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秋萍;兰建宏
各种合成材料和生物材料被用于腹裂的分期治疗 ,目前使用的有涤纶补片、 SILO袋、或改良的 SILO袋、生理盐水袋、 PVC袋和自体的脐带补片等材料,且术后需要呼吸机辅助.我院作了改进,在血氧饱和度监测下无菌手套加涤纶补片分期治疗巨大腹裂,报告如下.
作者:陈玉喜;陈德烽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疗效.方法:从 2001年 4月至 2005年 1月对 7例确诊为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采用直肠前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7例均获随访,长 4年,短 3个月,随访期无复发、无便秘,无术后近期死亡、并发症.结论: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卢庆华;蒋干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滞剂 Tyrophostin AG1478 对肾癌 GRC-1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为肾癌的生物学特征研究和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的 AG1478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肾癌 GRC-1细胞,以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阻滞剂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 AG1478抑制肾癌 GRC-1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周期停留在 G1期,诱导肾癌 GRC-1细胞凋亡.结论: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特异性阻滞剂可抑制肾肿瘤细胞的增殖,有望成为抗肾脏恶性肿瘤药物.
作者:张顺;刘凡;张运涛;汪涌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ASA不同级别的病人行上腹手术围术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 IL-6、 IL-8及 TNF α水平的动态变化,分析手术麻醉对病人所产生的应激反应及对病人免疫力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病人20例及 ASAⅢ级病人 15例,均行单纯全麻.所有病人于麻醉前、切皮后 5min和60 min、术毕及术后 24 h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 ACTH、COR、IL-6、IL-8及 TNFα的含量.结果:(1) ASAⅢ级病人与 ASAⅠ~Ⅱ级病人相比,血浆 ACTH、COR、IL-6浓度于术毕、术后24h明显高于 ASAⅠ~Ⅱ级病人;IL-8浓度于术后 24h明显高于 ASAⅠ~Ⅱ级病人.(2)两组患者在各时点血浆 ACTH浓度与麻醉前相比,切皮后 5min和 60min差异有显著性(P< 0.05或 P<0.01),术毕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血浆 COR、IL-6浓度与麻醉前相比, 术毕及术后 24 h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 P<0.01);IL-8浓度与麻醉前相比 ,术后 24 h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 P<0.01);TNFα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动态观察病人围术期血浆 ACTH、COR、IL-6、IL-8及 TNF α的浓度的变化,有助于临床医生正确评价由手术创伤所导致的病人应激反应程度及不同的免疫反应 ,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尹正;崔连东 刊期: 2005年第20期
乳癌术后皮瓣坏死为临床常见,发生率为 10%~ 20% [1] .由于术前曾行化疗,术中采用电刀,皮瓣游离过薄,胸壁皮下组织少,血循环差等原因,部分创面愈合差.现将近 5年采用Ⅰ期外科手术修复82例乳癌术后皮瓣坏死创面的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骆彪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老龄复发性鼻息肉、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 54例(100侧)≥ 60岁老龄复发性鼻息肉、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 1年以上,总有效率 94.4%(51/54),其中治愈率 61.1%(33/54),好转率 33.3%(18/54).结论: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同样适用于老龄复发性鼻息肉患者,可望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唐辉;高志伟;马俭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对比研究梗阻性黄疸肝功能障碍病人罗库溴铵肌松时效的变化.方法:无神经肌肉疾患、肾功能正常,行择期全麻手术的病人 40例:观察组(I组) 20例有梗阻性黄疸及明显肝功能障碍, ASA Ⅲ级;对照组(Ⅱ组) 20例,肝功能正常, ASAⅠ~Ⅱ级.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罗库溴铵首量为 3×ED95(0.9 mg/kg),术中用 4个成串刺激(TOF)监测肌松,当其值达 25%时追加肌松剂 1×ED95(0.3 mg/kg).术后继续监测肌松情况直到 TOFR达 70%.结果:两组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但肝功能异常组临床时效长于肝功能正常者,差异显著,且追加肌松剂后 TOFR从 0恢复到 70%的时间肝功能异常组明显延长.结论:肝功能异常患者对罗库溴铵的药代动力学可产生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药效时间的延长和术后 TOFR恢复时间的延长,因此,肝功能异常患者使用罗库溴铵时,追加药物时间可适当延长.
作者:黎笔熙;陈敏;陈利民;沈七襄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中的应用,提出脑功能区定位时态的概念.方法: 20例患者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恒速输注给药,按脑功能区定位时态的评判标准对其进行评估.结果: 19例唤醒麻醉手术过程顺利, 1例脑功能区手术定位失败,语言清晰者 19/20,指令准确 19/20,无痛者 20/20,颅内压正常者 19/20,脑组织膨胀 1/20.优 18/20,良 1/20,差 1/20.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是较好的麻醉方法,脑功能区定位时态的概念对提高麻醉清醒质量有指导意义,对大脑功能区手术有实际临床意义.
作者:吴群林;施冲;刘中华;徐波;于冬男;戴建强;郗文彬;张兴安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监视下行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开术对子宫纵隔的治疗效果.方法:对 44例有自然流产或不孕病史,经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纵隔患者,进行腹腔镜检查并在腹腔镜监视下行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开术,术后随访追踪患者妊娠和分娩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作出讨论.结果: 44例患者中,自然流产患者 31人,原发不孕患者 13人,术前自然流产发生率为 94.6% , 早产 2例,足月妊娠 2例.全部患者施行了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开术, 44例术中无一例发生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术后 31例自然流产患者失访 3例,追踪 28例中,总怀孕次数 41次,计划内妊娠 33次,自然流产发生率 21.2% , 足月妊娠率 66.7% , 早产12.1%; 13例不孕患者中失访 3例,随访 10例中,有 4例足月妊娠, 1例现妊娠 4个月.结论:腹腔镜监视下行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纵隔的方法,术后患者足月妊娠率明显升高,自然流产率下降,对于原发不孕患者则可以提高怀孕率.
作者:康金玉;陈勍;彭永排;张娟;林仲秋 刊期: 2005年第20期
婴幼儿腹泻病是小儿常见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笔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捏脊疗法佐治婴幼儿腹泻病40例,现予报道如下.
作者:蒋赦文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对胶质瘤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胶质瘤细胞株 U251移植裸鼠后,服用塞来昔布,测量肿瘤重量;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电镜观察药物作用前后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肿瘤的重量分别为(51.3±3.85)mg和(125.2± 7.34)mg;治疗组细胞凋亡增多;超微结构可见有凋亡特征的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可见 MVD分别为(25.7±3.25)/HP和(76.4±9.41)/HP.结论:塞来昔布能够减少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对肿瘤具有抑制作用,对胶质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代旭;杨晋生;薛德麟;王明盛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耳甲腔成形术对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对 50耳行耳甲腔成形术(成形组)及 65耳未行耳甲腔成形术(对照组)的乳突根治术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随访 2~8年,成形组术后干耳时间平均为 5.2周,术腔肉芽的发生率为 8 0%,对照组术后干耳时间平均为 7.8周,术腔肉芽发生率为 27.7%,胆脂瘤复发 5例.结论:耳甲腔成形术可缩短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的干耳时间,降低术腔肉芽的发生率,促进乳突腔的上皮化,对提高乳突根治术疗效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界;孙旭鸯 刊期: 2005年第20期
宫颈功能不全是造成晚期流产和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宫颈环扎术修复并建立正常的宫颈内口形态和功能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我院 2000-2004年采用此手术方法治疗宫颈功能不全患者 15例,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加强护理方面的配合,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佩贤;张睿;何钻玉;魏雪群;黄淑婷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灌注肝动脉和冲洗胆管方式在冷缺血期对大鼠供肝胆管细胞的影响.方法:各组均以威斯康星大学液(UW液)灌注大鼠供肝门静脉,以不同方式灌注肝动脉和冲洗胆管,在冷保存的不同时间段观察胆管细胞的变化.结果:冷保存 4 h后,各组光镜下胆管细胞无明显变化.冷保存 8 h后, UW液灌注大鼠供肝门静脉、肝动脉,经 UW液、Ringer's液冲洗胆管的两组胆管细胞变化较其它组变化小,并且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冷保存 12 h后经 UW液灌注大鼠供肝门静脉、肝动脉及冲洗胆管组胆管细胞变化较其它组变化小.结论:灌注肝动脉和冲洗胆管有助胆管细胞保存, 8 h内只要能够完全清除胆盐或降低胆盐浓度,即可产生相同的保护胆管效果.随着冷保存时间的延长,应用 UW液冲洗胆管可以提高供肝胆管细胞的保存效果.
作者:张悦;余小舫;姜浩力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肾盂肾下盏联合切开取石肾盂肾下盏吻合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肾盂肾下盏联合切开取石,肾盂肾下盏吻合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31例,全部手术成功.结果:肾内结石全部取净 25例, 6例小盏有残留小结石.肾盂肾下盏吻合改变了肾盂出口相对狭窄的形态.结论:该手术方法容易取净结石,术后肾盂出口呈漏斗状,利于尿液排出,减少术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
作者:单炽昌;郭彬;卢小刚;钟东亮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时血浆肾素活性(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变化及氯沙坦(losartan)对其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60例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依那普利(enalapril)组,疗程 12周.测定治疗前、治疗第 1、第 12周血浆 RA、 AngⅡ、 ALD 、 NO及 ET-1变化. 3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 RA、 Ang Ⅱ、 ALD 、 ET-1及 NO水平升高(P< 0.01), NO/ET-1值降低(P< 0.05).氯沙坦治疗后血浆 ALD、 ET-1及 NO水平降低(P< 0.01), NO/ET-1值升高(P< 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 Ang Ⅱ、 ALD 、 ET-1及 NO水平升高是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特征之一.氯沙坦治疗后可获得有益的临床及神经激素效应,且有较好的耐受性.
作者:张传焕;鲁爱娟 刊期: 2005年第20期
传统疝修补手术后有较高的张力性并发症和复发率 [1];人工材料无张力手术,因为材料费用昂贵以及异物刺激的一系列并发症 [2],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重视.作者自 2003年以来,应用自体疝囊成型修补治疗腹股沟疝 10例.经过两年随访观察,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支刚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8年 1月至 2004年 1月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43例,其中男 29例,女 14例.平均年龄 36.1岁.闭合骨折 31例,按 AO分型: A型 13例, B型 11例, C型 7例;开放骨折 12例,按 Gustilo分型:Ⅰ型 8例,Ⅱ型 4例.闭合复位 30例,开放复位 13例,有限扩髓或非扩髓,静力型固定.结果:平均随访 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 4.6个月.无继发性骨筋膜室综合征、主钉或锁钉断裂等情况发生,其中胫骨上段骨折向外小于 7°成角 1例,向前小于 10°成角 1例.膝、踝关节活动优良.结论:带锁髓内钉是治疗胫骨骨折的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谭平先;李健;高梁斌;颜登鲁;张在恒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阴道无张力性尿道中段悬吊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TVT)用于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的临床效果.方法:已确诊的 SUI女性病人 30例,应用 TVT治疗并对手术效果、并发症进行初步随访研究.结果: 30例 TVT手术患者中,除 2例因术中可疑性损伤而改为尿道折叠术外,其余 TVT 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成功率为 93.3%(28/30). 26例(92.9%)术后排尿功能良好,2例(71%)因膀胱功能不稳定(运动型急迫性尿失禁)而发生排尿困难,经持续导尿、膀胱训练及药物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排尿功能.平均手术时间为 51 min,术后随访 1年半,所有患者排尿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TVT用于治疗女性 SUI效果满意.
作者:张敏华;陈建国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女性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镜下输卵管疏通术 83例和同期开腹输卵管疏通术 67例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60.05± 16.71) min,术中出血(45.12± 9.50) mL,术后平均(1.03±0.60) d体温恢复正常,术后住院(4.20±1.25) d.开腹组手术时间(80.24±19.52) min,术中出血(70.12±11.05) mL,术后平均(2.24± 0.8) d体温恢复正常,术后住院(7.10±1.08)d.腹腔镜组中 83例术后输卵管通液, 67例通畅, 9例通而不畅, 7例不通.开腹组中 67例术后输卵管通液, 52例通畅, 9例通而不畅, 6例不通.结论:腹腔镜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目前较好的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方法.
作者:龙文;夏良斌;胡静;杨菁;李爱斌;黄晓阳 刊期: 200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