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G1478对GRC-1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

张顺;刘凡;张运涛;汪涌

关键词:肾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细胞凋亡, Tyrophostin AG1478
摘要: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滞剂 Tyrophostin AG1478 对肾癌 GRC-1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为肾癌的生物学特征研究和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的 AG1478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肾癌 GRC-1细胞,以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阻滞剂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 AG1478抑制肾癌 GRC-1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周期停留在 G1期,诱导肾癌 GRC-1细胞凋亡.结论: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特异性阻滞剂可抑制肾肿瘤细胞的增殖,有望成为抗肾脏恶性肿瘤药物.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置心脏起搏器患者的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

    目的:总结带心脏起搏器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手术的经验.方法:带永久起搏器患者 4例,临时起搏器患者 7例,用等离子切割设备经尿道切除增生前列腺.结果: 1例出现尿道外口狭窄,排尿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对带心脏起搏器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宣枫;严志强;王强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AG1478对GRC-1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滞剂 Tyrophostin AG1478 对肾癌 GRC-1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为肾癌的生物学特征研究和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的 AG1478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肾癌 GRC-1细胞,以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阻滞剂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 AG1478抑制肾癌 GRC-1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周期停留在 G1期,诱导肾癌 GRC-1细胞凋亡.结论: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特异性阻滞剂可抑制肾肿瘤细胞的增殖,有望成为抗肾脏恶性肿瘤药物.

    作者:张顺;刘凡;张运涛;汪涌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塞来昔布对胶质瘤U251细胞株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对胶质瘤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胶质瘤细胞株 U251移植裸鼠后,服用塞来昔布,测量肿瘤重量;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电镜观察药物作用前后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肿瘤的重量分别为(51.3±3.85)mg和(125.2± 7.34)mg;治疗组细胞凋亡增多;超微结构可见有凋亡特征的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可见 MVD分别为(25.7±3.25)/HP和(76.4±9.41)/HP.结论:塞来昔布能够减少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对肿瘤具有抑制作用,对胶质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代旭;杨晋生;薛德麟;王明盛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引流管口疝嵌顿1例

    患者女,48岁.因阑尾术后 25年引流管口处发现可回纳性肿物 7年,无法回纳 8 h就诊.查体:腹部稍有隆起,右下腹可见 5 cm左右纵性旧手术瘢痕,腹软 ,右侧麦氏点引流管口处可触及 5 cm× 3 cm× 2 cm大小椭圆形肿物,质中,表面光滑,边清,触痛,无移动,不能回纳入腹腔.诊断:引流管口疝嵌顿.即行手术,术中疝内容物为部分小肠及部分大网膜.回纳小肠,网膜与疝囊壁粘连,松解粘连回纳网膜,高位结扎疝囊,分层缝合,术后治愈出院.

    作者:卡德尔江;阿里木江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新生儿唇裂24小时内即刻整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初生唇裂患儿24 h内即刻整复的安全性、实用性,观察其临床效果,并与常规年龄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总结新生儿唇裂即刻手术整复的可行性和优缺点.方法:对 64例出生 24 h以内的单侧和双侧唇裂患儿进行即刻手术整复,对手术效果进行 1~12年的随访观察,并与常规年龄组整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64例新生儿唇裂即刻整复手术全部成功,与常规年龄组整复效果比较表明,新生儿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年龄组.结论:唇裂患儿出生 24 h内即刻手术整复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患儿的正常发育,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艾秋萍;兰建宏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烧伤后期关节处的瘢痕康复与残创防治

    笔者对烧伤关节有瘢痕的患者采取关节的主动与被动牵拉运动训练、理疗、水疗、瘢痕松解术、矫形器应用及残创防治等疗法,形成系统康复,改善了烧伤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邓建林;李建新;申美平;李杰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治疗I期肺癌的应用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局部淋巴结清扫的应用疗效和价值.方法:自 1999年 5月至 2004年 12月,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对 76例术前拟诊为 I期肺癌的患者手术治疗,其中 54例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局部淋巴结清扫.结果: 54例肺叶切除者无手术死亡 ;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与数量和常规手术相当;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术后平均住院日和近期疗效较常规手术明显改善.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局部淋巴结清扫术创伤小、恢复快,临床具可行性,符合肿瘤切除原则,可作为 I期肺癌的较好选择术式.

    作者:吕卫东;喻风雷;胡铁辉;王翔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瘢痕子宫全子宫切除55例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全子宫切除手术技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 1992年 1月至 2000年 7月腹式全宫切除术 11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瘢痕子宫全宫切除术 55例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腹式全宫切除术病例 55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结果:研究组 38例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其中 7例尤为严重;对照组术中均无粘连.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15± 26) min和(81± 19) min,差异有显著性(t=6.916, P<0.0001),对照组所需时间要短于研究组;两组的平均出血量为(397.11± 118.80) mL和(180.50± 48.78) mL,研究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12.578, P< 0.0001);两组中无泌尿道及肠道损伤.研究组术后病率 14.50%明显高于对照组 3.6%,差异有显著性(χ 2=3.960, P< 0.05).研究组有 8例,对照组有 11例采用横切口.腹部伤口愈合不良率分别为 16.4%和 3.6%,差异有显著性(χ 2=4.949 P< 0.05).结论:瘢痕子宫全子宫切除时,手术操作困难.若采用一定的手术技巧,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未见增加,但是,术后病率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率明显增高.

    作者:陈新;谢杏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阴道无张力性尿道中段悬吊术用于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阴道无张力性尿道中段悬吊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TVT)用于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的临床效果.方法:已确诊的 SUI女性病人 30例,应用 TVT治疗并对手术效果、并发症进行初步随访研究.结果: 30例 TVT手术患者中,除 2例因术中可疑性损伤而改为尿道折叠术外,其余 TVT 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成功率为 93.3%(28/30). 26例(92.9%)术后排尿功能良好,2例(71%)因膀胱功能不稳定(运动型急迫性尿失禁)而发生排尿困难,经持续导尿、膀胱训练及药物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排尿功能.平均手术时间为 51 min,术后随访 1年半,所有患者排尿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TVT用于治疗女性 SUI效果满意.

    作者:张敏华;陈建国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打孔术(LOD)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对62例 PCOS不孕症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 40例,开腹行卵巢楔形切除组 22例,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 LH/FSH比值、睾酮(T)水平; B超监测排卵情况;术后新发粘连率及妊娠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临床症状改善率、 B超监测排卵率、术后新发粘连率、自然妊娠率分别为 91.7%(33/36)、88.9%(32/36)、13.9%(5/36)、61.1%(22/36).开腹手术组分别为 90.5%(19/21)、85.7%(18/21)、19.0%(4/21)、47.6%(10/21),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相比,术后新发粘连率及自然妊娠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另外,两组术后激素水平均趋于正常.结论: LOD具有创伤小,术后附件区粘连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对治疗PCOS所致不孕症可明显提高其妊娠率,此疗效显著优于开腹组卵巢楔形切除,是PCOS患者较好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童莉;卢海明;朱进梅;张华;韩宇;赵映红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围手术期护理

    宫颈功能不全是造成晚期流产和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宫颈环扎术修复并建立正常的宫颈内口形态和功能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我院 2000-2004年采用此手术方法治疗宫颈功能不全患者 15例,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加强护理方面的配合,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佩贤;张睿;何钻玉;魏雪群;黄淑婷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重度妊高征30例临床护理体会

    2004年 1月至 2005年 6月,我们共收治重度妊高征患者 30例,现将其诊治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付娟;李玮;邵长军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烧伤患者创面葡萄球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烧伤病人创面感染后葡萄球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2002年 6月至 2004年 6月所有从烧伤创面分离出的葡萄球菌用常规方法进行鉴定,用 K-B纸片法检测其对 17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并以对苯唑西林的耐药性判断其是否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结果:从烧伤创面共分离葡萄球菌 145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84株(57.93%),溶血葡萄球菌 25株(17.24%),表皮葡萄球菌 25株(17.24%),其它葡萄球菌 11株(7.59%).共检出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MRS) 120株(82.76%).万古霉素对 MRS有很高的敏感性,其次为呋喃妥因和利福平,其它常用抗生素对 MRS表现为高耐药性.结论:葡萄球菌已成为烧伤创面重要医院感染菌, MRS是其主要病原菌,临床医生应重视葡萄球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刘行超;韦祖兴;候露;贺英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耳甲腔成形术对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耳甲腔成形术对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对 50耳行耳甲腔成形术(成形组)及 65耳未行耳甲腔成形术(对照组)的乳突根治术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随访 2~8年,成形组术后干耳时间平均为 5.2周,术腔肉芽的发生率为 8 0%,对照组术后干耳时间平均为 7.8周,术腔肉芽发生率为 27.7%,胆脂瘤复发 5例.结论:耳甲腔成形术可缩短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的干耳时间,降低术腔肉芽的发生率,促进乳突腔的上皮化,对提高乳突根治术疗效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界;孙旭鸯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椎旁神经节注射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椎旁神经节注射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择 30例符合 Schmader诊断标准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椎旁神经节注射药物治疗,药物配方如下:0.75%布比卡因 5mL+得宝松 2mL+弥可保(BML)500μg+0.9%生理盐水稀释至15 mL,每节椎旁神经节注射混合药物 3~5 mL;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0.1 g、阿米替林10 mg、维生素 B120 mg,每日 3次,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受累神经疼痛症状改善情况、治愈率和总体满意度.结果:治疗组神经疼痛减轻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体满意度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旁神经节注射药物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王良刚;沙婉芬;张媛园;葛春林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捏脊疗法佐治婴幼儿腹泻病40例临床观察

    婴幼儿腹泻病是小儿常见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笔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捏脊疗法佐治婴幼儿腹泻病40例,现予报道如下.

    作者:蒋赦文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手术配合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常见的原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某些工业化国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已成为第 1位的致死原因.该病经内科治疗,心绞痛仍不能缓解而影响工作和生活,经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其主干和主要分支明显狭窄、而远端通畅者以及心肌梗死后某些严重并发症,均应考虑手术治疗,该病的手术数量约占心脏手术的 2/ 3[1].目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作为冠心病的治疗手段之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更是一种蓬勃兴起的新术式,在跳动的心脏上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已不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作者:张爱云;葛秀玲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含铜宫内节育器与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含铜宫内节育器(IUD)和米非司酮片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对比.方法:对要求紧急避孕的健康妇女300例,根据知情选择原则, 150例放置含铜 IUD,150例口服米非司酮片,比较两组方法的有效性和副反应.结果:两组避孕有效率分别为 100%和 69.4%.结论:两种方法用于紧急避孕,均为有效措施,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其中之一.

    作者:李飞霞;钱晓君;吴伟平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56例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 2003年 1月至 2004年 12月, 56例因绝经后阴道出血而入院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原因多为子宫病变 75%,其次为宫颈病变 23.2%;良恶性病变分别占 55.4%、 44.6%;子宫内膜 3种病变与绝经年龄、绝经时间、出血时间的关系,除年龄外,显示绝经时间、出血时间越长,子宫恶性病变发生率越高;超声检查内膜厚度在 3组间未显示差异,但如见到内膜不规则增厚,或内膜基底线消失,与肌层界限不清,并可见到丰富点状血流时,应高度怀疑恶性病变的存在. 结论: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应警惕子宫恶性病变,结合临床特征及合理的辅助检查手段,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刘建琴;包申华;王婷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挫伤性前房积血45例分析

    眼球挫伤常导致前房积血,现将我科收治的 45例病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年龄分布及致伤原因 45例前房积血中年龄小的 4岁,年龄大的 62岁,其中 4~ 7岁 4例, 8~ 40岁 32例, 40岁以上 9例.致伤原因常见是碰撞伤,其次是拳击伤及玩具击伤,石块、泥块、铁块击伤及爆炸伤.

    作者:李军;沈兵 刊期: 2005年第2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