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刚;朱诚
目前国内外有关颅脑创伤研究和临床诊治的热点及争议很多,本文简要介绍亚低温治疗、钙拮抗剂尼莫地平、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神经干细胞、猴脑选择性超深低温的实验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和争论,对国内神经外科医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朱诚;江基尧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规范中药材包装,是实施GAP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中药材产地包装的现状分析,指出包装的规范化管理对保证原药材质量安全稳定、减少运输损耗、加速交接和点验、促进销售、发挥品牌效应、提高使用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药品管理法>、GAP、GSP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国家标准对药材生产、流通管理的要求,指出原药材包装前应符合外观、杂质、水分等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外质量要求;归纳了按照各药材特性应采用的包装器材类型、各类包装的技术要求;对药材出口包装、保鲜包装也提出探讨意见.并建议GAP基地、各生产企业规范操作,参照实施.
作者:董志颖;海学武;许锦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人肺癌组织中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基因的表达水平,探索肿瘤治疗新策略.方法以寡聚脱氧核苷酸为探针,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探测人肺癌组织和人正常肺组织MCT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人肺癌组织的MCT1 mRNA的表达显著强于正常肺组织,呈过表达.结论 MCT1基因的过表达可能是肺癌组织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之一.
作者:厉为良;钱桂生;黄桂君;吴国明;杨晓静;陈维中;李淑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在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病及大胆血管病变中,有好多病种在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修补材料.
作者:姚志发;吕航;刘宏宇;祁家驹;谢宝栋;吴乃石;臧旺福;蒋树林;田海;田伟忱;陈子道;夏求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动脉粥样硬化(AS)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有人认为铁超负荷参与了其发生发展,铁螯合剂可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目前国内有关铁与AS关系的实验研究较少,本文拟通过AS模型对其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李友元;邓洪波;杨宇;胡信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89Sr核素内照射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82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癌(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鼻咽癌、消化道癌、肺癌等).用89SrCl 150MBq静脉注射治疗.根据疼痛缓解的程度、活动量、止痛药的用量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骨痛完全缓解占47.6%(39/82),部分缓解29.3%(24/82),无效23.1%(19/82),89Sr治疗后第1个月仅有轻微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结果显示89Sr核素内照射治疗有效率依次为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鼻咽癌、消化道癌和其他癌.结论用89Sr治疗骨转移癌有明显疗效,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骨髓抑制,可重复应用.
作者:梁伟;陈莉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飞速发展,车、人、路三者矛盾日益突出,交通事故所致人群死、伤、残呈逐年增高趋势[1],已构成人类安全的威胁,也给国家的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危害[2].现将我院救治的交通事故多发伤报告如下.
作者:胡振玉;李景梦;赵文斌;王宝涵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P53、Fas、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33只雄性SD大鼠体重约290g,结扎左冠状动脉后24 h随机接受VEGF-肝素(治疗组)或肝素-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于结扎后9d和16d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梗死面积、微血管数量、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组织P53、Fas、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以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标记凋亡心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组织P53、Fas、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结扎后9d与对照组比,治疗组有显著高的左室压力曲线高升降速度(±dP/dt max)和微血管计数,显著低的左室舒张末压(LVEDP)和梗死面积.心肌梗死后16d,VEGF治疗显著增高平均动脉压(MAP)、左室收缩压(LVSP)、±dP/dt max和微血管计数,显著降低LVEDP和梗死面积.VEGF治疗对心率、心脏重量、体重以及心脏重量/体重比值无显著影响.治疗组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VEGF抑制P53、Fas和Bax的表达,促进Bcl-2的表达.结论本研究显示每天静脉应用VEGF 14d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血流动力学,缩小梗死面积,促进心肌内新血管的形成,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抑制P53、Fas和Bax的表达,促进Bcl-2的表达.
作者:尹瑞兴;李佳荃;蔡捷;杨德寨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纳米技术开辟了科学研究的新领域,医学的发展也将为纳米技术提供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文在综述纳米技术的特点以及纳米粒子与血脑屏障通透性关系的基础上,对纳米技术在神经放射诊断、颅脑创伤的基础和临床、颅内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功能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等方面提出设想.
作者:侯立军;杨远;朱诚;卢亦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脑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51例脑桥小脑角脑膜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显微手术疗效.结果按Simpson切除分级标准,本组Ⅰ级切除21例,占41.17%;Ⅱ级切除24例,占49.11%;Ⅲ级切除6例,占11.76%,无手术死亡.随访6个月~9年7个月,平均6.3年,复发3例,占5.88%.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能明显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和减少对肿瘤周围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丁学华;卢亦成;胡国汉;陈志刚;楼美清;王驹;侯立军;张光霁;朱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糖代谢状况及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6例Graves病患者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糖化血红蛋白(GHb)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并与正常人组及2型糖尿病组进行比较.结果 Graves病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者占55.8%,GHb异常率占54.6%,其中糖耐量减低者占34.9%,呈糖尿病样者占20.9%,糖尿病样者餐后胰岛素明显升高.经抗甲亢6个月至1年,甲状腺激素恢复正常后,糖耐量减低组93.3%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83.3%患者的GHb恢复正常;糖尿病样组28%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餐后胰岛素仅16.7%恢复正常.结论 Graves病患者应常规作OGTT、GHb检查,并定期随访,部分患者可进一步查糖负荷后胰岛素及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
作者:谢英才;武革;甄卓丽;苏建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期细胞因子及受体水平的变化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以探讨预测aGVHD的临床指标.方法 4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动态监测血清细胞因子及受体sIL-2R 、IL-6、IL-8、IFN-γ、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12例发生Ⅰ度GVHD,9例发生Ⅱ~Ⅳ度GVHD.sIL-2R在 aGVHD发生组于移植后第2周上升,第3周达峰值,早于aGVHD的症状出现,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随症状的缓解而下降.其他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与aGVHD的发生无明显关系.结论分析移植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可以预测aGVHD的发生,sIL-2R在aGVHD发生之前明显上升,症状缓解后下降,是对aGVHD的诊断和治疗有预测意义的指标.
作者:居小萍;王健民;冯曹波;黄正霞;童书鹏;章卫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低级别视神经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总结了9例低级别视神经胶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翼点或眶-翼点入路对8例视神经胶质瘤进行了次全或大部切除,1例行化学治疗.随访2个月至7年,平均3.6年.结果手术8例病人全部诊断为星形细胞瘤Ⅰ~Ⅱ级或Ⅱ级,无手术死亡,患者至今全部存活,且生活能自理.结论多数低级别视神经胶质瘤是良性和自限性肿瘤,预后良好,可长期存活且生存质量良好.
作者:楼美清;卢亦成;丁学华;白如林;胡国汉;陈志刚;朱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多发性脑膜瘤Ⅰ期和分期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和放射治疗多发性脑膜瘤15例(33个病灶)的资料.结果按Simpson分级行Ⅰ级全切除9例,Ⅱ级切除6例,共切除24个病灶,其中18个病灶达到Ⅰ级切除,有6个病灶达Ⅱ级切除,余9个病灶未能全切除或未切除,12例随访9个月~11年,平均5.2年,均未见肿瘤复发,失访3例.结论手术治疗仍然是多发性脑膜瘤佳选择,无论是双发还是多发脑膜瘤,好行Ⅰ期手术全切除.对不能行Ⅰ期切除者,术后应辅以伽玛刀治疗或行外放射治疗.
作者:丁学华;卢亦成;陈志刚;胡国汉;王驹;骆纯;楼美清;刘平;张光霁;朱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国人脑胶质瘤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及其在脑胶质瘤靶向性基因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人脑胶质瘤组织及瘤周组织EGFR的表达水平,检测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87MG、U251MG和大鼠胶质瘤细胞株C6表面EGFR的表达,筛选EGFR高表达胶质瘤细胞株作为靶向性非病毒载体基因转移系统的靶细胞.结果肿瘤组织与瘤周组织的EGFR表达水平有显著区别,肿瘤组织EGFR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瘤周组织(P<0.01);肿瘤组织EGFR表达水平与肿瘤级别有显著相关性,肿瘤级别越高,EGFR表达水平越高(P<0.05);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MG为EGFR相对高表达细胞株,其平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U87 MG和C6细胞株.结论中国人脑胶质瘤中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过度表达,不同胶质瘤细胞株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相差悬殊,EGFR可作为靶受体应用于脑胶质瘤的靶向性基因治疗.
作者:陈永新;张光霁;赵瑞皎;许秀兰;金海英;卢亦成;朱诚;顾健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确立因子Ⅷ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在缺血脑组织中标志作用.方法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用因子Ⅷ多抗抗体检测因子Ⅷ在缺血的皮层及尾状核和正常脑组织中免疫组化表达.结果 TTC染色显示所有动物均在缺血侧皮层和尾状核均有明显的梗死灶和缺血,在此相应的区域因子Ⅷ所在的微血管均有明显染色,与梗死和缺血区完全一致,在正常脑组织无染色或有轻微染色.同时行因子Ⅷ染色和TTC染色组,两种染色区完全吻合,与正常未染色区均有明显界限.结论因子Ⅷ只在梗死灶和缺血区表达,可以标志梗死灶和缺血区.
作者:胡国汉;朱诚;卢亦成;张光霁;Bruce Lyeth;Joe Watson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脑外伤后脑积水是颅脑损伤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脑积水影响脑组织的血运及代谢,是造成病人病情加重、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因素,现将我中心诊治的19例脑外伤后脑积水报告如下.
作者:范斌华;陈克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引起男性不育的原因有很多,除有生理性不育外,还有病理性不育,而精液支原体感染是引起不育的原因之一.在临床研究中,不育患者支原体感染率很高,并且严重影响到精子的活动力和活动率,这对于治疗不育患者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梁焕松;谢梅青;周力学;吕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分析脑动静脉畸形(AVM)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指标,找出影响其癫疒间发生的主要因素,并建立癫疒间发生概率方程,为临床病情判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共收集癫疒间组病例25例,非癫疒间组病例36例.共观察指标23项,29个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找出与癫疒间相关的主要指标,并建立预测癫疒间发生的概率方程.结果脑AVM的位置、供血动脉数、供血动脉来源、动脉/静脉(A/V)数比、体积等4项指标引入方程.结论局部功能区皮层静脉同流不畅有可能是脑AVM癫疒间发作的原因,精确方程的建立有待于大量严格资料的总结和分析.
作者:白如林;惠鲁生;黄承光;陈左权;陶英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应激反应的主要特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激活.近年来,应激对机体的损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海马是介导应激反应的重要脑区之一,通过调节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的活动而对HPA轴起抑制性负反馈调节作用;应激损伤海马后,减弱了对HPA轴的抑制性调节作用,导致糖皮质激素水平持续升高,海马细胞外谷氨酸大量聚集,造成海马神经元损伤,导致机体学习记忆功能下降,加速机体衰老.
作者:张宁霞;童瑶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