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GAP对中药材产地包装的规范化管理

董志颖;海学武;许锦柏

关键词:中药材生产, 质量管理, 中药材包装, 规范化管理
摘要:规范中药材包装,是实施GAP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中药材产地包装的现状分析,指出包装的规范化管理对保证原药材质量安全稳定、减少运输损耗、加速交接和点验、促进销售、发挥品牌效应、提高使用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药品管理法>、GAP、GSP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国家标准对药材生产、流通管理的要求,指出原药材包装前应符合外观、杂质、水分等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外质量要求;归纳了按照各药材特性应采用的包装器材类型、各类包装的技术要求;对药材出口包装、保鲜包装也提出探讨意见.并建议GAP基地、各生产企业规范操作,参照实施.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保留瓣下结构在二尖瓣替换术中的应用

    保留瓣下结构对左心室缩短射血分数,左心室后底部、中部和心尖部缩短分数和运动速率明显增加, 对左室收缩末径(EDs)、左室舒张末径(EDd)则明显缩小,由于左室功能获得了维持,术后并发症大大减少.我们于1992年12月至2001年12月对100例二尖瓣替换术后患者作了术后较长时期的彩超随访观察心功能,以探讨二尖瓣替换术后近期与远期心功能恢复情况.

    作者:贺端清;何薇;袁延才;莫放林;周明伟;谢庭初;封琼甫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Graves病患者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的变化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糖代谢状况及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6例Graves病患者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糖化血红蛋白(GHb)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并与正常人组及2型糖尿病组进行比较.结果 Graves病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者占55.8%,GHb异常率占54.6%,其中糖耐量减低者占34.9%,呈糖尿病样者占20.9%,糖尿病样者餐后胰岛素明显升高.经抗甲亢6个月至1年,甲状腺激素恢复正常后,糖耐量减低组93.3%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83.3%患者的GHb恢复正常;糖尿病样组28%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餐后胰岛素仅16.7%恢复正常.结论 Graves病患者应常规作OGTT、GHb检查,并定期随访,部分患者可进一步查糖负荷后胰岛素及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

    作者:谢英才;武革;甄卓丽;苏建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CT血管造影判断颅脑外伤病人脑血管痉挛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颅脑外伤血管痉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获得原始图像,用大强度投影(MIP)和表面阴影显示(SSD)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在19例中,9例病人(47.37%)发现脑血管痉挛16处,同时发现血管受肿胀脑组织挤压移位.结果 CTA能够清晰显示外伤后脑血管的痉挛情况.结论 CTA是一种简单、快速、非侵袭的检查方法,有助于研究外伤后脑血管的变化.

    作者:汤深;李惠民;于红;江基尧;朱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sIL-2R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测

    目的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期细胞因子及受体水平的变化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以探讨预测aGVHD的临床指标.方法 4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动态监测血清细胞因子及受体sIL-2R 、IL-6、IL-8、IFN-γ、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12例发生Ⅰ度GVHD,9例发生Ⅱ~Ⅳ度GVHD.sIL-2R在 aGVHD发生组于移植后第2周上升,第3周达峰值,早于aGVHD的症状出现,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随症状的缓解而下降.其他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与aGVHD的发生无明显关系.结论分析移植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可以预测aGVHD的发生,sIL-2R在aGVHD发生之前明显上升,症状缓解后下降,是对aGVHD的诊断和治疗有预测意义的指标.

    作者:居小萍;王健民;冯曹波;黄正霞;童书鹏;章卫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入路

    锁孔手术是微侵袭神经外科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技术,是藉神经内窥镜并结合显微镜,对每个病例选择独立和合适的开颅手术,其主要的功能为进入一个特殊颅内空间,并以小的创伤到达特定病变部位的解剖窗[1].这些解剖窗的框架内包含着一些重要的解剖结构,应在手术时加以保护和避免损伤.因此,锁孔手术要求术者要熟悉锁孔手术入路的解剖特征,掌握有关靶区和其周围窗的三维空间特征,对每一个病人根据影像学资料提供的独立的解剖和病理解剖资料作出个体化的评估,对每个病例确定开颅术的合适位置和大小.本文对几种常用的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入路的方法、手术操作和适应证作一综述.

    作者:陈志刚;朱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胶质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目的胶质细胞生长因子(GGF)是neuregulin基因的产物.GGF与erbB受体的异二聚体或同二聚体结合,催化多肽链中的酪氨酸磷酸化,激活下游信号分子而发挥其生理作用.GGF及其受体在发育及成熟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GGF限定神经嵴细胞,使其向雪旺细胞分化,并在雪旺细胞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GGF能够刺激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抑制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分化成少突胶质细胞,抑制O-2A细胞分化成星形胶质细胞.GGF能够促进神经元沿着放射状的胶质细胞迁移,促进培养的视网膜神经元存活和突触生长.

    作者:薛亚军;董艳;江基尧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创伤病人临床新进展和争论

    目前国内外有关颅脑创伤研究和临床诊治的热点及争议很多,本文简要介绍亚低温治疗、钙拮抗剂尼莫地平、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神经干细胞、猴脑选择性超深低温的实验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和争论,对国内神经外科医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朱诚;江基尧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以癫癎为主要表现的脑动静脉畸形临床统计学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脑动静脉畸形(AVM)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指标,找出影响其癫疒间发生的主要因素,并建立癫疒间发生概率方程,为临床病情判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共收集癫疒间组病例25例,非癫疒间组病例36例.共观察指标23项,29个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找出与癫疒间相关的主要指标,并建立预测癫疒间发生的概率方程.结果脑AVM的位置、供血动脉数、供血动脉来源、动脉/静脉(A/V)数比、体积等4项指标引入方程.结论局部功能区皮层静脉同流不畅有可能是脑AVM癫疒间发作的原因,精确方程的建立有待于大量严格资料的总结和分析.

    作者:白如林;惠鲁生;黄承光;陈左权;陶英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低级别视神经胶质瘤的诊治和预后

    目的探讨低级别视神经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总结了9例低级别视神经胶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翼点或眶-翼点入路对8例视神经胶质瘤进行了次全或大部切除,1例行化学治疗.随访2个月至7年,平均3.6年.结果手术8例病人全部诊断为星形细胞瘤Ⅰ~Ⅱ级或Ⅱ级,无手术死亡,患者至今全部存活,且生活能自理.结论多数低级别视神经胶质瘤是良性和自限性肿瘤,预后良好,可长期存活且生存质量良好.

    作者:楼美清;卢亦成;丁学华;白如林;胡国汉;陈志刚;朱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顺激合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目的通过生存质量量表以及中医证候疗效标准,综合评价中药制剂-顺激合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90例受试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并对受试对象进行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应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生存质量方面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顺激合剂能较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治疗IBS有效的纯中药制剂.

    作者:周福生;吴文江;黄志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多发性脑膜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总结多发性脑膜瘤Ⅰ期和分期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和放射治疗多发性脑膜瘤15例(33个病灶)的资料.结果按Simpson分级行Ⅰ级全切除9例,Ⅱ级切除6例,共切除24个病灶,其中18个病灶达到Ⅰ级切除,有6个病灶达Ⅱ级切除,余9个病灶未能全切除或未切除,12例随访9个月~11年,平均5.2年,均未见肿瘤复发,失访3例.结论手术治疗仍然是多发性脑膜瘤佳选择,无论是双发还是多发脑膜瘤,好行Ⅰ期手术全切除.对不能行Ⅰ期切除者,术后应辅以伽玛刀治疗或行外放射治疗.

    作者:丁学华;卢亦成;陈志刚;胡国汉;王驹;骆纯;楼美清;刘平;张光霁;朱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89Sr核素内照射治疗骨转移癌

    目的探讨89Sr核素内照射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82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癌(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鼻咽癌、消化道癌、肺癌等).用89SrCl 150MBq静脉注射治疗.根据疼痛缓解的程度、活动量、止痛药的用量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骨痛完全缓解占47.6%(39/82),部分缓解29.3%(24/82),无效23.1%(19/82),89Sr治疗后第1个月仅有轻微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结果显示89Sr核素内照射治疗有效率依次为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鼻咽癌、消化道癌和其他癌.结论用89Sr治疗骨转移癌有明显疗效,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骨髓抑制,可重复应用.

    作者:梁伟;陈莉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人肺癌组织单羧酸转运蛋白-1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人肺癌组织中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基因的表达水平,探索肿瘤治疗新策略.方法以寡聚脱氧核苷酸为探针,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探测人肺癌组织和人正常肺组织MCT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人肺癌组织的MCT1 mRNA的表达显著强于正常肺组织,呈过表达.结论 MCT1基因的过表达可能是肺癌组织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之一.

    作者:厉为良;钱桂生;黄桂君;吴国明;杨晓静;陈维中;李淑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论GAP对中药材产地包装的规范化管理

    规范中药材包装,是实施GAP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中药材产地包装的现状分析,指出包装的规范化管理对保证原药材质量安全稳定、减少运输损耗、加速交接和点验、促进销售、发挥品牌效应、提高使用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药品管理法>、GAP、GSP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国家标准对药材生产、流通管理的要求,指出原药材包装前应符合外观、杂质、水分等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外质量要求;归纳了按照各药材特性应采用的包装器材类型、各类包装的技术要求;对药材出口包装、保鲜包装也提出探讨意见.并建议GAP基地、各生产企业规范操作,参照实施.

    作者:董志颖;海学武;许锦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枢神经系统中纳米技术的应用前景

    纳米技术开辟了科学研究的新领域,医学的发展也将为纳米技术提供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文在综述纳米技术的特点以及纳米粒子与血脑屏障通透性关系的基础上,对纳米技术在神经放射诊断、颅脑创伤的基础和临床、颅内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功能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等方面提出设想.

    作者:侯立军;杨远;朱诚;卢亦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72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式和显微手术疗效.结果按Simpson 切除分级标准:本组Ⅰ级切除59例,占81.95%;Ⅱ级切除13例,占18.05%.无手术死亡.随访6个月~9.3年,无肿瘤复发.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能有效地防止或减轻矢状窦、中央沟静脉及脑重要功能区的损伤,明显地提高了肿瘤的全切除率.

    作者:丁学华;卢亦成;陈志刚;胡国汉;楼美清;刘平;朱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应激对海马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应激反应的主要特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激活.近年来,应激对机体的损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海马是介导应激反应的重要脑区之一,通过调节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的活动而对HPA轴起抑制性负反馈调节作用;应激损伤海马后,减弱了对HPA轴的抑制性调节作用,导致糖皮质激素水平持续升高,海马细胞外谷氨酸大量聚集,造成海马神经元损伤,导致机体学习记忆功能下降,加速机体衰老.

    作者:张宁霞;童瑶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广义降阶梯治疗方案在肾移植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广义降阶梯治疗方案对救治肾移植术后感染患者的有效性.方法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57例,分为广义降阶梯治疗方案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方案组(对照组)分别实施救治.结果治疗组26例中24例救治成功(92.3%);对照组31例中17例救治成功(54.8%);救治成功后患者血清肌酐值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广义降阶梯治疗对于肾移植后肺部感染是一种特效治疗方案,能大幅度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感染死亡率;广义降阶梯治疗方案不会影响患者的移植肾功能.肾移植后早期(6个月以内)患者的肺部感染尤其应当采用广义降阶梯治疗方案.

    作者:朱有华;闵志廉;齐隽;王立明;王亚伟;任吉忠;徐丹枫;周梅生;姚亚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子宫肌瘤的动脉栓塞治疗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造影、栓塞对子宫肌瘤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34例子宫肌瘤患者施行单侧股动脉穿刺分别行两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先作血管造影,进行DSA诊断和分型,再用直径为250~355μm的聚乙烯醇颗粒(polyvinyl alcohol foam,PVA)100~250mg作两侧子宫肌瘤病理血管栓塞治疗.结果 34例中血管造影呈富血管型32例,占94.1%,少血管型2例,占5.9%,富血管型肌瘤动脉期呈毛线团征,实质期呈棉球征或重叠棉球征.子宫动脉栓塞总有效率达97%,其中显著疗效20例,占58.8%;一般效果13例,占38.2%;无效1例,占3.0%.穿刺点血肿、子宫动脉内膜夹层及术后闭经各1例,占3.0%.结论子宫肌瘤绝大部分为富血管型肿瘤,子宫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术为有效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法,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作者:虞希祥;曹华妹;郭晓华;林正理;李阳;黄林芬;陈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不育患者精液支原体感染对精液质量的影响

    引起男性不育的原因有很多,除有生理性不育外,还有病理性不育,而精液支原体感染是引起不育的原因之一.在临床研究中,不育患者支原体感染率很高,并且严重影响到精子的活动力和活动率,这对于治疗不育患者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梁焕松;谢梅青;周力学;吕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国际医学协会

主办:中华国际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