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门诊注射室病人满意度的探讨

李巧兰;何雪明;黄筠瑜;黄丽云

关键词:门诊注射室, 以病人为中心, 医疗服务质量, 提供优质服务, 社会经济条件, 护理纠纷, 满意度
摘要:随着现代医疗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门诊注射室工作,如何避免护理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是新形势下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动脉硬化致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伴桥脑弥散性病灶1例

    患者女,72岁.以眩晕伴恶心、呕吐 3 d于 2004年 12月 26日入院. 3 d前无任何诱因出现眩晕伴恶心、呕吐 ,口眼歪斜,平卧后眩晕渐减轻 ,但坐起则眩晕加重.经当地医院治疗不见好转而入住我院. 患者高血压病史 5年余,平时波动于 160~ 200/90~ 110 mmHg之间,间断服药治疗.查体 :血压 140/90 mmHg,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 神经系统检查 :神清语利.

    作者:薛洪申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上腹手术病人围术期ACTH、COR、IL-6、IL-8及TNFα联合检测的意义

    目的:观察ASA不同级别的病人行上腹手术围术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 IL-6、 IL-8及 TNF α水平的动态变化,分析手术麻醉对病人所产生的应激反应及对病人免疫力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病人20例及 ASAⅢ级病人 15例,均行单纯全麻.所有病人于麻醉前、切皮后 5min和60 min、术毕及术后 24 h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 ACTH、COR、IL-6、IL-8及 TNFα的含量.结果:(1) ASAⅢ级病人与 ASAⅠ~Ⅱ级病人相比,血浆 ACTH、COR、IL-6浓度于术毕、术后24h明显高于 ASAⅠ~Ⅱ级病人;IL-8浓度于术后 24h明显高于 ASAⅠ~Ⅱ级病人.(2)两组患者在各时点血浆 ACTH浓度与麻醉前相比,切皮后 5min和 60min差异有显著性(P< 0.05或 P<0.01),术毕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血浆 COR、IL-6浓度与麻醉前相比, 术毕及术后 24 h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 P<0.01);IL-8浓度与麻醉前相比 ,术后 24 h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 P<0.01);TNFα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动态观察病人围术期血浆 ACTH、COR、IL-6、IL-8及 TNF α的浓度的变化,有助于临床医生正确评价由手术创伤所导致的病人应激反应程度及不同的免疫反应 ,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尹正;崔连东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新生儿唇裂24小时内即刻整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初生唇裂患儿24 h内即刻整复的安全性、实用性,观察其临床效果,并与常规年龄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总结新生儿唇裂即刻手术整复的可行性和优缺点.方法:对 64例出生 24 h以内的单侧和双侧唇裂患儿进行即刻手术整复,对手术效果进行 1~12年的随访观察,并与常规年龄组整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64例新生儿唇裂即刻整复手术全部成功,与常规年龄组整复效果比较表明,新生儿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年龄组.结论:唇裂患儿出生 24 h内即刻手术整复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患儿的正常发育,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艾秋萍;兰建宏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吗啡耐受对大鼠脊髓IL-1β和IL-6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吗啡耐受对大鼠脊髓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 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吗啡耐受组,每组 9只.参照杨建平等 [6]的方法行蛛网膜下腔置管.吗啡耐受组鞘内注射吗啡 20 μ g/10 μ L ,连续 5 d.注射吗啡后第 6天,鞘内注射吗啡 5 μ g/10 μ L,进行吗啡激发试验.吗啡激发试验完成后取腰段脊髓组织 ,ELISA法测定 IL-1β和 IL-6.置管后第 3天的热伤害刺激缩腿潜伏期(PWL)和对 12 g Von Frey丝 30次刺激的缩足总数,分别表示伤害性疼痛和机械性痛敏的基础值.结果:吗啡激发试验前 ,吗啡撤药所致的 PWL,吗啡耐受组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1), 对 12 g Von Frey丝 30次刺激的缩足总数,吗啡耐受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吗啡激发试验后的大镇痛百分比(% MPE),吗啡耐受组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吗啡耐受组的 IL-1β(25.8± 4.03) pg/mg total protein和 IL-6(31.37± 2.06) pg/mg total protein均分别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的(9.8±2.5)和(12.97±1.84) pg/mg total protein, P<0.01.结论:脊髓吗啡耐受导致吗啡抗伤害性作用减弱和疼痛过敏,脊髓 IL-1β和IL-6分泌增加.脊髓促炎性细胞因子可能与吗啡耐受形成的机制有关.

    作者:简道林;田玉科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烧伤患者创面葡萄球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烧伤病人创面感染后葡萄球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2002年 6月至 2004年 6月所有从烧伤创面分离出的葡萄球菌用常规方法进行鉴定,用 K-B纸片法检测其对 17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并以对苯唑西林的耐药性判断其是否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结果:从烧伤创面共分离葡萄球菌 145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84株(57.93%),溶血葡萄球菌 25株(17.24%),表皮葡萄球菌 25株(17.24%),其它葡萄球菌 11株(7.59%).共检出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MRS) 120株(82.76%).万古霉素对 MRS有很高的敏感性,其次为呋喃妥因和利福平,其它常用抗生素对 MRS表现为高耐药性.结论:葡萄球菌已成为烧伤创面重要医院感染菌, MRS是其主要病原菌,临床医生应重视葡萄球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刘行超;韦祖兴;候露;贺英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烧伤后期关节处的瘢痕康复与残创防治

    笔者对烧伤关节有瘢痕的患者采取关节的主动与被动牵拉运动训练、理疗、水疗、瘢痕松解术、矫形器应用及残创防治等疗法,形成系统康复,改善了烧伤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邓建林;李建新;申美平;李杰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重度妊高征30例临床护理体会

    2004年 1月至 2005年 6月,我们共收治重度妊高征患者 30例,现将其诊治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付娟;李玮;邵长军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56例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 2003年 1月至 2004年 12月, 56例因绝经后阴道出血而入院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原因多为子宫病变 75%,其次为宫颈病变 23.2%;良恶性病变分别占 55.4%、 44.6%;子宫内膜 3种病变与绝经年龄、绝经时间、出血时间的关系,除年龄外,显示绝经时间、出血时间越长,子宫恶性病变发生率越高;超声检查内膜厚度在 3组间未显示差异,但如见到内膜不规则增厚,或内膜基底线消失,与肌层界限不清,并可见到丰富点状血流时,应高度怀疑恶性病变的存在. 结论: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应警惕子宫恶性病变,结合临床特征及合理的辅助检查手段,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刘建琴;包申华;王婷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外侧裂区脑挫裂伤伴薄层硬膜下血肿36例临床分析

    外侧裂区脑挫裂伤伴薄层硬膜下血肿诊治有其特殊性. 2002年 1月至 2005年 1月我院共收治 36例此类患者,现就其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王庆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记忆合金骨卡环加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干长粉碎骨折17例

    股骨干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高能量损伤,多为带有长骨折片的粉碎性骨折,术后常伴有膝关节僵直,临床上治疗起来较为棘手.自 2000年 3月至 2004年 3月,我院应用记忆合金骨卡环加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干长粉碎性骨折 17例,均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黄寿国;王晓辉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老龄修正性鼻内镜手术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老龄复发性鼻息肉、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 54例(100侧)≥ 60岁老龄复发性鼻息肉、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 1年以上,总有效率 94.4%(51/54),其中治愈率 61.1%(33/54),好转率 33.3%(18/54).结论: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同样适用于老龄复发性鼻息肉患者,可望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唐辉;高志伟;马俭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胎传梅毒1例

    患儿女,3 d,剖宫产.查体: T 36 5℃, P 120次 /min, R20次 /min,体重28 kg.身长 50 cm,头围34 cm.神清,精神反应好,全身皮肤无黄疸,无脱屑,心率 120次 /min,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肛门、生殖器无异常.患儿出生评分10分,实验室检查: TPHA阳性, RPR 1∶ 32,确诊为胎传梅毒.其母亲35岁,孕6产2, 2000年第 1次顺产 1女婴,产时有胎盘剥离,大出血,曾经输血.

    作者:刘慧锋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围手术期护理

    宫颈功能不全是造成晚期流产和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宫颈环扎术修复并建立正常的宫颈内口形态和功能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我院 2000-2004年采用此手术方法治疗宫颈功能不全患者 15例,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加强护理方面的配合,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佩贤;张睿;何钻玉;魏雪群;黄淑婷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冷冻损伤部分肝叶Glisson管道二级分支后,相应肝组织保留价值的实验研究

    目的:了解深低温冷冻损伤部分肝叶 Glisson氏管道系统后,相应肝组织有无保留价值.方法:14只小猪,随机分为2组,用冷冻头深低温冷冻实验组动物左肝外叶Glisson管道区域3 min,对照组仅阻断肝门血流3 min.分别在术后4、8周行肝组织活检,了解患肝病理改变,并对患肝组织进行糖原(PAS)、酸性磷酸酶(ACP)、琥珀酸脱氢酶(SDH)、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染色,注射 99mTC-植酸钠了解枯否细胞吞噬功能,并用彩超了解受冻肝叶管道情况.结果:动物可耐受上述冷冻,冷冻可造成受冻胆管壁的坏死,但肝动脉、门静脉分支的血流保持通畅,所属肝叶萎缩、纤维化;受冻管道所属肝叶的枯否细胞吞噬功能和肝细胞线粒体的功能明显减弱 ,但肝细胞的糖和蛋白质代谢功能变化不显著.结论:深低温冷冻损伤部分肝叶 Glisson氏管道系统二级分支后,相应肝组织有一定的保留价值.

    作者:刘建平;陈涛;陈小萱;区庆嘉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全麻对血流动力学及麻醉后苏醒拔管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全麻对血流动力学及麻醉后苏醒、拔管的影响.方法:选择 32例 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胸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全麻组(Ⅰ组, n=16);芬太尼、咪唑安定-异氟醚静吸复合全麻组(Ⅱ组, n=16).分别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毕苏醒、拔管情况.结果:Ⅰ组,气管插管前 HR、 SP、 DP较诱导前明显下降(P<0.05),其它观察时点较诱导前无明显差异(P>0.05);Ⅱ组,插管前上述指标明显下降(P<0.05),而插管即刻、插管后 2 min,上述指标明显上升(P< 0.05),Ⅱ组拔管即刻比拔管前 HR、 SP明显上升(P<0.05).组间比较:插管即刻, HR、 SP、 DP较诱导前上升幅度,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舒芬太尼-咪唑安定复合维库溴铵静脉全麻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后苏醒良好.

    作者:张胜;吴新文;李建玉;朱道明;辛博;朱和生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治疗I期肺癌的应用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局部淋巴结清扫的应用疗效和价值.方法:自 1999年 5月至 2004年 12月,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对 76例术前拟诊为 I期肺癌的患者手术治疗,其中 54例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局部淋巴结清扫.结果: 54例肺叶切除者无手术死亡 ;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与数量和常规手术相当;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术后平均住院日和近期疗效较常规手术明显改善.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局部淋巴结清扫术创伤小、恢复快,临床具可行性,符合肿瘤切除原则,可作为 I期肺癌的较好选择术式.

    作者:吕卫东;喻风雷;胡铁辉;王翔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不同灌注方法对保存期大鼠供肝胆管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灌注肝动脉和冲洗胆管方式在冷缺血期对大鼠供肝胆管细胞的影响.方法:各组均以威斯康星大学液(UW液)灌注大鼠供肝门静脉,以不同方式灌注肝动脉和冲洗胆管,在冷保存的不同时间段观察胆管细胞的变化.结果:冷保存 4 h后,各组光镜下胆管细胞无明显变化.冷保存 8 h后, UW液灌注大鼠供肝门静脉、肝动脉,经 UW液、Ringer's液冲洗胆管的两组胆管细胞变化较其它组变化小,并且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冷保存 12 h后经 UW液灌注大鼠供肝门静脉、肝动脉及冲洗胆管组胆管细胞变化较其它组变化小.结论:灌注肝动脉和冲洗胆管有助胆管细胞保存, 8 h内只要能够完全清除胆盐或降低胆盐浓度,即可产生相同的保护胆管效果.随着冷保存时间的延长,应用 UW液冲洗胆管可以提高供肝胆管细胞的保存效果.

    作者:张悦;余小舫;姜浩力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置心脏起搏器患者的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

    目的:总结带心脏起搏器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手术的经验.方法:带永久起搏器患者 4例,临时起搏器患者 7例,用等离子切割设备经尿道切除增生前列腺.结果: 1例出现尿道外口狭窄,排尿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对带心脏起搏器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宣枫;严志强;王强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腺样体刮除术对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36例可疑患者行鼻咽侧位片,鼻内窥镜检查,确诊为腺样体肥大引起患儿鼾症的主要原因后,在全麻、鼻内窥镜下行腺样体刮除术.结果:全部患儿术后随诊 3个月至 1年,治愈 29例(80.6%),好转 7例(19.4% ),未见复发病例.结论:腺样体肥大可引起小儿鼾症,行腺样体切除是治疗小儿鼾症的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陆冬凌;张发岐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5例

    目的:探讨覆膜内支架在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中的作用.方法:在电视透视下对 5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进行覆膜内支架置入,支架设计成双喇叭状,并上下两端超出瘘口至少 3 cm.结果:全部病例均置入成功,术后恢复正常进食.结论:覆膜内支架置入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方法,其疗效确切,宜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伟峰 刊期: 2005年第2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