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桴;高岩;李颖杰;叶红;邓颖敏
高血压病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我国城镇发病率为 2.85%,其中确诊高血压 0.9% [1]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同程度高血压与脑卒中呈明显相关 [2] .目前,世界公认治疗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3].我院进行社区血压普查发现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防治知识欠缺,有鉴于此,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 2004年 3月至 2004年 6月在社区开展了高血压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并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何(戈口)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了解儿童化脓性角膜溃疡发病因素及诊治特点.方法:对近 5年我科收治的儿童化脓性角膜溃疡患者 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外伤引起者 45例,占病例总数 72. 6%,因戴角膜接触镜 8例(12. 9%),角膜长时间暴露 4例(6. 5%),角膜软化继发细菌感染占 3例(4. 8%),眼手术后 2例(3. 2%).结论:儿童化脓性角膜溃疡多由外伤引起,幼儿检查较困难.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地处理儿童化脓性角膜溃疡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史赛卿 刊期: 2005年第13期
患者,女, 45岁,因咳嗽、咳痰 2 d,于 2004年 12月 26日来我院就诊.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体温 36. 5 ℃,脉博 65次 /min,血压 16. 0/11. 0 kPa;双肺呼吸音粗,偶闻及干性罗音,心率 65次 /min,心律规整,未闻及杂音,腹部及四肢正常,胸部 X线透视肺纹理增粗.
作者:张建华;许强;刘丽丽 刊期: 2005年第13期
1984年 O' Brien首先报告牛肺动脉及主动脉内皮细胞分泌一种可以持续收缩牛肺动脉血管活性多肽样物质,此后多位学者的研究发现培养的动物内皮细胞可释放一种强烈的血管收缩物质,至 1988年,日本学者 Yanagisawa从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上清液成功分离和纯化了这种生物活性多肽,并正式命名为内皮素(endothelim, ET) [1].后续研究发现 ET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 [2],其血管活性作用、促有丝分裂、纤维化等作用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并直接促成了应用 ET受体拮抗剂干预 ET病理作用的治疗尝试.
作者:潘云峰 刊期: 2005年第13期
1 类风湿关节炎 (RA)和类风湿血管炎 (RV)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关节炎主要影响外周关节,通常呈对称性,呈交替缓解和复发的临床进程.
作者:陶怡;陈瑞林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对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对 116例 AMI伴心力衰竭 (心衰 )病人进行随访(平均随访 253 d)以确定转归,回顾性分析 AMI病人有关病史及治疗措施,进行 Cox多因素生存分析及卡方分析.结果:阿司匹林、 ACEI与 AMI病死率独立相关.未用阿司匹林和 ACEI组、单用阿司匹林或 ACEI组、阿司匹林与 ACEI合用组病死率分别是 89. 3%、 62. 2%、 35. 3%, 3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阿司匹林与 ACEI合用比单用更有助于降低 AMI病死率.
作者:肖骅;周建庆;葛世俊;高丛光;赵维庆;陈文采;柳俊平;沈文均;周军波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卡那霉素耳慢性中毒与豚鼠耳蜗细胞凋亡的关系,及耳蜗细胞凋亡是否与凋亡蛋白酶 caspase- 3信号转导有关.方法:取 50只豚鼠随机分为 5组,实验组连续 14 d肌肉注射硫酸卡那霉素, 200 mg/(kg* d),分别对健康对照组及停药 1、 3、 7、 14 d组处死豚鼠,处死前检测其 ABR的变化,并利用 TUNEL法检测耳蜗细胞凋亡情况及免疫组化法测定 caspase- 3的表达.结果:豚鼠卡那霉素耳慢性中毒后,随停药时间延长, ABR阈值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同时耳蜗细胞的凋亡数增多,且愈近底回愈多,愈近顶回则愈少. caspase- 3阳性表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1). 结论:卡那霉素耳慢性损害与耳蜗细胞的凋亡有关;耳蜗细胞的凋亡过程中有 Caspase- 3的激活.
作者:杨俊慧;刘兆华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 311 nm窄谱中波紫外线 (NB- UVB)联合阿维 A酸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单独采用 NB- UVB照射、单独应用阿维 A酸治疗及 NB- UVB联合阿维 A酸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 95例,并以银屑病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价疗效.结果: 在(27. 15± 4. 28) d、(28. 52± 5. 31) d、(18. 75± 3. 24) d治疗后,窄谱 UVB照射组、阿维 A酸治疗组、窄谱 UVB联合阿维 A酸治疗组治疗前后 PASI评分改善率分别为 (78. 54± 23. 65)%、 (79. 16± 22. 89)%、 (89. 48± 25. 34)%;与阿维 A酸治疗组比较,窄谱 UVB照射组与其疗效相当(P >0. 05),而窄谱 UVB联合阿维 A酸治疗组则在更短的治疗时间(P< 0. 05)取得了更好的疗效(P< 0. 05).结论: 窄谱 UVB联合阿维 A酸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冬云;葛文娱;刘平;王永贤;彭振辉;谭升顺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对 40例垂体前叶功能低下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因、临床表现、内分泌功能、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 11例,女 29例;平均病程 7. 1年;席汉综合征 16例,垂体瘤 15例,颅咽管瘤 2例,特发性垂体功能减退 3例,空泡蝶鞍 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 1例, 生殖细胞瘤 1例; 75%以上患者有性腺功能低下表现,甲状腺功能低下占 60%,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者不足 50%, 严重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者较少,发生低血压、低血钠和低血糖者在 10%以下.结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在临床是少见病、疑难病,以靶腺的激素缺失为首要临床表现, 需要用相应激素替代治疗,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作者:杨伟;粱彦芳;王立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湖北和深圳两地低血钾瘫痪患者的临床差异.方法:分析两地 264例低血钾患者在发病率、年龄、性别、病因、临床表现及补钾疗效的不同特点.结果:两地患者均有四肢瘫痪,但其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也轻重不同,疗效不一.结论:两地低血钾瘫痪在流行病学特点和病因上有很大差异,并因病因不同,其临床表现和补钾疗效也有很大差异.
作者:陶静;晏洁影 刊期: 2005年第13期
恶性嗜铬细胞癌以便秘、肠梗阻为突出表现临床少见.笔者曾遇 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铉立国;马飞雕;王岩 刊期: 2005年第13期
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复杂骨折,常为粉碎性骨折,是难治疗的骨折之一,容易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及畸形的发生.自 2000年 1月至 2003年 12月间,我们采用 GSH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35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振;李利昕;王卫东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 65岁以上老年人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全部患者均行头颅 CT确诊,以 65~ 90岁脑梗死患者 68例为观察组,并设<60岁中年人脑梗死患者 70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多个梗死灶为 51. 5%,双侧脑梗死为 42. 7%,与对照组比较, P< 0. 01.结论:高血压、高血压伴冠心病或 (和 )糖尿病是 65岁以上老年人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该年龄组脑梗死面积大、并发症多,多脏器损害严重,致残率、病死率高.
作者:周旭萍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部症状的病因及危险因素,为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部症状 78例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脑部症状病因依次为:失衡综合征(42. 3%),低血压(12. 8%),高血压脑病(12. 8%), TIA(9. 0%),脑梗塞(10. 3%),脑出血(6. 4%),低血糖反应(5. 1%),透析脑病(1. 3%).死亡原因主要是脑部严重器质性损害.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部症状是多种因素引起,针对不同患者情况,应采取个体化的防治措施.
作者:陈英姿;甄建壮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连柏半夏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 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成 2组, 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丽珠得乐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自拟连柏半夏汤化裁煎服,观察治疗 4周后溃疡愈合率、 HP清除率, 12周后溃疡复发率、 HP根除率.结果:治疗组 4周后溃疡愈合率 90%, HP清除率 92%;对照组分别为 58%, 60%; 12周后治疗组溃疡复发率 9%, HP根除率 69%;对照组分别为 29%, 22%.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 0. 01).结论:联合采用连柏半夏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较好.
作者:兰小平;张松林;朱怀珍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肺部损害的病变特征,为早期发现病变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 1995-2005年收治的 32例类风湿关节炎肺部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呼吸困难有明显好转, 6例患者无明显改善, 4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规作胸片、肺功能检测等,对患者加强知识教育,有助于提高肺部病变的检出率,积极防治,早期诊断、治疗可能是降低类风湿关节炎肺部损害发生、发展的关键.
作者:陈波;钟小劲 刊期: 2005年第13期
头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SAH)主要的一种临床表现,其严重程度常使人病人难以忍受,导致躁动、失眠,以致加重高血压,增加再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陈智明 刊期: 2005年第13期
患者 ,男, 70岁,因咳嗽、痰血 2个月,胸闷、气短 10 d于 2003年 7月入院.胸部 CT检查报告左上肺占位性病变并肺不张、左侧胸腔积液.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见一新生物完全堵塞左上叶口,并侵犯左主支气管, 1/4左主支气管被堵塞,钳取后病检报告左上肺鳞癌.诊断明确为左上肺鳞癌并左侧胸膜转移,已无手术机会,故给予 NP方案全身化疗及胸腔内局部治疗, 2个周期化疗后患者左上肺病灶有所缩小且胸腔内无积液生成,一般情况较好,建议患者行左主支气管架植入术,但被患者拒绝.此后 10个月患者未再就诊.
作者:阿依努尔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了解 2型糖尿病的控制状况,为开展 2型糖尿病干预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和帮助.方法:采用 CSSD70测评得分,分析 120例 2型糖尿病患者的得分与年龄、性别、首发症状、病程、并发症、文化程度、随机血糖、拥有的糖尿病控制工具、糖尿病家族史等之间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下降.女性在生存技能、疾病知识掌握上不如男性;文化程度较低患者除自觉症状外各方面均不如文化程度较高者.讨论: 2型糖尿病控制状况的评估,对全面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态,指导开展患者治疗教育,提高患者身心健康有利.
作者:邓之敏;赵亮;钟源乐;钟国球;谭经福;张小敏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 28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及家属在围手术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 28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同意手术治疗,手术顺利,术后无并发症,术后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更加配合治疗,有效地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对保证手术治疗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林映芬;许英;黄雯;吴素虹 刊期: 200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