG干扰素α- 2a(40 ku), 180 μ g,肌注,每周 1次,联合利巴韦林 900~ 1 200 mg/d,口服,疗程均为 48周.分别于治疗中 12周、 24周、 48周及治疗结束后 24周评价疗效,并观察药物副反应.结果:在治疗 12周时有 13/15例出现血清 ALT正常,血清 HCV- RNA阴性 (< 80拷贝 /mL),早期应答率为 86. 6%;在治疗结束时有 13/15例患者血清 ALT正常,血清 HCV- RNA阴性 (< 80拷贝 /mL),完全应答率为 86. 6%;在治疗结束后 24周有 3/13例患者出现 ALT升高,血清 HCV- RNA阳转,持续应答率为 76. 9%,复发率为 23. 1%;副反应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血 WBC、血红蛋白下降及低热、肌肉酸痛,大多不影响治疗.结论: PEG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
作者:甄沛林;谢仕斌;麦强才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建立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 , MSCs)体外培养和扩增的方法,探讨其生物学特性,建立稳定的 MSCs体外培养扩增体系.方法:取正常成人骨髓,用含 10%新生牛血清的 LG- DMEM培养液培养、扩增后,进行倒置显微镜观察,测定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行细胞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培养扩增获取的成人骨髓 MSCs形态均一,增殖能力强.所获得细胞 CD44表达阳性, CD19、 CD15、 CD45、 CD34、 CD38、 CD4、 CD8表达阴性.结论:所建立的分离和培养方法可获取骨髓黏附细胞中一组独特的细胞群,具有 MSCs的生物学特性.
作者:吴涛;白海;王景昌;路继红;欧剑锋 刊期: 2005年第13期
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引起肠道感染,肠道外主要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从血液标本中分离出本菌较少见. 2005年 1月我们从患有尿毒症进行血液透析的门诊病人血液标本中分离出 1株此菌.
作者:闫东辉 刊期: 2005年第13期
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复杂骨折,常为粉碎性骨折,是难治疗的骨折之一,容易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及畸形的发生.自 2000年 1月至 2003年 12月间,我们采用 GSH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35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振;李利昕;王卫东 刊期: 2005年第13期
头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SAH)主要的一种临床表现,其严重程度常使人病人难以忍受,导致躁动、失眠,以致加重高血压,增加再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陈智明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评价 CENTAU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性能.方法 :通过对不同浓度样品甲状腺激素 (T4)、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甲胎蛋白 (AFP)含量的测定,对仪器进行精密度、灵敏度、干扰、回收试验.结果 :批内 CV均小于 4%,批间 CV均小于 5%; T4、 HCG、 AFP回收率分别为 98. 7%~ 103. 5%、 100. 5%~ 103. 4%、 97. 8%~ 104. 1%,灵敏度分别为 3. 4 nmol/L、 2. 7 mIU/mL、 1. 4 ng/mL;无样品间的交叉污染. 结论 :该仪器主要指标结果准确,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干扰小,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作者:周强;张文;黄宪章;丁海明;徐宁;庄俊华;张秀明;梁伟雄 刊期: 200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