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悦;余小舫;姜浩力
眼球挫伤常导致前房积血,现将我科收治的 45例病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年龄分布及致伤原因 45例前房积血中年龄小的 4岁,年龄大的 62岁,其中 4~ 7岁 4例, 8~ 40岁 32例, 40岁以上 9例.致伤原因常见是碰撞伤,其次是拳击伤及玩具击伤,石块、泥块、铁块击伤及爆炸伤.
作者:李军;沈兵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骨折手术疗效不佳的原因及其预防办法.方法:对本院 2000年 1月至 2004年 6月收治的 14例尺骨鹰嘴骨折手术疗效不佳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手术疗效不佳的原因.结果: 14例中内固定选择不当致治疗失败 3例,术中克氏针处理不当致内固定失败或功能恢复不佳 7例,术后没有指导功能锻炼或石膏固定过久导致关节僵硬 4例.结论:尺骨鹰嘴骨折为关节内骨折,治疗应根据病人具体受伤机制、骨折特点选择不同的张力带固定,术中应轻柔操作,忌反复穿针,牢固固定骨折、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作者:李健;谭平先;高梁斌;颜登鲁;张在恒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比较等比重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的腰麻效果.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 0.75%等比重罗哌卡因 2 mL与左旋布比卡因 2 mL腰麻,观察大阻滞平面,感觉、运动阻滞的起始及持续时间,生命体征变化,对二者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相同剂量罗哌卡因在感觉和运动阻滞方面均弱于左旋布比卡因.首先,起始时间存在差异性,罗哌卡因较长;其次,罗哌卡因感觉阻滞持续时间约为左旋布比卡因的 3/4,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约为左旋布比卡因的 2/3.结论:等比重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腰麻效果均确切,等比重 0.75%罗哌卡因腰麻阻滞效能弱于左旋布比卡因,并且罗哌卡因有运动阻滞时间明显短于感觉阻滞时间的特点.
作者:栾永;吴崇天;安刚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总结带心脏起搏器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手术的经验.方法:带永久起搏器患者 4例,临时起搏器患者 7例,用等离子切割设备经尿道切除增生前列腺.结果: 1例出现尿道外口狭窄,排尿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对带心脏起搏器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宣枫;严志强;王强 刊期: 2005年第20期
乳癌术后皮瓣坏死为临床常见,发生率为 10%~ 20% [1] .由于术前曾行化疗,术中采用电刀,皮瓣游离过薄,胸壁皮下组织少,血循环差等原因,部分创面愈合差.现将近 5年采用Ⅰ期外科手术修复82例乳癌术后皮瓣坏死创面的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骆彪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经皮肾穿刺造瘘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术后复发性复杂结石的效果.方法:对肾结石术后复发性复杂结石 53例,其中合并输尿管狭窄 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2例,盏颈狭窄 4例,采用 PCNL取石术.结果: 49例行 2次或以上取石术.单通道取石 44例,双通道取石 9例.结石清除率 90.57%.无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PCNL是一种治疗肾结石术后复发性复杂结石的有效方法.
作者:卢小刚;郭彬;单炽昌;钟东亮;李逊 刊期: 2005年第20期
自1999-2004年我院对 16例左半结肠急症病例应用术中结肠灌洗 I期结肠切除吻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并与同期 14例在急症的情况下未经术中结肠灌洗 I期切除吻合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前者有一定的优点.
作者:胡兰英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8年 1月至 2004年 1月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43例,其中男 29例,女 14例.平均年龄 36.1岁.闭合骨折 31例,按 AO分型: A型 13例, B型 11例, C型 7例;开放骨折 12例,按 Gustilo分型:Ⅰ型 8例,Ⅱ型 4例.闭合复位 30例,开放复位 13例,有限扩髓或非扩髓,静力型固定.结果:平均随访 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 4.6个月.无继发性骨筋膜室综合征、主钉或锁钉断裂等情况发生,其中胫骨上段骨折向外小于 7°成角 1例,向前小于 10°成角 1例.膝、踝关节活动优良.结论:带锁髓内钉是治疗胫骨骨折的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谭平先;李健;高梁斌;颜登鲁;张在恒 刊期: 2005年第20期
患者女,72岁.以眩晕伴恶心、呕吐 3 d于 2004年 12月 26日入院. 3 d前无任何诱因出现眩晕伴恶心、呕吐 ,口眼歪斜,平卧后眩晕渐减轻 ,但坐起则眩晕加重.经当地医院治疗不见好转而入住我院. 患者高血压病史 5年余,平时波动于 160~ 200/90~ 110 mmHg之间,间断服药治疗.查体 :血压 140/90 mmHg,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 神经系统检查 :神清语利.
作者:薛洪申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初生唇裂患儿24 h内即刻整复的安全性、实用性,观察其临床效果,并与常规年龄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总结新生儿唇裂即刻手术整复的可行性和优缺点.方法:对 64例出生 24 h以内的单侧和双侧唇裂患儿进行即刻手术整复,对手术效果进行 1~12年的随访观察,并与常规年龄组整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64例新生儿唇裂即刻整复手术全部成功,与常规年龄组整复效果比较表明,新生儿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年龄组.结论:唇裂患儿出生 24 h内即刻手术整复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患儿的正常发育,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艾秋萍;兰建宏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灌注肝动脉和冲洗胆管方式在冷缺血期对大鼠供肝胆管细胞的影响.方法:各组均以威斯康星大学液(UW液)灌注大鼠供肝门静脉,以不同方式灌注肝动脉和冲洗胆管,在冷保存的不同时间段观察胆管细胞的变化.结果:冷保存 4 h后,各组光镜下胆管细胞无明显变化.冷保存 8 h后, UW液灌注大鼠供肝门静脉、肝动脉,经 UW液、Ringer's液冲洗胆管的两组胆管细胞变化较其它组变化小,并且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冷保存 12 h后经 UW液灌注大鼠供肝门静脉、肝动脉及冲洗胆管组胆管细胞变化较其它组变化小.结论:灌注肝动脉和冲洗胆管有助胆管细胞保存, 8 h内只要能够完全清除胆盐或降低胆盐浓度,即可产生相同的保护胆管效果.随着冷保存时间的延长,应用 UW液冲洗胆管可以提高供肝胆管细胞的保存效果.
作者:张悦;余小舫;姜浩力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时血浆肾素活性(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变化及氯沙坦(losartan)对其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60例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依那普利(enalapril)组,疗程 12周.测定治疗前、治疗第 1、第 12周血浆 RA、 AngⅡ、 ALD 、 NO及 ET-1变化. 3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 RA、 Ang Ⅱ、 ALD 、 ET-1及 NO水平升高(P< 0.01), NO/ET-1值降低(P< 0.05).氯沙坦治疗后血浆 ALD、 ET-1及 NO水平降低(P< 0.01), NO/ET-1值升高(P< 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 Ang Ⅱ、 ALD 、 ET-1及 NO水平升高是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特征之一.氯沙坦治疗后可获得有益的临床及神经激素效应,且有较好的耐受性.
作者:张传焕;鲁爱娟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椎间盘退变的声像图特征, 为临床应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对13只不同年龄犬腰骶部椎间盘进行离体超声扫查,结合椎间盘退变的大体病理变化分析超声图像并将其分级.结果:椎间盘退变的超声图像可大致分为3个等级阶段,纤维环与髓核在每个退变阶段的声像图上均有不同的特点.结论:超声能够清晰显示椎间盘组织的内部结构信息,反映不同退变程度的病理结构改变.
作者:张宏波;夏仁云;夏侃 刊期: 2005年第20期
各种合成材料和生物材料被用于腹裂的分期治疗 ,目前使用的有涤纶补片、 SILO袋、或改良的 SILO袋、生理盐水袋、 PVC袋和自体的脐带补片等材料,且术后需要呼吸机辅助.我院作了改进,在血氧饱和度监测下无菌手套加涤纶补片分期治疗巨大腹裂,报告如下.
作者:陈玉喜;陈德烽 刊期: 2005年第20期
股骨干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高能量损伤,多为带有长骨折片的粉碎性骨折,术后常伴有膝关节僵直,临床上治疗起来较为棘手.自 2000年 3月至 2004年 3月,我院应用记忆合金骨卡环加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干长粉碎性骨折 17例,均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黄寿国;王晓辉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打孔术(LOD)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对62例 PCOS不孕症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 40例,开腹行卵巢楔形切除组 22例,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 LH/FSH比值、睾酮(T)水平; B超监测排卵情况;术后新发粘连率及妊娠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临床症状改善率、 B超监测排卵率、术后新发粘连率、自然妊娠率分别为 91.7%(33/36)、88.9%(32/36)、13.9%(5/36)、61.1%(22/36).开腹手术组分别为 90.5%(19/21)、85.7%(18/21)、19.0%(4/21)、47.6%(10/21),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相比,术后新发粘连率及自然妊娠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另外,两组术后激素水平均趋于正常.结论: LOD具有创伤小,术后附件区粘连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对治疗PCOS所致不孕症可明显提高其妊娠率,此疗效显著优于开腹组卵巢楔形切除,是PCOS患者较好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童莉;卢海明;朱进梅;张华;韩宇;赵映红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深低温冷冻损伤部分肝叶 Glisson氏管道系统后,相应肝组织有无保留价值.方法:14只小猪,随机分为2组,用冷冻头深低温冷冻实验组动物左肝外叶Glisson管道区域3 min,对照组仅阻断肝门血流3 min.分别在术后4、8周行肝组织活检,了解患肝病理改变,并对患肝组织进行糖原(PAS)、酸性磷酸酶(ACP)、琥珀酸脱氢酶(SDH)、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染色,注射 99mTC-植酸钠了解枯否细胞吞噬功能,并用彩超了解受冻肝叶管道情况.结果:动物可耐受上述冷冻,冷冻可造成受冻胆管壁的坏死,但肝动脉、门静脉分支的血流保持通畅,所属肝叶萎缩、纤维化;受冻管道所属肝叶的枯否细胞吞噬功能和肝细胞线粒体的功能明显减弱 ,但肝细胞的糖和蛋白质代谢功能变化不显著.结论:深低温冷冻损伤部分肝叶 Glisson氏管道系统二级分支后,相应肝组织有一定的保留价值.
作者:刘建平;陈涛;陈小萱;区庆嘉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中的应用,提出脑功能区定位时态的概念.方法: 20例患者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恒速输注给药,按脑功能区定位时态的评判标准对其进行评估.结果: 19例唤醒麻醉手术过程顺利, 1例脑功能区手术定位失败,语言清晰者 19/20,指令准确 19/20,无痛者 20/20,颅内压正常者 19/20,脑组织膨胀 1/20.优 18/20,良 1/20,差 1/20.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是较好的麻醉方法,脑功能区定位时态的概念对提高麻醉清醒质量有指导意义,对大脑功能区手术有实际临床意义.
作者:吴群林;施冲;刘中华;徐波;于冬男;戴建强;郗文彬;张兴安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全麻对血流动力学及麻醉后苏醒、拔管的影响.方法:选择 32例 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胸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全麻组(Ⅰ组, n=16);芬太尼、咪唑安定-异氟醚静吸复合全麻组(Ⅱ组, n=16).分别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毕苏醒、拔管情况.结果:Ⅰ组,气管插管前 HR、 SP、 DP较诱导前明显下降(P<0.05),其它观察时点较诱导前无明显差异(P>0.05);Ⅱ组,插管前上述指标明显下降(P<0.05),而插管即刻、插管后 2 min,上述指标明显上升(P< 0.05),Ⅱ组拔管即刻比拔管前 HR、 SP明显上升(P<0.05).组间比较:插管即刻, HR、 SP、 DP较诱导前上升幅度,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舒芬太尼-咪唑安定复合维库溴铵静脉全麻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后苏醒良好.
作者:张胜;吴新文;李建玉;朱道明;辛博;朱和生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利用 CT定位,在神经导航引导下取出颅内金属异物的治疗效果.方法:对 5例颅内金属异物经 CT导航定位,在术中神经导航的直接引导下,利用锁孔神经外科技术在微创的条件下直接将异物取出.结果:手术定位非常精确,异物均成功取出,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CT定位神经导航引导下利用锁孔神经外科技术在微创的条件下取出颅内金属异物是此类手术的佳选择之一,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操作简便等优点.
作者:高寒;王伟民;李建亭;王玉宝;蒋晓星;蔡加宁;李天栋;白红民 刊期: 200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