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群林;施冲;刘中华;徐波;于冬男;戴建强;郗文彬;张兴安
目的:探讨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疗效.方法:从 2001年 4月至 2005年 1月对 7例确诊为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采用直肠前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7例均获随访,长 4年,短 3个月,随访期无复发、无便秘,无术后近期死亡、并发症.结论: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卢庆华;蒋干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局部淋巴结清扫的应用疗效和价值.方法:自 1999年 5月至 2004年 12月,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对 76例术前拟诊为 I期肺癌的患者手术治疗,其中 54例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局部淋巴结清扫.结果: 54例肺叶切除者无手术死亡 ;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与数量和常规手术相当;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术后平均住院日和近期疗效较常规手术明显改善.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局部淋巴结清扫术创伤小、恢复快,临床具可行性,符合肿瘤切除原则,可作为 I期肺癌的较好选择术式.
作者:吕卫东;喻风雷;胡铁辉;王翔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椎间盘退变的声像图特征, 为临床应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对13只不同年龄犬腰骶部椎间盘进行离体超声扫查,结合椎间盘退变的大体病理变化分析超声图像并将其分级.结果:椎间盘退变的超声图像可大致分为3个等级阶段,纤维环与髓核在每个退变阶段的声像图上均有不同的特点.结论:超声能够清晰显示椎间盘组织的内部结构信息,反映不同退变程度的病理结构改变.
作者:张宏波;夏仁云;夏侃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肾盂肾下盏联合切开取石肾盂肾下盏吻合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肾盂肾下盏联合切开取石,肾盂肾下盏吻合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31例,全部手术成功.结果:肾内结石全部取净 25例, 6例小盏有残留小结石.肾盂肾下盏吻合改变了肾盂出口相对狭窄的形态.结论:该手术方法容易取净结石,术后肾盂出口呈漏斗状,利于尿液排出,减少术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
作者:单炽昌;郭彬;卢小刚;钟东亮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中的应用,提出脑功能区定位时态的概念.方法: 20例患者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恒速输注给药,按脑功能区定位时态的评判标准对其进行评估.结果: 19例唤醒麻醉手术过程顺利, 1例脑功能区手术定位失败,语言清晰者 19/20,指令准确 19/20,无痛者 20/20,颅内压正常者 19/20,脑组织膨胀 1/20.优 18/20,良 1/20,差 1/20.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是较好的麻醉方法,脑功能区定位时态的概念对提高麻醉清醒质量有指导意义,对大脑功能区手术有实际临床意义.
作者:吴群林;施冲;刘中华;徐波;于冬男;戴建强;郗文彬;张兴安 刊期: 2005年第20期
自1999-2004年我院对 16例左半结肠急症病例应用术中结肠灌洗 I期结肠切除吻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并与同期 14例在急症的情况下未经术中结肠灌洗 I期切除吻合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前者有一定的优点.
作者:胡兰英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经皮肾穿刺造瘘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术后复发性复杂结石的效果.方法:对肾结石术后复发性复杂结石 53例,其中合并输尿管狭窄 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2例,盏颈狭窄 4例,采用 PCNL取石术.结果: 49例行 2次或以上取石术.单通道取石 44例,双通道取石 9例.结石清除率 90.57%.无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PCNL是一种治疗肾结石术后复发性复杂结石的有效方法.
作者:卢小刚;郭彬;单炽昌;钟东亮;李逊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了解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 Rofecoxib对负载 Lewis肺癌(LLC)的荷瘤小鼠的放疗增敏效应.方法:建立负载 Lewis肺癌肿瘤细胞的 C57BL/6小鼠的动物模型,肿瘤接种 12 d后直径增至 0.5~ 0.7 cm时应用医用直线加速器 6MV-X线对荷瘤小鼠行局部肿瘤分次放疗, 5 Gy/次, d12,14,16,18;将浓度为 4%的 Rofecoxib灌胃 200 μ L/只, 1次 /d, d12~ 16;游标卡尺测量肿瘤大小;电子天平称肿瘤湿重;免疫组化法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观察小鼠的生存期.结果:治疗后 27 d,放疗联合 COX-2抑制剂组小鼠肿瘤体积分别为生理盐水组、单纯放疗组和 COX-2抑制剂组的 1/5、 1/2、 1/3;联合治疗组小鼠生存期明显延长.免疫组化法显示联合治疗组小鼠的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明显减少. 结论:对荷瘤小鼠, Rofecoxib联合放疗能够抑制负载 LLC肿瘤细胞的小鼠肿瘤生长,延长小鼠生存期,起到增效作用.
作者:任志刚;李平;谢正强 刊期: 2005年第20期
宫颈功能不全是造成晚期流产和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宫颈环扎术修复并建立正常的宫颈内口形态和功能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我院 2000-2004年采用此手术方法治疗宫颈功能不全患者 15例,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加强护理方面的配合,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佩贤;张睿;何钻玉;魏雪群;黄淑婷 刊期: 2005年第20期
我院自 1995-2004年共收治了 8例主支气管断裂的患者,为了总结其中的诊疗经验,作者复习了病历,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8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 20~35岁,平均 25.2岁,左主支气管断裂 7例,右主支气管断裂 1例.致伤原因: 2例为重物高空坠落击中胸背部、 2例为高空坠落、 4例为车祸受伤.患者伤后均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气胸, 3例合并血胸, 2例合并皮下气肿, 3例有纵隔气肿, 1例合并左肩胛骨骨折.以上病人入院后均行胸部拍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胸腔闭式引流、吸氧、抗炎、止痛、止血等治疗.确诊时间快为入院后 4 h,晚为入院后 1周.
作者:陈坤棠;闫玉生;童健;肖飞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阴道无张力性尿道中段悬吊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TVT)用于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的临床效果.方法:已确诊的 SUI女性病人 30例,应用 TVT治疗并对手术效果、并发症进行初步随访研究.结果: 30例 TVT手术患者中,除 2例因术中可疑性损伤而改为尿道折叠术外,其余 TVT 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成功率为 93.3%(28/30). 26例(92.9%)术后排尿功能良好,2例(71%)因膀胱功能不稳定(运动型急迫性尿失禁)而发生排尿困难,经持续导尿、膀胱训练及药物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排尿功能.平均手术时间为 51 min,术后随访 1年半,所有患者排尿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TVT用于治疗女性 SUI效果满意.
作者:张敏华;陈建国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覆膜内支架在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中的作用.方法:在电视透视下对 5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进行覆膜内支架置入,支架设计成双喇叭状,并上下两端超出瘘口至少 3 cm.结果:全部病例均置入成功,术后恢复正常进食.结论:覆膜内支架置入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方法,其疗效确切,宜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伟峰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全麻对血流动力学及麻醉后苏醒、拔管的影响.方法:选择 32例 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胸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全麻组(Ⅰ组, n=16);芬太尼、咪唑安定-异氟醚静吸复合全麻组(Ⅱ组, n=16).分别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毕苏醒、拔管情况.结果:Ⅰ组,气管插管前 HR、 SP、 DP较诱导前明显下降(P<0.05),其它观察时点较诱导前无明显差异(P>0.05);Ⅱ组,插管前上述指标明显下降(P<0.05),而插管即刻、插管后 2 min,上述指标明显上升(P< 0.05),Ⅱ组拔管即刻比拔管前 HR、 SP明显上升(P<0.05).组间比较:插管即刻, HR、 SP、 DP较诱导前上升幅度,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舒芬太尼-咪唑安定复合维库溴铵静脉全麻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后苏醒良好.
作者:张胜;吴新文;李建玉;朱道明;辛博;朱和生 刊期: 2005年第20期
乳癌术后皮瓣坏死为临床常见,发生率为 10%~ 20% [1] .由于术前曾行化疗,术中采用电刀,皮瓣游离过薄,胸壁皮下组织少,血循环差等原因,部分创面愈合差.现将近 5年采用Ⅰ期外科手术修复82例乳癌术后皮瓣坏死创面的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骆彪 刊期: 2005年第20期
外侧裂区脑挫裂伤伴薄层硬膜下血肿诊治有其特殊性. 2002年 1月至 2005年 1月我院共收治 36例此类患者,现就其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王庆 刊期: 2005年第20期
随着现代医疗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门诊注射室工作,如何避免护理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是新形势下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
作者:李巧兰;何雪明;黄筠瑜;黄丽云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吗啡耐受对大鼠脊髓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 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吗啡耐受组,每组 9只.参照杨建平等 [6]的方法行蛛网膜下腔置管.吗啡耐受组鞘内注射吗啡 20 μ g/10 μ L ,连续 5 d.注射吗啡后第 6天,鞘内注射吗啡 5 μ g/10 μ L,进行吗啡激发试验.吗啡激发试验完成后取腰段脊髓组织 ,ELISA法测定 IL-1β和 IL-6.置管后第 3天的热伤害刺激缩腿潜伏期(PWL)和对 12 g Von Frey丝 30次刺激的缩足总数,分别表示伤害性疼痛和机械性痛敏的基础值.结果:吗啡激发试验前 ,吗啡撤药所致的 PWL,吗啡耐受组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1), 对 12 g Von Frey丝 30次刺激的缩足总数,吗啡耐受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吗啡激发试验后的大镇痛百分比(% MPE),吗啡耐受组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吗啡耐受组的 IL-1β(25.8± 4.03) pg/mg total protein和 IL-6(31.37± 2.06) pg/mg total protein均分别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的(9.8±2.5)和(12.97±1.84) pg/mg total protein, P<0.01.结论:脊髓吗啡耐受导致吗啡抗伤害性作用减弱和疼痛过敏,脊髓 IL-1β和IL-6分泌增加.脊髓促炎性细胞因子可能与吗啡耐受形成的机制有关.
作者:简道林;田玉科 刊期: 2005年第20期
患者女,72岁.以眩晕伴恶心、呕吐 3 d于 2004年 12月 26日入院. 3 d前无任何诱因出现眩晕伴恶心、呕吐 ,口眼歪斜,平卧后眩晕渐减轻 ,但坐起则眩晕加重.经当地医院治疗不见好转而入住我院. 患者高血压病史 5年余,平时波动于 160~ 200/90~ 110 mmHg之间,间断服药治疗.查体 :血压 140/90 mmHg,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 神经系统检查 :神清语利.
作者:薛洪申 刊期: 2005年第20期
各种合成材料和生物材料被用于腹裂的分期治疗 ,目前使用的有涤纶补片、 SILO袋、或改良的 SILO袋、生理盐水袋、 PVC袋和自体的脐带补片等材料,且术后需要呼吸机辅助.我院作了改进,在血氧饱和度监测下无菌手套加涤纶补片分期治疗巨大腹裂,报告如下.
作者:陈玉喜;陈德烽 刊期: 2005年第20期
股骨干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高能量损伤,多为带有长骨折片的粉碎性骨折,术后常伴有膝关节僵直,临床上治疗起来较为棘手.自 2000年 3月至 2004年 3月,我院应用记忆合金骨卡环加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干长粉碎性骨折 17例,均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黄寿国;王晓辉 刊期: 200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